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

上传人:w89153 文档编号:698038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作者: 发布日期:2006-10-16 00:00:00 查看次数:952 次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意义及潜力分析 更新时间:2004-8-17 文章录入:承包商会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运用自己相对丰裕要素(劳动力、土地等)的输出,相对稀缺要素(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的输入,使国内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帕累托高效。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般都假定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流动,因此只有通过国际贸易间接地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比如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国际间不流动的假定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当今

2、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直接移动日益频繁。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要素,要发挥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应该是商品出口、引进 FDI 与对外劳务输出“三管齐下”,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多层次地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在更大范围内配置我国的要素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在世界范围内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机遇。一、对外劳务输出与商品出口、引进 FDI 的效应比较发挥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间接的劳动力输出和直接的劳动力输出来实现。间接的劳动力输出包括:(1)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2)通过引进 FDI 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与外国“一揽子”生产要素在我国境内结合,如中国雇员受聘于

3、外商投资企业、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等;(3)国际旅游、国际咨询等服务贸易出口。直接的劳动力输出则是指单纯的劳务输出,即中国公民受国内派遣或受境外雇方的雇佣,到境外从事某项职业,以获取劳动报酬的活动,主要包括五种形式:(1)国际承包工程项目下的劳务输出。(2)海外投资设厂带动的劳务输出。(3)以成套设备出口和技术出口带动的劳务输出。(4)普通输出,是指经外国政府审批,我国企业与该国的业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直接派出劳务人员。(5)招募,是指由劳务输入国政府向我国政府提出输入要求,经中国政府同意后,由指定的专营公司按要求选派、输出劳务人员。劳动力要素在国际间直接移动与间接移动的基础及影响从实质上讲是相同的

4、,都是国际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都导致要素价格的趋同,都有益于世界总产出的增加,在理论上可以使每个人的福利得到改善。因此,对外劳务输出与商品出口、引进 FDI 成为一国发展与其他国家经济联系的三种相互补充、交错使用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给本国带来的直接效应和外部效应通过诸多途径体现出来,包括外汇收入或资本形成与投资效应、就业创造效应、技术转移与扩散效应等等。在这些效应中,对外劳务输出与商品出口、引进 FDI 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从而成为一国在特定发展时期,以某一效应为特定发展目标时选择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的重要依据。直接正效应直接负效应外部正效应外部负效应商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竞争

5、效应。随着出口的增加遭遇贸易壁垒的可能性增强;贸易条件的恶化引起“贫困化增长”促进前后向关联产业的扩大及增长;学习效应。与国内市场形成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引进 FDI 增加新的资本投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技术转移效应。可能挤出东道国国内投资;外商利润转移导致财富流失;不完全的技术转移可能导致对外资技术的依赖。投资乘数效应,提高国内资金利用率;当地企业通过学习、模仿以及人员流动产生技术扩散效应。挤垮当地企业会加剧地区性失业;将污染严重、工艺落后、耗能高的生产转移至东道国,增加后者环境压力。对外劳务输出增加外汇收入;实现境外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劳动者外流增加国内生产短期调整成本。外派劳务个人收入增加

6、,刺激国内消费与投资的增长;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内短缺人才流失;新型传染病流入。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商品进出口政策面临新的调整;引进 FDI 从长远来看也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成为国内日益严重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突显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重要性直接的劳动力国际转移成为缓解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二、对外劳务输出对就业的贡献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力供给增长过快、劳动力参与率过高,因而存在严重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即使大量输出劳动力,从总量上一般不会对国内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2010 年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

7、于求每年约 200 万人,其中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外输出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使劳动者个人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而且对国内造成的损失最小,因为剩余劳动力外流的短期调节成本几近于零,通过出国培训及国外就业,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与商品出口、引进 FDI 相比,对外输出劳务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更直接。由于是境外就业,因此不会产生就业机会的“挤出效应”,不会与国内劳动者形成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不会造成本国国内环境成本的增加。总之,通过对外劳务输出是解决我国长期就业压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的又一方式。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在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劳动

8、者个人收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1、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的贡献2003 年末,我国在外劳务人数约为 52.5 万人,比 1982 年末 3.16万人增加了 15.6 倍,年均增幅达到 14.3%,比同期全国年末城镇就业人数年均增幅(4.3%)高出 10 个百分点。1982 年末在外劳务数仅占当时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 0.03%,2003 年提高到 0.20%,上升了 5.7 倍,劳务输出已成为城镇就业人数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外劳务输出人数的增长对全国城镇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年均 0.66%,1992 年达到了 1.56%,远远高于当年劳务输出人数占全国城

