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960678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项目的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案例型”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即通过一个项目来统领和组织一门课的实验内容,让学生在项目中既掌握技术技能又掌握工程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创新。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在“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中实施案例型实验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得失。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案例教学;课程改革;实验;学生项目 1 引言 1.1 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的矛盾 近年来,国内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止至 2006 年,中国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经突破了 2300 万。2006 年一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 413 万,其中有 17 万以上为计算机相关专

2、业学生。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校计算机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很好的为国内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很多软件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依然在抱怨毕业生中人才难求。甚至很多企业都要在毕业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实行“再教育” ,这无疑又为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因此,计算机软件复合人才的缺乏依然是国内计算机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在与多家大型软件公司和跨国软件企业的沟通与交流中,我们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地方往往是两个环节:软件工程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软件工程素养的缺乏表现在学生难以用工程的观点去参与项目开发、难以在项目中

3、与合作人有效的沟通和合作、难以对项目的规划、进度、分析、设计等流程有良好的认识、对常用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不熟悉等。实践创新能力的缺乏表现为学生难以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难以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求创新思路。 针对问题反思计算机教学,我们认为解决问题可以从专业技术课配套的实验课程入手。通过全面改革实验课程的授课思路、内容和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 1.2 目前实验课程的问题 目前高校中的计算机实验普遍为单一的“验证型”实验。所谓“验证型”实验即通过一次实验,验证一个某个教学的知识点或者某个已知的系统功能的正确性。验证型实验的典型设置是把一个学期的实验分为多个实验,每一个实验课有一个唯

4、一的实验目标与结果。 让我们以某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实验方案为例,配套的实验方案可能会这样安排:实验一:串口读写实验。实验二:LED 输出实验。实验三、DMA 操作等等。 我们承认, “验证型”实验对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点和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是有帮助的。但是仔细推敲不难发现, “验证型”实验存在如下几点“软肋”: 首先,验证型实验的一个实验与另外一个实验彼此的耦合性和联系性并不是很强,往往它们之间都是孤立的。这就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学生在做完一个学期的实验之后,对于具体的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依然不知道如何去搭建一个完整可用的嵌入式系统。也就是说,孤立的验证型实验会导致“只见树木,

5、不见森林”的窘境。 其次,验证型实验的实验结果往往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去做,结果只有唯一的一个,如果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就意味着学生的实验过程有误。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实验设置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不但没有益处,往往会扼杀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由于实验的结果是唯一的,没有差异性。所以很容易导致学生互相抄袭实验报告的情况。 再次,孤立的实验也很难保证实验的系统性。因此,我们觉得工程类课程的配套实验改革势在必行。 2 基于项目的实验教学 2.1 整体思路 对于计算机类课程的改革探索,我们认为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对于实验内容应该由传统的“单元式”向“项目式”过渡。即

6、把整个学期的实验课程通过一个项目来组织。在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达到掌握技术技能的目的。 第二,对于实验类型应该由传统的“验证型”向“创新型”过渡。在项目的选题和内容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发挥创意,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在项目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三,对于实验主体应该由传统的“教师讲”向“学生做”过渡。在实验过程中,老师的讲解退居次位,主要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做。 第四,对于实验目的应该由传统的“掌握技术”向“积累工程经验”过渡。通过项目组织整个实验的同时,需要在项目的过程中贯穿软件工程的思想。例如借助于软件工程管理工具进行进度管理、代码管理、缺陷管理

7、等。让学生在项目中不但可以掌握具体工程技术,还可以积累工程素养。 2.2 具体做法按照上述的思路,整个实验设计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分为若干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工作(23 周)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会指导学生明确实验意图、了解实验内容、熟悉实验平台。其中包括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设备规范、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分组等前期工作。 第二阶段是项目策划与启动阶段(24 周)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小组成员与角色分工,然后决定每个小组的实验案例题目。接下来,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指导材料要求,完成项目的初步分析、设计等相关计划文档。 第三阶段是项目的实施阶段(68 周) 。在这个阶段中

8、,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指导材料,完成实验项目的整个流程。包括开发环境搭建、编码、测试、项目管理等。 第四阶段是项目的完工阶段(23 周)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发布最终的实验结果。同时,完成项目展示和公开答辩。 在项目的每个阶段开始,教师都会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向学生介绍本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在项目每个阶段结束,教师都会对学生本阶段的工作进行评估。只有前一个阶段合格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不合格需要尽一步修订。最后的课程分数将是每一个阶段评估结果的综合。在阶段评估的时候不仅要考核嵌入式系统知识的熟练运用,而且要考核软件工程管理的规范性。 3在“嵌入式系统实验”课程中的实践 3.1 实践情况

