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邵道生先生撰写的一本如何使人聪明的书。本书从现代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脑生理学的知识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大脑和智力的关系,从大脑的发育规律谈起,强调了对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告诉读者许许多多如何发展自己的智力、开发自己的潜能的具体方法:如怎样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如何增强自己的思维力,如何发展自己的创造性,以及如何发挥整个大脑的功能。本书还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注意“大脑的心理卫生”:如睡眠与智力的关系,如何对待神经衰弱,情绪和智力的关系,营养对脑的保健作用,以及烟酒、药物对智力的影响等等。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知识新颖、论据翔实、趣味性强,而且具有很强
2、的使用价值。大中小学生可以用本书提供的知识来改善自己大脑的机能,而广大的家长则可以用本书提供的规律教育自己的孩子更聪明。在向四个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而且也越来越感到,如果我们的民族素质不提高或提高的不快,将严重地影响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应该承认,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比没有这样的危机意识要好得多。也许这就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吧。也许这就是现代人的观念吧。但是,光有良好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意愿而没有提高民族素质的具体行动和方法,恐怕也是不行的。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行动和方法。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呢?这个问题太复杂了。因为它包括许许多多的方面,哪一门学科,哪一个领
3、域都“包打”不了这个天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各个领域,各个学科都从自己的专业出发,一起为这个困难而艰巨的任务而努力,而奋斗。我是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也只能而且也只有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添砖加瓦。应该来说,民族素质与人的心理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甚至密切到被一些人不分的程度) 。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家的心理素质都提高了,那么整个民族的素质也就提高了。智力或者聪明才智,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一个核心部分。设想一下,如果 11 亿中国人民都变成了绝顶聪明的人,都变成智力超群的人,整个社会又会变得怎样呢?整个国家又会怎么样呢?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大家都希望这一天早早地到来。然而美好的希望
4、替代不了现实。在我们的社会中,有那么多的文盲和半文盲,有那么多的低能者(当然在全部人口中占极少数的部分) ,有那么多的人还没有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即使在那么多的有文化人中,他们的智力和潜能还远远没能开发出来。因此,要开发人的聪明才智、提高人们的智力水平又谈何容易!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只能一点一点来,性急是不行的。本书正是从如何提高民族的智力水平这个美好的愿望出发的,希望我们这个民族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发达!的确,在我们专业队伍中有一些同志对写这样的书是“不以为然”的,认为这是“小儿科” 、“没有水平” 。但是,我却不是这样想的。作为专业研究工作者,他的主要任务当然是研究,当然要为发展他所从事的学
5、科理论水平而努力,当然是要为解决国家迫切需要的现实问题而努力。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另一个任务,也应该将他的学科知识普及大众,让民众及时地知晓、吸收,让民众很快地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死的知识变成了活的知识,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了人们日常中的东西,难道这不是一件顶顶好的事情吗?因此,在我 25 年的心理学研究中,我还是很喜欢搞一点有益于民众身心健康、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的这种“小儿科”的作品的,喜欢搞一点这种所谓“没有水平”的工作的。这本书的前身叫怎样使你更聪明 。原是在科普出版社工作的、我的好朋友、老大姐刘云鹏同志为我编辑的。应该说,她在我的这一本“处女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当时我似
6、乎还不大会写书) 。我们合作得很成功,这本书前后三次印刷,共出版了近 30 万册,还曾被团中央作为向广大青少年推荐的读物之一。看来社会效益还是好的。去年,我遇到了刘云鹏同志,她说知道现在还有不少读者向她来信,要购买这本书。她要我重新修订此书,因为她认为,这本书中所谈的怎样使人聪明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是不会“过时的” ,因为任何时期的青少年都有使自己更聪明一点的需要和愿望。这次,承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潘志天先生的厚爱,在他多次的催促下,我对原书作了较多的修订和补充,将书名改为使您聪明的奥秘 。无论是叫怎样使你更聪明也好,或是叫是您聪明的奥秘也好,都只是从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及相
