收藏 分享(赏)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001021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中国贵阳政府门户网站 http:/ | 更新时间:2011-03-20 | 来源:市发改委 目 录第一篇 总纲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发展基础第二节 面临环境第三节 发展阶段特征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总体思路第二节 发展目标第二篇 主要任务第三章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第一节 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第二节 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第三节 发展壮大生物产业第四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五节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第六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第七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第四章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第二节

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章 推进区域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第一节 加速形成黔中经济区第二节 拓展区域合作第三节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第四节 扩大对外开放第六章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一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节 加强生态建设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第七章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第一节 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第二节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三节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第四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电事业第五节 构筑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六节 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七节 大力建设宜

3、居城市,提升公共安全水平第八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八章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第一节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二节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第三篇 保障机制第九章 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第一节 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第二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第三节 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第四节 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第五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十章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规划实施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第二节 积极扩大投资规模第三节 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第四节 完善监督考核评估机制附件:名词解释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4、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篇 总纲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面对百年不遇的凝冻、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一

5、)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 1121.82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14.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4000 美元。财政总收入达 304.64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18%;地方财政收入达 136.3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 1019.31 亿元,年均增长 24.3%,五年累计完成 3317.51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84.78 亿元,五年年均增长 18.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 1058.15 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 425.96 亿元。加大了对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实施的一批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

6、目相继进入产出高峰期。优势产业不断扩大规模,装备制造、现代药业、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烟草及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 71.1%以上。(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两湖一库”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2.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9.86 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 95%左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 7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 90%以上。经测算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 18.62 万吨,控制在 18.67 万吨的目标范围内;COD 排放量约为5.13 万吨,控制在 5.17 万吨的目标范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由 2 吨标准煤/万元降低

7、到1.6 吨标准煤/万元,五年累计比“十五”期末下降 20.05%。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和低碳城市试点。(三)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以城市骨干路网建设为龙头,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建成环城高速公路、北京西路、黔灵山路、水东路、甲秀路等一批城市骨干道路,有序推进“一横一纵一环” 、 “三环十六射线”城市道路交通主骨架路网建设,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 7.1 平方米。启动“一环一射两联线 ”环城快速铁路、城市轻轨、开阳港、息烽港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贵广快速铁路、贵广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立体快捷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完善。金阳新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 40

8、 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龙洞堡片区规划调整。建成贵阳国际会展中心、奥体中心等重大项目,麦架沙文高新技术园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园区、贵阳金融中心、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 “北拓南延西连东扩”城市拓展计划稳步实施。城市精细化、数字化、长效化管理水平提高。相继开展“为民办实事,满意到万家” 、 “整脏治乱” 、 “三创一办”活动,开展街道办事处改社区试点,向“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过渡,启动城市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大力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教育、就

9、业、劳动保障、卫生、养老、住房、治安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分别由“十五”期末的 9928 元、3135 元增加到16597 元、 5976 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 7.9%、9.7%,文化、健康等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大幅提高;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26.01 万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 39.44 万人,52% 的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建立和推行惠民、廉价医疗和社会救助制度,实现惠民政策全覆盖。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公共财政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干部人事制度、

10、文化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效明显,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十一五”是贵阳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为实现生态文明城市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驶向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专栏 1:贵阳市“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规划主要指标规划目标预计完成情况1.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年均增长 14.22.人均 GDP 增长速度( %)年均增长 12 左右年均增长 13 以上3.城镇化率(%)68684.总人口(万人)380400 以上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 16 左右年均增长

11、24.3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13 左右年均增长 2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4 左右年均增长 18.98.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年均增长 10 以上年均增长 14.910.空气质量优良率(%)959511.万元 GDP 能耗(%)比“十五”期末累计下降 20%比“十五”期末累计下降 20%12.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606013.耕地保有量(万公顷)23.826.614.森林覆盖率(%)41 以上42.31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90 以上16.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12、以上70 以上17.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9518.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率(% )10010019.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人数愿保尽保愿保尽保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01021.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78812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累计 10 万人以上累计 13.42 万人23.城镇登记失业率(%)4.5 以内4 以内2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年均增长 8 左右年均增长 7.925.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年均增长 8 左右年均增长 9.726.全社会亿元生产总值死亡率(人)1 以下0.29第二节 面临环境(一)发展机遇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

13、关注的焦点,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孕育着新突破,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我国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有利于我市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和承接产业转移。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将继续加强以交通、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强西部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西部地区还将建设成为国家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黔中经济区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

14、国家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我市更好更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进跨越”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基调,并明确提出了“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时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贵阳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为贵阳市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贵阳通往全国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速,作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凸显。进入了人均生产总值从 3000 美元向 10000 美元提升的新阶段,工业化、城