9、 “嵌入式系统实验”是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嵌入式软件开发导论”课程的配套实验课程。2 个学分,36个学时,从 2004 年起对软件工程和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选课。在 20042005 年,我们也采用的是“验证型”实验。从 2006 年起,我们在这门实验课中首先进行改革,引入了基于案例的实验教学。 在一个学期中,我们的课时安排如表 1 所示。每次上课教师负责把需要做的事情做简单介绍,主要的时间交给学生动手做。 同时,我们抛弃了传统的实验报告,取而代之为项目的各种文档、会议记录以及软工工具中的数据,这样,不同的小组之间的文档差异性明显。不但可以杜绝抄袭,而且文档的结果是不唯一的,从成功和失败

10、两方面都可以获取经验。 同时,在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使用多种软件工程管理工具,让学生通过工具的使用,来提高自身的软件工程素养。整个学期中用到的软工工具如表 2 所示。 3.2 经验得失 在 20062007 学年一个学期的实践当中,有经验也有不足。引入基于案例的实验之后,指导老师的工作量更大了,要求也更高了。老师要参与各种评审:报题、进度、文档、报告等等,同时还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并要组织和管理多个学生项目。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反馈是可以体会到一个完整的嵌入式项目流程,并且可以掌握许多业界广泛使用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实习和就业都大有好处。 实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项目

11、不太可能百分之百覆盖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因此课程知识点的覆盖率比较难以统计。其次,一周一次课,时间分散,导致项目连续性并不好,也造成了难以管理的问题。对于第二点,如果可以把整个实验放在暑假实训学期中集中完成,可能效果会有所改观。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的高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改革方案,并介绍了我们在课程中的一些实践的经验总结。下一步我们筹划能够在总结目前经验教训的同时,进一步提炼可以通用的内容,把基于项目的实验改革思路推广到更多适用的工科课程中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做更大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7-10 参考文献 1 田金兰. 国外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工程”系列课程分析J.

12、 计算机教育,2004,(5). 2 马燕, 张根耀, 王文发.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6,(36). 3 周苏, 王文.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 2006,(10). 4 郑宏,吴沛.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改革J. 大学教育科学,2004,(3):34-37. 5 张日欣. 启发式、自主式实验教学方式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 6 叶佩青. 综合性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22(2):22-24. 国际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是指毛入学率达到 15%以上,统计数据分为

1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5%以上和 15%以下两组,分别简称为A 类国家和 B 类国家。1995 年,A 类国家为 68 个,其中超过 35%的国家为 29 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挪威和韩国共 7 个国家超过了 50%。B 类国家为 50 个,其中低于 8%的国家有 34 个。近 25 年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幅均较为显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表 1 所示) 。通过各国若干教育指标对比,我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在 2000 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如表 2 所示) 。 近 13 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如表 3 所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数量目标

14、提出 2010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 25%;教育部长周济在 2005 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 2020 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的目标。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一些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靠国家的扶持,靠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靠社会的支持。我们有责任让社会充分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地相互配合,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领域,计算机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是比较好的。人事部人才网每一季度都会公布一个各专业人才需求的统计数据。平均计算,计算机人才市场的求职量由 2001 年的 9.9 万增长为 2007 年的90.9

15、 万,招聘量也由 2001 年的 6.9 万增长为 2007 年的 39 万。一般的评价尺度,需求量与供应量在 2.5 倍关系之内为正常,计算机专业处于这样的正常范围之内;同时,从各个专业招聘人才数目的名次上来看,计算机专业几乎每次都排在第一、第二名。这说明总的趋势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高,高校对社会的供应量也比较好,而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计算机专业实践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算机技术发展快。第二,高等教育入学比例持续提升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高等教育入学比例的提升对国家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和保

16、证,且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总是抱怨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好用,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第三,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信息技术涉及到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前沿技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家制订了到 2020 年的发展规划,这就给高校提出了问题,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适用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能不能在 2020 年以前发挥作用。第四,计算机专业实验体系建设的问题。现在各个学校对课程建设都非常重视,但对整个体系的建设问题,有的学校仍在探索中,有的学校还没有顾及到这个方面。第五,专业教学实验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学与实验室

