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回族历史(维基百科).doc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6960305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族历史(维基百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回族历史(维基百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回族历史(维基百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回族历史回族中的回来源于“回回”一词。回回,即指回纥、回鹘,即畏兀儿,现在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后来将信仰伊斯兰教的统称为回回,包括迁居内地的中亚各个民族与东南沿海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甚至客居河南的犹太人也被误称为蓝帽回回。回也有复命归真之意。回族历史回族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到公元六世纪。 627 年(唐太宗贞观元年) ,萨珊波斯(今伊朗一带)人安拙汗所率 5000 人入唐,太宗诏维州(今四川茂县)安置,授以刺史、拜左武卫将军,累授左卫大将军,右监门大将军,封定襄郡公。这只是成规模入华的记载,事实上,民间的商贸的往来更早,如素以兴贩贸易为业、持多种信仰(主要是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等)的中亚

2、诸国胡人、萨珊波斯人、粟特人等,早已陆续通过丝绸之路开始在华侨居或留居,史书中称他们为“西域胡人” 、 “胡商” 、 “蕃客”等,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犀角等类物品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他商品。661 年,被大食人所败的萨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和部下(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向唐王求援避难,唐高宗封他为右武卫将军。波斯大酋长阿罗憾率部入唐后任右屯卫大将军。在长安建立了波斯胡寺、波斯会馆。唐天宝十四年(755 年)发生安史之乱,唐军向西域和漠北一带借波斯、回纥等兵二十余万进行反攻,平叛战争持续了八年方告结束。回回一词初见于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主要指葱岭西

3、、黑海以东诸胡人。回回是回纥的转音,民间也有将回回称为回纥,两者与回鹘三名可以通用。回鹘即是畏兀儿,维吾尔族的不同音译。也有一回回大食部,1141 年被耶律大石打败的塞尔柱帝国就是指的他们。云南省保存的咸阳王抚滇功绩节略中称咸阳王按即赛典赤 赡思丁始祖所非尔于宋神宗(熙宁年间) “ 加封宁彝庆国公,厚赐金。散来人于山左右淮泗之间垦种,卒赠朝奉王。 ”1218 年,成吉思汗派遣由四百五十名回回组成的商队去花剌子模经商。商队途经讹答剌时,被该城守将亦纳勒术扣留,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下令杀死商人,没收全部财产,因而引发成吉思汗西征。西征过程中(指 12191225 年的成吉思汗西征和 12521260

4、年的旭烈兀西征) ,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黑海(亚欧大陆地带一内海)以东的中西亚广大地区纳入大蒙古国版图,此间东来的回回人数量达到几十万,这些回回人除了部分工匠、官仕、商人、学者、医师等外,大部分编为蒙古国的“西域亲军” 、 “诸道回回军” 、 “阿速回回军” 、“阿儿浑军” “探马赤军” 、 “哈剌鲁军”等,被分散安置在大蒙古国各地屯聚养牧,上马备战,下马垦牧。回回在蒙古语有另一称呼:撒尔塔兀勒,专指花剌子模(回回国) 。如钦察、康里、阿兰人等那些不是回回。大蒙古国窝阔台汗六年(1234 年)实施了“乙未籍户”制度。来自中、西亚一带的回回人有古粟特人、葛逻禄人、康里人、突厥人等,信奉有

5、拜火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 、摩尼教(也称明教)徒、景教徒、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者) ,还有“术忽回回” (犹太人) 、“绿睛回回” (信仰基督教的阿速部人) 、 “罗哩回回” (吉普赛人)等,这些具有禁食猪肉的习俗的西域人都被蒙古人泛称为回回,正式被大蒙古国的政府编入户籍,名“回回户” 。在大元官方文书或诏令中,回回与其他民族也就明显区分开来,如元代祥符图经对民族描述是:“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西夏) 、契丹、女真、汉人八类”等。有趣的是,十六世纪欧洲人用撒拉森称呼他们。明清也叫他们回回。虽然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名称都源自回纥(Uyghur)3 ,但他们现在属于不同民族。回纥国最

6、初占有现今蒙古、新疆的大片土地,回纥国灭亡后,有一部份人仍然聚居新疆、甘肃,并和当地的吐火罗人融合,他们初期使用回鹘文,黑汗王朝时渐渐突厥话成为主导,后发展成为今天的维吾尔人。而回族包括了后来元朝时才进入中国的各中亚民族以及汉人穆斯林(回族的一族源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汉人) 。回回还有一个意思,即回到原来地方。在从前,回回也包括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云南与缅甸一带的回回叫潘傣与帕西泰,与东南亚较大关系(与云南马帮及杜文秀政府有关) 。编辑 信仰参见:中国伊斯兰教广义的回族先民历史上分别有拜火教、犹太教、景教、摩尼教(明教) 、佛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奉行“不译经,不传教”传统。伊斯兰教在回族中分为

