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么是色调,它是如何分级的,在摄影上色调对人的心理有可何影响?无彩色系明度的级别称为色调(tone) 。分为 11 个阶梯,即 010,称为明度渐变。(1 ) 03的称为低调,颜色深,亮度低;(2 ) 46的称为中调,其灰度中等;(3 ) 710的称为高调,颜色浅,亮度高。 两个色调在 3以内的对比称为弱对比;在 35之间的称为中对比;在 5以上的称为强对比。色调及其对比强弱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觉,一般来说,高调明快、活泼;低调朴素、沉稳。2. 简要说明什么是光谱,可分为哪些波段,其中那些可用于摄影,它们在现代生活中都有那些应用。光谱 :炽热的发光体(如太阳)能够发出各种连续波长的光称
2、为光谱。其中,引起人的色知感觉的光称可见光,其波长范围在 380750nm 之间。(1 )普通摄影:主要为可见光;(2 )红外摄影:夜间用;(3 )紫外摄影:刑侦用;(4 ) X 射线摄影:医学用。(5 ) 射线摄影 (Gamma radiography) (6 )高速电子摄影(TEM,SEM)3. 什么是无彩色系,什么是有彩色系,它们各自有那些属性,请分别说明。无彩色系:只有黑和白二种颜色,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色,即灰色。理论上,纯白是能将光线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能将光线完全吸收的物体。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属性,即明度(亮度) 。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饱和度) 。无彩色系明度的级别称为
3、色调(tone) 。分为 11 个阶梯,即 010,称为明度渐变。(1 ) 03的称为低调,颜色深,亮度低;(2 ) 46的称为中调,其灰度中等;(3 ) 710的称为高调,颜色浅,亮度高。 两个色调在 3以内的对比称为弱对比;在 35之间的称为中对比;在 5以上的称为强对比。色调及其对比强弱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觉,一般来说,高调明快、活泼;低调朴素、沉稳。对比度:(1 )色调对比较强时光感强、反差大、清晰度高;(2 )色调对比弱时光感弱、反差小、感觉模糊不清。(3 )色调的这种变化可在摄影或图片处理时加以应用。 有彩色系有三个基本特征(Color Properties):色相、纯度、明度,
4、在色彩学上也称色彩的三要素。(1 )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确切地说是依波长来划分色光的相貌。(2 )纯度(彩度、饱和度):纯度是指色光波长的纯合程度。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为极限纯度。当一种颜色掺入黑、白或其他彩色时,纯度就产生变化。 (3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二是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明度最低,红、绿色为中间明度 。有彩色系的色相、纯度和明度三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应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4. 谈一谈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的意义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光圈优先,以调节景深,快门优先,以调节图像清晰度。 5. 什么是
5、镜头的视角,谈一谈它与焦距镜头类型划分之间的关系。镜头视角:镜头视角可简单的理解为镜头的可视范围,即视角,最大为 180,最小为接近于 0。镜头视角与焦距的关系:焦距越短,视角越大,焦距越长,视角越小。(1 )标准镜头是与人眼的视角相等(50左右) ,焦距等于相机所成像的对角线的长度,对于 135 相机而言,认为焦距在 4060mm 之间的任何镜头都是标准镜头。对于家用数码相机而言,其焦距大约为 11mm。(2 )视角大于 50的镜头,对于 135 相机而言,焦距在 20mm 和 35mm 之间的镜头,这样的镜头是广角镜头。(3 )镜头焦距为 105mm、135mm、200mm 和 400mm
6、 的镜头则是长焦镜头或远摄镜头。(4 )鱼眼镜头是视角接近或等于 180的镜头,焦距极短,小于 16mm。(5 )超长焦镜头:焦距为 500mm 以上,其视角小于 5 度,适用于拍摄远处的景物。6. 什么是摄影构图,谈一谈摄影构图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摄影构图就是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摄影造型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让景物中的各个要素合理的安排,以影像的形式表现一定的主题。 摄影构图的主要方法:1 ( 1)对称式构图 :常用于拍摄庄严、隆重的场面,如寸照、建筑等。对称式构图的缺点是呆板单调。(2 )十字形构图法:十字交叉点位于画面中心,是主体所在的位置。安全感、和平感、庄重感。不足是画面呆板。2.