17、两个部分,如何结合能更加有利于教学实验的进行,需要考量。最后一点,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经费需要一个持续支持的渠道。 目前计算机专业实践面临诸多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机遇:教育部质量工程充分显示了教育部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国家建立了十家教学示范中心,这是教育部对教学实验的一个重要措施;计算机专业规范认证对本科生的教学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计算机专业认证为提高教学实验基础环境提供了一定条件。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计算机专业认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应该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有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所大学通过了认证,复旦大学、华南理工

18、两所学校正在认证的过程当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相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育一定能蓬勃发展! 摘要: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出发,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教学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 课堂教学包含教学条件、课程难度、教师教学、学习效果等多种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同时师生之间关系复杂,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也较多,因此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下面三方面展开研究:一是评价主体的研究,二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内容研究,三是对确定体系中各个指标后,如何

19、最终评定教学质量等级方法的研究。 1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研究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有多种途径或方法,如: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行政领导评价、专家评价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由于评价主体的角色差异,其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应有差别,每一种评价方式及其结果只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部分,而不能等同于教学质量的全部。由于高校教师的数量大且评价次数频繁,如果采用组织领导和同行进行专家普查的评价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也因为人际关系及不熟悉教学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于操作。所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被多数高校普遍采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这对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

20、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过程听课,对教学质量有深刻、全面的了解。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学生最有资格评价教师。因此我们认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是科学、合理的。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研究 由于对于不同学科门类、不同性质课程、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授课对象的教学难以比较,因此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考虑主要从能直接反映教学质量并有共性的最基本因素等方面加以设计。从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看,指标的设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 1。 由于不同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解和侧重点不相同,因此评价内容存在一定差异。 3 现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

21、,就是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制定评价的各个指标,并且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设置每个指标的权重,然后组织学生填写问卷或进行网上评价,获取数据,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所有评价对象的分数,然后根据分数来确定等级。如表 1 所示。该表采用了五级制的评价标准:A 为优秀,B 为良好,C 为中等,D 为差,E 为较差。其中:A90,B80,C70,D60, E50。每张表格的计算方法为:该表格总分=(一级指标得分一级指标权重),一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得分二级指标权重 )。然后根据学生的数量,去掉 5 个最高分和 5 个最低分,再把得到的分数进行算数平均,得到评价的分数。 (2) 层次分析方法(AHP) 层

22、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有序的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 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是: 首先,根据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化结构体系,如表 2。 表 2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 目标层 U 准则层 B 方案层 C 课堂教学质量 b1 教学态度 c11 上课精神饱满,讲课认真、负责 b2 教学内容 c21 思路清晰,

23、阐述准确 c22 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详略得当 b3 教学方法 c31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c32 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c33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b4 教学组织 c41 要求严格,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勤 c42 能有效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c43 教学计划明确,环节设置完整,进度适宜 b5 教学效果 c51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整体状态好 我们规定目标层为课堂教学质量,准则层为 B=(b1,b2,b3,b4,b5)T,方案层为 C,由于影响因素 bi 对目标 U 的影响程度,即重要性权数 wi 不一样,因此,将

24、准则层 B 的 5 个因素根据影响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全部比较结果可用矩阵 A 表示,即: 我们称 A 为判断矩阵。若 A 满足一致性条件,则解特征值问题 Aw=nw 所得到的 w=(w1,w2,w5)T 经归一化后作为目标 U 的影响因素b1、b2、b3、b4、b5 的权重。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作为准则层的 bi 的各个影响因素cij 的权重。 (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使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得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正确规定模糊评判的因素集和合理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

25、U。U=U1 ,U2,Un ,每项评价内容的分指标构成集合 Ui=ui1,ui2 ,uis,(i=1,2, ,n),根据各个分指标所起的作用大小定出权数分配 ai=(ai1,ai2,ais ),并且 aij 满足以下条件 ,同时给出 Ui 的权重为A=(A1,A2, , An),同样满足条件 , 。 建立评判集 V。V 实际上是确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级,V=v1,v2,vm,元素 vj(j=1,2,m)为各种可能的总评价结果,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定性说明的文字,既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非模糊的。如在十分制的评价等级中,V=v1, ,v2,vm =10,9,8,7,6,5,4,3,2,1 进行