7、邻的学科出发,揭示出有关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去改善自己大脑的机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一些。读者通过对此书的阅读,我想对一下这些问题一定会比以前更清楚的;人类的智力为什么有那样打的差异?人类的聪明才智究竟从哪里来?智力与我们脑的发展、保护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办法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一点?等等。的确,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科发展的局限性,由于本书只是谈到智力很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不能说在本书中关于提高智力的一些关键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甚至可以说,在智力的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有许多谜需要我们去“公关” 。我所希望的是,如果读者能将本书所提供的一些知识、方法应用
8、于学习、工作,并取得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那对我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欣慰了。本书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书中引用了不少前人或我的同行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在此,深表谢意。如果书中有什么不妥或错误之处,我也恳请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前辈、专家,我的同行和广大的读者批评、指正。的确,在人们日常生活对他人的评价中,聪明和愚笨这一对词是用的比较多。什么叫聪明?其实,这是人们对智力的通俗的叫法,是智力高低的代名词。聪明,既是对智力活动过程的评价,也是对智力活动结果(成就)的评价。因为每一个心理学家对智力的含义都有不同的解释,因此,聪明的含义也是相当广的。那样的数学题都能做得出来,真不简单!这是指智力的
9、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所说的,这是一种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瞧!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他能随机应变,机灵得很!这是指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心理学家斯特恩所说的,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新课题和条件的一般性心理适应能力。啊,这个人学什么都快,接受能力那么强,真聪明!这是指学习能力,也就是心理学家盖茨所说的,这是一种关于学习能力的合成能力。喔,这个人的智商真高,这不愧为一位天才啊。这是对聪明的定量测定后的评价,也就是心理学及佛李曼所说的,这是一种智力测验所测定的东西。因此,人的聪明才智或智力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的因素十分广泛,如观察力(观察的速度、广度、精细度等) 、记忆能力(记忆的速度、
10、集持时间的长短、在线的准确性等)、思维能力(包括想象力、对各种模式分类能力、演绎推理的能力、形成概念的能力、理解能力)等等,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推算,人的智力竟有 120 余种因素构成。因此,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们倾向于对人的智力做一个综合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日本心理学家十天不打狼认为:很好理解,记忆事物,在面临新问题时,利用自己的知识,有效的解决它的能力。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好有坏,一个人的智力有高低。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教授、作家的智力水平是比较高的,一般的人们总是参照上述某一类型的人来评价人的聪明与否,
11、而“白痴“呆子”的智力水平却很低下。那么,非常聪明的人或智力高的人具有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呢?首先,这些人具有机敏锐的观察力,能对事物进行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观察;能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事物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发现一般人所发现不了的规律。第二,这些人的行为总是针对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因此他们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必要的、有效的,总是“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结果的” ,而不是盲目的、多余的、无益的、白费时间的与耗费精力的。针对性不但是一项心理活动的总指导,使这项心理活动最顺利、最经济地向前进行,而且能保证其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成为这项活动的有机部分。第三,一个聪明的人必然有非常好的记