7、老教(老行)格底目;苏菲四大门宦虎夫耶,哲合忍耶、尕德忍耶、库布忍耶;新教(新行)伊赫瓦尼、瓦哈比等。编辑 饮食回族在饮食上有许多讲究和忌讳。这些习俗,盖源于古老的中亚和古波斯传统。而且由于回族人大多笃信伊斯兰教,猪肉自然是首忌。编辑 禽类吃谷物、有嗉子、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麻雀、大雁等。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喜鹊、啄木鸟等。编辑 兽类反刍(倒嚼) 、有四蹄、蹄分两半、性情驯善的可食。如牛、羊、骆驼、鹿等。反之则不可以,如猪、狗、猫、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猴及熊、象等。编辑 鱼类腹下有鳍,身上有鳞,脊上有刺,有头尾的,如鲤鱼、鲢鱼

8、、鲫鱼、草鱼、黄花鱼、带鱼等可以食用。不能食用的有鲸鱼、鲨鱼、青蛙、乌龟、海豚、海豹、海狗、海狮等,还有“象鱼不是鱼、叫鱼不是鱼”的也在禁忌之列,如泥鳅、甲鱼、贝类等。但这禁忌不是根据伊斯兰教的。在古兰经里海里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吃。所以在沿海地区 住的回民有的人吃这类海鲜。编辑 其他如果在旅途中或其他困难的条件下,借用汉族的锅,也必须用大火烧过一阵,方才使用。回民所吃的牛、羊、鸡、鸭等可食畜、禽,一般都请阿訇宰杀,在特殊情况下也请懂得宰牲戒规的回民宰杀。回民不称杀,称宰。回族喜欢吃的菜肴有:涮羊肉、烧卖、蒸羊羔肉、手抓羊肉、羊肉泡馍、羊肉粉汤、黄焖羊肉、羊肉串、辣子炒鸡、烧鸡、烧牛肉、羊杂碎等。

9、回族还有喝盖碗茶、糖茶的嗜好。所选茶叶一般以“陜青” 、 “茉莉”为主。喝盖碗茶的花样甚多,如用陜青茶、白糖、柿饼、红枣沏泡“白四品” ;用砖茶、红茶、红枣、果干沏泡的“红四品” ;用花茶、冰糖、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柿饼、果干等沏泡的“十二味香茶” 。编辑 服装回族民族服装具有鲜明的特点。男子一般上穿白色对襟褂,外套黑色对襟坎肩,头戴彩色花纹图案、白色或黑色无檐帽,称“回回帽” 。编辑 婚姻婚姻方面,回族注重男女双方在民族和生活习惯上的一致,主张族内婚,男女“婚姻无贫富,必择善良” ,不重门第、富贵,而注重双方品德和才貌。举办婚礼时要请阿訇念“尼卡哈” ,写“依扎布

10、” (证婚书) ,男方还要给女方聘金(根据男方条件而给予女方并由女方单独拥有支配的一定数量的钱财) 。编辑 丧葬按照回族传统,人死后用布包裹,行土葬。编辑 经济主要从事农业,农户多附带经营牧业或运输业、手工业、小商业。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开采上都较著名。回族以善于经营著称,传统行业有珠宝玉石业、运输业及牛羊屠宰加工业等。编辑 中国回族分布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也是各省级行政区主要少数民族。中国有回族9,828,126 人(2000 年人口普查)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9.33%,占总人口的 0.79%,列第四大民族。省级行政区中,回族人口过百万的有宁夏回族自治区与

11、甘肃省;回族人口最少的为海南省,有 8,372 人。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达到98.24%,其次为安徽省,达到 84.84%;回族在少数民族中所占比例最低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 0.19%。回族占地区人口比例最高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达到 33.95%,其次为青海省,达到 15.62%;回族占地区人口比例最低的为江西省,为 0.02%。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内,有甘肃、河南、山东、安徽、天津、陕西、江苏、山西和上海10 个省级行政区,回族占少数民族的比重均超过 50%,为汉族之外的最大民族。青海、河北、北京、福建、江西与西藏 6 个省级行政区,回族为第三大民族。新疆、辽宁、

12、内蒙、湖北与重庆 5 个省级行政区,回族为第四大民族。回族出现在新疆是乾隆以回制回政策的结果。吉林、黑龙江、四川、湖南、广西和海南 6 个省级行政区,回族为第五大民族;在浙江与广东,回族分别为第六与第八大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多、回族人口比较集中的云南与贵州,回族则分别列为第八与第十大民族。中国大陆地区除海南、重庆、西藏和广西 4 省级行政区外,其余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占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超均超过 1%。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回族主要主要聚居地,宁夏有回族 1,862,474 人,占回族人口的 18.95%,占地区人口的 33.95%。甘肃为回族第二大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过百万,达到 1,184,9

13、30 人。河南、新疆、青海、云南和河北 5 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超过 50 万人,依次列第三至第七大回族人口的省级行政区。山东、安徽、辽宁、北京和内蒙 5 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均超过 20 万人;天津、贵州、陕西、江苏、吉林、黑龙江、四川与福建 8 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均超过 10 万人;除江西、西藏与海南均有数千人外,其余省级行政区回族人口均超过 1 万人。编辑 回族聚居区中国于 1958 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于新疆、甘肃各设有 1 个回族自治州;青海、河北等6 省区设有 6 个回族自治县、5 个回族与其他民族组成的联合自治县;另外河南有 3 个回族区、内蒙古呼市有 1 个回族区(回民区) 。另外部分省市区份设有回族乡、回族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