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私募规模扩张对风格和业绩影响doc.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983384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私募规模扩张对风格和业绩影响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私募规模扩张对风格和业绩影响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私募规模扩张对风格和业绩影响随着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09 年以来,私募基金的发展出现井喷行情。我国现有的 390 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中,有 40 只成立于今年前三个月,有 163 只成立于 2009 年。这里面除了一些新私募公司的开张,很多是老公司持续地在发新产品,私募公司的规模因而也不断刷新历史纪录,10 亿以上的私募已经不在少数, 20 亿、30 亿以上的私募也逐渐出现,很多基金经理,则由原来只管理几千万最多几个亿的资金,跃升为管理十亿,甚至几十亿资金。在公募行业投资人担心的“规模过大影响业绩表现” 等问题,在私募行业开始显现。尤其私募在整体投研配置上人手相对较少

2、,很多基金经理交易换手较高,行业和个股集中度也比较高,仓位变动也比较灵活,这些特征,更使投资人担心私募规模的上升,将可能对风格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共有 15 位基金经理单独管理 5 只或 5 只以上基金(仅包括已成立的非结构型的阳光私募基金)。我们将每位基金经理管理的第三只基金成立之日定义为上规模阶段的开始。据此,将每个基金经理所管理基金业绩,划分为规模扩张前、后两个时间段:前一时间段为上规模前6 个月、后一时间段为上规模后 6 个月,以此观察每个基金经理在前、后 2 个时间段内的相对收益排名变化(相对沪深 300 指数),来判断基金产品业绩表现是否受规模扩大变化的影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3、由于私募大规模扩张集中在 09 年,很多在大规模扩张后,至今都没有跑满一年,样本较少,故只取扩张前后 6 个月时间作为参考。在 15 位基金经理中,由于尚雅石波、睿信李振宁、塔晶冷再清在其管理的第三只基金成立之前,没有跑满 6 个月,而张益驰管理的远策系列,成立时间太短,也不纳入统计。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增加前后业绩表现相对收益排名(%)基金经理 基金公司 管理基金数量 上规模日期上规模前半年上规模后半年排名变化江晖 星石 20 2008 年 2 月 49% 3% 上升田荣华 武当 16 2008 年 6 月 8% 40% 下跌李华轮 朱雀 11 2009 年 4 月 26% 26% 持平吕俊

4、 从容 11 2009 年 4 月 35% 72% 下跌赵军 淡水泉 11 2009 年 5 月 13% 10% 上升马宏 云南信托 9 2007 年 7 月 19% 22% 下跌蔡明 民森 6 2009 年 7 月 21% 89% 下跌罗伟广 新价值 6 2009 年 8 月 5% 30% 下跌刘睿 鑫兰瑞、中睿合银 6 2009 年 6 月 53% 19% 上升王庆华 云南信托 6 2007 年 10 月 4% 43% 下跌赵凯 云南信托 6 2008 年 1 月 6% 27% 下跌淡水泉不包括原晓扬系的中国机会系列基金。相对收益排名表示位于前百分之多少,该值越小,表示排名越靠前。在纳入统

5、计的 11 位私募基金经理中,在管理基金数量超过 3 只以后,有 7 位基金经理的业绩有明显的下跌,分别是田荣华管理的武当系列、吕俊管理的从容系列,蔡明管理的民森系列、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系列、王庆华管理的中国龙系列;3 位业绩上升,分别是 江晖管理的星石、赵军管理的淡水泉、刘睿管理的鑫兰瑞和中睿合银旗下的基金;另外,李华轮管理的朱雀系列业绩基本持平。排除市场变化因素,单从统计结果来看,随着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的增加,基金业绩确实有所下降。但是,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基金上规模的时间不同,使得基金在上规模的前后,使基金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过去的三年,市场都处于非常态市场中。因此,时间分割的不

6、同,对基金业绩影响较大。毕竟不同的基金经理,拥有不同的风格,从而擅长的市场也是不相同的。如星石,在 08 年 2 月规模显著提升的前后半年时间,业绩排名从之前的前 49%提升至前 3%。而 08 年 2 月之后的半年,正好是大盘单边下跌的半年,星石保守的特点,正好在熊市得以发挥。相反的,如王庆华,他所管理的中国龙精选和中国龙增长系列,在 07 年 10月之前的半年,踏着单边上涨的市场,涨势强劲,取得了排名前 4%的好业绩,而随后熊市袭来,难免让其排名有所下滑。一些激进型的基金,由于建仓时期不同,配置的基金也有所不同,会造成旗下基金业绩差异较大。如罗伟广管理的 新价值 5,成立于 09 年 8

7、月,该基金在建仓期业绩远远落后于与罗伟广管理的其他几只基金,从而拖累了罗伟广的平均业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李华轮管理的朱雀系列,在规模大幅扩张后,基金业绩保持良好的持续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朱雀讲求团队合作,公司的整个投研团队对基金经理的操作贡献较大。另一方面,朱雀拥有完善的制度应对规模的扩大,仅有经考核合格后的基金经理,才会逐渐加大管理规模。朱雀也采用增聘资深研究员的方式,来应对基金规模的扩张。近 1 年,朱雀资深行业研究员从 6 位增加到 9 位。再者,朱雀是选股型而非交易型选手,对资金规模的敏感性较低。总的说来,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对基金业绩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些注重团队作战、非高频交易的的私募管理人,如星石、淡水泉、朱雀等,规模扩大对其风格和业绩的影响甚微,相反由于规模上升,公司有机会招募市场上的优秀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以及招募合格的营销专业人才,将营销等职能从一般任职投资总监的核心人物手中剥离,使其能专注于投资。但是,在规模的上升过程中,如果投研团队未相应进行合理的扩充,仍单一依赖于一位核心人物,或其操作风格对交易换手及资金进出灵活性要求较高,或投研核心人物同时身兼营销等职位,以致不能专心于投研等,则管理规模的扩大可能使基金风格出现漂移,并对基金业绩将有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