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龙点睛 做好标题青年记者会员登陆新闻山东教育国内国际体 育财经休闲娱乐旅游女性人才房产短信彩信论 坛人物弈秋图片健康二手青未了时尚购物美容养生书画音乐人体广告两性画龙点睛 做好标题 赵 义俗话说,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虽然有些绝对,但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标题的重要性。对于一件新闻作品来说,文章题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其价值不可低估。如果说一篇新闻报道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龙,那么,一个好的标题则是龙头上炯炯有神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和其他文章的标题,尤其是与文艺作品的标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文艺作品的标题要含蓄些,不一定直接把文章的内容明示出来,有些甚至以“无题”这样的标题来掩盖文章的内容
2、。而消息的标题恰恰相反,它要求简明实在,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透露其中的信息,让读者产生阅读欲望。但有些记者虽认识到了精心制作标题的重要性,可写起新闻作品来,还是多少存在依赖思想,怕动脑子。有些同志认为,只要把文章内容写好了,制作标题是编辑的事。其实,一篇文章标题的好坏关键是看记者是否努力在写好每篇文章内容的同时,在制作标题上下工夫。笔者对如何制作标题谈一些肤浅认识,与大家共勉。眼下,有一些记者在下基层、跑现场、找线索、抢新闻上热情高、干劲足,但在写稿、改稿、琢磨标题上,却懒得动脑筋、下力气。稿子写成后,随便写个标题就把稿子交给编辑。记者对制作标题一般都有依赖思想,认为只管把稿子写出来,写好就行
3、了,稿子交上去后,有编辑、主任、总编在后面把关,想标题是他们的事情。其实,题目与正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而且应该把标题放在重要的位置来看待。今年 7 月份,在上班途中,笔者看见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将井盖压起,后车躲避不及撞个正着。经过仔细采访后,笔者开始拟的标题为“前车驶过下水道井盖被压翻 后车躲避不及撞个正着” ,这样的标题中规中矩,丝毫不能打动读者。在思考之后,笔者将标题改成“前车驶过压翻井盖 后车司机措手不及(引)小井盖绊倒大轿车(主) ”。这种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将事件描写得形象、生动、具体。近日,笔者接到一名大学生打来的热线,称自己在集市上被一名 70 多岁卖所谓“灵芝”的
4、老汉骗了。采访写稿后,笔者将标题确定为“承诺是灵芝 其实是假货(引) 70多岁土老汉骗倒 23 岁大学生(主) ”,通过 70 岁与 23 岁、土老汉与大学生的对比,将新闻内容进行突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笔者经常听到一些记者抱怨自己的稿子见不了报,如果来个换位思考,用编辑的眼光以版面用稿标准来审视稿件,就会发现不少问题和不足。一般情况下,凡题文并茂的稿件,记者写得顺手满意,编辑也会爱不释手。因此,记者把稿子写好后千万不能有偷懒、怕麻烦的思想,要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在稿件标题上下一番工夫。和编辑相比,记者到现场采访,直接接触采访对象,亲眼经历新闻事件,在制作标题上有更多
5、有利条件。作为记者,应该自觉地用好用足这些条件,让标题为自己的稿件增色添彩。首先,记者在采访中掌握大量的现场素材。我们常说:采访时要用加法,多积累、多了解材料,写稿时要有减法,去粗取精。记者采访到的新闻素材很多,但这些素材不一定都写到稿件内,但这些材料对制作一个生动的标题会大有好处。 其次,要利用好背景材料。记者采访中掌握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但由于消息篇幅有限,不可能把相关材料全部交代清楚,但有些消息的新闻价值往往会体现在背景材料里,可以在标题中突出表现。再次,制作标题应该有针对性。一般来说,新闻具有时效性、客观存在性,因此新闻题目也要尊重事实,夺目抢眼。从新闻的性质来讲,分为轻松的和政治性较强的时政性新闻,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政治性较强,所以这些新闻的题目多为动宾形式,给人一种积极响应的热情感。而其他时段的新闻一般采用陈述及主谓形式的短语题目,使人感觉轻松明快。所以,新闻记者给自己稿件起一个活灵活现的标题,一定要用好现场素材和背景材料,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新闻稿件的标题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者单位:沂蒙晚报)来源:青年记者年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