9、镇就业人数的比重 0.08%。这说明对外劳务输出在有效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大有可为。2、在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方面的贡献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统计中,劳务合作的营业额按报告期内向雇主提交的结算数(包括工资、加班费加奖金等)进行统计,因此可以用劳务合作项目的人均营业额反映在外劳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按此标准计算,近年来外派劳务人员的人均年收入在 70008000 美元。对外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像河南新县、四川犍为、江苏金坛等一批以对外劳务输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县市,既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增加了个人及家庭收入,使众多农村人

10、口摆脱了贫困。劳务人员带回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大量劳务外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3、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贡献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外劳务输出是将国际劳动力市场与国内劳动力市场联接的过程,这种内外劳动力流动的联接会对国内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产生拉动效应,其逻辑过程是:国外高工资收入一部分国内劳动者流出国内该类劳动者供给减少该类劳动者工资提高国内人们的人力资本投资转向国内其他类型的劳动者供给减少工资提高。可见,国际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会对国内工资水平、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而且对人力资本投资方向也会产生极大影响,这一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进入国际市场有大量需

11、求的职业,当这种职业正为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时,这种劳动力数量的大增大有好处,印度计算机软件人员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通过面向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仅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同时随着各种培训机构的产生,又创造出更多的国内就业机会。三、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潜在优势1、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我国的对外劳务输出建立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向亚非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后则是在对外经济合作框架之下,主要通过对外承包工程以及和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并直接派出劳务人员(包括对外设计咨询人员)这两个渠道进行。截至 2003年底,我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 270.69 亿美

12、元,合同额 326.07 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 294.5 万人。2003 年对外劳务输出的实际完成营业额、新签合同金额分别为 33.09 亿美元和 30.87 亿美元,与对外劳务输出初步形成规模的 1982 年相比分别增长了 19.8倍与 18.2 倍,年均增幅分别为 15.6%和 15.1%。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与商品出口、引进 FDI 所取得的成就及影响相比还远远不够。2002 年我国分别成为世界第五大商品出口国和引进 FDI 最多的国家。其中,出口额为 3256 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5.1%,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530亿美元,占全球 FDI 流入总

13、额的 8.1%。而对外劳务输出的总体规模无论与整个国际劳务市场,还是与其他劳 涑龃蠊 啾龋 即嬖谧沤洗蟛罹唷莨 世凸橹 兰疲 壳叭 蛎磕甑牧鞫 臀裨嘉?SPAN lang=EN-US3000 万3500 万人,我国劳务输出总量仅占其中的 1.5%左右,与我国人口大国(占世界总人口数的 21%)以及劳动力资源大国(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 25%)的地位极不相称。我国的劳务输出规模远远没有发挥我国劳动力数量优势,为 1%,而仅有 0.06%,相差甚远。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规模及创汇能力也远低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菲律宾是亚洲最大的劳务输出国,正式登记在册的海外劳工有 450 多万,占其劳动人口数的 14

14、.3%,每年寄回国内的外汇收入均在6070 亿美元之间。墨西哥有 8000 多万人口,几乎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在国外工作。全球每年有 1000 亿美元的海外劳工汇款,拉美地区占 1/3,其中又以墨西哥为主要吸纳国,2002 年有 105 亿美元流向墨西哥。而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只能算劳务输出的“小国”,不仅输出规模偏小,而且劳务外汇收入也偏低,按国内学者测算,我国外派劳务汇回或带回国内的外汇收入不足 20 亿美元。上述差距显示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竞争力较弱,没有能够充分地将劳动力比较优势通过劳动力要素的直接国际流动转化为比较利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劳务输出受到诸多限制,尤其是普通劳务

15、流动至今仍游离于 WTO 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之外;另一方面也因为对外劳务输出在国内并未得到类似于商品出口、引进 FDI 那样的关注与重视,对于其在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方面的效应还未充分认识。2、我国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潜在优势我国发展对外劳务输出的优势主要来自我国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不仅现有规模庞大,而且拥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从而可以保证较长时期的低成本、高素质供应。根据我国劳动力的自然供给以及发展型的派生供给,最保守的估计今后每年劳动力供给的增量也在 2000 万人左右,再加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使我国劳动力可以长期保持价格优势。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一份分析报告表明,目前我国