26、模糊评价。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R,对 Ui 中的每个指标 uij 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对评价集元素 vj(j=1,2, m)的隶属程度 rikj(j=1,2, ,m) ,由此组成单指标评判矩阵Ri,从而可得出对 Ui 的综合评价 Bi=ai*Ri,对每个 Bi 进行归一化处理。由此,我们得到矩阵 B=(B1, ,B2,Bn)T, ,则可得到 U 的综合评价:B=AR=A(B1, ,B2,Bn)T,=(A1,A2, ,An) (B1, ,B2,Bn)T,再将其进行归一处理为 B,该教师得到的分数等级为 M=BV T。 4 总结 以上分析了现在流行的几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评价价值和特

27、点: (1) 传统的指标加权平均法人为地给各个评价指标指定了简单线性关系,且根据经验给出各个评价因素的权重,结果具有参考性。但是我们不能证明各个评价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线性可加性,也不能证明权重的合理性。 (2) 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可将系统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学化和模型化,使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科学合理,排除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了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利用统计方法,克服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克服了原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全面、准确、合理。 参考文献: 1 闫在在,卢静莉,张淑芳.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统计研究J

28、.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15(1):81. 2 谢安邦.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 3 杨和雄. 模糊数学和它的应用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0-1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 PDF 格式阅读原文 Protel 99 SE 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关键词:编辑;封装;网络表 摘要:Protel 99 SE 在电子企业和学校中仍广泛使用,针对学生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总结了在教学和应用中应加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引言 现在,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 CAD)软件种

29、类丰富,Protel 系列软件作为最早进入我国的电子 CAD 软件,就是此类软件的典型代表。虽然 Protel系列软件,现在的最新版本已经是 Altium Designer,但 Protel 99 SE 由于占有系统资源比较少,对硬件配置要求较低,而且学习时较易上手,因此在电子企业和学校中仍在大量使用。本文依据在教学和使用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了在 Protel99 SE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二、绘制原理图(SCH)时的问题 (一)元件的放置及编辑 在原理图绘制这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在对原理图绘制环境的设置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涉及的内容就是元件的放置和编辑。在教学中讲解的顺序一般多是

30、先讲元件的放置,然后再讲元件的编辑。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这门新课时,都有较强的能将所学内容付诸实际应用的欲望,同时受老师授课顺序的影响,学生在绘制原理图时往往先将图中所有元件先摆放出来,然后再进行编辑,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元件在编辑时,元件的编号、封装、类型都需要填写,费时费力。而如果是将同一类元件依照编号依次一边放置一边编辑,则除了第一个元件在编辑时需要完整填写上述内容,以后的元件在编辑时,系统将自动将编号加一,不需要人工填写,而同一类元件一般在印制电路板中的封装一般是相同的,也不需要填写,因此只需要填写类型这一栏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两种情况的对比如图 1 所示。

31、(a)元件单个放置时的对话框(b)元件连续放置时的对话框 图 1 两种放置情况的对比 在学生编辑元件时,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封装这一栏通常不填写。这样,在PCB 设计中导入网络表时会出现找不到元件的错误 ,使 PCB 设计无法进行下去。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第一,接触 Protel 软件时间较短,对印制电路板的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对封装的意义不理解。第二,编辑元件时填写的内容,编号、类型在原理图中都有显示,但封装不会出现在原理图中,学生在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为了加快绘图的速度而不填写。因此对封装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应该在讲授 PCB 的制作时才讲,而应该将这部分内容适当提前,在讲解元件的编辑时

32、就将封装的概念、意义讲清楚,讲透彻。 对于在元件放置及编辑中的这两个问题,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加以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时,要不断的纠正学生在这方面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在刚接触到这门课时,就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二)放置导线 1.导线、直线和总线的区别。 在初学时,学生时常将导线、直线和总线混淆,尤其是导线和直线,无论从外观上,还是从颜色上都相差不大。因此,教学时要强调两点。第一,导线有电气意义,而直线和总线没有电气意义,不能混淆。第二,导线、直线和总线在放置时,执行的菜单命令或工具栏中对应的按钮是不同的,要清楚,且能一一对应起来。在上机操作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发现此类

33、问题时及时纠正。 2.放置导线时出现多余的节点。 出现多余节点的主要原因是对象间的重叠,如导线与元件引脚的重叠(如图 2 所示), 元件或导线放置的位置不当等。在通过放置导线实现元件引脚间电气连接时,导线的端点(导线的起始点或终点) 要与元件的端点相连 ,避免出现导线过长而使导线与元件引脚重叠的情况。如果执行了【Design】【Options】菜单命令后,在弹出的“Document Options”选项卡中,Electrical Grid(电气节点 )处于可用状态。那么放置导线时,当光标移至元件引脚端点时,光标中心将出现一个大黑点(如图 3 所示) 。因此,可以从直观的角度给学生总结:“从黑点

