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

上传人:rav7596 文档编号:6991541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2.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三针灸学经络腧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针灸学经络腧穴部分,翟佳丽 针灸推拿教研室,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定义及十二经脉的特 点。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奇经八脉的 作 用及特点,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3、了解重要穴位的临床应用,经络的作用是什么?,(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第一节、经络和腧穴概述,一、经络含义: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路径,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经络系统中直行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二、腧穴,经络系统的组成,

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大体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全身经穴共361个。凡未归入十四经穴的腧穴,并具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有效穴,统称为经外奇穴,简称“奇穴”。那些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压痛或其他反应点来定的腧穴,称阿是穴。,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固定标志法 鼻尖:素髎穴 眉间:印堂穴 下唇下凹陷: 承浆穴,2、活动标志法,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4、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百会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

3、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孙络和浮络。,)十二经脉:,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为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的总称。 作用: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特点:十二经脉有一定规律的循行路线,其特点是:,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而确定。循行于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根据阴气的盛衰特点,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其中手太阴与肺相属,称之为手太阴肺经。余类推。也是按这一原则命名。,1 内为阴,外为阳2 脏为阴,腑为阳3 上为手,下为足, 分布规律:阳明经在前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太阴经在前手足三阴经

4、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躯干 少阴经在后,循行走向特点(流注):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内属一定的脏腑: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有表里络属关系: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 交接部位:阴经与阳经(相表里经)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十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逐经相接,形成一个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传注系统。,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经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

5、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肺交大肠 胃交脾 心于小肠膀肾宜 心包三焦 胆传肝 血气周流不停息,经络运行与时间,人身气血运行,从中焦开始,上注于肺经,经过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再流注于肺,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映症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2)奇经八脉,含义:“奇”有“奇特”“奇异”之意,奇经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的经脉。奇经八脉是不同于十二经脉的“别道而行”的八条经脉,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特点:有一定的循行路线不直属脏腑无表里关系

6、无逐经相接的关系除任、督脉外无腧穴分布 作用:沟通十二经脉的联系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渗灌蓄积调节作用,)十五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别出一络及脾之大络的总称,、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内外,联系脏腑和肢体、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4、经络的临床应用 诊断方面: 治疗方面:循经取穴治疗疾病 病在经络、内脏者取皮部经脉郁滞者取之络病在经筋者取阿是穴,下一篇:任脉,任脉,一)经脉循行,一)经脉循行: 、体表路线:起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腹胸颈前正中止于颏唇沟中点的承浆穴。,、体内联系:与生殖器、唇、目有联系,二)主要病候:疝气 带下 腹中结块,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中极 关元 气

7、海 (膀胱募穴) (小肠募穴) 定位: 腹正中线上, 脐中下寸 脐中下寸 脐中下1.5寸 主治: 遗精 阳萎 崩漏 月经不调 带下 阴痒 闭经 痛经 不孕 不育遗尿 癃闭 小便不利 疝气 以治泌尿系病 中风脱症 虚劳 脱肛 阴挺 变为主 泄泻 眩晕等强壮作用,为保健的要穴 刺灸: 直刺寸。针前先排尿。孕妇慎用。 可灸,、神阙,定位:脐的中央 主治:虚脱 脱肛 阴挺绕脐腹痛 腹胀 泄泻 水肿臌胀 刺灸:禁针。多用灸法。,、中脘(胃的募穴 八会穴腑会),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中上寸。 主治:胃脘痛 腹胀 呕吐吞酸泄泻 黄疸癫狂痫 刺灸:直刺寸。可灸,、膻中(心包募穴 八会穴气会),定位:前正中线上,

