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专业培训 第1章 概述,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二一年十月南京,主要内容,1.1 普查目的与意义 1.2 普查时点 1.3 普查对象与方式 1.4 普查特点与内容 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 1.6 基本概念与说明 1.7 基本规定,1.1 普查目的与意义,1.1.1 引言 1.1.2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1.1.3 已有工作基础 1.1.4 普查目的 1.1.5 普查意义,1.1 普查目的与意义-引言,1.1.1 引言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取水井普查是水利普查的专项普查之一。,1.1 普查目的与意义-引言,普
2、查什么,怎么普查,普查指标,工作流程,技术层面,组织层面,培 训 目 的,1.1.1 引言,图1-1 培训目的,1.1 普查目的与意义-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1.1.2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地下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约开采1000亿m3的地下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地下水超采及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全国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2.4万 km2。,1.1 普查目的与意义-已有工作基础,1.1.3 已有工作基础 20世纪70、80年代进行了全国性1:20万水文地质普查; 80年代初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工作; 90年代中期开展了全国地下水
3、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 进入21世纪,开展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及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工作。 有的省份(如山西省等)开展过机电井普查工作。,1.1 普查目的与意义-普查目的,1.1.4 普查目的 查清全国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等信息,查清地下水水源地情况,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基础信息平台。 1.1.5 普查意义 为强化地下水取水井及地下水水源地的监督与管理,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积极保护地下水资源,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数量,分布,取水量,工程属性,供水属性,水利工程的 专项普查,与经济社会用水 调查密切相关,服务于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服务于水资源管理,1.1
4、普查目的与意义,图1-2 普查目的与意义,1.2 普查时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24时,时期为2011年度。 凡是2011年年末资料,均以普查时点数据为准。 凡是年度资料,如“2011年取水量”等数据,均以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全年数据为准。,1.3 普查对象与方式,1.3.1 普查对象 1.3.2 普查方式,1.3 普查对象与方式-普查对象,1.3.1 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未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 未报废的地下水取水井(以下简称取水井),分为机电井和人力井两类,机电井又进一步细分为灌溉机电井和供水机电井两类。
5、 未废弃的且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0.5万m3的地下水水源地(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1.3 普查对象与方式-普查方式,1.3.2 普查方式 普查方式分为详细普查和简单普查两类。 1.规模以上机电井 进行详细普查,即逐井实地调查并填报清查表和普查表。 规模以上机电井包括:井口井管内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一般多为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井、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井以及单位自备井。,1.3 普查对象与方式-普查方式,1.3.2 普查方式 2. 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 进行简单普查,即在逐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村级行政区为单元填报清查表和普查表。
6、 规模以下机电井包括:井口井管内径小于200mm的灌溉机电井,日取水量小于20m3的供水机电井,一般多为居民家用水井。,1.3 普查对象与方式-普查方式,1.3.2 普查方式 3. 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 进行详细普查,即逐个实地调查并填报清查表和普查表。 4. 本次普查中的村级行政区包括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辖区和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林、牧、渔)场、矿区、油田等。 普查对象与方式见表1-1。,1.3 普查对象与方式,表1-1 普查对象与方式,1.3 普查对象与方式,实地调查,填报清查表、普查表,规模以上机电井,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逐 井 个 ,以村级行政区 为单元,实地调查,填报清查表、普
7、查表,无论是否为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机电井,村级行政区包括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辖区和具有村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林、牧、渔)场、矿区、油田等。,普查方式,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1.4 普查特点与内容,1.4.1 普查特点 1.4.2 普查内容,1.4 普查特点与内容-普查特点,1.4.1 普查特点 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中其他专业(项)普查相比,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普查对象的类型及隶属关系简单,利于普查; 二是普查对象面广、分散、量大,普查工作量大; 三是大多数取水井未安装水量计量设施,取水量普查难度大。,1.4 普查特点与内容-普查特点,1.4.1 普查特点 根据中国水
