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硬化肝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深部回声衰减,可见低回声再生结节,肝静脉血管变细 ,走向 显示不清。肝动脉可显示扩张和再生,肝切面形状失常,肝缘角变钝,肝叶比例失调。肝表面不光滑呈波浪状或锯齿状改变。另外彩超可显示 门静脉流速减慢,肝动脉代偿性血流量增多,开放的 侧支循环血管显影。脾大,厚度大于 4cm,长径大于 11cm。肝脓肿1.脓肿前期,病灶为不均匀、边界不清楚的低回声区,周围组织水肿可产生较宽 的声圈。肝 脓肿液化后,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2.脓腔内可随液化程度形成不同的回声表现,无回声区、细点状回声、分隔样回声等等,可随活动出现浮动。吸收期内部无回声区明 显减小或消失, 脓腔
2、残留物和脓腔壁呈混杂回声。超声还可发现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肝内管道结构受压移位,肝内胆道扩张 等表现。肝囊肿典型的肝囊肿为肝内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囊壁为菲薄的高回声带,囊壁光滑,囊肿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内合并感染出血时,囊腔内出现漂浮点状回声,囊壁增厚。大的囊肿可以压迫血管或胆管。肝海绵状血管瘤1.表现多样,直径 3cm 左右多呈高回声团或筛网状结构,边界清晰,多无声晕;小的血管瘤,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内可见血管断面回声;5cm 以上较大肿瘤为混合性回声,边界清晰,内可见血窦形成的无回声区,钙化组织为为强 回声有声影;少数较小血管瘤呈等回声,须仔细 多方位辨认。2.瘤灶内血流缓慢,多普勒
3、血流信号不丰富或血流慢,位于周边。可致肝轮廓改变、肝内结构受压、 变形、移位。肿瘤软,可压缩变形。肝癌1.肝内出现单个、多个或弥漫性 肿块,外周常有声晕存在。2.肿块内部回声有多个类型,可以是高回声型,多数是不均匀高回声型,也有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和等回声型。3.瘤周围可出现卫星结节,边 界多清楚,有声 晕,低回声为主。4.可见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肝轮廓异常,肝内管道推压移位,胆管阻塞扩张等。常合并肝硬化声像图。5.彩色多普勒超声上肿瘤内部和边缘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频谱为高阻力、高速度动脉型,肝动脉增粗,血流增加。肝转移瘤1.肝内多个结节,其声像图表 现多样,内部可以 为均匀或不均匀的
4、高回声、低回声或混合性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出现“ 牛眼征”或“靶征”,表现为肿瘤周边有较宽的低回声晕,内部 为高回声或等回声,多见于腺癌。部分癌肿坏死酷似肝囊肿但多数边界不规则,壁有不规则增厚。一般较少有静脉癌栓,肿瘤巨大时,可出现肝内外压迫征象。2.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出肿瘤的供血血管为高阻的动脉型血流,检出率明显低于原 发性肝癌。先天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沿肝内胆管系统主支发布的多个圆形或梭形无回声区,边界回声增强且较清晰。可见无回声区之间的狭窄处相互连通,或与肝内胆管的分支相 连通。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总管部位出现局限性扩张的无回声区,多呈 椭圆形或梭形,可延伸至肝门或胰 头部, 边界清晰。
5、无回声区的近肝侧胆管一般无扩张,可 显示与之连通,胆囊受压被推挤贴近腹前壁。胆囊结石1.典型变现为胆囊腔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光斑或弧形强光带,强回声的后方伴有清晰的声影,强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移位。泥沙型 结石表现为胆囊内细小的强回声光点群,后方伴声影。胆囊壁间结石则为胆囊壁内强回声光斑,后方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体位改变时不移动。2.结石填满胆囊时,胆囊无回声区消失,胆囊前半部呈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声影。若伴有胆囊壁增厚,则出现“囊壁结石声影” 三联征 (WES 征)胆管结石1.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扩张,管壁增厚,回声增强。肝外胆管内见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声影。2.肝内胆管结石:肝内沿胆管走行