8、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心痛 心悸 噎膈 呕吐 乳汁少 乳痈 刺灸:平刺寸。可灸,、天突,定位:胸骨上窝中央 主治:咳嗽 哮喘 胸痛喉痒咽干 咽喉肿痛 梅核气瘿气 暴喑 噎膈 刺灸:先直刺0.2寸,然后把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1.5寸。不宜垂直深刺;也不宜左右横刺,以免伤及大血管及肺尖。可灸,、廉泉,定位: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主治:舌下肿痛 流涎 舌强不语哑症 暴喑吞咽困难 咽喉肿痛 刺灸:向舌根斜刺0.50.8寸,不留针或浅部留针。可灸,、承浆,定位:颏唇沟的中点 主治:面瘫 流涎 齿痛 龈肿 齿衄癫狂痫 刺灸:斜刺寸。可灸,下一篇:督脉,督

9、脉,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 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体内联系: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二)主要病候,脊柱强痛 角弓反张,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长强 定位: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便血 痔疾 脱肛 泄泻 便秘癫狂痫 腰脊痛 刺灸:紧靠尾骨前面,针尖向上斜刺0.81.2寸。不宜直刺,免伤直肠。可灸,腰阳关 命门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 第二腰椎棘突下 主治: 月经不调 带下 阳萎遗精腰脊痛下肢痿痹 泄泻 刺灸: 直刺寸。可灸,4、大椎,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外感热病 风疹 疟疾咳嗽 气喘 骨蒸盗汗头项强

10、痛 肩背痛 癫狂痫 刺灸:向上斜刺寸。可灸,5、哑门 6、风府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寸。 直上寸 主治: 中风不语偏瘫癫狂痫 头痛项强哑症 眩晕 外感 咽喉肿痛 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少灸,7、百会,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 眩晕 晕厥中风不语 偏瘫 癫狂痫 不寐脱肛 阴挺 刺灸:平刺寸。可灸,8、上星,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寸。 主治:头痛 眩晕 目赤肿痛鼻渊 鼻衄 鼻鼽 癫狂痫 疟疾 外感热病 刺灸:平刺寸。少灸,9、水沟(人中),定位:人中沟上与下交点处。 主治:急救要穴:昏迷 晕厥 中暑 牙关紧闭面瘫 面肿 癫狂痫 小

11、儿惊风 腰脊强痛 刺灸:向上斜刺寸,不灸。,下一篇:手太阴肺经,手 太 阴 肺 经,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目的要求,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1、体表路线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2、体内联系 属肺,络大肠。并与胃、气管、喉咙联系。,(二)主要病候:,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痛、外感、经脉所过部位病症,(三)常用腧穴(本经共11

12、穴),1中府(肺的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 气喘 胸痛 胸部胀满 刺灸: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刺灸: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2尺泽(合穴),3孔最(郄穴),定位: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穴的连线上。 主治:咯血 气喘 咳嗽 咽喉肿痛 失音 肘臂挛痛 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4、列缺(络穴 八脉交会穴,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 主治:头痛项强 面瘫 伤风 咳嗽 气喘 咽喉肿痛 手腕疼痛无力刺灸:针

13、尖向上斜刺0.3 0.5寸。可灸。,通任脉),5太渊(输穴 原穴 八会穴脉会),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 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咽喉肿痛 无脉症 手腕痛无力 胸痛 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可灸(不宜疤痕灸)。,6、鱼际(荥穴),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 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咽喉肿痛 失音 热病 掌中热 刺灸:直刺0.50.8寸。 少灸。,7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距 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 咳喘急救:中风 昏迷 中暑 高热抽搐 癫狂痫 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下一篇: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一)经脉循行:,、体表路

14、线:,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小肠经),、体内联系:,属心,络小肠。 并与肺、咽喉、眼有联系。,二)主要病候:,心痛 咽干 口渴 目黄 手心发热 经脉所过部位病变,1、少海 (合穴),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 侧端与肱骨内上髁 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手臂挛痛腋胁痛 心痛瘰疬 刺灸:直刺寸。可灸,2通里 3阴郄 4神门,(络穴) (郄穴) (输穴 原穴) 定位: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腕横纹上寸 腕横纹上0.5寸 腕横纹尺侧端主治: 心悸 怔忡 心痛 心烦共性 健忘 失眠 癫狂痫腕臂痛 暴喑 哑症 吐血 衄血 胸胁痛舌强不语 骨蒸盗汗 刺灸: 直刺寸。可灸,2通里 3阴