8、利统计年鉴统计,2008年全国机电井总数达522.58万眼,其中用于农田灌溉的机电井488.74万眼,占90以上。 全国机电井数量见表1-2。,表1-2 全国机电井数量,注:本表取自2009中国水利统计年鉴,灌溉机电井所占比重大,灌溉机电井多数无计量,农村地区普查工作量大,难度也大,1.4 普查特点与内容-普查特点,1.4 普查特点与内容-普查内容,1.4.2 普查内容 主要普查内容为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取水情况和管理情况,详见第3章。 基本情况:名称、位置等基本属性指标。 取水情况:2011年取水量、取水用途等指标。 管理情况:取水许可证办理情况等指标。,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1. 前
9、期准备 2. 清查登记 3. 填表上报 4. 成果发布,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为期3年,从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分前期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发布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工作计划如下。 1前期准备(2010年1月2010年12月) 主要包括普查方案编制、普查试点、普查培训、宣传动员等环节。,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2. 清查登记(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主要包括普查对象清查、普查数据获取两个环节。(1)普查对象清查:根据已有资料编制清查基础名录,初步确定取水井和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数量与分布;按照“在地原则”(即不考虑管理权属关系的地域原则)
10、进行“地毯式”现场清查,全面查清取水井和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数量与分布,完成清查表的填报工作,编制普查对象名录,确定普查表的填表单位。,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2. 清查登记(2011年1月2011年12月)(2)普查数据获取:采用档案查阅、实地访问、现场测量、综合分析等方式获取静态数据;采取实际计量与间接推算相结合的方法,获取动态数据2011年取水量。,1.5 普查流程与进度安排,3. 填表上报(2012年1月2012年6月) 填写普查表,利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县、地、省、流域及全国逐级汇总、审核、协调、平衡、反馈,形成分区域、分流域的汇总数据。,1.5 普查流程与
11、进度安排,4. 成果发布(2012年7月2012年12月) 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普查资料的分析、整理、汇编,发布各级普查公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流程框图如图1-3。,查看流程图,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对象说明,1.6.1 基本概念,1.6.2 说明,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1机电井 (1)定义 是指以电动机、柴油机等动力机械带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水井,分为以下两类:灌溉农田(含水田、水浇地和菜田)、林果地、草场以及为鱼塘补水的灌溉机电井;向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的供水机电井,如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井、村镇集中
12、供水工程的水源井、单位自备井及居民家用水井等。见图1-4。,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4 机电井图片,1.6.1 基本概念 1机电井 (2)特点 前提条件:以动力机械带动水泵(不论功率大小)抽取地下水。 动力机械:不一定是电动机,也包括柴油机等。 取水用途: 灌溉农田、林果地、草场以及为鱼塘补水 向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1机电井 (3)井型 管井:管材包括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混凝土管、无砂混凝土管等。 大口井:井筒材料包括砖、砌石、混凝土等。井径一般为25m,井深一般不超过20m。 辐射井:包括集水井和辐射管(
13、孔)等,集水井井径一般不小于2.5m。 各种井型见图1-5。,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5-1 管井,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5-2 大口井,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5-3 辐射井,1.6.1 基本概念 1机电井 (4)以往机电统计口径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中的机电井是指安装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或其他动力机械带动水泵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牧草地的水井,2006年以前只统计灌溉机电井,2006年以后还包括供水机电井。,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2人力井 是指以人力或畜力提取地下水的水井,如手
14、压井、轱辘井等。见图1-6。,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6 人力井图片,1.6.1 基本概念 3地下水水源地 是指向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如自来水供水企业的水源地、村镇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地、单位自备水源地等。见图1-7。,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图1-7-1 某水源地图片,图1-5-1 某水源地图片,图1-7-2 某水源地图片,图1-7-3 某水源地水源井平面 布置图,水源地,水源地,图1-7-4 某水源地水源井平面 布置图,1.6.1 基本概念 4浅层地下水与深层承压水 (1)定义 本次按照地下水埋藏条件及水循环特征,
15、将地下水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两类。,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4浅层地下水与深层承压水 (1)定义 浅层地下水是指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水力联系的潜水以及与潜水有密切水力联系的承压水。 深层承压水是指埋藏相对较深、与当地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没有密切水力联系而难于补给的承压水。,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4浅层地下水与深层承压水 (2)其他分类方法 按含水层介质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 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潜水和承压水两类。,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1 基本概念 5矿泉水与地热
