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989984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京四中 2017-2018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卷(50 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焦躁 陨身不恤 灼(zhu)热 靡(m)靡之音B. 寥落 伶牙利齿 揖(y)让 插科打诨(hn)C. 优柔 秘而不宣 胡诌(zhu) 满载(zi)而归D. 账目 容光涣发 拮据(j) 长歌当(dng)哭【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

2、 项,陨身不恤殒身不恤,靡(m)靡之音靡靡(m m)之音;B 项,伶牙利齿伶牙俐齿,插科打诨(hn)插科打诨(hn) ;D 项,容光涣发容光焕发,拮据(j)拮据(j) 。故选C。2.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不少历史学家都看出了诸葛亮在用兵上的不足尽管他满腹经纶,足智多谋,但在用兵上常因性格谨慎而趋于保守。B. 那些收成不好的农民和失业在家的工人,在米珠薪桂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谋到新出路,生活将会愈发艰难。C. 每逢农历二五八日,四乡农人、工匠、贩夫、学子各色人等赶来此处,或售土产,或购洋货,鳞次栉比,你吆我喊,一派兴隆景象。D. 他本以为这次回乡会有一番热闹景象,可谁料却是冷冷清清、

3、门可罗雀,再没有往昔高朋满座、笑语喧哗的光景了。【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2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C 项,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对象使用错误,不能修饰“四乡农人、工匠、贩夫、学子各色人等” ,句中用摩肩接踵更为合适。A 项,满腹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使用正确;B 项,米珠薪桂: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高得出奇,人民生活极其困难。使用正确。D 项,门可罗雀:原指门外可张

4、网捕雀。后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或形容事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况。使用正确。故选 C。3.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屈原涅而不缁,始终保持自己的清白,始终不向黑暗势力妥协投降,以自己对理想的坚守和执著,赢得了无数知识分子的景仰。B. 有专家指出,跟脾气倔强又情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沟通,应该绵里藏针,既要以慈爱之心循循善诱,又要恪守底线、严格要求。C.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切中肯綮,体现着阅读者独特的眼光和情怀。D.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我国在载人潜水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划时代的伟大创造,由其带动的其它发明更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

5、【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D 项,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本句褒贬误用,不能修饰“发明” ;A 项,涅而不缁:染也不变黑。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比喻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使用正确;B 项,绵里藏针是: 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使用正确。C 项,切中肯綮: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使用正确。故选 D。【点睛】 (1)弄清所用成语

6、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 (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 (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 (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3用。 (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 (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志愿者们为这次活动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虽然只尽了绵薄之力,但我们也应该向他们表达

7、感谢。B. 不同的书应该有不同的阅读策略,有些书只需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食,还有少数书则当细嚼慢咽。C.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的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D. 中国传统工艺多由师父手把手地面授机宜,徒弟需要富有灵气、勤奋好学,技艺才可日臻成熟。【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A 项,绵薄之力,微不足道的力量。用于自谦,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本句谦辞敬辞误用,不能用于指别人;B 项,浅尝辄止

8、: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使用正确;C 项,穷兵黩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使用正确。D 项,面授机宜:意思是当面指示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使用正确。故选 A。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作品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有“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之评。B.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杰出政治家、文学家,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代表作有短歌行 、 龟虽寿 、 白马篇 。C. 陈情表叙述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情感,表达暂缓赴任的请求。世有“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之说。D. 王羲之,字逸少

9、,世称“王右军”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答案】B【解析】4【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熟知的文学常识内容进行排除。平时要多积累,尤其是课本下面的注释。B 项,白马篇是曹植的作品。故选 B。二、课内文言文(每题 3 分,共 15 分)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绝云气,负青天 (绝:直上穿过)B. 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C.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吊:安慰)D. 信可乐也 (信:相信)【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

10、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 D 项, “信” ,是“确实”的意思。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齐彭殇为妄作 (齐:整齐)门衰祚薄 (祚:福分)寻蒙国恩 (寻:不久)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轻视)依乎天理 (天理:天然生理结构)众人匹之 (匹:比)抢榆枋而止 (抢:争夺)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列坐其次 (次:旁边)夫人之相与 (与:赞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

