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进谏文化探究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敢于进谏的大臣。他们提出的意见有可能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可能改写历史。还有可能丢掉身家性命。一、进谏的故事1.直言进谏的魏征有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去洛阳,因为当地供应的东西不好,唐太宗很生气。魏征对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无限制的追求享乐而灭亡的。现在因为供应不好就发脾气,以后必然上行下效,各地方拼命供奉陛下,以求陛下满意。供应是有限的,人的奢侈欲望是无限的,如此下去,隋朝的悲剧又该重演了。”太宗听了这番话肃然心惊,以后很注意节俭。2.糊涂进谏的东方朔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 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
2、治罪, 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 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假意哭泣, 想暗示廷尉免罪。左右大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纷纷为昭平君求情, 独东方朔故作糊涂, 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 奖赏不避仇敌, 诛杀不择骨肉。今圣上严明, 天下幸甚!”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 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3.巧言进谏的邹忌春秋战国时,齐威王整天喝酒、听音乐,不理朝政。所以邹忌以自己问妻子,妾,客人,自己是否比城北的许公漂亮,来使齐威王虚心纳谏。由于他的妻偏爱他所以对他的容貌赞不绝口;妾由于地位低微,对他有所惧怕所以才夸他比徐公漂亮;客人是有事求于他,所以才不得不说他比徐公漂亮。正因为他们怀揣着自己不同的目的
3、所以他们对邹忌的评价就不会太公正。所以邹忌以这件事来提醒齐威王,不要被赞许冲昏了头脑,要全面的了解问题。4、机智进谏的刘罗锅5、以死进谏的 。6、请你为大家讲一讲你知道的进谏故事。二、讽谏的近义词讥讽 、 嘲讽、 嘲笑、 狭促 、 讽喻2相关词语冷嘲热讽 借古讽今 讽刺 谏争如流 叩马而谏 拒谏饰非 讽一劝百 主文谲谏 劝百讽一 从谏如流 犯颜极谏 直言切谏 饰非拒谏 犯颜苦谏 纳谏如流 犯言直谏 公规密谏 直言正谏 谏尸谤屠 正言直谏 讽多要寡 直言极谏 讽德诵功 讥讽你还知道哪些和讽谏有关的词语?三、进谏的方法委婉陈词,旁敲侧击。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
4、衣,坐在正堂前的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欲擒故纵,倒行逆施。后唐时期,有
5、一次庄宗带着大队人马去中牟狩猎,把庄稼践踏得不成样子。中牟县令心痛极了,急忙拦住庄宗的马头,恳求庄宗停止狩猎。庄宗见一个小小县令也敢打断他的好兴致,不由得火冒三丈,大声喝令县令滚开。县令不从,庄宗大怒,喝令部下:“给我杀掉这狗官!”就在这时,庄王宠爱的伶人敬新磨急中生智,指着县令说道:“你身为县令,难道不知道我们的天子喜欢打猎吗?你为什么放任百姓种庄稼来缴纳赋税呢?为什么不让百姓把田地都荒废了,留着猎场供我们天子驰骋呢?老百姓虽然不会饿肚子,可妨碍了天子打猎,这罪过难道不大吗?你犯了死罪,当杀!”他转过去向庄宗请求赶快行刑,其他伶人都哄笑着附和。庄宗听出了敬新磨的弦外之音,最终赦免了中牟县令。
6、3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据说清代名臣左宗棠擅长下围棋,一度因棋艺高超而比较自傲。在西征新疆的一天,他带着近臣出游,看见集市上一位老者悬牌自称“ 天下第一棋手 ”,便向老者挑战。对弈数局,老者均遭败北。左宗棠笑道:“您那块牌子该取下来了。 ”老者依言取下牌子。但数日后,左宗棠西征新疆凯旋而归,发现老者还挂着那块牌子,便很不高兴。老者也不解释,只是恭请左宗棠到自己住处再度对弈。不料,此次左宗棠屡战屡败。左宗棠惊问其故。老者答道:“ 当日您大任在身,又有近臣在左右,深恐挫您锐气,故相让以成其功;现在功既已成,又无他人在旁,故不敢多让。 ”左宗棠由此认识到“ 强中更有强中手” ,傲气顿失。在这则故事里
7、,如果把老者所为视为以棋进谏,归劝左宗棠谦虚谨慎,那么,这确实说明只有注意选择最恰当的时间、地点、场合,进谏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尽量为上司铺垫好可下的台阶。战国时期,秦昭王与大臣中期发生争论,因辩论失利而勃然大怒。眼看中期很可能要遭殃,一位近臣忽然说道:“中期你真是一位刁悍蛮横之人!幸亏你这辈子遇上的是一位圣明的君主,如果你遇到的是夏桀、商纣王,不把你杀掉才怪哩!”这简单的两句话,第一句责备了中期,给昭王消了气;第二句明确地把昭王与昏君、暴君划清了界限,称其为圣明的君主,为其铺垫好了体面的下台之阶。从而既维护了昭王的尊严,也使中期得以逃过一劫。5、直言不讳“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
8、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6、说反话 你一定记得优旃劝谏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47、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哪个故事有关?查一查和同学们分享。四、讽谏成功者具备的素质1、 坚强的意志,敢想,敢做。2、自信和睿智。3、执着的信念 锲而不舍4、 较强的责任心5、勇气、胆气,更要有一身正气五、拒谏者的结局你肯定知道哪个帝王不听忠臣的劝谏导致亡国的故事,请讲给同学们听。六、讽谏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四书章句集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魏征忧劳可以兴国 逸郁可以亡身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你还记得唐太宗李世民和讽谏有关的名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