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材料】2014 年 10 月 20 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听取和审议了习近平受中心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陈述,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既要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发展的战略定力,又要敏锐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钉钉子精
2、神,继续做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作,继续做好改善和保障民生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众工作,继续做好作风整改工作,继续做好从严治党工作,继续做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为明年开局打好基础。【跟踪试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 2020 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据此回答 13 题:1. 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先后有多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查处。腐败高官被依法查处 2. 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推动了公平正义,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表明任何公
3、民的一切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 表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A. B. C. D.2.作为政府部门,要“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洪水的人使洪水畅通,管理百姓的人让百姓表达自己的想法。政府这样做的依据是A.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民主国家的本质要求 B.公民具有表达和宣传自己思想见解的自由C.公民的言论自由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D.民主监督应该成为防治腐败的根本途径3.上述材料体现了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B.我国的人民民主有物质的保障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的人民民主有法律的保障全会决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
4、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据此回答 45 题:4.建设法治政府必须 A.转变政府职能,把所有的事情管好 B.依法执政,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C.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5.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这是因为A.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必须依法赔偿C.对人民负责,才能科学民主决策 D.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6.下列有利于建设法治政府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转变党的社会管理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5、务C.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提高党的科学立法水平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据此回答 79 题: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A.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其领导核心地位C.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体现了党的 A.依法执政 B
6、民主执政 C 科学执政 D依法行政 9.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法治能保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都需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需要以依法执政为保障来实现 依法执政有利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A. B. C. D.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这表明A.构建人为事物的联系要遵循客观规律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和无条件的C.联系构成运动,引起事物变化和发展 D.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
7、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务依然很重。据此回答 1112 题:11.上述观点的哲学依据是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勇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A. B. C. D.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启示我们A.要把握适度原则,坐等时机 B.要准备走曲折
8、的道路C.办事情应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应抓住时机不断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结合材料,运用哲学有关原理,谈谈你对上述依法治国要求的理解。1.D 2.B
9、 3.D 4.D 5.A 6.A 7.C 8.A 9.D 10.C 11.C 12.B 13.(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10、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4)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一、依法治国的必要性(重要意义)【选择】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二、全会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
11、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注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两个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原则【多选】(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
12、保证。(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四、国家治理中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分析】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1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五、法治政府的五大特征(1)职能科学 ;(2)权责法定 ;(3)执法严明;(4)公开公正;(5) 廉洁高效;(6) 守法诚信。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6)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七、四个需要记住的重要观点(1)党的领导是中
14、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2)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3)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
15、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八、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关的重要考点1.我国宪法的特征:(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 )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3 )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
16、 )人民主权原则 ;(3 )公民权利原则; (4 )法治原则;(5 )民主集中制原则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4.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基本要求(1)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17、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提高立法的民主性、可行性,有效性;二是严格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是公正司法; 四是全民守法,所有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自觉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5.法治思维方式及其基本特征(1)含义: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2 )基本特征第一,法律至上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第二,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第三,*保障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第四,正当程序正当程序具有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