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

上传人:梦中客 文档编号:6993044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7滴定曲线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17 滴定曲线1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B. 10 6 的溶液c H c OH CpH2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D0.01 molL 1 的氨水与 0.01 molL1 的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答案】B 【解析】能与金属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A 错误;10 6 7 时,其中不可能存在 HAc 分子B当混合溶液的 pHc(Ac )C判断该滴定过程的终点,最好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D达到滴定终点时,混合液中 c(Na )和 c(Ac )一定不相等【答案】D 5常温下,浓度均为 0.

2、1 molL1 、体积均为 100 mL 的两种一元酸 HX、HY 的溶液中,分别加入 NaOH 固体,lg 随加入 NaOH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H c OH AHX 的酸性弱于 HYB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 )10 12 molL1Cc 点溶液中: c(Y )c(HY)Db 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知,0.1 molL 1 HX 溶液的 lg 12,则 c(H )0.1 molL 1 ,HX 为强酸,c H c OH 同理可推知,HY 为弱酸,A 项错误;a 点 HX 溶液中 c(H )0.1 molL1 ,由水电离出的 c(H

3、) c(OH )10 13 molL1 ,B 项错误;c 点时加入 n(NaOH)0.005 mol,此时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Y 和 NaY 的混合溶液,lg 6,则 c(H )10 4 molL1 ,溶液呈酸性,说明 HY 的电离程度大于 NaY 的水c H c OH 解程度,故 c(Y )c(HY),C 项正确;b 点时 n(NaOH)0.008 mol,而 n(HY)0.01 mol,故 HY 过量,D项错误。6.下列 操作会使 H2O 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 CH3COONa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 NaHSO4C加热水至 100 ,pH6D

4、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面实验事实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t/ 25 50 100KW/1014 1.01 5.47 55.0B.在蒸馏水中滴加浓 H2SO4, KW不变CNaCl 溶液和 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50 时,pH4 的醋酸中: c(H )4.0 molL 1 【答案】A 【解析】A 项,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有利于水的电离,所以水的离子积常数 KW逐渐变大,符合平衡移动原理。B 项,在蒸馏水中滴加浓 H2SO4,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 KW变大。C 项,CH 3COONH4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促

5、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而 NaCl 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D 项,pH4 的醋酸中, c(H )10 4 molL1 。8常温下,已 知电离常数: Kb(NH3H2O)1.810 5; Ka1(H2C2O4)5.910 2 , Ka2(H2C2O4)6.410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 4)2C2O4溶液中, c(NH )2 c(C2O ) 4 24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CpH11 的氨水和 pH3 的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D用 H2C2O4溶液中和氨水至中性时,溶液中 c(NH )2 c(C2O ) c(

6、HC2O ) 4 24 4【答案】D 【解析】 Kb(NH3H2O)、 Ka2(H2C2O4)不相等,因此 NH 、C 2O 的水解程度不同,故(NH 4)2C2O4溶液中 c(NH 4 24)2 c(C2O ),A 项错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氨水和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得到 NH4HC2O4溶液, 4 24由于 Kb(NH3H2O)c(H ) c(OH ),B 错误。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BOH 和 BA,溶液显碱性,BA 的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促进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则 减小,C 正确。 a b 过程中,HA 与c A c OH c HA 1Kh A BOH 发

7、生中和反应, c(BA)逐渐增大,则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b c 过程中,BOH 剩余,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D 错误。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 pH 均为 a 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 100 倍,pH 变为 b 和 c,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acbB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醋酸、盐酸、醋酸钠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的顺序为C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 pH3 的硫酸和 pH11 的一元碱 BOH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D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氯化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碳酸氢铵溶液,pH 的顺序为【答案】C 【解析】碱溶液稀释

8、时,pH 逐渐变小,稀释相同倍数时,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变化幅度较大,氨水继续发15.25 时,用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和盐酸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 mL、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HA 溶液与 BOH 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 为弱酸,BOH 为强碱Ba 点时,溶液中粒子浓度存在关系:c(B )c(Cl )c(OH )c(BOH)Cb 点时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且 V20Dc、d 两点溶液混合后微粒之间存在关系:c(H ) c(OH ) c(BOH)【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0

9、.1 molL1 HA 溶液的 pH1,所以 HA 是强酸,而 0.1 molL1 BOH 溶液的pH11,所以 BOH 是弱碱,A 项错误。根据 0.1 molL1 BOH 溶液的 pH11,求得 BOH 电离常数 Kb 10 5 ,a 点时 pH10,则 c(OH )10 4 molL1 ,根据温度不c B c OH c BOH 10 310 30.1变,电离常数不变,则该点满足 104 10 5 ,解得 c(BOH)10 c(B ),即 c(BOH)c(B ),故c B c BOHB 项错误。b、c 两点所在曲线是 NaOH 溶液滴定强酸 HA 的曲线,若 V20,则所得溶液应该呈中性,

10、pH7,C 项错误。c 点加入的 NaOH 溶液和 d 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相等,故 c、d 两点溶液混合后,NaOH与 HCl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NaCl,HA 与 BOH 也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BA,由于 NaCl 不水解,而 BA 是强酸弱碱盐,根据质子守恒可得: c(H ) c(OH ) c(BOH),故 D 项正确。16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乙为 0.1 molL1 的 HCl 溶液,丙为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 pH_。(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11、。(3)常温下,用水稀释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时,下列各量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填序号)。 n(H ) c(H ) c(OH )c CH3COOHc CH3COO (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的大小关系为_。(5)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乙溶液和 20.00 mL 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填“图 1”或“图 2”)曲线。 a_。【答案】(1)13(2)CH3COOHCH 3COO H 、H 2OOH H (3) (4)丙甲乙 (5)图 2 20.00 17.常温下,向浓

12、度为 0.1 molL1 、体积为 V L 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用 pH 计测溶液的pH 随盐酸的加入量而降低的滴定曲线, d 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温度时 NH3H2O 的电离常数 K_。(2)比较 b、 c、 d 三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大小顺序为_。(3)滴定时,由 b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下列各选项中数值保持不变的是_(填字母,下同)。A c(H )c(OH ) B.c H c OH C. D.c NH 4 c OH c NH3H2O c NH3H2O c H c NH 4(4)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13、溶液中 N 元素只存在 NH 和 NH3H2O 两种形式)。 4A点 b 所示溶液中: c(NH ) c(H ) c(OH ) c(NH3H2O) 4B点 c 所示溶液中: c(Cl ) c(NH3H2O) c(NH ) 4C点 d 所示溶液中: c(Cl )c(H )c(NH )c(OH ) 4D滴定过程中可能有: c(NH3H2O)c(NH )c(OH )c(Cl )c(H ) 4(5)滴定过程中所用盐酸的 pH_, d 点之后若继续加入盐酸至图像中的 e 点(此时不考虑 NH 水 4解的影响),则 e 点对应的横坐标为_。【答案】(1)10 5 (2) dcb (3)ACD (4)D(5)1 11V918.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是一种有还原性的有机弱酸,在化学上有广泛应用。(1)小刚在做“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 A、B 两支试管中均加入 4 mL 0.01 molL1 的酸性 KMnO4溶液和 2 mL 0.1 molL1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 试管置于热水中,B 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褪色所需时间 tA_tB(填“” “”或“” “”或“(2)酸式滴定管 否CH 3COOHOH =CH3COO H 2O c(Na )c(CH3COO )c(OH )c(H )9.910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