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说“井”字.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6968712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井”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说“井”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井”是一个很古老的字。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面就有“ 井 ”。 关 于 井 的 起 源 , 根 据 淮 南 子 本 经 训 载 , 传 说 夏 朝 的 大 禹 治 水 时 , 一 个 名 叫 伯 益 的 人 发 明 了凿 井 技 术 和 从 井 中 取 水 的 方 法 , 龙 得 知 此 事 后 , 恐 为 人 所 害 , 于 是 驾 着 乌 云逃 往 昆 仑 山 。 有 人 认 为 伯 益 造 的 不 是 水 井 , 而 是 陷 阱 。 对 于 伯 益 造 的 是 水 井还 是 陷 阱 , 我 们 姑 且 不 论 , 但 是 这 个 传 说 表 现 出 先 民 用 自 己 的 发 明 创 造

2、 战 胜自 然 的 事 实 是 不 可 磨 灭 的 。 在 商 代 , 如 果 说 伯 益 凿 井 真 有 其 事 的 话 , 那“井 ”字 知 道 商 朝 末 年 卜 辞 中 才 出 现 , 似 乎 晚 了 近 千 年 。甲 骨 文 的 井 写 作 “ ”, 好 像 一 个 水 井 井 口 上 的 四 周 相 交 叉 的 井 栏 , 中间 空 处 为 井 口 , 为 象 形 字 。 金 文 的 “井 ”写 作 “ ”, 比 甲 骨 文 的 多 出 了中 间 的 一 点 , 很 可 能 指 出 井 中 有 水 。 井 是 从 地 面 往 下 挖 成 的 能 取 水 的 洞 , 为什 么 古 老

3、 的 “井 ”字 却 写 为 框 子 形 ?已 经 发 现 最 早 的 浙 江 河 姆 渡 遗 址 的 一 口 水 井 , 分 内 、 外 两 部 分 , 外 围 近圆 形 , 里 面 是 一 个 方 形 竖 井 。 井 底 距 当 时 地 面 近 一 米 半 。 这 里 原 先 可 能 是一 个 天 然 的 或 人 工 开 挖 的 锅 底 形 水 坑 , 先 民 取 用 坑 中 的 水 , 当 坑 内 水 源 枯 竭时 , 就 在 坑 内 向 下 挖 成 一 竖 井 。 为 了 防 止 井 壁 坍 塌 , 挖 井 前 先 民 先 在 坑 中 打入 四 排 木 桩 , 组 成 一 个 方 形

4、桩 木 墙 , 然 后 将 排 桩 内 的 泥 土 挖 出 。 排 桩 内 顶 还套 了 一 个 方 形 木 框 , 其 外 观 正 是 古 老 象 形 文 字 所 描 画 的 形 象 。 由 此 可 见 你 古人 造 字 是 通 过 对 事 物 的 细 心 观 察 而 摹 写 形 状 特 征 。 水 井 方 形 框 子 的 结 构 也 即后 来 文 献 所 称 的 “井 干 ”。战 国 时 期 , 随 着 城 市 发 展 和 各 手 工 业 作 坊 的 建 立 , 对 水 的 需 求 量 增 大 ,由 此 推 动 打 井 技 术 的 发 展 。 这 个 时 期 创 造 了 陶 圈 井 , 在

5、 古 楚 国 、 燕 国 等 地 都已 有 考 古 发 现 。 北 京 城 西 南 曾 发 掘 出 60 多 口 陶 井 , 其 中 多 数 是 战 国 时 期 的 。井 身 用 一 节 一 节 的 陶 井 圈 套 叠 , 做 多 的 叠 有 16 节 。 考 古 专 家 认 为 当 时 是 先挖 一 口 古 井 , 当 挖 至 水 线 的 流 沙 层 时 , 便 将 一 直 陶 井 圈 放 入 井 内 , 再 从 井 圈内 挖 去 泥 土 , 井 圈 便 下 沉 , 上 边 再 套 井 圈 , 这 样 一 直 挖 到 一 定 深 度 的 水 位 为止 。 这 种 打 井 方 法 与 现 代