16、制造业人工成本不足发达国家的 3%,相当于亚洲“四小龙 ”的 56%,远低于巴西、墨西哥等国,不及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的 50%,略低于印度,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除了低成本优势外,我国劳动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迅速,1952 年为 2.7 年,1978 年为 5.1 年,1998年为 7.9 年。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受过高等教育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总量十分巨大,2000 年我国城镇专业技术人员数就已达到 3060 万人,每百万人口中拥有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和 R&D 技术人员数也高于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我国劳动力结构完备、层次多样化,能够满足当今国际劳务

17、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增长放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稀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欧美国家普遍缺乏家政、医护、海员等劳务,日本则从农业到工业,从服务业到高科技行业都存在劳动力不足。为弥补自身劳动力缺口,发达国家会进一步考虑放宽劳务引进政策,扩大劳务人员的输入。一些发展中国家尽管自身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结构性缺员现象严重,出现了既输出劳务,又引进劳务的现象。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学技术发达,经济结构以及劳务人员素质与许多国家存在互补关系,这为我国扩大对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提供了可行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大的需求为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已建

18、立相对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各类人才较为齐全、结构较为完备,从普通型劳务到技术型劳务,从制造业到农业,从服务业到高科技行业,各个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劳务储备,这是我国劳动力对外输出的又一优势所在。四、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方向1、增强政府的服务和监管功能与其他对外经济活动相比,对外劳务输出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既要将劳务输出视为一种市场行为,由微观经济主体劳动者根据其效用分析进行决策和选择,将由政府主导为主变成民间输出为主,同时又要政府加强信息提供和监督规范,比如由政府出面参与国际谈判,签订劳务输出相关协议争取市场份额;举行各种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并与他国达成相互承认职

19、业技术资格及认证的协议;规范劳务中介市场,维护外派劳务合法权益,等等。2、大力发展高技术劳务的对外输出全球范围内各类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普遍短缺,世界各国纷纷放松对高级劳务入境的限制,吸引高科技人才。发展高技术劳务输出的好处有二:(1)全面分享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有关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带来的利益。WTO 各成员对自然人流动市场准入的承诺只涉及到高级劳务,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中的中低级普通劳务进行限制。向这些国家输出高技术劳务是我们突破劳务市场壁垒的积极应对措施;(2)引起国内人力资本投资方向的转变。高级劳务、技术知识密集型劳务的工资水平远高于普通劳务、劳动密集型

20、劳务,由此吸引国内人力资本投资转向在国外需求大、收入高的职业,从而使得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些职业,其中能到国外就业的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留在国内,而这样的人才也正为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要。所以,增加高级劳务的输出,不仅可以带动国内劳务输出结构的升级,而且可以带动国内劳动力结构的优化。对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讲,高级人才输出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人力资本外流产生的弊端。3、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务的对外输出服务业劳务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例如,国际医护劳务市场上对护士的需求量极大,美国 2001 年的护士空缺率为 13%,2003 年预计达到15%;沙特阿拉伯卫生部及其所属医院雇佣了将近 10 万民外籍医护人

21、员,占其总雇佣人数的 86%。计算机产品、软件及服务业在 2000年的销售额为 9000 亿美元,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达 5400 亿美元。社区及公共事务服务行业在很多国家也存在短缺,韩国短缺 50%的公共交通服务人员,英国和香港缺乏家政服务人员、厨师等等。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务的对外输出,对于带动国内服务业水平提高、改变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状况具有重要意义。4、大力发展农业劳务的对外输出农业劳务的输出,是指大农业的概念,包括农林牧渔业。我国农村3.3 亿农业劳动力可以在不降低农业产出的前提下转移 22.5 亿人。这些农业劳动力的过剩一方面是国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造成,另一方面也跟我国耕地面积狭

22、小、农业资源稀缺有关。据世界银行 1999 年的统计,我国只拥有世界上 9.6%的自然资源、9.4%的资本资源,却要为 26%的劳动人口创造就业机会。开展农业劳务输出的实质就是为我国丰裕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相应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等。而且农业劳务属于劳动密集型劳务,非常适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培训成本以及短期调整成本都较低,既减轻了国内就业压力,又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收入。总之,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是 “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具体措施之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实现再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外汇收入、提高人才素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应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积极鼓励对外劳务输出的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