15、镇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正在增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多年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经验、成就,以及在“做表率、走前列”实践中凝聚而成的“知行合一,协力争先”贵阳精神,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目前,贵阳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与全国先进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发展不快、发展不协调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城市基础设施仍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一体化任务艰巨。各种主要生产要素、资源环境约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公共服务供求矛盾和不均衡的问题仍然突出;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动

16、使社会矛盾进入高发期。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第三节 发展阶段特征“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纵深推进期,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加速期,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转型期。经济发展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 4000 美元,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发展进入战略拓展关键期。黔中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总体方向和功能分区已经确立,城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人民生活处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阶段。城乡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特征,更加注重困难群

17、众、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发展机会均等,更加注重发展成果共享。创新成为引领发展转型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不断加快,更加注重高新技术推进整体产业优化和全面升级,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环境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作表率、走前列、做贡献”的要求,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

18、、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突出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举措,以三次产业提速增效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支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以改革开放为强劲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拓展计划,促进主城区和各功能片区有机融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力巩固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十大民生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

19、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 ,为率先在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奠定决定性基础。第二节 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力争四年、确保五年内,实现生产总值在 2010 年基础上翻一番(超过 2000 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6000 美元,财政总收入翻一番(超过 600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 10000 亿元;基础设施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基本适应“十三五” 、 “十四五”更大发展的需要;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明显提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社会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

20、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6以内。全社会 R&D 占GDP 比重和科技成果转化率逐年提高;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达 11 年以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扩大优质卫生资源覆盖面,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全国西部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力争 2015 年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 30 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达 74 岁;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6 人;基本

21、完成全市所有生态文明社区的创建工作。资源环境。确保单位 GDP 能耗继续下降;清洁能源使用率提高到 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的要求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 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95%以上,切实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 45%。专栏 2:贵阳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 标十一五规划目标十二五规划目标属 性经济发展1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 以上15预期性2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 左右13.5 预期性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 左右30预期性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 左右18预期性5地方一般预算

22、收入年均增长(%)13 左右17预期性6城镇化率(%)68 左右75预期性社会发展7总人口(万人)380 左右500预期性8人口自然增长率()6 以内5.6 以内约束性9人均受教育年限(年)10 年11预期性10高中阶段入毛学率(%)70 以上85预期性11全社会 R&D 占 GDP 比重(%)1.5 以上2 以上预期性12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7885约束性1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愿保尽保97约束性14甲、乙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1/10 万)250预期性15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4029约束性16婴幼儿死亡率()167.5约束性17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2830预期性

23、18全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平方米)10 以上预期性19亿元 GDP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人)1 以下0.24约束性人民生活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均增长 8%左右2015 年达 3.2 万预期性21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均增长 8%左右2015 年达 1.2 万预期性22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73 左右74预期性2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 预期性24城镇登记失业率(%)4.5 以内4.5 以内约束性25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80 以上96预期性资源环境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吨/万元)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约束性27单位 GDP 综合能

24、耗(%)五年累计下降 20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28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吨 /万元)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 约束性29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控制到国家和省要求以内约束性30森林覆盖率(%)41 以上45约束性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10.512.3预期性32空气质量优良率(%)9595约束性33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70 以上95 以上约束性第二篇 主要任务第三章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全面发展实施“百亿企业” 、 “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计划,做大总量,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全面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加

25、快发展。到 2015 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第一节 积极发展装备和电子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使其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一、装备制造业坚持以装备主机为龙头、专业化协作配套为支撑、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为保障、集群式发展为方向,积极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飞机发动机及飞机零部件等。继续完善轮胎、工程机械等产品系列开发和加强市场开拓,拓宽数控机床系列化研制开发、差异化技术延伸和产品生产,引导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成套设备开发服务能力向其他产业延伸,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配

26、套。到 2015 年,力争发展成为西南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二、电子制造业以发展新天高新园区为核心,国家(贵阳)电子元器件产业园、信息化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半导体、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视讯产品、特色数据产品、通信终端产品。重点抓好高新技术军转民工业园区、新型电子元件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逐步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第二节 改造提升资源型工业以高端化为发展方向,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配套,重点推进磷煤化工十大板块及铝加工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消耗最小化,将贵阳打造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磷煤化工基地和铝及铝加工基地。一、磷煤化工产业强化上游产业的集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精细