11、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5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齐”是“与一样”:“抢”是触碰:“与”是“交往” 。故选 B。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顺流而东行 我腾跃而上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C. 彼且恶乎待哉 且臣少事伪朝D.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A 项, “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12、 ;B 项,反问语气词“呢”介词,替,给;C 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D 项,介词,凭借连词,的原因。故选 A。9.下列各句的句式,全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南冥者,天池也 而莫之夭阏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急于星火以为莫己若者 彼且奚适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熟知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然后根据句式特点进行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可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本题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故

13、选 C。【点睛】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6(3)借助“之” “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10.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善刀而藏 B. 三餐而反C. 虽趣舍万殊 D. 曾不知老之将至【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14、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 A 项, “善”通“缮” ;“B 项,反”通“返” ;C 项, “趣”通“取” 。故选 D。三、默写(每空 1 分,共 20 分)11.在横线上默写原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 (短歌行 )_,口如含朱丹。_,精妙世无双。 (孔雀东南飞 )白马饰金羁,_。借问谁家子,_。 (白马篇 )_,_。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 )海水梦悠悠,_。_,吹梦到西洲。 (西洲曲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 (逍遥游 )鹏之

15、徙于南冥也,_,_,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臣无祖母,_;祖母无臣,_。祖孙二人,_,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 (兰亭集序 )虽趣舍万殊,_,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_,曾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 )【答案】 (1). 天下归心 (2). 指如削葱根 (3). 纤纤作细步 (4). 连翩西北驰 (5). 幽并游侠儿 (6). 少无适俗韵 (7). 性本爱丘山 (8). 君愁我亦愁 (9). 南风知我意 (10). 怒而飞 (11). 其翼若垂天之云 (12). 水击三千里 (1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4). 无以至今日 (15). 无以终余年

16、(16). 7更相为命 (17). 一觞一咏 (18). 亦足以畅叙幽情 (19). 静躁不同 (20). 快然自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削” “纤纤”“翩” “垂” “抟” “至” “觞” “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第卷(50 分)四、课外文言文(共 1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小题。庄子名周,宋之蒙人,盖稍后于孟子,尝为蒙漆园吏。著书十

17、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言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存三十三篇, 内篇七, 外篇十五, 杂篇十一,然外篇 杂篇疑亦后人所加。于此略录内篇之文,以见大概:齧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王倪曰:“吾恶乎知之。 ”“子知子之所不知邪?”王倪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王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 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 ,鳅然乎哉?(民)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 ,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

18、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齐物论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 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大宗师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与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应帝王 )末有天下一篇,历评“天下之治方术者” ,自述其文与意云: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 ,以重言 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 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 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 可观。8(取材于鲁迅汉文学史纲

19、要 ,有删改)【注】庸讵:怎么。偏死:指患“半身不遂”之病。带:蛇。呴(x):张口呼气。曼衍:散漫流行,不拘常规。重言:为人所重之言。敖倪:轻蔑,轻慢。连犿(fn):宛转,随和。諔(ch)诡:奇异。12. 下列语句中,对加点词“通假”现象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恶乎知之 知:通“智” ,智慧B. 尝试问乎女 女:通“汝” ,你C. 鸱鸦耆鼠 耆:通“嗜” ,嗜好D. 吾恶能知其辩 辩:通“辨” ,分辨、区别13.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A. 猿猴然乎哉 / 樊然淆乱B. 于此略录内篇之文 / 仁义之端C. 七日而浑沌死 / 而连犿无伤也D. 齧缺问乎王倪曰 /

20、鳅然乎哉14. 对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晚周诸子的作品,没有能超得过庄子的B. 三者孰知正处民、鳅、猿猴这三者,谁知道正确的处理办法呢C.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与其赞美尧而批判桀,不如两者皆忘而融入大道之中D.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15. “浑沌之死”有丰富的寓意,请写出其中两条。要求:每条不超过 15 字。【答案】12. A 13. B 14. B 15. 示例: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好心也会办坏事;顺应自然才是做事的最好选择;不折腾是治理国家的最好选择;天然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意思对即可) 。【解析】【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21、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9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是对通假字的考查,A 项, “吾恶乎知之”意思是:我怎么知道呢!所以“知”是“知道”之意,非通假字。故选 A。【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本题 A 项, 然:这样,代词的样子,形容词词尾;B 项, 两个“之”用法一样, “之”:助词,的;C

22、项,而:而后,顺承连词却,转折连词;D 项, 乎:相当“于” ,向疑问语气词。故选 B。【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对于这类翻译的题目,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B 项, “孰知正处”翻译错误,正确的意思是:谁的生活习惯才是最符合标准的昵(或:哪里才是真正舒适的地方呢) 。故选 B。【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审题,审清题干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分析“浑沌之死”的丰富的寓意,请写出其

