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有何区别。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可以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物质间的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缓慢。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2、什么叫做二次污染物,SO 2、H 2SO4、NO 2中哪些属于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2、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NO2 H2SO4 是二次污染,SO2 是一次污染。3、伦敦型烟雾和洛杉机光化学烟雾各有什么特征 伦敦型烟雾是 SO2 CO 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度的阴天、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下,一次性污染在低空积聚,生成还原型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由主要的一次性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反应,并生成二次污染物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等物质。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性质,对人的眼睛等粘膜能引起强烈刺激。4、什么叫做气溶胶?有什么危害?可以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是如何定义的?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在大气污染中,直径为 0.002u
3、m100um 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称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1)总悬浮颗粒物(TSP):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样皿(流量在 1.11.7 立方米/每分钟)在虑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类粒子的总称, 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 100m 以下。(2)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直径 在 10um 以下。特点 :、粒径小于 10m 的微粒;、粒径子易被直接吸入呼吸道的危害;、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大气中为其他污染物化学反映提供反应床(3)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中直径大于 30um 的粒子, 在大气中因重力作用很快沉降下来。特点:因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
4、来,在污染源周围可找到单位面积的降尘量评价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4)可吸入粒子(IP):粒子直径小于 10um 的悬浮颗粒物。气溶胶粒子按其来源及其物理形态可分:(1)天然气溶胶;(2)人为气溶胶;(3)烟、雾、尘等5、固体废弃物具有哪些危害?(1)污染水体(2)大气污染(3)土壤环境(4)影响环境卫生(5)处置不当(6)有害固体废物泛滥。6、土壤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有哪几类?(1)有机物类(2)重金属污染物(3)放射性物质(4)化学肥料(5)致病的微生物。7、什么叫做空燃比、化学计量空燃比?NO 的生成量和空燃比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空燃比:空气的质量除以燃料的质量。化学计量空燃比:空气的质
5、量与燃料的比例。空燃比低时,尾气中 HC、CO 含量高,而 NO 含量低;空燃比逐渐升高,NO 含量增加;空燃比等于化学计量时,NO 的值达到最大值;当空燃比超过化学计量时,由于空气过量使火焰冷却,NO 又降低。8、写出水质分析中常用的有机污染指标的含义,它们分别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测定?常用的有机物污染指标;A、化学耗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耗氧的毫克数表示。(又称化学需氧量,其值mg/L 可粗略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B、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
6、污染程度得综合指标。生物氧化不如化学氧化进行的彻底,BOD5 只为一部分,占最终氧化量的 65%80%,其值低于 COD。9、什么叫做土壤污染和土壤净化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10、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其重要性在哪里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指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实施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重要性:(1)是经济建设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2)是对传统工艺布局的重大改革(3)为制定防止污染对策和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4)为区域建设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
7、依据。11、环境规划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规划(2)考虑自然环境结构和自然资源的特征(3)应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4)社会环境结构的一致性(5)保护和改良环境质量对策的一致性。1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的因素? (1)化学农药性质的影响(2)土壤性质的影响。13、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大气污染,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根据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分:、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是 SO2 、CO、颗粒物等,逆温下形成还原型烟雾、氧化型(汽车尾气型):主要是 CO、NOx、HC 等一次污染物经阳 照射、光化学反应形成 O3、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
8、14、土壤环境中化学农药的来源及其污染特点。(1)施用于田间的各种农药大部分落入土壤中,附着于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也因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这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2)使用浸种、拌种、毒谷等施药方式,或将农药直接撒入土壤中,造成污染的累积。(3)采用喷射方法,如用飞机喷射,估计有百分之 50 以上的农药从叶面下落到土壤,也有大量农药撒在或蒸发在空气中,它们粘附在飘尘上随气流扩散。一旦降雨,农药随雨水降落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15、何谓化学需氧量?如何测定? 化学耗氧量(COD):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耗氧的毫克数表示。(又称化学需氧量,其值
9、mg/L 可粗略地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16、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和反应的混合物。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由于烟雾的形成与二氧化氮的光分解有直接的关系,而二氧化氮的分解必需要有 290-340nm 波长辐射作用。(2)污染源条件:烟雾的形成是和大气中的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存在是分不开的,所以以石油为原料的工厂排气和汽车排气等污染源的存在是烟雾的前提。17、简述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和日变化规律。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由于烟雾的形成与二氧化氮的光分解有直接的关系,而二氧化氮的分
10、解必需要有 290-340nm 波长辐射作用。(2)污染源条件:烟雾的形成是和大气中的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的存在是分不开的,所以以石油为原料的工厂排气和汽车排气等污染源的存在是烟雾的前提。日变化规律:上午 7 时左右 CO 和 NO 浓度上升到一个极大值,这与早上运输高峰时间是一致的,在旁晚有一个小的峰值。碳氢化合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二氧化氮晨峰推迟约 3 个小时,臭氧峰滞后约 5 个小时。二氧化氮的晚峰不太明显,臭氧的晚峰则不出现。18、叙述环境的特性整体性、变化性、开放性、有限性、综合性、可调节性19、以碳水化合物为例说明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分解过程。碳水化合物通过水解从多糖至少转化为二糖后才能进入细胞膜内。在细胞内部或外部二糖可在水解成为单糖。在细胞内部,单糖可作为能源而在被利用。进一步的变化,无论是有氧或无氧状态下,单糖都首先转化为丙酮酸:此过程可统称为糖解过程。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乙酰辅酶 A 的作用下即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被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的氧化不能充分进行到底,而是把丙酮酸本身作为受氢体,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各种酸、醇、酮等,这样的过程成为发酵。碳水化合物发酵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时常超出水体的缓冲能力,使 PH 值下降,甚至会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力,成为酸性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