27、磷化工,努力实现磷电一体化。加快建设开阳双流、城关、金中、永温产业群落和息烽小寨坝磷煤化工城,建立精细磷化工、高效专用磷复肥、氯碱化工、建材等多产业配套发展体系,突破湿法磷酸深度净化和黄磷的精制技术,开发高纯磷化物和含磷新材料等精细磷化工产品。充分发挥煤电联营优势,发展煤化工高端产品。引进和开发煤基合成草酸二甲酯、乙二醇等先进技术,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焦化工业,尽快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清镇等煤化工工业园区配套条件,提高产业聚集度,按循环经济要求发展煤化工产品。在清镇、开阳、息烽集中布局新增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水晶集团、华能焦化、开阳化工等企业煤化工项目建设。专栏 3:磷煤化工十大板

28、块1.以现有热法黄磷为基础,形成以高纯磷为平台,材料级、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磷化物和磷酸盐产品系列和锂电子等中高端磷化物和磷酸盐产品系列。2.以发展氯碱化工为基础,发展有机磷化工产品。3.以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回收的氟硅酸为原料,以不断扩大规模的无水氟化氢为基础,初步形成氟塑料、氟橡胶系列产品和其他有机氟化工产业集群。有机硅化工得到发展。4.巩固和稳定现有化肥生产,大力发展高效、专用复合肥料。5.加快利用黄磷尾气新产品开发,完成产业化并形成适度规模,发展成为重要的一碳化工技术开发和生产基地。6.整合利用黄磷尾气开发的技术及现有合成氨生产企业的条件和能力,生产配套甲醇,形成适度配套生产能力;促进

29、煤基合成草酸酯等产品的产业化。7.开展焦化尾气和电石炉尾气综合利用,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8.整合省内煤焦油资源,引进环保型焦化粗苯精制新工艺,大力发展煤焦油化工。9.在现有和在建产能的基础上,适度发展磷系列饲料添加剂,建成国内重要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10.大力发展磷煤化工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将贵阳磷煤化工基地建成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二、铝及铝加工产业以适度发展氧化铝、挖潜改扩电解铝、加快研发材料铝为方向,大力引进国内外关联企业参与铝深度开发及产业配套。以中铝、广铝等企业集团为依托,加快白云、清镇铝及铝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铝合金、新型铝材为重点的深加工,重点发展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

30、新型铝材,使产品由向航空航天、汽车和集装箱制造等领域扩展。重点抓好铝轮毂、铝板带、铝箔等深加工项目建设。第三节 发展壮大生物产业以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为重点,实施“医药产业千亿元”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一、现代药业以“大企业、大品牌、大产品”为方向,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的传统优势和中草药的资源优势,依托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巩固发展益佰、神奇等现有知名品牌,培育和创建一批黔药新兴品牌,重点发展以民族药(苗药)为主、本地药材为特色的多种药物剂型的现代中药。积极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制药企业整合。通过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巩固苗药在

31、全国民族药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加快生物制药的研发和生产,逐步发展化学合成药、医疗器械,整体提升贵阳药业的竞争力,将贵阳打造为中国西部现代中药制造基地。二、卷烟与食品加工业以提升“贵烟”的品牌竞争力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对卷烟行业扶优限劣的调整机遇,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档名牌香烟及与卷烟工业配套的辅料、包装印刷等配套产品。推动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重点发展调味品、乳制品、粮油食品及饮料等地方特色食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老干妈” 、 “贵酒”等本地特色食品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地方特色传统风味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第四节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

32、目标,锁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发展方向,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一、新材料产业以建设专业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为目标,以贵阳(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材料研究中心、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作用,着力推进新型铝合金材料、铝合金精深加工、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电池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产品结构向精深方向转型。培育新材料产业领军型企业。重点抓好首钢特钢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及高性能铝镁合金、磷精细化工材料等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力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为载体,以“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为平台,着力

33、发展信息传输和网络增值服务、软件、数字内容、信息技术等服务业。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体系,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扩大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企业的数量和等级。以云岩、南明两城区软件及系统集成企业发展为基础,在白云和高新区内建设服务基地或产业园区,培养大中型信息服务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信息服务商。重点抓好动漫产业园、亚太动漫交流中心等项目建设。三、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秸秆无害化和资源化,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地沟油制生物柴油,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推广水资源重复利用技术,逐步实现中水回用。扩大液化甲烷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重

34、点抓好粉煤灰、磷石膏、黄磷渣、污水沉淀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利用,开发楼宇空调等建筑节能技术。专栏 4:节能环保三大产业链1.以共伴生矿产资源、工业固体和气体废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2.以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节能装备与技术及服务为主攻方向的高效节能产业链。3.以建筑垃圾及工业废渣处理、生活有机废弃物处理、水处理领域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为主攻方向的先进环保产业链。第五节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坚持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方向,探索完善体制机制,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工业用地向城镇和交通沿线集聚,形成若干工业集聚区,支持发展条件好的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加