15、郄 4神门,下一篇: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乳头外侧天池穴上肢内侧正中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从劳宫分出至无名指端交三焦经,、体内联系:,属心包,络上、中、下焦。,二)主要病候:,心痛 胸闷 心悸 心烦 癫狂 腋肿 肘臂挛急 掌心发热,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曲泽 (合穴) 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 腱尺侧缘。 主治:心痛 心悸胃痛 呕吐 泄泻肘臂痛热病 刺灸:直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郄门 间使 (郄穴) (经穴),定位: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寸 腕横纹上寸 主治: 心痛 心悸 胸胁痛癫狂痫 肘臂痛呕血 咳血 疟

16、疾 呕吐 呃逆 胃痛 呕吐 刺灸:直刺寸。可灸,、内关(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定位:腕横纹上寸,掌 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腱之间。 主治:心悸 心痛 心烦 胸闷癫狂痫 癔病 失眠 眩晕胃痛 呕吐 呃逆肘臂痛 胸胁痛 刺灸:直刺寸。可灸,大陵 劳宫 (输穴 原穴) (荥穴),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 手掌心,当第二、三肌腱与桡侧腕屈肌 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腱之间。 骨,握拳屈指时中指 尖处。 主治: 心悸 心痛 胸胁痛癫狂痫 口舌生疮 口臭手腕疼痛 掌心热 刺灸:直刺寸。可灸,、中冲 (井穴),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急救:昏迷 中暑 中风小儿高热抽搐心痛 心烦 舌强肿痛 热病 刺灸:浅刺

17、寸或点刺 出血。可灸,下一篇: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目的要求,1掌握手太阳小肠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手小指尺侧少泽穴上肢外侧后缘肩颈面颊止于耳前听宫穴。 分出至目内眦交膀胱经,、体内联系:,属小肠,络心。 并与胃、食管、目、耳有 联系,二、主要病候:,少腹痛 腰脊痛引睾丸 耳聋 目黄 颊肿 咽喉肿痛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变,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少泽 (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距指甲角寸。 主治:乳汁少 乳痈头痛 咽喉

18、肿痛昏迷 热病 刺灸:浅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后溪(输穴 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 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项强痛 目赤痛 耳聋 咽喉肿痛 肘臂挛痛 手指麻木 腰背痛疟疾 癫狂痫 刺灸:直刺寸。可灸,、养老 (郄穴),定位: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目痛 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痛 刺灸:直刺或斜刺寸。可灸,、天宗,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 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主治:肩胛痛肩臂痛 刺灸:直刺寸。可灸。,、颧髎,定位:目外眦直下, 颧骨下缘凹陷中。 主治:面瘫 齿痛 颊肿 面痛 面肌瞤动 刺灸:直刺寸。可灸,、听宫,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

19、。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 耳聋 耳 齿痛 刺灸:张口取穴,直刺寸。可灸,下一篇:手少阳三焦经,十、手少阳三焦经,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手背上肢外侧正中肩颈耳后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目外眦交胆经,、体内联系:,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并与耳、眼有联系,二)主要病候:,腹胀 水肿 遗尿 小便不利 耳聋 耳鸣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颊肿 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关冲 (井穴) 定位:手第四指尺侧,距指甲角寸。 主治:头痛 目赤痛 咽喉痛 热病 昏厥 刺灸:浅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中渚 (输穴),定位:手背,无名指掌指关节后方,第四、