12、忆力。谁都不会承认一个读了就丢、看了就忘的人是个聪明人。而在人们的日常谈论中,往往将聪明与记忆联系在一起。瞧,这个孩子的记性真好,多聪明!唉,我的脑子真笨,看什么都马上忘记,脑子不好用了。事实上,记忆的好坏的确是衡量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第四,一个智力水平高的人,考虑问题总是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和博大疏通。所谓广度,指的是在一定范围之内,从一事物想有关事物扩展、联想。通常所说的“思路开阔” 、 “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就是这种特性的表现。所谓深度,指的是在现实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深入,旁征博引,推测规律,遇见后果,考虑最好的处置办法。这样,就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少失败而多成功。第五,
13、丰富的想象力。在杰出人物的创造性活动中,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就没有发明。因此,作为一个天才人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充分的想象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如生产劳动和技术发明中的活动、科学创造中的活动和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活动,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准备阶段 2 进行阶段 3 结果概括和问题解决阶段。创造性想象在第一阶段即产生假设,思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想象力的人无论怎样努力是绝不会成为发明家的。正如列宁所说的: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能发明微积分。伟大的爱因斯坦也曾指出:“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
14、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智力水平高的另一个特点是:一方面他们具有严格地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进行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总是具有灵活性、敏捷性和流畅性。这些特点是引起思维活动产生质的变化的重要因素。这些人对外界(尤其是他所熟悉的工作)的反应极快,不拘泥于已经做出的设想的某一点上,也不砖牛角尖,而是随着自己做从事的工作的进展,比较灵活地修改自己所定下的方案,最后得出惊人的成果来。虽然任何假设都是经过实践的考验,在寻找发发验证其假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新的情况来推翻已经选定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的灵活性。达尔文这样说:“我经常努力与解放我的智慧,以至于放弃任何方便的假设,即使是我最喜爱的(我忍不
15、住不对每一个对象提出假设) ,只要它与事实矛盾。 ”此外,一般才能出众的人,总是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带有综合的特点。例如,一个音乐家的能力不能仅仅归结为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还必须哟与理解力、想象力等其它各种能力相结合,一个能干的设计工程师也不能仅仅依靠思维去进行设计,也需要与其他能力相结合。而且,也只有在多种能力的相互作用下,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全才是不容易有的,但是具有段方面特长的人才却是非常之多的。被誉为数学界的王子高斯,既是数学家,有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测量学家。牛顿既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战士。罗蒙诺索菲的科学活动的领域非
16、常广泛,深入到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矿业、冶金、文学艺术和教育等方面,被誉为俄国科学的始祖。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文学和哲学和音乐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大医学家李时珍除了在传统的中医发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外,还精通博物、文学与史学。总之,具有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是这些伟人的重要特点。这个人真聪明,那个人真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是属于印象性的、经验性的。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对人的智力作一个客观性评价呢?有的,这就是智力测验。智力测验时心里测验的一种。是为了科学地、客观地测定人的智力水平高低的一种可以数量化的测量工具。智力测验时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问题所
17、组成,要求被测定者对这些问题回答,然后对回答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从处理后的最后结果得出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智力测量最早兴起于西方。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是智力测验量表的创始人。他与 1904 年编制了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在他以后,西方变开始盛行智力测验。许多心理学家编制了有他们自己特色的智力测验量表。智力测验后的结果可以评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称智商。所谓心理年龄,指的是在智力年龄量表上实际所达到的年龄,也称智力年龄或智龄, 。一个人的智商表示一下三个方面的涵义:1. 智商表示智力的发展率。2.智商表示一般智力发展的程度,与年龄没有关系;3 平均智力 3 的智商为 100,根据数值的大小来表示智力
