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开课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课 程 编 号 B101中文名称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体在校生所属领域 B、自然、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赵峥 职称 教授视频课时 31课时 建议学时 4个月课程简介:该课程结合历史时间顺序以及现实理论基础展开叙述,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文明的诞生,文明的演进等。该课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宇宙的奥妙以及天文物理研究的现状和渊源,为学子们普及物理知识,增加
2、学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任课教师简历:赵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学,活跃于黑洞物理、弯曲时空量子场论和时空理论等研究领域。课程大纲第一讲 爱因斯坦和量子论与相对论的诞生一、物理学的开端二、爱因斯坦的丰收年三、相对论的建立四、狭义相对论第二讲 探索无穷小纪念量子力学诞生 80 周年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二、人才特别快车三、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四、学术论战五、相对论性量子理论第三讲 放射性与原子弹一、中子的发现二、裂变与链式反应三、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四、核能的和平利用第四讲 探索宇宙的历程一、中心火毕达哥拉斯的宇宙二、地心说三、哥白尼与日心说
3、四、伽利略与土星的光环五、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六、牛顿与万有引力第五讲 弯曲的时空广义相对论一、狭义相对论的困难二、马赫原理与等效原理三、广义相对论四、相对论的进展五、爱因斯坦的学术成就与影响2第六讲 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一、历史上的黑洞二、恒星的演化三、白矮星与红巨星四、中子星与脉冲星五、超新星爆发六、对黑洞的早期认识第七讲 霍金与黑洞一、黑洞的“激发态” 二、霍金简介三、黑洞的温度与热辐射四、真空的热效应与边界效应五、我们组在黑洞热性质方面的工作六、信息疑难与霍金打赌第八讲 星空与太阳系一、太阳与月球二、八颗行星及其卫星三、小行星与彗星四、星空巡礼五、星系与星系团第九讲 膨胀的宇宙,虫洞与
4、时间机器一、膨胀的宇宙二、关于大爆炸的错误观念三、虫洞时空隧道四、时间机器第十讲 时间的性质一、什么是时间二、奇点时间的开始与终结三、彭若斯与霍金的奇性定理四、对奇性定理的质疑五、自由光线的加速度六、钟速同步与第零定律 第十一讲 文明的诞生一、宇宙何时创生二、人类与文明的诞生三、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四、探索人类的童年第十二讲 文明的演进一、重要历史事件及代表人物二、雅典的文化与艺术三、罗马的崛起四、科学革命的前夜3开课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 程 编 号 D201中文名称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体在校生所属领域 D自我与人生教师姓名 韦正翔 职称 教授视
5、频课时 30课时 建议学时 3个月课程简介:共家学派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复活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最终形成的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中国共产主义学派,这是韦正翔教授最先倡立的概念。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角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墨佛道法等各家的幸福观,并与共家学派的思想进行了比较。旨在使学生在中国伦理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下理解先人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感悟。任课教师简历:韦正翔,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作有:软和平: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 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等。课程大纲导论第一节 共家学