20、五掌 骨间凹陷中。 主治:耳聋 耳鸣 头痛 目赤 咽喉肿痛肘臂痛 小指麻木屈 伸不利 刺灸:直刺寸。 可灸。,、阳池 (原穴),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 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腕关节痛 目赤肿痛 耳聋 咽喉肿痛 刺灸:直刺寸。 可灸。,、外关 、支沟 (络穴 (经穴) 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定位: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桡骨与尺骨之间。腕背横纹上寸 腕背横纹上寸 主治: 耳聋 耳鸣 胁肋痛 上肢痿痹、瘫痪热病 头痛 目赤痛 便秘 刺灸:直刺寸。可灸,外关、支沟定位图,、肩髎,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 时肩髃穴后方的凹陷中。 主治:肩臂痛 上肢瘫痪 刺灸:直刺寸。可灸,、翳风,定位:耳垂后方,

21、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耳鸣 耳聋 耳部肿痛面瘫 面颊肿齿痛 牙关紧闭 刺灸:直刺寸。可灸,、耳门,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 骨髁状突后缘。张口 呈凹陷中。 主治:耳聋 耳鸣 耳下颌关节痛 齿痛 刺灸:张口取穴,直刺 寸。可灸,、丝竹空,定位:眉梢凹陷处 主治:目赤痛 眼睑瞤动偏头痛 眉棱骨痛 刺灸:平刺寸。禁灸。,下一篇: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目的要求,1掌握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

22、上肢外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交胃经),、体内联系:,属大肠,络肺。 并与鼻、下齿有联系,二)主要病候:,腹痛 肠鸣 泄泻 便秘 痢疾 咽喉肿痛 齿痛 鼻流清涕或出血 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三)常用腧穴:(本经共11穴),1、合谷(原穴)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1、合谷 (原穴),主治:头痛 眩晕 面瘫 面肿 齿痛 牙关紧闭 目赤肿痛 鼻渊 鼻衄 咽喉肿痛 耳聋 耳鸣热病 多汗 无汗妇科病:闭经 滞产上肢痿痹 手指挛痛腹痛 便秘 刺灸:直刺寸。可灸。孕妇慎用。,2、手三里,定位:肘横纹下 寸,阳溪与曲 池穴连线上。 主治:

23、上肢瘫痪 肘臂痛 肩背痛齿痛 颊肿 刺灸:直刺 寸。可灸。,3、曲池 (合穴),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3、曲池 (合穴),主治:咽喉肿痛 齿痛 目赤痛 面瘫皮肤病:荨麻疹 全身瘙痒 湿疹等热病 高血压上肢不遂 肘臂疼痛无力腹痛 腹泻 刺灸:直刺寸。可灸,4、肩髃,定位:肩部三角肌 上,臂外展或向前 平伸时,肩峰前下 方凹陷中。 主治:肩臂痛 上肢不遂 瘰疬 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1.5寸。 可灸,5、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疾:鼻塞 鼻衄 鼻渊 鼻鼽面瘫 面肿 面痒 面肌瞤动胆道蛔虫症 刺灸:斜刺或平刺 寸;可灸(不宜疤痕灸),

24、下一篇:足太阴脾经,足 太 阴 脾 经,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目的要求,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 经脉循行,1、体 表 路 线,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内踝上8寸前)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8寸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穴)。(在腹部分出流注心中交于心经)。,2、体 内 联 系,属脾,络胃。 并与咽、舌、心联系。,二)主要病候,胃痛

25、食则呕 嗳气 腹胀 便溏 黄疸 身重无力 舌根强痛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三)常用腧穴(本经21穴),、隐白 (井穴) 定位:足大趾内侧,距 趾甲角.寸。 主治:崩漏 月经过多 便血 尿血胃痛 呕吐 腹胀 泄泻癫狂痫 惊风 多梦 刺灸:浅刺寸。 可灸。,、公孙(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冲脉),定位: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胃痛 呕吐 腹胀 腹痛 泄泻 痢疾 刺灸:直刺寸。 可灸,、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寸,胫骨内侧 缘后方。 主治:腹胀肠鸣 泄泻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带下 阴挺 难产 不孕 不育 阳萎 遗精 遗尿 小便不利 水肿下肢痿痹 脚气 疝气 失眠 刺灸:直刺寸。可灸。 孕妇慎用。,、阴陵