18、的程度。例如,一个实足 6 岁的儿童,如果他能解答 6 岁组的全部题目,那么他的智龄就是 6 岁。智商有高有低,智商特别高的人(特别聪明的人) ,被誉为超人或天才;智商特别低的人(特别笨的人),就叫白痴,根据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智商是按照正态曲线分布的,两头尖二少,中间广而多。即使在儿童中,智力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的。例如,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智力调查,发现千分之三点四为痴呆儿童,超长儿童也约占千分之三左右。从图示中可以看到,中等智商的人占大多数,而智商非常高的人和非常低的只占很少一部分,估计只有 2%左右。一般认为,智商只要超过 109,就可以被成为是聪明的人。通过心理学家对人的智商分布
19、大量研究表明,智力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的确很聪明,有的人的确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即决定人们的智力高低的因素是什么?这是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脑袋越大越聪明。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还列举了大量“理由”来加以“论证” 。例如,他们提出哺乳类动物的鼠、猫、狗、猴的脑要比人的脑小的多、轻得多,因此人类比动物聪明,能控制、支配动物。又说,刚生下来的婴孩的脑只有 400 克重,什么也不懂,智力水平很低,以后长大了,脑也变大变重了,智力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他们还提出,人到了晚年,脑的神经细胞数量急剧减少,人的智力也就开始下降,有的甚至变为“老糊涂” 。他们认为,这些证
20、据足以证明脑的轻重、大小可以决定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可以决定人的聪明程度。脑的大小、轻重果真能决定人的智力水平或聪明程度吗?的确,从动物进化观点来看,动物愈发展,愈进化,它的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就越好。就重量、大小来看,高等动物的脑要重一些、大一些,而且从一般规律来看,动物越高等,脑就越大、越重。这种脑组织上的进化和发展是为了动物更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智力发展水平越高的动物,它就越需要脑发展到相应水平。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过于简单地认为智力由脑的重量、大小决定的话,那么就会推论出一个错误的结论:即主宰宇宙的主人、万物的灵长不应该是人,而且另外几种动物了。例如,以成人的脑重量平
21、均计算,男子的平均重 1350-1400 克。女子的平均重 1200-1250克,而动物中鲸和象的脑,却远远超过人脑的重量。鲸脑有 9200 克之巨,象脑也在 4000克以上。尽管鲸和象在哺乳类动物中也是很聪明的动物,然而与人类的智力相比,是有天地之别的。例如,鲸类现在需要靠生态学家的大声疾呼,指定国际公法的保护,才能免遭灭族之灾。而象也只是成为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或热带居民托载货物、照料孩子、看门驯顺的工具,无法与人的智力相比较。另外,从人类发展史上也可以看出这点。根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大约在 70 万年以前南方古猿的脑重为 500 克左右,50 万年以前爪哇猿人的脑重为 900 克左右,都比
22、现代人的脑要轻,但是大约 10 万年以前的尼安德特人的脑重为 1500 克左右,要比现代人类的脑重一些,大一些,然而我们绝不能得出尼安德特人的智力高于现代人。有的伟人的脑确实要大一些,重一些。例如: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有 2012 克,大大高于一般人的平均数。然而有的伟人的脑却并不比一般人重,例如著名法国小说家法郎士的脑重只有 1017,与屠格涅夫相比,相差近一倍,可是谁又能从这两位文学巨匠中得出水的智力更发达这样的结论。再如,大数学家高斯的脑只有 1492 克,大诗人但丁的脑为1420 克,与一般人的脑重相差无几,可是他们的智力水平却不是一般人所比。爱因斯坦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博
23、学多才,记忆惊人,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在他逝世之后,有为病理学家对爱因斯坦的脑发生了“兴趣”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并不比普通人大,也不比别人重,脑组织的变化也在正常人的范围之内。伟人脑的重量。表中的数字表明,脑的重量可以不一样,然而他们的智力都是超群的,仅从脑重量可以不一样,然而他们的智力都是超群的,仅从脑重去判断人的智力之高低同样是荒唐的。此外,在脑的解剖史上,曾经发现过这样一个人的脑,他的重量居然达到 2800 余克,成为世界上脑子最重的人,如果按照脑重就是聪明的主要决定因素的话,那么该人的一定是世界上决定聪明的人,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他不仅不聪明,反而是一个什么都不
24、知道的大白痴。可见,脑的大小、轻重绝不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决定因素。有的人认为,如果说脑的大小、轻重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聪明程度,那么脑重与体重之比总能说明一点问题吧?于是有的学者将脑重与体重之比作为指标,观察智力水平的高低与这一比值之间的关系。动物系列脑重与体重的比值。从中可以看到,黑猩猩的比值最高,为 1/20;其次是鸟,第三是鼠,第四才是人,接着是狗、象、鲸。如果按照这个比值的次序来排列智力水平的高低,不是要闹出天大的笑话了吗?因此,这个数值同样不是决定聪明程度的决定因素。那么,在生物的进化中究竟是什么因素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相关呢?是大脑,而且是大脑的沟沟回回。如果我们将人的大脑打开一看,就会