16、水 本次将地下水水源类型划分为地下水(矿泉水、地热水除外)、矿泉水、地热水三类。,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地下水水源类型,1.地下水(矿泉水、地热水除外),2.矿泉水,3.地下水,1.6.1 基本概念 5矿泉水与地热水 矿泉水一般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含有适宜医疗或饮用等的气体成分、微量元素和其他盐类成分的地下水。 地热水一般是指温度大于或等于25的地下水。地热资源温度分级见表1-3。 具有矿泉水、地热水双重特征的地下水视为矿泉水。,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1.6 基本概念与说明-基本概念,表1-3 地热资源温度分级,注:本表取自GB11615-89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17、,表中温度是指主要热储代表性温度。,1.6.2 说明 1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 (1)以下取水井在本次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之列。 傍河取水井。尽管傍河取水井取用的水中既有地表水又有地下水,但本次普查规定,傍河取水井作为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对象进行普查。 有供水任务的自流井。尽管自流井既无需通过水泵抽取地下水,又无需通过人力或畜力提取地下水,但本次普查规定,有供水任务的自流井作为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对象进行普查。见图1-8。,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图1-8 自流井图片,1.6.2 说明 1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 (2)根据凿井目的,水井一般可分为取水井、排水井、回灌井、
18、观测井四类,本次只普查取水井。因此,以下水井不在本次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之列。 1)排水井(如矿区疏排水井、工程降水井等) 2)专用回灌井 3)专用观测井,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2 说明 1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 (3)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井又称热源井,包括抽水井和回灌井。鉴于从抽水井抽取的地下水经冷量或热量置换后需通过回灌井回灌地下,耗水量相对较小,故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水井不在本次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之列。见图1-9。,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图1-9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原理,1.6.2 说明 1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 (4)地下水截潜流工程(包括
19、坎儿井、截流坝等)不属于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对象,但其取水口应作为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的普查对象。,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2 说明 1取水井普查对象说明 (5)非凿井形式的泉水利用工程不属于地下水取水井的普查对象,但应作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的普查对象。 (6)辐射井一般由集水井和辐射管(孔)等组成,本次普查规定,辐射井的井数以其集水井的井数统计。,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2 说明 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对象说明 (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对拟建供水水源地规模分级如下: 特大型 日需水量15万m3 大 型 5万m3日需水量15万m3 中
20、型 1万m3日需水量5万m3 小 型 日需水量1万m3,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2 说明 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对象说明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对饮用水水源地规模分级如下: 大 型 日开采量5万m3 中小型 日开采量5万m3,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6.2 说明 2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普查对象说明 (3)参照以上标准,结合我国地下水水源地的实际情况,将地下水水源地的普查对象确定为未废弃的且日取水量大于或等于0.5万m3的地下水水源地,即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1.6 基本概念与说明-说明,1.7 基本规定,1.7.1 城乡划分
21、规定 1.7.2 分区规定 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1.7.4 质量控制规定,1.7.1 城乡划分规定 在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的“主要取水用途及效益”指标中,需进行“城镇生活”、“乡村生活”的选择,因此应了解城乡划分的有关规定。 本次普查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国务院于2008年7月12日国函200860号批复)进行城乡划分,即将我国的地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两类形式(详见教材)。,1.7 基本规定-城乡划分规定,1.7.2 分区规定 普查表中的水资源三级区名称及编码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水资源分区成果。全国共划分10个水资源一级区、80个水资源二级区、214个水资源三级区。