26、泉 (合穴),定位:胫骨内侧髁 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腹胀 泄泻 黄疸水肿 小便不利或失禁膝关节痛 刺灸:直刺1寸。 可灸。,、血海,定位:髌骨内上缘上 寸,股四头肌内侧 头的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 崩漏 闭经 痛经皮肤病:瘾疹 湿疹 膝股内侧痛 刺灸:直刺寸。 可灸。,、大包 (脾之大络),定位: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主治:咳喘胸胁痛 全身疼痛 四肢无力 刺灸:斜刺或平刺. . 寸。 可灸,下一篇: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足底涌泉穴绕内踝后下肢内侧后缘腹正中线旁开寸胸正中线旁开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分支从肺中分出交心包经),、体内联系:,属肾,络膀

27、胱。 并与肝、肺、心、喉咙、舌根有 联系。,二)主要病候:,咳血 气喘 舌干 咽喉肿痛 水肿 大便秘结 泄泻 腰痛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涌泉 (井穴) 定位:足底、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 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 主治:急救:小儿惊风 癫狂痫 昏厥 中暑头痛 眩晕 失眠咽喉肿痛 失 音小便不利 便秘 足心热 刺灸:直刺寸。可灸,、太溪 (输穴 原穴),定位: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 闭经 遗精阳萎 小便频数失眠 多梦 健忘咳喘 咳血 便秘咽喉肿痛 齿痛 耳聋 耳鸣腰膝酸痛 足跟痛 内踝痛 刺灸:直刺寸。可灸。,、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跷

28、脉),定位:内踝尖下方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 带下 阴挺 阴痒 小便不利便秘 玉龙赋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咽干喉痛 癫狂痫 失眠 刺灸:直刺寸。可灸,、复溜 (经穴),定位:太溪穴直上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盗汗 热病汗不出或汗出不止腹胀 肠鸣 泄泻 水肿 下肢痿痹 刺灸:直刺寸。可灸,下一篇: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The 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内踝前小腿内侧脾经前内踝上寸处交于脾经之后股膝内侧正中外阴胁肋止于乳下第六肋间期门穴。 从肝贯膈交肺经,、体内联系:属肝,络胆。与胃、肺、咽喉、外阴、目、脑等有联系

29、。,二)主要病候,腰痛 胸胁满痛 呃逆 遗尿 小便不利 疝气 少腹肿,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大敦 (井穴) 定位: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寸。 主治:闭经 崩漏 阴挺癫狂痫 疝气 阴肿 刺灸:浅刺寸。或点刺出血。可灸,行间(荥穴) 太冲(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 足背第一、二跖骨间缝纹端。 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主治:共 胁肋痛 头痛 目眩 痛经 带下 阴肿 月经不调 崩漏 疝气性 目赤肿痛 面瘫 癫狂痫 小儿惊风个性 呕逆 下肢痿痹、瘫痪 刺灸:斜刺0.50.8寸。直刺0.5寸。均可灸,4、章门(脾的募穴 八会穴脏会) 定位: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主治:腹胀 泄泻 胁痛 痞块

30、刺灸:直刺寸。可灸,、期门 (肝的募穴),定位:乳头直下, 第六肋间隙。 主治:胸胁痛乳痈 腹胀 呕吐 刺灸:斜刺或平刺寸。可灸,下一篇: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目的要求,1掌握足太阳膀胱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体表路线:,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头 沿背腰骶中线旁1.5寸股外侧后部 下项 沿背腰骶中线旁寸股外侧后缘 膕窝中小腿外侧后缘外踝后止于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体内联系:,属膀胱,络肾。 并联络眼、脑、耳部。,二)主要病候