6、工 程 中 称 为 “沉 井 法 ”的 施 工 方 法 相 似 。西 汉 以 后 , 陶 井 逐 渐 被 砌 砖 的 井 取 代 , 砖 井 一 直 沿 用 下 来 , 今 天 在 农 村许 多 地 方 仍 然 可 见 。有 的 学 者 认 为 “井 ”字 是 商 周 时 代 “井 田 制 ”的 产 物 。 商 周 时 期 的 统治 者 为 了 对 老 百 姓 便 于 管 理 , 实 行 了 井 田 制 。 将 一 里 见 方 的 地 划 分 为 九 个 区 ,形 体 如 井 字 , 每 区 百 亩 , 八 人 各 分 一 区 耕 种 , 而 中 央 为 公 田 , 各 家 “同 养公 田 。

7、 孟 子 滕 文 公 上 : “方 里 而 井 , 井 九 百 亩 。 其 中 为 公 田 , 八 家 皆私 百 亩 , 同 样 公 田 。 ” 说 文 解 字 井 部 : “井 , 八 家 一 井 。 ”段 玉 裁注 : “比 古 井 田 之 制 。 ”有 了 井 , 不 仅 可 以 发 展 农 业 生 产 , 还 可 以 解 决 人 们的 生 活 用 水 。 先 民 们 就 围 绕 饮 水 井 筑 房 居 住 。 因 而 , “井 ”与 “乡 ”同 义 ,“井 里 ”与 “乡 里 ”同 义 。 古 文 中 “背 井 离 乡 ”就 是 远 走 他 乡 。 居 民 集 中 的地 方 常 常 设

8、 置 买 卖 场 所 , 因 而 又 称 商 业 区 为 市 井 。 字 汇 二 部 : “井 ,市 井 。 市 , 交 易 之 处 ; 井 , 汲 之 所 。 古 于 汲 水 处 为 市 , 故 称 市 井 。 ”又 由 于 井 田 制 的 划 分 , 规 定 明 确 , 有 章 可 循 , 而 分 布 整 齐 , 所 以 “井 ”便 引 申 出 条 理 分 明 的 意 思 。 越 绝 书 记 地 专 中 说 : “井 者 , 法 也 。井 训 为 法 , 故 作 事 有 法 谓 之 井 井 。 ”如 “井 井 有 条 ”。甲骨文中的“井” 除了用于地名、姓氏之外,用于器物的就有两个:一个是

9、水井的井,其形如木结构的井栏杆;另一个就是刑法的刑。甲骨文中还有“井”中加一个小点的字,众说纷纭,稍后还会涉及它。甲骨文还有几个字很重要,一个是“井”中有“人”,另一个是“ 井”中有“刀”,或井、刀并列。“井”中有“人”这个字历来争论很大。胡厚宣先生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有一篇文章释井(“井”中有“人”)有集中的介绍。大约是说,商承作认为是囚字,丁山认为是死字,还有释为棺槨,人在棺槨里,有埋葬之义。胡厚宣先生释之为“死”字,他说:“且观井之主词,为王者二,为帚者十二,为王子者二十一,为王之师傅近臣者九。其非王者亦皆与王之关系最为密切,则其疾病生死,自为王关心,而必见之贞 ”。又说“井人释为囚,安有

10、为王者,亦自受其刑狱之苦乎?”又举“马井”“马不井”的例子,说“夫人者固可以囚之矣,蓄马有厩,亦可以囚之乎?井人释为生死之死,则一切释然矣。”对于这一观点,有学者指出,甲骨文中已有“死”字。故以为不妥。我认为从“井”中有“人”到“井”中有“刀”或井、刀合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井”中有“人”之字,是“刑”字的原始模样,但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刑罚。那么,它代表什么意思呢?是文身,即后来蚩尤发明的“五刑”当中黥刑的习俗。始于东夷部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就是证明。东夷的文身发展到蚩尤的黥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商人继承了这一个传统并加以改造。因此,在商代的前朝,“井”中有“人”之字,只是风俗习惯意义上的文身。古代文身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特别是给儿童文身,他们会哭闹的。而且文身是较长时间的工作,有复杂的程序。因此需要“校”即“井”来固定人的身体。易经里说“噬肤”就是纹身的过程。“噬”,咬也。亦即“肴”。文身是一件痛苦的过程。毅志薄弱的年轻人免不了要大呼小叫。于是便有了“倄”字。说文解字说:“倄,刺也,从人肴声,一曰痛声。”广韵:“倄,痛而叫也。”这个字反映了用“井”把人固定起来在皮肤上刺青的情景。文身用的刀子很小,很精细,即“辛”。有直刀,弯刀,还应当有墨汁和笔之类。因此,该字不需要用刀符来表示。只是到了后来,发展到用大工具刀锯干重活(割耳、鼻、脚)时,才突出了刀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