22、 地貌类型区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成果,详见表1-4。,1.7 基本规定-分区规定,1.7 基本规定-分区规定,表1-4 地貌类型区表,注:本表取自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试行),本次只要求划分级类型区,1.7.2 分区规定 深层承压水分布区域参照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等成果综合确定。根据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2005年开采深层承压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有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广东、云南、陕西和宁夏。,1.7 基本规定-分区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1. 普查人员配备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乡级普
23、查区至少配备3名普查指导员,每个村级普查区至少配备1名普查员。 考虑到乡级、村级普查区的大小、交通条件和普查对象数量规模等因素,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数量配备可适当增加。 在普查高峰期,如果普查人员不够,可临时选聘适当数量的调查人员协助普查员开展工作。,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2. 普查指导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1)制定本普查区调查方案,包括普查对象清查方案和普查数据采集方案。 首先,要依据县普查办下发的普查区域示意图或已有的其他地图,通过必要的实地勘查,确定本普查区的界线和范围,并明确每个普查员所负责的地域范围和界线;,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
24、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2. 普查指导员的具体任务 第二,要收集各类普查对象的已有资料,掌握本普查区内各类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普查对象清查和普查数据收集奠定基础; 第三,根据本普查区内的普查对象、地形和道路情况,确定调查路线、清查和数据采集的具体方法;,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2. 普查指导员的具体任务 第四,制定本普查区普查对象清查方案和普查数据采集方案,包括普查对象清查、普查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工作进度安排和组织分工等。,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2. 普查指导员的具体任务 (2)负责与上级
25、普查机构的联系、协调;对普查区的工作进行协调布置,统一安排;负责对普查员进行业务辅导和现场清查登记指导;负责审核清查表和普查表的数据质量,整理装订普查区全部普查表;负责本普查区的成果汇总、审核与报送工作。,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2. 普查指导员的具体任务 (3)认真处理在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应向上级请示后再予以解决。 (4)对普查员的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切实掌握普查员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要予以帮助。 (5)主动听取群众意见,改进普查登记工作。,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
26、人员职责规定 3. 普查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1)要熟练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及时监控和掌握普查对象的填报情况,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3. 普查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2)做好普查对象清查工作。在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工作前,认真学习有关普查内容的规定和要求,了解普查区基本情况,整理好普查对象的清查表,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普查员走访清查登记时,根据普查区示意图,沿调查路线,对各类普查对象进行核查,按照普查实施方案相关规定,甄别调查对象,做好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逐一填写清查表,不得漏查漏报,确保清查内容全面完整。,1
27、.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3. 普查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3)做好普查表的填报工作。发放普查表,指导相关人员填报,并对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复核。也可在了解普查对象情况后代为填报,代填的表项要符合实际情况,并要经普查对象管理单位或个人认可。,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3. 普查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4)做好普查表复核工作。普查表填报结束后,要通过自查、互查、议查等方式,对普查对象的重漏、普查指标的对错、普查表填写的正确与否进行复核,发现差错,据实更正,尽快核实、修正、补报。,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
28、定,1.7.3 普查人员职责规定 3. 普查员的具体任务(共5项) (5)做好各种普查表的整理、封装及交接工作。全部普查表确认无误后,普查员以普查区(或普查小区)为单位将普查表装订成册,签字上报上一级水利普查机构。,1.7 基本规定-普查人员职责规定,1.7.4 质量控制规定 主要介绍质量控制原则和建立质量控制制度要求,清查登记及普查表填报阶段的具体质量控制规定详见第2章和第3章。,1.7 基本规定-质量控制规定,1.7.4 质量控制规定 1. 质量控制的原则 全过程质量控制原则 全员质量控制原则 分级分类质量控制的原则,1.7 基本规定-质量控制规定,1.7.4 质量控制规定 2.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一是建立数据审核制度,普查表实行五级审核制度,普查数据逐级审核; 二是建立数据抽查制度,进行事中、事后抽查; 三是建立数据验收制度,对普查成果逐级进行验收;,1.7 基本规定-质量控制规定,1.7.4 质量控制规定 2.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四是建立数据汇总、协调平衡制度,普查成果逐级进行汇总平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时修改,审核后成果上报上级普查机构; 五是建立质量责任奖惩制度。,1.7 基本规定-质量控制规定,1. 普查时点 2. 普查对象及其定义、规模划分标准。 3. 普查方式 4. 普查流程 5. 质量控制,本章要点,谢谢!,图1-3 工作流程框图,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