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酸、碱性质对比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1.使指示剂变色 紫色石蕊: 酚酞: 紫色石蕊: 酚酞: 2PH 值 3与金属反应 起 反应 。金属的条件是: 酸只指: 酸 + 金属 + 稀 硫 酸 与 铁 稀硫酸与锌 不与金属反应4与氧化物反应酸 + 碱 性 ( 金 属 ) 氧 化 物 盐 酸 与 氧 化 亚 铁 盐 酸 与 氧 化 铁 氧化铜与硫酸 氧化钙与硝酸 碱 + 酸性(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例:Ca(OH) 2 + CO2- NaOH + CO2 - NaOH + SO2- NaOH + SO3- .5酸碱中和反应碱 + 酸 = 盐 + 水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铁 盐 酸 与 氢 氧
2、 化 铝 硫 酸 氢 氧 化 亚 铁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镁 碱 + 酸 = 盐 + 水 Ca(OH) 2 + HCI- 盐 酸 与 氢 氧 化 钠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钙 硝 酸 与 氢 氧 化 钾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铜 6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酸溶液 + 盐 + HCl+CaCO3 - HCl+Na2CO3- 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NaOH + CuSO4- NaOH + FeCI3- 二:酸、碱的个性 1浓盐酸: .2浓硫酸: 3 氢氧化钠 NaOH : (1) 俗称: (2) 在空气中易吸 且与 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NaOH + CO2 = (3)
3、极易溶于水,并放出 。 .4氢氧化钙 Ca(OH) 2 : (1) 俗称: (生石灰: 石灰石: ) (2) 区分 NaOH 和 Ca(OH) 2 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 ,变浑浊的是 溶液; Ca(OH) 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Ca(OH) 2 溶液。 Ca(OH) 2 + Na2CO3 = CaCO3 + 2NaOH 1将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试填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 。处理方法 加入一些水 加入一些硝酸钠 倒出部分溶液 升高温度(水不
4、蒸发)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将饱和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处理,试填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填“增大” “变小”或“不变” ) 。升高温度(水不蒸发) 降低温度(水不蒸发) 恒温蒸发处理方法KNO3 NaCl Ca(OH)2KNO3 NaCl Ca(OH) 2 KNO3 NaCl Ca(OH)2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2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_析出,有_放出,或有_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3要配制 100g30%这种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密度为 184g/CM 3)多少 mL(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水多少毫升?4将质量为 11 克
5、的某大理石(CaCO3)装入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该大理石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减 少了 4.4克.再将所得溶液蒸发,制得 30时的饱和溶液。(已 知 30时氯化钙的溶解度为 80 克)试计算(1)大理石的纯度。(2)30时,CaCl 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由反应所得溶液制 30时的饱和溶液,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4:将 16.9g 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到 100g 的 7.3%的稀盐酸中,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 2CO3 + 2HCl=2NaCl + H2O + C
6、O25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 ,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 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1) 俗称:烧碱、苛性钠 。 (2) 易潮解,易和空气中 CO2 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 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 Ca(OH)2 : (1)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 区分 NaOH 和 Ca(OH)2 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 CO2,变浑浊的是 Ca(OH)2 溶液; Ca(OH)2
7、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Ca(OH)2 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酸 + 金属 + 例 : 盐 酸 与 铁 反 应 硫 酸 与 镁 ( 4) 酸 + 碱 性 ( 金 属 ) 氧 化 物 例 : 盐 酸 与 氧 化 来 铁 盐 酸 与 氧 化 铁 氧 化 铜 与 硫 酸 氧 化 钙 与 硝 酸 ( 5) 酸 +碱 例 : 盐 酸 与 氢 氧 化 钠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钙 硝 酸 与 氢 氧 化 钾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铜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铁 盐 酸 与 氢 氧
8、 化 铝 硫 酸 氢 氧 化 亚 铁 硫 酸 与 氢 氧 化 镁 (6) 酸溶液 + 盐 + 例:HCl+CaCO 3 HCl+Na2CO3 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白雾.氯化氢气体会从酸中不断地挥发出来,故溶质的质量会减少。浓硫酸具 1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液的质量增加。2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其特征之一。3滴到纸上会有炭化的黑色.4. 强氧化性 :“钝化“现象,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碱的通性 2、碱 + 酸 = 盐 + 水 Ca(OH)2 +2 HCI = CaCI2 + 2H2O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酸碱指示剂指示酸、碱是
9、否恰好完全反应)。 3、碱 +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Ca(OH)2 + CO2= CaCO3 + H2O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检验 CO2 )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 SO2 等有害气体) 4、碱 + 某些盐 = 新碱 + 新盐 3NaOH + FeCI3 = Fe(OH)3 + 3NaCI (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生成兰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工
10、业上制取 NaOH ) (二)碱的个性 1、氢氧化钠 NaOH : (1) 俗称:烧碱、火碱 苛性钠 。 (2) 易潮解,易和空气中 CO2 反应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 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 Ca(OH)2 : (1) 俗称:熟石灰、消石灰。 (2) 区分 NaOH 和 Ca(OH)2 两种溶液的方法: 方法一:分别通入 CO2,变浑浊的是 Ca(OH)2 溶液; Ca(OH)2 + CO2= CaCO3 + H2O 方法二:分别加入 Na2C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Ca(OH)2 溶液。 Ca(OH)2
11、+ Na2CO3 = CaCO3 + 2NaOH 1、 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增大 增大 变小 不变增大 不变 变小 不变不变 增大 变小 不变变小 增大 不变 不变升高温度(水不蒸发) 降低温度(水不蒸发) 恒温蒸发处理方法KNO3 NaCl Ca(OH)2KNO3 NaCl Ca(OH) 2 KNO3 NaCl Ca(OH)2溶液质量 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溶剂质量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溶质质量 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溶质质量分数 不变 不变 变小 变小 变小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溶解度 增大 增大 变小 变小 变小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