31、:,小便不通 遗尿 癫狂 热病 疟疾 目痛 见风流泪 鼻塞多涕 鼻衄 经脉所过部位病痛,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睛明 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疾:目赤肿痛 流泪 夜盲视物不清 近视等。 刺灸: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 靠眶缘直刺0.5寸,不捻转, 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禁灸。,、攒竹,定位:眉头凹陷中。 主治:目疾:流泪 目视不明 近视 目赤肿痛眼睑瞤动 面瘫 眼睑下垂 头痛 眉棱骨痛 刺灸:斜刺或平刺 寸。 少灸,、天柱,定位:后发际正中旁开寸,斜方肌外缘。 主治:头痛 项强 肩背痛鼻塞 热病癫狂痫 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 0.

32、8寸。 不宜向内上方 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可灸,大杼 风门 (八会穴骨会),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 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开寸 主治: 咳嗽 气喘共性 头痛 项强 肩背痛发热 治与骨有关的病症 祛风要穴,治伤风。 刺灸:斜刺寸。可灸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免伤内脏。,、肺俞 (肺的背俞穴),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咳嗽 气喘 咳血 骨蒸潮热 盗汗 鼻疾 皮肤病 项背痛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膈,肝,脾,心,、心俞(心的背俞穴),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心痛 心悸 心烦失眠 健忘 癫狂痫咳嗽 吐血 盗汗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膈俞 (

33、八会穴血会),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呕吐 呃逆 饮食不下 血症:吐衄 血虚 崩漏等 风疹咳喘 潮热 盗汗 背痛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肝俞 10胆俞 (肝的背俞穴) (胆的背俞穴),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 共性胁痛 口苦 黄疸 脊背痛 目赤 夜盲 近视 目眩 咳喘 肺痨癫狂痫 潮热吐血 鼻衄 刺灸: 斜刺寸。可灸。,11脾俞 12胃俞 (脾的背俞穴) (胃的背俞穴),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 共性胃痛 呕吐 腹胀 泄泻 肠鸣 痢疾 腰背痛衄血 便血 崩漏水肿 肌肉萎缩 刺灸: 斜刺寸。可灸。,、肾俞 (肾

34、的背俞穴),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 开寸 主治:月经不调 带下 不孕 不育 遗精 阳萎 遗尿 水肿 小便不利 腰腿痛耳鸣 耳聋 刺灸:直刺寸。 可灸。,次,肠,、大肠俞 (大肠的背俞穴),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寸。 主治:腹胀 肠鸣 泄泻 便秘 痔疾腰腿痛 刺灸:直刺寸。可灸。,、次髎,定位:第二骶后孔中,当髂后上棘内下方。 主治: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 阴挺 不孕 不育 阳萎 遗精小便不利 疝气腰骶痛 下肢痿痹 刺灸:直刺寸。可灸,、委中 (合穴 下合穴),定位:膕横纹中央。 主治:腰背痛 下肢痿痹 小便不利 遗尿腹痛 吐泻 丹毒 刺灸:直刺寸。 或点刺出血。可灸,、膏肓,定位:第四胸椎棘突

35、下旁开寸。 主治:咳嗽 气喘 吐血 肺痨健忘 遗精完谷不化 刺灸: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志室,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寸。 主治:遗精 阳萎 不育小便不利 水肿腰脊强痛 刺灸:直刺寸。可灸,、秩边,定位: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寸。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 便秘 痔疾 刺灸:直刺 寸。可灸,20承山 21飞扬(络穴),定位:委中与昆仑之间 昆仑穴直上寸,伸直小腿时腓肠肌肌 承山外下方寸处。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 下肢痿痹 脚气 痔疾 小腿拘急疼痛 便秘 头痛 目眩 刺灸: 直刺寸。可灸,、昆仑 、申脉 (经穴) (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定位:外踝尖与跟腱 外踝下