6、派本节重点:提出问题,远虑与近忧;提出共家学派的意义,道与术;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修道的方法第二节 如何追寻幸福本节重点:幸福和生活质量、人际关系、领导力、幸福指数等的关系;幸福的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视角;儒家、道家、禅宗的历史人物;中国的精神建设第三节 思考本节重点:如何锻炼想象力与逻辑能力;思考的特性和作用第四节 幸福导论一、幸福的定义本节重点:欲望和对欲望的满足;寻找痛苦的根源二、幸福的分类本节重点:神性的幸福与人性的幸福;人生的欲望;痛苦与希望、奋斗;痛苦与绝望、舍欲;如何达到成功,达成幸福;人情社会与修身;三、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本节重点:感性驱动与理性驱动的
7、差别;感性驱动与快乐,理性驱动与幸福;目标的设定;理性的痛苦及其带来的影响;幸福与道德;感性和理性幸福的结合;广义的幸福与狭义的幸福四、如何得到幸福本节重点:关于幸福的知识;社会认可的幸福;人生规划第一章 幸福与伦理的关系第一节 伦理与道德本节重点:社会的构成与伦理的产生;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哲学家与政治家的分工;伦理秩序与暴力秩序;规则的产生以及道德的形成;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伦理体系的安装;伦理与民主4第二节 欲望与伦理本节重点:社会舆论;自我、自视过高与牺牲;社会交往中求善,心灵痛苦与人际关系问题;幸福与欲望的关联,对欲望的评析;焦虑的成因,安全感;普遍化与社会伦理;生存欲望的诉求;社会地位
8、的诉求;德行和才华对人生的意义第二章 中国伦理史视角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本节重点:中西历史记忆差异;盘古开天;原始社会首领的特征;中西生产力发展的差异;氏族社会上的私有制发展;等级制度和恩报关系;社会等级的产生,私有制下首领的问题;人性善和儒家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孔子的幸福观一、孔子与中国学术本节重点:孔子的生平;六经的来源;孔子成为私人教师的条件:被需要、多样化、可能性、才能;孔子思想与幸福的关系,国治民安与幸福;中西学派关系差异;教师和政府关系二、中国学术特点本节重点:中国哲学的特点,论语的特征与缺点;中国学术传统的特点:悟、简、引、评;传统的好的学者拥有的特点:才、学、识;中西治国人才差异
9、;传统学术中的缺陷三、儒家的幸福观本节重点:学而优则仕界说,学术、官方、民间的不同解释:平天下、求权力、求功利的逐渐蜕变;士在社会中的经济、政治、道德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商人与资本家的差异;圣人、君子、小人、禽兽;兼爱与爱有差等的差别第三章 孟子的幸福观第一节 孟子生平本节重点:孟子出生地;借重权威;孟子的生活经历及其著作;创新与温故,孟子的述而不作;改造儒家,超俗的维度;第二节 孟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本节重点:高贵与道德、幸福;美德造就高贵;道德的自我肯定与浩然之气;道德的至上性对人的约束;道德文化的动员力第三节 孟子的动机论本节重点:道德的评判标准:动机;动机论与尝新;动机论与创新;动机论
10、与冲动;西方的结果论;道德高贵的基础:人性善;人性善和人性恶辨析;对孟子人性善的否定;对伪善的辨析;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求其放心的修养,恶的来源;对孟子幸福观的总结第四章 杨朱、老子的幸福观第一节 杨朱的幸福观本节重点:儒家不适于应用的社会、人生层面;道家对儒家的补充作用;杨朱生平;隐士与主流文化;贵生第二节 老子生平本节重点:老子出生地;特殊的楚文化,道家思想产生的土壤;老子作品等介绍第三节 老子的幸福观本节重点:效法自然;大道;分类、概念的制定;老子辩证法与马克思辩证法比较,5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以及老子的弱点和不严密;社会中的“道”;道家的朴和儒家的礼所体现的价值观的不同;得到幸福的途径:保持
11、原初状态;道家理想中的圣王,无为;少私寡欲与幸福感;欲望与纷争;老子提出的解决办法第五章 庄子的幸福观第一节 相对主义本节重点:阿 Q 精神胜利法辨析;相对主义和辩证法的区别;避隐山林的原因第二节 庄子生平本节重点:庄子出生地;庄子拒相楚;庄子的学术地位第三节 庄子的幸福之路本节重点:爱情、依赖与孤独;庄子所认为的道,世间万物的联系;取消标准,不加分析;庄子齐一化中潜藏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强加他物;真假问题,庄周梦蝶;道的本质以及如何得道,心斋、坐忘和无待的自由;悟道与永生,齐生死第六章 荀子、墨子的幸福观第一节 荀子的思想本节重点:荀孟比较;荀子生平;荀子之学的特点;荀子的天命观;人性恶