34、 (电气节点)始,到黑点终” 。 图 2 导线与元件引脚的重叠导致的多余节点 图 3 电气节点(大黑点) 三、设计 PCB 调入网络表时错误的修改 绘制完成原理图,在进行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导入网络表是第一步,也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在这一步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装入网络表编译生成网络宏出现错误,以至于在期末考核时有部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仍然不能找到问题,影响后面的操作和考核的成绩。下面将调入网络表编译生成网络宏时常见错误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 (一)找不到元件或 PCB 元件库中找不到元件的封装 1.错误信息。 Component not found、Footprint

35、 not found in Library 2.出错原因。 (1)在 PCB 编辑器中没有加载包含所需元件封装的元件封装库。 (2)在绘制原理图时,元件没有指定封装形式。 (3)该元件是一个新元件,没有可用的封装或没有为其创建封装。 3.解决办法。 (1) 在 PCB 编辑器中,通过【Design】【Add/Remove Library】菜单命令加载包含所需元件封装的元件封装库。 (2)在原理图中找到相应的元件,双击该元件 ,在元件属性对话框的Footprint 栏中输入相应的封装,然后重新产生网络表。或者直接在网络表中对未指定封装的元件添加封装,并保存该网络表文件。 (3)在元件封装库编辑器

36、中 ,创建新的元件封装,然后在 PCB 编辑器中加载包括新的元件封装的元件封装库。 ( 二)找不到节点 1.错误信息。 Node not found 2.出错原因。 (1)网络表中该网络节点描述中有空格(如图 4 所示) 。 图 4 网络表中某网络节点描述中的空格 (2)指定的元件封装不合适,如给三极管指定的封装只有两个元件引脚。(3)原理图(SCH)元件库中元件的引脚编号和 PCB 封装库中元件封装的引脚编号不同,如图 5 所示。 图 5 SCH 元件的引脚编号和 PCB 元件封装的引脚编号不同 3.解决办法。 (1)打开网络表文件,找到出错的网络节点,删除网络节点描述中的空格。 (2)回到

37、原理图中,指定合适的元件封装。 (3)在原理图元件编辑器中重新定义元件的引脚编号,保存库文件,然后打开原理图,删除此类元件再重新放置。或者在 PCB 元件封装库编辑器中重新定义元件封装的引脚编号。或者在网络表中,直接对网络节点描述进行修改(如图 6 所示), 然后保存网络表文件。总之 ,修改后使 SCH 元件的引脚编号和 PCB 元件封装的引脚编号一致。 图 6 在网络表中对网络节点描述进行修改 四、结束语 初学 Protel 软件的学生,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和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容易出现操作效率低、出现错误后无法排除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对这些问题分类进行总结,反复强调;另一方面,在学

38、生实际操作时注意观察,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指出错误。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上手,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晶.Protel 99 高级应用 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2夏路易,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 Protel 99 SEM.北京: 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3及力.Protel 99 SE 原理图与 PCB 设计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王青萍.Protel 99 SE 网络宏错误及排除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2:43-44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然后探

39、讨了如何优化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 1 正确定位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培养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的就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小型企业或单位,需要的是能够建设网站、编写网页、组建简单局域网、能配置一般的服务、能够进行网络维护的人员。二是中型企业或单位,这些单位拥有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它们需要能够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对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能够维护网络安全,配置各种网络服务,还能够优化网络性能,具有网络规划能力的人员。三是大型企业,除了需要具备上

40、述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网络编程,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存储,无线网络,网络冗余设计等能力的人员。 根据社会需求以及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我们把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的实践能力抽象归纳为三点:建网、组网、管网。建网和组网是基本能力,管网是进阶能力。建网能力主要指培养学生具有搭建网站、熟练使用 ASP 或 JSP 技术编写网页、能够运用 Photoshop、Flash 网页美工技术的能力。组网能力主要指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能够组成一个物理网络,同时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科学实用的配置。管网能力主要是指能够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熟悉网络安全架构,并且能够保障网络的安全。 2 构建层次化的计算机专业

41、网络方向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方向的选择是在三年级进行的。我院规划了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能力培养路线图,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给学生指明一条学习的路线,如图 1。 一年级通过计算机导论、C 语言等课程让学生入门,对专业学习了解;二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兴趣小组、素质拓展平台以及各种大赛来培养学生专业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三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方向,当然这些方向并非完全独立,某一方向的学生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方向的课程去学习;四年级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图 1 学习路线图 网络方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和其他方向是共享一个基础教学平台的。我们在制定网络方向课程体系时,重点是要突出上面所