6、出现强回声区,呈圆形、斑点状、条束状,一般后方伴声影。结石部位以上的小胆管扩张。胆囊癌胆囊癌因病程不同表现为多种类型。1.隆起型:胆囊内有隆起性病变,呈 结节状、蕈 伞状或圆球形,基底宽,边缘凹凸不平,内部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2.厚壁型:胆囊壁呈现不均匀增厚,内 侧表面不平整,以胆囊颈部、体部明显。3.混合型:胆囊壁显示不规则增厚,同 时伴有结节状或蕈伞状突起,即同时具有前两型的表 现。肝胆胰脾4.实块型:胆囊形态失常,胆囊内无回声区消失,而充满低回声或不均匀的实质肿块回声,且常伴有 结石强回声光团及声影。此型为 胆囊癌的晚期表现。胆管癌1.乳头状和结节状胆管癌:乳头状或不规则的低回声至稍强
7、回声肿块,其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后方无声影。肿块由管壁突入扩张的胆管腔内,或充满胆管腔并与胆管壁无分界。2.硬化型和弥漫性胆管癌:扩张的胆管远端突然狭窄或截断,但无明显肿块显示,多为浸润或结节浸润状。3.间接征象:病变以上的胆管系统明显扩张;肝门部淋巴结肿大;肝脏弥漫性肿大或有肝内转移病灶。急性胰腺炎1.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回声异常,肿大的胰腺界限不清,边缘模糊,但尚能与外周组织分辨。2.内部回声异常,呈均匀的低回声,少数呈均匀高回声或回声不均匀。3.胰周积液及腹水,在相应部位出 现液性暗区。4.胰管扩张较少见。慢性胰腺炎1.胰腺轻度或局限性肿大,肿 大程度不如急性炎症明显。2.胰腺边界不清,轮
8、廓不规整。3.胰腺内部回声多数增强,分布不均,内有光带和光斑。4.主胰管扩张呈囊状或串珠状,胰管内有有时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后方伴声影。5.胰腺局部或周围出现无回声液性暗区则表示假性囊肿形成。胰腺癌1.胰腺多呈局限性肿大,形态 不规则, 肿块边界不清,向周围组织呈蟹足样浸润 。2.肿块内部多呈低回声,不均匀,后方呈实性衰减。少数肿块呈粗大不规则的光斑、光 团回声。3.胆管、胰管梗阻和扩张: 胰腺癌挤压胆管、胰管所致。4.压迫血管: 胰头癌向后挤压 下腔静脉,使其 变窄,远端扩张。胰颈癌可使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压移位。胰体尾部癌可使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受压移位。5.胰腺癌晚
9、期可在肝内发现转移灶,周 围淋巴结转移和腹水。脾外伤1.脾破裂:脾包膜回声明显不规则或连续性中断,或脾脏某一局部边缘不整,内部 为低回声区伴无回声区。2.脾实质内血肿:实质内有圆形或不规则形无回声或低回声区,且有杂乱的分隔光 带和网眼,血 肿边缘不规整,无囊壁回声。3.脾包膜下血肿:脾实质边缘和包膜之间出现条带状或梭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4.腹腔内大量积血可探及无回声区。脾脏血管瘤1.脾切面内境界清晰、边缘不 规则强回声团。2.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圆点状无回声区和强回声间隔光带。有强回声伴声影者 见于钙化。3.彩色多普勒显示血管瘤周边及其内血流信号较少。在探头压迫期间病变内的彩色回声消失,解除压迫后又立即出现。这点可以 鉴别血管性肿瘤和梗死。脾脏淋巴瘤1.脾脏弥漫性肿大,实质回声多低于正常脾 脏,光点分布均匀。2.脾实质内有局限性病灶时,呈 单个或多个圆形散在分布低回声区,境界清楚,边界光滑,后方无明显回声增强。3.脾内多发性结节状淋巴瘤呈蜂窝状无回声区, 间隔多呈较规则的线状回声,大的融合性 肿瘤轮廓呈分叶状。脾脏转移瘤弱回声或强回声的肿块。黑色素瘤主要 显示为弱回声病变,肿块通常比淋巴瘤大。只凭声像图而没有提供临床资料要作出诊断很困难,须行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