23、中两条能力。然后到文中找到具体的答题区间进行筛选,最后组织答案。本题的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三段中,原文说“倏与忽时与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意思是“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由此可知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好心也会办坏事;顺应自然才是做事的最好选择;不折腾是治理国家的最好选择;天然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等

24、。【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答题技巧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10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得分点翻译出来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少改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参考译文:庄

25、子名叫庄周,宋国蒙地人,大概在孟子稍后出世,曾经做过蒙地的漆园吏。著书十余万字,大多数是寓言,其中的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但是他的文章汪洋开合,姿态万千,先秦诸子的作品,没有能超得过庄子的。 庄子现存作品三十三篇, 内篇七篇, 外篇十五篇, 杂篇十一篇,然而外篇 杂篇怀疑是后增增加上的。在这里简略地抄下几段内篇的文字,来看看庄子的大概情况。齧缺向王倪问:“你知道万物相互间有共同的标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齧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明白的东西吗?”王倪回答说:“我怎么知道呢!”齧缺接着又问:“那么万物便都无法知道了吗?”王倪回答:“我怎么知道呢!虽然这样,我还是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怎么

26、知道我所说的知不是不知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并不是知呢?我且问你:人们睡在潮湿的地方就会腰部患病甚至半身不遂,泥鳅也会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人、泥鳅、猿猴三者,谁的生活习惯才是最符合标准的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食草芥,蜈蚣嗜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究竟谁才懂得真正的美味?在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纷杂错乱,我怎么能知晓它们之间的分别!”泉水干涸,鱼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 (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与其赞美尧而批判桀,不如两者皆忘而融入大道

27、之中。南海之帝名叫倏,北海之帝名叫忽,中央之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会于浑沌之处,浑沌款待他们十分丰盛,倏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和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 ”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庄子最后一篇叫天下 ,逐一评论了“天下之治方术者” ,庄子自己评述自己的11文章与旨意说:庄子认为天下浑浊不堪,不能对这个世界说庄重的话语,用卮言来推衍行文,引用重言使人觉得真实,运用寓言来推广道理。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是非,和世俗相处。他的书虽然奇特,却婉转叙说无伤道理。他的言辞虽然变化多端,却奇异可观

28、。五、古诗词鉴赏(共 12 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列小题。咏史西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 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 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 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离离:下垂的样子。苗:初生的草木。世胄:世家子弟。“金张” 、“七叶”二句:意谓金氏、张氏凭借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冯公:冯唐,汉文帝时人。16. 请还原诗歌前四句的景象。17. 结合诗歌后八句简要分析, “松”与“苗”这两个意象在表达思想情感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16. (1)高大繁茂的松树生长在山涧谷底,细叶低垂的小草在山顶招摇。(2)小草的叶片只有寸许

29、长,却高高在上,遮盖住了山谷下高耸百尺的松树。 17. (1)作者用松树来比喻那些真正有品格有贤能的高士,用小草来比喻没有多少才能见识的庸人。(2)但那些庸才因为有祖上的荫庇轻易的获得任用,而高士却因为出身低贱得不到赏识。(3)作者以此二者相互对比(4)由此表达了对唯取门户不辨真才的时代弊病的无奈与愤慨。【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本题题干要求还原诗歌前四句的景象,是对景物形象的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12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30、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开头四句,从自然物象写起,以松、苗所处地势的不同来暗喻门阀士族制度的不合理现象。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1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

31、达技巧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本题要求分析诗歌后八句中“松”与“苗”这两个意象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就好像“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至此,诗歌由隐至显,比较明朗。这里,以形象的语言,有力地揭露了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现象。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并且,紧扣咏史这一诗题。何焯早就点破,左思咏史 ,实际上是咏怀。诗人只是借历史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32、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抨击而已。【点睛】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

33、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131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拟行路难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 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蹀(di)躞(xi):小步走路。本诗的情感一波三折,试分析其情感变化的过程,请分条作答。【答案】因生命短促、志向不得伸展而愤懑。与双亲、妻儿共享天伦之乐。以古来圣贤皆贫贱来自我宽慰,控诉世道不公。【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

