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9621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2011 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11.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7. 河虾与西红柿同时食用会使人中毒,原因是河虾中所含+5 价砷和西红柿中的维生素 C反应生成一种有毒的+3 价砷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反应中维生素 C 作催化剂B上述反应中维生素 C 作氧化剂C由于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D由上述信息推测,有毒砒霜中的砷可能是+3 价8. 可以把 KSCN、AgNO 3、KOH 三种无色溶液区分开的试剂是A、

2、FeCl 3 B、NaCl C、MgCl 2 D. NaOH9. 向含有盐酸的 AlCl3溶液中慢慢滴入 NaOH 溶液,生成沉淀 W(g)与所加 NaOH 溶液体积 V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水: 2Na+2 H 2O2Na +2OH + H2B铜和浓硝酸: Cu + 4 H + +2NO3 Cu 2+ +2NO2+2 H 2OCCl 2通入水中: Cl 2H 2OH +Cl HClO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SO 42 Ba 2+BaSO 411. 在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中,不能形成原子个数之比为 11 稳定化合物的是A6 和 1

3、B6 和 8 C11 和 8 D16 和 812. 右图是某含 C、H、O、N 四种元素的有机分子的球棍模型。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结构简式为:CH 3CH(NH 2)COOH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该有机物既能和盐酸又能和 NaOH 溶液反应D该有机物能跟 NaHCO3溶液反应产生 CO2气体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的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22右图是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两套装置。对此两套装置进行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两装置中的

4、铁电极均发生氧化反应B图 2 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两装置中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都是 H2第 2 页D实验结束后,两套装置溶液的 pH 都将增大23将一定量的金属铁、铝分别和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 H2,则( Fe -56 Al- 27)A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 B. 消耗两种金属的物质的量相同C反应中电子转移的电子总数相等 D消耗铁、铝的质量比为 56:18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82 分。按照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30(

5、16 分)咖啡酸苯乙酯( )是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转化:(1) 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 写出 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 D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写出高分子 M 的结构简式: 。 (5)下列有关咖啡酸苯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化学式为 C16H16O4B遇 FeCl3溶液时可以发生显色反应C与浓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滴入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证明其结构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31.(16 分)某同学拟用粗氧化铜(含少量氧化亚铁及不溶于酸的杂质)制取无水氯化铜,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中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无水

6、氯化铜加入 X 调节 pH,过滤沉淀 II溶液 II加入 H2O2过滤过量盐酸粗氧化铜 溶液 I沉淀 I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第 3 页(2)步骤中加入 H2O2 的是为了将 Fe2+氧化成 Fe3+,Fe 2 与 H2O2 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步骤中调节 pH 的最佳范围为 ,步骤中可以用于调节溶液 pH 的试剂 X 是 :aNaOH bCuO c Cu(OH) 2 dNH 3H2O(4)步骤中要得到无水 CuCl2,需要在干燥的 HCl 气流中加热 CuCl22H2O,原因是 。32.(16 分)在一容积为 4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0.4 molN2和 1

7、.2 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 2(g)3H 2(g) 2NH3(g ) H 0 :(1)当进行到第 4 分钟时达到平衡,生成 NH3为 0.4 mol,则从开始到达平衡时 NH3的平均速率 v(NH3)=_mol/Lmin。(2)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若升高温度,K 值将_(填“增大” “减小” “不变” )(3)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生成 NH3的物质的量可能为_ _:a. 0.80 mol b. 0.48 mol c. 0.40 mol d. 0.32 mol/L(4)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把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_移动(“向逆反应方

8、向” 、 “向正反应方向”或“不” ).(5)在三 个相同的容器中各充入 1 molN2和3molH2,在 不同条件下分别达到平 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 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填序号):a图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 P2P 1b图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12c图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 T1T 2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Fe3 1.9 3.2Cu2 4.7 6.7Fe2 7.0 9.0第 4 页33.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将一定浓度的 Na2CO3溶液滴入 CuSO4溶液中,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甲同学认为:该沉淀为 CuCO3;乙同学认

9、为:由于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反应,该沉淀为 Cu(OH)2;丙同学认为:该沉淀为 CuCO3和 Cu(OH)2二种成分。 (1)Na 2CO3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 。他们设计下图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沉淀的成分。 ABC澄 清石 灰 水 要验证沉淀是否含有 Cu(OH)2,装置 C 中应装的药品为_ 。 能证明沉淀中有 CuCO3的实验现象为_。 各装置连接顺序应为_ 。若沉淀中 CuCO3和 Cu(OH)2二种成分都有,丙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进行定量分析:A B C D E 装置 A 可以吸收空气中的 H2O 和 CO2,实验开始时往 B 中通入处理过的空气,将装置中原有的 H2O 和

10、CO2排出;反应结束时需要继续通入处理过的空气,目的是_ 。 若放入装置 B 中沉淀样品的质量为 10.0 克,丙同学称得实验后装置 C 的质量增加了 1.8 克,则样品中 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 Cu- 64 O-16 H-1)第 5 页2011 届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7 8 9 10 11 12D A D D C B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11、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者的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22 23BD CD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82 分。 (2629 题为生物部分,包括 4 个小题,共64 分。除特别注明外,每空 2 分。 )30(16 分)(1)羟基(或 OH)和羧基(3 分,对一个得 1 分,得二个得 3 分)(2) 2C6H6-CH2CH2OH + O2 浓 2C6H6-CH2CHO + H2O (3 分)(3) 3CC 浓HO32HO (3 分)(3 分) 2n|(4) (3 分) (5) AD (4 分,选一个对的给 2 分,其它有错不

12、给分)31 (16 分) (1)CuO+2H +=Cu2+H2O (3 分) ; (2) 2Fe 2+H2O2+2H+=2Fe3+2H2O(3 分) ;(3)3.2 至 4.7(3 分) ; b c (4 分) ;(4)干燥的 HCl 气流可以抑制 Cu2+的水解(2 分) ,能带走 CuCl22H2O 受热产生的水汽|第 6 页(1 分)32.(16 分)答案:(1)0.025 mol/Lmin(3 分)(2) ) c2(NH 3) c3(H 2) c(N 2)(3 分) ;减小 (2 分)(3)b (3 分); (4)向正反应方向(2 分) (5)b (3 分)33.(16 分) I. CO 32-+H2O = HCO3- + OH-(3 分)II. (1) 无水硫酸铜 (2 分) (2)装置 B 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分) A C B (3 分)III. (1)将 B 中滞留的 H2O 蒸气和 CO2排入 C、D 使实验数据更准确(3 分)(2)2 %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