35、大优化整合力度,形成两个开发区、三个产业基地和若干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沙文、麦架方向聚集和发展,推进形成产业转移承接区,并预留发展空间。小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南部孟关方向转移和延伸,打造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走廊。铝及铝加工产业向清镇和白云集中,磷及磷化工产业主要向开阳、息烽集中,煤及煤化工产业主要向清镇、息烽、开阳集中,现代制药产业主要向乌当、修文集中,食品加工产业主要向乌当、南明集中。加快推进十大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力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10 个百分点,高于西部地区同类开发区平均增速 5 个百分点,努力实

36、现在同类开发区中排位前移。专栏 5:十大工业园区1.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3.白云铝及铝加工业基地4.清镇铝工业和煤化工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5.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6.息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7.南明龙洞堡食品工业园区8.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区9.修文扎佐医药工业园区10.贵阳金石石材工业园区第六节 加快发展服务业围绕建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中心目标,以构建“三中心、一基地、四城市”为方向,抓住贵阳市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实施“服务业千亿元”行动计划,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旅游业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作为

37、城市旅游总体形象品牌,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坚持精品旅游发展路线,积极与省内外旅游地开展跨区域合作。实施旅游业发展倍增计划和旅游产品品质提升计划,集中力量打造避暑与温泉品牌,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旅游,打造高品质度假休闲目的地。重点开发过境客源市场及省内城镇居民市场,积极开发国内外高端旅游市场。重点抓好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峡谷地貌开发、地热资源利用、历史和民族文化挖掘、红色旅游延伸等工程。加快乐湾国际温泉城、贵阳生态旅游体育基地、乐康国际医疗健康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将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和中西

38、部旅游集散中心。专栏 6:旅游业六大工程清镇运动休闲旅游工程:以国家级亚高原水上训练基地和贵州省亚高原陆地训练基地为依托,将清镇东区打造成为省级运动休闲旅游度假中心。花溪旅游风情线工程:依托花溪山水溶岩自然景观、少数民族文化、古镇文化资源,打造省级旅游风情线,含花溪生态湿地公园、天河潭和青岩古镇创 5A 级旅游区工程、青岩堡等。乌当生态旅游带工程:依托乌当地热、生态优势资源,以保利生态体育公园、洛湾国际温泉城、中天生态体育公园、专题户外运动体育步道、 “泉城五韵”等建设为重点,打造高端旅游与农家休闲旅游相结合的生态旅游带。开阳体验旅游区工程:依托开阳喀斯特峡谷景观、温泉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完

39、善南江峡谷、紫江地缝及禾丰少数民族村寨等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打造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体验型旅游区。修文观光旅游地工程:依托文化资源及地理优势,以拓展阳明文化系列工程、野生动物园及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系列为重点,打造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息烽红色旅游工程:依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息烽集中营、玄天洞等为重点,逐步挖掘分布零散的红色历史文化,打造重点突出、多点开花的红色旅游网络体系。白云特色旅游工程:依托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动漫主题公园等资源,打造游乐、观光、休闲特色旅游目的地。二、现代物流业以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整合物流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大力提高物

40、流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商贸服务业的联动,积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快金阳、清镇、扎佐物流园区和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等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力争建成区域性物流城市和西南地区重要物流中心。专栏 7:物流业五大工程物流园区工程:金阳、清镇、扎佐物流园区和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城市物流配送中心工程:二戈寨物流配送基地、邮政仓储物流中心、康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与产业联动工程:贵阳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白云物流中心、开阳物流中心、息烽物流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工程:贵州瀑布冷链物流中心、黔五福鲜肉冷链

41、系统信息平台工程:贵阳市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西南物流中心信息平台三、金融业促进金融创新,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金融,推进金融开放。支持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以产权交易市场为基础大力发展区域性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开发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贵阳银行上市步伐,将其建设成为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性银行;加快组建并壮大贵阳市农村商业银行。吸引更多的境内外多种所有制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在贵阳设立分支机构。围绕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机制建设。加快贵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逐步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四、会展业以打造“夏季会展名城

42、”为目标,集中力量培育会展品牌。通过招标、拍卖、合作、委托等多种形式,推进品牌市场化运作经营。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会展机构合作,培育和引进大型会展企业,积极申办国际化品牌会展,策划和培育一批自办品牌展会。以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为重点,加快建设龙洞堡会议中心、多彩贵州城会议中心等一批高品位会展场馆。重点抓好会展场馆、会展环境、会展认证等工程建设。到 2015 年,努力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 、 “中国(贵阳)医药博览会” 、 “中国(贵州)酒类博览会”和“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力争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文化产业以打造优势品牌为核心,培育新的文化产业战略投资实体,