36、缘凹陷中之间凹陷处。 主治: 下肢痿痹 足跟肿痛 踝部肿痛头痛 项强 鼻衄 癫狂痫 眩晕难产 失眠 刺灸: 直刺寸。可灸孕妇禁针,、至阴 (井穴),定位: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寸。 主治:胎位不正 难产头痛 目痛 鼻塞 鼻衄 刺灸:浅刺0.1寸,胎位不正多灸。孕妇禁针。,下一篇:足 阳 明 胃 经,足 阳 明 胃 经,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目的要求,1掌握本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一)经脉循行,1、体表路线,

37、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下颌角前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正中线旁开寸腹正中线旁开寸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2、体内联系,属胃,络脾。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乳部有联系。,二)主要病候:,胃痛、腹痛、肠鸣、腹胀、水肿、 呕吐、泄泻、消谷善饥、口渴。 齿痛、眼疾、咽痛、鼻疾、面瘫。 热病、发狂。 经脉所过部位的病痛。,三)常用腧穴:(本经共穴),、承泣 、四白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 迎风流泪 夜盲 视物不清 面瘫 眼睑瞤动 个性: 面痛 胆道蛔虫

38、刺灸:承泣: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 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 出针时按压针孔。少灸。四白: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地仓 、颊车 、下关,定位:目正视, 下颌角前上 颧弓与下颌瞳孔直下,方约一横指, 切迹之间的口角外侧。 当咀嚼时咬 凹陷中。肌隆起处。 主治: 面瘫 齿痛 面痛个性: 颊肿(3,4穴) 口噤(4,5穴)流涎 耳聋 耳鸣 刺灸:地仓斜刺或平刺寸。颊车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下关直刺寸。均可灸,6、头维,定位:额角发际上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寸。 主治:头痛 眩晕 目痛 迎风流泪 面瘫 眼睑瞤动 刺灸:平刺0.5 1寸。 可灸。,7

39、、梁门,定位:脐中上4寸,旁开2寸。 主治:胃脘痛 呕吐 食欲不振 腹胀 泄泻 刺灸:直刺0.5 1寸。可灸。,8、天枢(大肠的募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绕脐腹痛 呕吐腹胀肠鸣 泄泻痢疾 便秘 肠痈 月经不调 痛经癥瘕 刺灸:直刺1 1.5寸。可灸。,9、归来,定位:脐中下4寸, 旁开2寸。 主治:阴挺 闭经 带下 月经不调 不孕 不育 遗精 阳萎 阴痛 下腹痛 疝气 刺灸:直刺1 1.5寸。可灸。,10、伏兔 11、梁丘(郄穴),定位: 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寸 髌骨上缘上寸 主治: 共性 下肢痿痹、瘫痪个性 胃痛 乳痈 膝痛 刺灸:直刺 12寸 11.5寸。可灸。,

40、12、足三里(合穴、下合穴),定位: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 横指(中指)。 主治:胃痛 腹痛 腹胀 呕吐 泄泻 痢疾 便秘 肠痈下肢痿痹 瘫痪 脚气 水肿强壮保健穴 虚劳赢瘦眩晕 癲狂痫乳痈 乳汁少 刺灸:直刺11.5寸。可灸。,13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14下巨虚(小肠下合穴),定位: 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犊鼻下寸 犊鼻下寸 主治共性:腹痛 肠鸣 泄泻 痢疾下肢痿痹 瘫痪 脚气个性:便秘 肠痈 刺灸: 直刺寸。可灸,15、丰隆(络穴),定位: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嵴二横指 (中指)。 主治:治痰的要穴:痰多咳嗽 头痛 眩晕 癫狂痫 下肢痿痹 水肿 刺灸:直刺1 1.5寸。 可灸。,16、解溪 (经穴),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下肢痿痹 瘫痪 垂足 足踝肿痛脘腹胀痛 便秘 刺灸:直刺寸。可灸,17、内庭 (荥穴),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主治:齿痛 咽喉痛 口糜鼻衄 面瘫 面痛 热病胃痛吐酸 腹痛腹胀泄泻 痢疾 便秘 足背肿痛 刺灸:直刺或斜刺寸。可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