42、定位的三大能力,课程体系制定如表 1。 其中基础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和“网络操作系统” 。建网阶段以网站开发设计为主,课程主线是“WEB 技术与设计”“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概论”“XML 程序设计”“J2EE 技术应用”“手机程序开发” ;在组网阶段以网络设备的应用能力与网络规划为主,课程主线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认证考试培训” ;管网以网络信息安全与管理为主,课程主线是“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仿真技术”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阶段进行,按照如下模式,如图 2。 图 2 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图 具体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实践教学是按照如下层次进行,如图 3。 图 3 网络方向实践教

43、学体系 3 优化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尤其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对不符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删除或更新,做到少而精,整体优化。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精心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重融入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科技知识,渗透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能,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相当的比例。要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从属于理论课,实验教学内容各自独立、零散、重复的现状,建立系统优化的、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 根据“建网、组网、管网”能力培养路线,我们整合相关课程,删减重复内容,更新实验内容,优化了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如图 4。 实验课程教学

44、体系应该以模块化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每年根据已有实验的效果,以及将要更新那些实验,都便于灵活调整。由于网络类课程属于比较“新”的课程,具体实验怎么开,开什么,各个院校都处于摸索阶段。而且由于各个院校的实验环境条件不一样,造成很大的差异度,不过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各大网络厂商合作,都会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院校情况的体系。 图 4 网络方向实验课程核心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 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 计算机教育,2006,(2). 2 吴林根.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 3 杨叔子. 创新源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

45、7). 摘要:本文介绍设计一组 ASP 程序与一个考勤点名程序,在计算机教室中实现了一个微型网站,提供了上课考勤、作业布置、作业上传与下载、课件演示与下载、考勤管理与查询、作业管理与查询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机教室中课堂教学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ASP;作业文件上传与下载;计算机教室微型网站 1 引言 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过程中,为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多作业练习都是在计算机上直接完成。计算机教室中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室里的教学有很大区别,怎么样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在计算机教室组织好教学是教师们关心的问题。为了教学的需要,本文介绍设计一组ASP 程序与一个考勤点名程序

46、,在计算机教室中实现了一个微型网站,提供了上课考勤、作业布置、作业上传与下载、课件下载、历次考勤与作业查询等功能。只要在教师机Windows 中安装 IIS 系统,把程序放在一个文件夹中就可以工作,程序简单实用,方便了计算机教室中的教学的学习与管理。 2 程序功能 首先把程序所在的文件夹设置为 Web 共享,学生启动浏览器浏览教师计算机的 index.asp 文件就可以进入程序。点击“课程教学”学生可查看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点击“课程作业”可查看本次课程的作业;点击“作业提交”学生可把自己做好的作业上传到教师计算机;点击“作业查询”学生可查到自己历次提交的作业与教师对各次作业的评价,并可以下载

47、历次的作业;点击“出勤查询”学生可查看到自己历次课的出勤情况;点击“学生名单”可查询学生班级、姓名与学号;点击“修改密码”学生可修改自己的密码。 3 程序设计 3.1 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可采用 Access 数据库,也可以采用 SQL Server 数据库,主要表格有: * Students:学生表,sno,sname,spass 分别记录学生的学号、姓名、班级及登录密码等信息; * Courses:课程表,course 记录教师所讲授的课程; * CourseTaught:课程教学表,DTC,teacher,sclass,course 分别记录在某个时间,某教师为某个班级讲授的课程; *

48、 Checkin: 学生考勤表、DTC,sno,teacher ,status 分别记录在某个时间,某学生上某教师的课的出勤情况; * Handin:学生作业提交表,dt,sno,file,comment 分别表示在某个时间,学生提交的作业文件与教师对该作业的评价,ID 是序列号。 各个表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3.2 点名程序设计 由于上课点名程序仅由教师在教师计算机中使用,所以可用 C+设计成为独立的执行程序,如图 2 所示。该程序通过 ADO 技术访问数据库,实现点名功能与出勤统计功能。教师选择上课时间、班级及课程,就可以点名。 3.3 ASP 程序设计 ASP 程序组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作业文件的提交与文件下载的功能设计。提交文件采用 ENCTYPE 属性值为MULTIPART/FORM-DATA 的表单,形式如下: 学号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