12、,化性起伪;礼仪秩序的起源;王霸之辨第二节 墨子生平本节重点:墨子出生年代及出生地;墨子与儒家的区别;墨家代表作第三节 墨子的思想本节重点:兼相爱交相利,尚俭节用,兼爱非攻,非乐,墨家的功利主义;墨子对道德的工具化对待,天志,尚同不下比;墨家的幸福:得利第七章 韩非子的幸福观第一节 法家的产生本节重点:儒墨道与法家的政治视角差异;法家发源地及文化背景、政治趋势;法家的历史观,变古改制;法家流派,法术势第二节 韩非子的思想本节重点:韩非学问之构成;韩非的法、术、势思想;法定尊卑秩序;刑名思想,循名责实;赏罚行势;韩非之性恶论与荀子的差异;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韩非对儒、道家的吸收第三节 法家
13、的幸福观本节重点:大幸福与小幸福;爱情的道德性;法家、儒家幸福观的不同第八章 秦始皇、董仲舒的幸福观第一节 秦始皇的幸福观本节重点:幸福感对于治国治家的重要性;公正与幸福;秦始皇的功绩和问题;法治专横带来的问题第二节 董仲舒生平本节重点:汉初的道家治国,时代背景;董仲舒的生平;主要著作;创建学术体制,学术功绩第三节 董仲舒的思想本节重点:人与天地参,社会秩序与天道;三纲;阴阳家的宇宙架构,阴阳家与道家6学说的区别;五行的表征性,方位、节气、音律;中西意识形态比较;董仲舒的天人系统,德福一致的保障:天;道德伦理系统;经济思想;历史的三统观;天人秩序下人的幸福第九章 向秀和郭象的幸福观第一节 新道
14、家的兴起本节重点:食物与养生;儒家的传播原因,儒家政治化后造成的弊病;竹林七贤兴起的社会原因;向秀、郭象出现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向秀、郭象生平本节重点:向秀、郭象的生活年代,性格特点;作品,学术地位,学术功绩第三节 向秀、郭象的幸福之路本节重点:独化,宇宙事物之间的关系;圣智,社会秩序和社会治理;逍遥,小大之辨;修炼工夫,第二天性;齐万物,忘我;道家的价值观及其社会意义第十章 慧能的幸福观第一节 慧能生平本节重点:慧能生活年代,作品;佛教中国化的启示;禅宗的兴起及其文化影响;神秀和慧能的偈子第二节 慧能的幸福观本节重点:世俗化道家对社会的调节;佛家对儒、道的社会补充;禅宗达到幸福的方法,人人可以
15、成佛;禅宗对世界的看法;和尚长寿的原因;禅宗的第一义;儒道佛处事方式比较;佛教认为的超脱痛苦的方法;佛教的生死观;执迷与觉悟;禅宗的修行;顿悟成佛第十一章 共家学派与儒道佛墨法家等学派的关系第一节 儒道佛墨法家的三个版本一、儒家的三个版本本节重点:儒家学术版的大幸福追求;政治版,实践再现与伪善版;民间版,学术版的理想再现和虚荣二、道家的三个版本本节重点:道家的学术版,养生之道;政治病毒版,权谋和精神胜利法;民间版,生活意义和纵欲三、佛家的三个版本本节重点:佛家的学术版,涅槃成佛;政治版,佛教劝善;民间版,学术版再现版和迷信四、墨家的三个版本本节重点:学术版,求功利而不损人;政治版,和平共处;民
16、间版,节俭互利和吝啬五、法家的三个版本本节重点:学术版,法治严明;政治版,实践再现与专制暴君;民间版,理想再现的合法不合理和打击报复六、五家的不同本节重点:儒家与其他家的区别;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第二节 共家学派本节重点:共家学派对五家的继承和吸收;大幸福观和小幸福观;共家学派对五家的病毒版的否弃;共产党宣言;思想家的成功之处7开课单位 南开大学 课 程 编 号 B201中文名称 数学文化 课 程 学 分 2授课对象 全体在校生所属领域 B、自然、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顾沛 职称 教授视频课时 26课时 建议学时 3个月课程简介: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能力、活动、产
17、品,是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 数学文化这一课程主要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等为载体,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本课程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既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任课教师简历:顾 沛: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Y ang-Baxter 方 程 的 集 值 解 与 群 上 的 亚同 态 、 唯 一 析 因 的 伪 欧 氏 环 。课程大纲序言第一节 “数学文化”的使用本节重点:介绍“数学文化”概念的起源第二节