34、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先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最后根据要求组织答案。本题要求分析本诗情感变化的过程。 “情感变化”可通过划分诗歌的层次来分析,注意每个层次中表达情感的词。本篇是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六首,主要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诗歌的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的外形动作来表现内心的焦虑不安。尤其是第二句中三个连贯一气的动作非常精确而传神地刻画出壮士失意的内心痛苦。接下去的 “丈夫生世”二句,将压抑的情感尽情倾泻出来。一个“几时” ,一个“安能” ,说得分外 沉痛,分外激愤。以上四句写诗人备受压抑的精神状态和内心的反抗。下半段则

35、用亲切的语调描绘“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的情景。最后诗人由古代圣贤的厄运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扼腕长叹:“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激愤中又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怅恨,显得异常沉痛。六、现代文阅读(共 1 7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石上精灵王充闾这是一块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不是普通标本似的呆板形骸,而14是一幅生意盎然、鲜活灵动的鱼趣图:十来条狼鳍鱼悠闲自在地洄游着,摇晃着尾巴,扇动着臀鳍,鱼贯而行,相互唼喋当时的情景也许是这样的:山势起伏,丘陵绵延,森林茂密。苍松、翠柏高耸云天,苏铁和蕨类随处可见。 “河水清且涟漪” ,狼鳍鱼群,悬浮上下,畅游其间。河边有怪模怪

36、样的鹦鹉嘴龙和拖着尾巴的蝾螈在草丛间爬行得悠闲自在,青蛙跳进跳出,蹲在草棵里“呱呱” 。熏风轻吹,晴和温暖的碧云天。不时地掠过各种飞鸟的身影;蜻蜒、蜜蜂和蜉蝣则在散发着草香的原野上闹闹哄哄。但是,厄运突然降临了。石破天惊;岩浆喷溢,烈焰腾空,铺天盖地的灼烫的尘灰,弥漫了浩浩茫茫的苍空大野。一场火山爆发不期而至。惊恐的鸟群为火山喷发的气体所窒息,败叶般地纷纷落下,同水中的鱼类一道,被埋葬在熔岩和火山灰里。一场远古的浩劫,一场天崩地坼【甲 ch】的灭顶之灾,就这样,以其雷霆万钧、无可抗拒的威力,把那些鲜活灵动的生命牢牢地封存于地下。它们是不幸的牺牲品,它们的灭绝展示了生存的无奈、生命的悲哀。但是,

37、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这种突如其来的毁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这些狼鳍鱼有幸在亿万斯年之后,作为这场亘【乙 gng】古奇观的直接见证者,以一种再生精灵的姿态,撩开岁月的纱帷,带着远古的气息,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们以一种永恒形态保存下来,恰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向死的存在” 。它们用一种雕塑般的造型,把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展现得格外分明。石上精灵会诉说。这种诉说,无言却又雄辩,深邃倒也直观。透过一方古生物化石,借助于联翩的浮想,熟喑【丙 n】眼底的沧桑。这是一种幸会,一种机缘。古生物化石是一扇回望太古世界的窗户,是对地球生灭流转的忠实载录。面对这一片灵石,叩问亿万年前奇突、神秘的岁月。这其

38、中的奥秘,使我们不断地发出设问:自远古代以来,发生过六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为什么每隔一个时期就要发生这种生命的骤变?为什么每一次灭绝的,往往都是盛极一时的、在生物链中最强大的物种?为什么在每一次生命骤变、生物灭绝的同时,又常常存在着部分生物的孑遗?一切事物自然都给予一个界限吗?时间与生命同义。古人曾经慨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又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朝生暮死的蜉蝣也好,活过了初一到不了十五的朝菌也好,比起人类来说,生命的久暂不成比例。可是普通人能活上一百岁,就被称为“人瑞” 。这也只不过是这片狼鳍鱼化石的一百二十万分之一。真个是:“_。 ”15从古至今,人类关于客

39、观世界的探究,一刻也没有止息过。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提出的:“认识你自己。 ”尘世上每个人所能享用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不过是“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 。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遗憾的是,人仿佛只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悟解到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价值,重新看待生命的“惊蜇【丁 zh】 ”。死亡,与其说使人体验到生命存在的长度,毋宁说是使人体验到解悟生命的深度。“只有死亡才能够使人了解自己。 ”真正的永恒属于时间。对于时间的思考,是人类生命体验、灵魂跃升的一束投影。19.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