7、非对称式构图: 构图非对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1 )三分构图法:把摄影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三分法构图也称井字分割法或九宫格构图法,A、B 、C、D 四点既是兴趣中点。 3对角线构图: 是一种将主体安排在画面中对角线的位置上,呈斜线布局。由于主次关系在一条斜线上相互呼应,所以给人以动静相宜的活跃感。4 S 形构图:一种近似对角线式的构图,以表现曲线为主,往往强调道路、沙漠、河流等崎岖蜿蜒的线条。 5三角形构图 :在一个画面安排三个点,且三个点不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三角形的支撑。这种构图方式较为活跃,需要注意三点位置的安排一定要舒适,避免喧宾夺主。 摄影构图的技巧:1)画面空白的运用:画面空
8、白是景物之间的空隙,通常由水面、天空,土地等单色调的影像构成的画面。构图时尽量将主体置于空白处。主体的前方要多留一些空间。2)虚与实的运用:“ 虚”代表画面虚糊不清, “实”代表画面清晰。突出主体,让主体清晰,环境虚糊。 “虚”代表动, “实”代表静。表现动感,如运动摄影动感强烈的部位部位虚糊。 “虚”代表远, “实” 代表近。 表现动感, 表现画面空间感,如实代表近,虚代表远。 表现意境,虚实结合、有藏有露,表达一种意境。要使画面产生虚实结合的效果,常用方法是运用景深原理,采用最小景深进行聚焦。3)影调与色调的运用:影调(黑白照片) 高调:以白到浅灰的影调占优,高调作品活泼、轻盈、明朗、纯洁
9、、优美、轻快的感觉,适宜于表现明朗秀丽的风光、儿童和少女、各种浅色的静物、动物等。但有的高调作品也会产生空虚、惨淡或悲哀的感觉。 低调:照片以黑色和黑灰色占优势,低调照片能给人以朴素、沉稳、神秘、肃穆、忧郁、含蓄、深沉的感觉。但有时会给人以黑暗、阴森、恐惧之感。 中间调:以灰调为主,介于高调和低调之间,其特点是反差较小,层次丰富,中间调是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影调。色调主要是指彩色摄影中画面色彩的基调, 彩色摄影的色调通常可分为冷色调、暖色调、中间色调。1. 冷调的色彩以蓝、紫色为主;2. 暖调的色彩以红、橙、黄为主;3. 中间调的色彩为绿色、青色。彩色摄影的色调除了有色彩之分外,同样也有明暗之分
10、,即所谓高调、中调和低调。4) 线条的运用:线条是景物之间的分界线,即画面中不同色调景物之间的界线。除了单一景色的照片,任何一幅照片上都存在线条。(1 )粗线条代表强、细线条代表弱;(2 )曲线代表柔、直线代表刚;(3 )实线代表静、虚线代表动等。(4 )竖线庄严、高耸之感;横线平稳、宁静之感。(5 )会聚代表景物空间的广阔。 7. Photoshop 工作区是由那些部分构成的,简要说明。8. 什么是三原色,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有何不同?颜色混合,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有何不同。三原色:是指三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这三个独立的色
11、彩称之为三原色(或三基色) 。 目前认为,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蓝紫色) 。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 、黄(柠檬黄)、青(湖蓝) 。颜色混合 :不同颜色的光或颜料混合后可产生新的颜色。加色法: 色光混合呈现的颜色是由于不同波长光叠加产生的。如三原色为红、绿、蓝叠加后产生白光。红+ 绿= 黄,红+蓝=品红,蓝+绿= 青减色法:颜料之所以能显色,是因为物体对色谱中色光选择吸收和反射所致。 “吸收”也就是减去的部分色光,因此颜料的混合得到的不同颜色称为色彩混合的减色法。减色法的主色为青、洋红、黄等三色。9. 谈一谈光位对成像效果的影响。(一)正面光:也称顺光,是指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同。特点:(1)
12、正面光使被摄体受光均匀,色彩饱和,能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2 )正面光所成的像明亮、清晰、无阴影。(3 )但正面光成像反差较小,往往会使景物主体与背景的色调互相混淆,难分主次,使景物缺乏立体感。(4 )肖像照、产品简介等要用正面光。(二)侧面光:侧光成像的特点是景物具有阴影,明暗反差好,层次丰富,具有立体感,色彩还原好。不同角度的侧面光中以 45的侧光为最佳,因为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不论拍摄人物还是景物侧光都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三) 逆光:逆光或称背光,是指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特点:(1)能勾勒出被摄物的亮度轮廓,故又称轮廓光。(2 )成像简洁,色调反差大,照片立体感和空间感强,适于表达
13、一种意境。(3 ) 逆光容易使主体曝光不足,如果采用补偿曝光的方法,仍然可以捕捉到主体影像的细节。(4 )有些景物很适合进行逆光拍摄,一些略微透明的景物,如花朵、嫩叶等,尤其是其上具有露珠时,在逆光下拍摄会让人感到生动活泼,晶莹剔透,呈现出特殊的艺术效果。(四)顶光:顶光的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景物侧面缺少中间层次,这样的影像显得没有生气,因此顶光不是一种理想的拍摄光线,非必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五)散射光亦称假阴天光线,其照度平均、光线柔和,在被摄体上没有明显的阴影。影像平淡,层次不突出,适合表现恬静的生活。总之,光线对景物的色调、线条、层次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景物的成像效果全赖于光线的运用
14、。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每一种光线对景物的作用,经常地观察不同的光线在景物中的自然变化和影响以及成像的特点才能拍出好的照片。10. 给你一个变焦镜头(2485mm) ,在拍摄风景和人物特写时,如何进行选择,请说明理由。11. 摄影画面是有那些要素构成的,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表现摄影主题中的作用。画面三要素:主体、陪体和环境。(1 )主体:人或物,表现的主题对象(2 )陪体:与主体关系最为密切人或物(3 )环境:指主体所处的背景和前景背景:是环境中主体后面的景物。不同的背景,或能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或能起到丰富主体内涵,营造气氛,增加画面深度,平衡和美化画面的作用。背景的使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主体和
15、背景的反差。 如果要突出主体,虚化背景。 如果要丰富主体的内涵,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征、季节特征的景物作背景,用以交待主体所处时间、地点或事件等。如选择火车站、机场、码头具有交待地点的作用,会场、会标、横幅标语等具有表示事件特征的作用。总之,画面背景的意义要大于前景,注意选择。12. 光线对成像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从色温、光位及光线的日变化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光对成像的影响。(一)(二)(三)日光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光线,主要是日变化,还要受到经度、纬度、天气、地形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变化多端的光线。我们拍摄景物时,就要了解太阳光线的特点,根据其方向和强弱等加以运用,才能充分表达景物的光线效果。13. 什么是栅格图和矢量图,那些工具可以创建矢量图,请分别加以说明。14. 什么是色阶调整和曲线调整,二者在图像色彩调整中的主要特点和差异。15. 什么是图层样式,试举例说明图层样式在创建图层样式效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