18、 什么是数学文化本节重点:文化的狭义与广义定义;数学文化的狭义、广义的界定;书目举例;数学的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的本质区别第三节 数学文化课的开设本节重点:南开大学开设数学文化课的历史背景,课程任务;对数学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开课的指导思想;学生的收获;数学素养第四节 数学文化课的上法本节重点:数学文化课和一般数学课的区别第五节 数学文化课的考核本节重点:具体的考核方法,读书报告,演讲稿;解答思考题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数学是什么一、数学的“定义”本节重点:古今数学家对数学的说法;数学的哲学说介绍,其他说法介绍二、数学的特点本节重点:介绍数学的抽象性、精确性、应用的广泛性三、数学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本节
19、重点:介绍数学与教育的联系;数学与文学的关系,作者鉴定、语言学、语音学;数学与史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关系等等;解数学题,数学思想总结四、现代数学时期本节重点:介绍了现代数学的酝酿阶段、形成阶段和繁荣阶段;解数学问题第二节 数学发展简史一、数学的起源时期8本节重点:河谷起源;计数与记数的历史发展;二、初等数学时期本节重点:古希腊、东方、欧洲文艺复兴三个时期的初等数学发展三、近代数学时期本节重点:笛卡尔的坐标系;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四、现代数学时期本节重点:介绍现代数学的成果3)单因子构件凑成法本节重点:对单因子构件凑成法的解说三、中国剩余定理本节重点:中国剩余定理的缘起、表述、解说四、有
20、趣的应用本节重点:举例应用,解数学题第四章 若干数学观点中的数学文化第一节 “对称”的观点一、我们身边的对称本节重点:介绍身边的对称图形;数学公式中的对称;其他例子;二、对称解析本节重点:在运动中看“对称”;从不变性看“对称”小结,变中有不变是对称的本质示例分析;思考题三、子集的对称性本节重点:对任何事物构成的几何的对称性的讨论:几何上的可逆交换;子集的对称;小结四、对称变换群本节重点:封闭律、结合律、幺元律、逆元律介绍五、群的定义本节重点:定义满足的条件;抽象群与对称群的对照;举例第二节 “类比”的观点一、什么是类比本节重点:类比概念的介绍;类比和归纳;示例第三节 插值问题中的类比本节重点:
21、讲了两个问题,对两个问题进行类比解析第四节 分割问题中的类比本节重点:1,五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为几个部分;2,n 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成多少部分;3,问题的特殊化;4,类比三条直线分割平面的问题;5,5 个直线分平面;6,类比一般化;7,猜想;8,逻辑推理;9,再类比一般情况的公式;10,推出显公式;11,数学归纳法证明显公式第五节 “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全性”的观点一、相容性、独立性和完全性本节重点:游戏;形式化公理方法的界定、历史;相容性、独立性、完全性解析二、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本节重点:关于数学证明与科学证明的再认识;哥德尔第一定理;哥德尔第二定理;问题的核心:自我指谓问题;哥德尔的重大贡
22、献三、说明9本节重点:例子,关于非欧几何,关于连续统假设;用数学和非数学方法去补救四、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本节重点: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介绍;确定性并未丧失的原因;新境界的开辟五、严肃的反思本节重点:是否有现有条件下不可解决的问题;对一个哲学观点的印证;数学文化的地位第五章 三次数学危机第一节 第一次数学危机一、毕达哥拉斯学派和他们的“万物皆数”本节重点:毕达哥拉斯生平介绍,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贡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说;示例,形数、多个场合下的小整数比二、 与第一次数学危机本节重点: 的来源;危机的产生以及对无理数的介说;两个量的比相等,部分地消除危机;无理数与数系的扩张,危机的解决三、反证法与无理数本节重点:反证法的威力、依据和步骤,哈代对反证法的批评; 是无理数的反证法证明;证明所提供的定理;与勾股定理相关的讲座,邮票中的数学文化,作为世界语言和宇宙语言的勾股定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与毕达哥拉斯定理;邮票等展示的数学文化第六章 圣经中的数学文化本章重点:古希腊科学与宗教关系;中世纪科学与宗教关系;圣经之最,圣经传抄历史;帕斯卡三角形的构造方法;用帕斯卡三角构造兔子数列;以撒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