40、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天崩地坼【甲 ch】 B. 亘【乙 gng】古奇观C. 熟喑【丙 n】 D. 惊蜇【丁 zh】20. 根据第段的文意,横线处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C.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D.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1. 作者第段的书写独具匠心,请结合本文前六段的内容简要分析。22. 第(12)段“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中“此”具体指代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思考。【答案】19. A 20. C 21. (1)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2)还原了亿万年前生机勃勃、品类繁盛的美好景象。(3)与一瞬间被

41、火山喷发毁灭形成了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撞击,感慨生命的悲哀与无奈。(4)经过亿万年的沉积,被摧毁的生命又能以生意盎然、鲜活灵动的姿态展现于眼前。让人不禁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5)为后文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做了铺垫。 22. (1) “此”指代的是在短暂而珍贵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把握有16限的人生。(2)作者首先借由对一块化石的欣赏,引发对于生命毁灭与永存的感慨。(3)亿万年来生物灭绝的多次发生,使作者产生对生命界限的思考。(4)和亘古不变的自然相比,和历经亿万年而不朽的化石精灵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因而使作者提出如何把握短暂生命的思考。(5)最终作者提出对死

42、亡的思考,是解悟生命深度的途径。【解析】【1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和形近字的字形。B 项,亘(gng)(gn) ;C 项,熟喑熟谙;D 项,惊蜇惊蛰。故选 A。【2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语境补写题,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第十段文字主要讲述时间与生命同义,通过对比,即使普通人能活上一百岁,被称为“人瑞” ,但是和狼鳍鱼化石相比,这也只不过是这片狼鳍鱼化石的一百二十万分之一。所以要表达的是人生命的有限,而化石的永恒。所以选 C

43、合适。故选C。【2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第二段主要描写了作者想象一亿两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形成的情形,主要是运用了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还原了亿万年前生机勃勃、品类繁盛的美好景象。与下文中三四两段中描写一瞬间被火山喷发毁灭形成了对比,给人以巨大的心理撞击,感慨生命的悲哀与无奈。为五六两段中作者感慨生命的短暂

44、与恒久,脆弱与顽强以及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做了铺垫。【2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把句子代入原文,找到所在段落,确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上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根据原文中“这么珍贵17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 ”可知, “此”指的就是上文的的“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 。第二问是对文章主旨的考查,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文章中议论和抒情的句子。如(1)它们是不幸的牺牲品,

45、它们的灭绝展示了生存的无奈、生命的悲哀;(2)它们以一种永恒形态保存下来,恰如海德格尔所说,是“向死的存在” 。它们用一种雕塑般的造型,把生命的短暂与恒久、脆弱与顽强展现得格外分明。 (3)这么珍贵的有生之年,究竟应该如何地度过?如何去支配那似水韶华?实在是一个“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的问题。 (4)遗憾的是,人仿佛只有到了生命的尽头,才开始悟解到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价值,重新看待生命的“惊蛰” 。死亡,与其说使人体验到生命存在的长度,毋宁说是使人体验到解悟生命的深度。 (5) “只有死亡才能够使人了解自己。 ”真正的永恒属于时间。对于时间的思考,是人类生命体验、灵魂跃升的一束投影。 ”。结合这些

46、句子进行整合即可。【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 ;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

47、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七、微写作(共 8 分)23.从下面三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微写作。不少于 180 字。A. 写一段向同学推荐呐喊这本书的推荐语。要求:结合原著,表达生动,有吸引力。B. 曹禺曾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 ”请结合具体人物和情节,谈谈你对这种“残忍”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细节准确,分析充分。C. 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表达你读老人与海后的感受。要求:结合原著,感情充沛,有18一定文采。【答案】对于长达 84 天毫无收获的桑地亚哥来说,这条经过三天两夜捕到的大马林鱼弥足珍贵。可是命运是不公的!经过与一波又一波的鲨鱼群对抗,那条鱼剩下的鱼肉越来越少。老渔夫不甘心啊!他怎能接受这种结局?面对最后一波鱼群以及可能不保的鱼肉,老人依旧勇敢迎战,举起仅剩的一支破船桨,奋力拼搏,直至杀死最后一个敌人。虽然鱼肉还是没有剩下,可老人的不甘心使他一次次地战胜强大的敌人,成就海上的奇迹,造就硬汉的伟大形象。【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一则作文要求写一段向同学推荐呐喊这本书的推荐语,可首先介绍书名,作者,国籍等等,然后说明推荐的原因:书的风格,语言,含义,以及对你的启发(为什么你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