43、促进文化及创意产业与会展、旅游、房地产等良性互动。以精品印刷和数字印刷为方向,发展数字出版、广告、发行物流等相关产业。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全新的传媒平台和报业发展模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演艺民营文化企业,建设多层次的文化演艺院团体系。以民族民间特色为方向,扶持、培育一批文化企业,努力把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经营有限公司、贵阳广电传媒有限公司、贵阳演艺集团、贵阳交响乐团打造成为西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重点抓好阳明文化产业园、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文化产业聚集区,多彩贵州城、贵州旅游商品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六、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特色街

44、区,规划建设大中型专业市场集中区,规范改造专业市场,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科技及信息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服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业管理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型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第七节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做大做强“畜、禽、蛋、奶、蔬、果、茶、药、花、烟”十大产业,逐步推进一产向二产、三产的延伸。开拓农业的生态、休闲、观光等功能,满足城市消费需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瞄准珠三角、长三角市场,重点发展蔬菜、畜牧和精品果树等主导产业,积极推进花卉、中

45、药材和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资源的开发与整合,选育选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依托特有的立体气候,发展夏秋反季节、次早熟、特色观光等三大蔬菜产业带;依托优势企业集团或合作社建设发展生猪主产区、肉鸡生产集群、工厂化蛋鸡生产园区、奶牛及肉牛养殖基地和茶叶、果树、花卉、中药材种植抚育等基地,创建标准园、精品园。推进实施“生态品牌”战略,积极支持生态农产品创建品牌、争创名优产品、著名商标、原产地标记注册。抓好乌当和花溪国家科技示范园区、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白云食用菌示范园区、开阳和息烽农产品发展优势区建设,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建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专栏 8

46、:农业重大工程三大主导产业:生态蔬菜、生态畜牧(肉、禽、蛋、奶)和精品果树三大特色优势产业:花卉、中药材和茶叶四大蔬菜产业带:夏秋反季节、次早熟、特色观光蔬菜产业带、加工蔬菜产业带十大名优农产品:“黔山牌” 农产品、 “富硒农产品原产地标产品” 、 “清镇黄粑” 、 “永牌”艳红桃、 “山花” 、 “好一多”牌奶制品、 “六广河” 牌弥猴桃、 “阿栗杨梅” 、 “红岩葡萄” 、 “戈寨布朗李”七大体系工程: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工程第四章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进

47、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镇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发展实现大建设、大提速、大发展。到 2015 年,城镇化率提高到 75%,建成区面积明显扩大,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辐射带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能力和作用明显增强。第一节 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一、拓展城市空间围绕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加快推进城市扩张和功能提升。扩大建成区规模,引导人口向新区和小城镇转移。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一城三带多组团、山水林城相融合”的城区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生态城市特色。实施“北拓

48、、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空间发展计划,以老城区、金阳新区为核心,连片发展小河、二戈寨、三桥马王庙、甘荫塘、花溪、白云、新天城区等区域,实现城市紧凑、集约发展。北拓:加快麦架、沙文、扎佐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南延: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西连: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与清镇连片发展;东扩: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建设龙洞堡贵阳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进,建设贵龙城市经济带。重点打造北部高新组团、南部花溪组团、东部龙洞堡组团、东北部新天组团、西部清镇组团。二、完善金阳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把金阳新区打造成为全省最

49、重要的金融、商务和文体中心,大力推进与周边区域连片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贵阳火车新客站和城市轻轨,形成重要的客运枢纽。完成国际金融中心、金阳商贸中心、金华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对老城区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力争到 2015 年常住金阳新区人口达到 40 万人以上。三、完善城镇体系强化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布局及交通干线的紧密结合,完善城镇体系。以云岩、南明、小河、金阳为核心,以花溪、乌当、白云为次中心,以开阳、清镇、修文、息烽、扎佐等城镇为纽带,以若干重点城镇和特色城镇为基础,以高速公路和市域快速铁路沿线的城镇发展带为主轴,形成梯次相连、功能互补、设施完善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重点建设以贵遵路为依托,以扎佐镇、息烽县城为重要节点的贵遵城镇带。调整优化行政区划,积极推进撤县(市)改区、撤乡(镇)改办事处的进程,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第二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建立以环城高速公路和环城快速铁路为依托,铁路、机场、公路客货运枢纽为支点,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轨道交通、快速道路、快速公交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市域快速交通走廊、连接黔中经济区和周边省市的快速交通网络,把贵阳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铁路航空:配合省抓好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重庆、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