25、发现,有许多沟裂,将大脑分成许多不同的部位,很不平整,这就是大脑的沟回。同样的,如果把鼠及兔的大脑打开,就会发现他们的脑非常平整,不像人的大脑那样复杂。猴的大脑也有沟沟裂裂,比鼠兔要复杂,但是仍无法与人的大脑相比拟。根据这种现象,有些人就推论,有卓越才能的人沟回一定要比普遍的人多得多,似乎沟回的多寡可以作为决定人的智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对不对呢?只能说有部分的正确性。但并不完全。从动物的进化观点来看,沟回的出现的确是动物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因此,一般将沟回的有无作为划分脑的发展水平之标准。有沟回的叫有回脑,无沟回的叫无回脑。高等哺乳动物就是有回脑,而低等哺乳动物则是无回脑。为什么不同动物的大脑
26、会出现这样结构上的差异呢?这是动物进化的结构。随着动物向高等方向的进化,它就愈来愈需要一个能够控制动物自己行为的、统一的“司令部” ,以应付外界千变万化的环境。这个“司令部”就是大脑,这一现象就叫“中枢段脑化现象” 。但是,脑的容积是有限的空间中向负责、精细的方向发展。于是,脑的分化愈来愈快,愈来愈精细,结构也愈来愈复杂。根据大脑生理学家的研究,所有的哺乳类动物的大脑皮层都几乎具有同样的厚度:2 毫米左右。怎么办?脑的有限的容积与适应千变万化的客观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为了容纳更多的信息,进行复杂的信息处理,必须要扩大大脑皮层的面积,所谓沟和裂就是在这种背景和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大脑沟回的
27、产生式生物进化过程中依靠“自身的努力”发展起来的,可以将它看做是“高级”的一种标志。正因为如此,咋一看我们的大脑并不大,但是如果把人的大脑皮层平铺整齐,就会有一张报纸那样打,大概有 2250 平方厘米左右。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发展,为脑细胞大量容纳、处理信息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一般动物所不能比及的。也是我们说“部分对”的原因之所在。为什么不完全呢?如果我们打开海豚这种动物的脑,就会发现一个难以置信的现象:海豚脑上的沟回要比人脑多得多。海豚的确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它具有很高的悟性。香港海上公园中的海豚表演,会使人拍案叫绝。它不仅会帮助同类,把受伤的同伴推到水面,继续呼吸,不致溺死,而且在海上会拯
28、救遇险的游泳者和沉船的遇难者,它甚至还可以经过训练,带着仪器游弋大海,侦查敌人的潜艇和船只。随着渔业的发展,还可以训练海豚担负牧渔工作。如果你看过香港海洋公园中的海豚表演,将会给您一生留下最美好的印象。海豚的智力水平可谓高。然而不能与人相比。海豚的上述本领还得依靠人的训练才能实现。因此,这种沟回决定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沟回的多寡知识对不同的动物种类具有意义。而对“享受”了动物进化最高成果的人类来说,大脑皮层的沟回多少对人类来说是机会相等的。大家知道,白痴很笨很傻,但是他们的大脑皮层同样具有很多的沟回。因此,沟回的多寡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关,但仍不能说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类的创造
29、能力是惊人的。人类已经用他的无与伦比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世间奇迹。今天之人类,更将科学技术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昔日的种种神话变成了现实。是什么原因使人类具有这等伟大的力量、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业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有了一块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大脑。这块大脑的功能是人类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出了一些特殊原因(遗传变异、天生的缺陷等等)之外,我们每个人都享有这一进化的成果一颗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大脑。让我们来简单地回忆一下这一进化历程吧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对外界只有一些及其简单的反应。例如,当某一物体触及变形虫的外表时,它不管这个对象能不能都吃,都立即伸出伪足并抓住他。多细胞的腔肠动物比
30、单细胞的变形虫进了一大步。这类动物的细胞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有的细胞是感觉细胞,有的是执行运动技能的肌肉细胞,而且还出现一种连接感觉细胞哦和肌肉细胞的中间细胞。学着认为,它就是原始的神经细胞。而且,中间细胞之间互相发生联系,形成神经网。这类动物以整个集体对刺激发生反应,因此这种反应仍是简单的、低级和被动的。到了像蚯蚓那样的环节动物,神经细胞开始集中,形成了神经节,并组成了神经链。其中,要数头部的神经节最大。如果把蚯蚓一分为二,有头部神经节的后一半身子只能产生无明确方向的运动。可见头部的神经节的作用已经比散在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节更重要。蚯蚓没有视觉和听觉,但触觉发展的很好。它可以根据叶子的形状
31、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拖住它,对窄叶子它会抓住其丙部,对宽叶子则抓住其顶端,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将叶子拖入洞中。发展到螃蟹、蜜蜂和蚂蚁这一类的节肢动物,神经链进一步集中,形成了三个神经节:脑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腹神经节。其中脑神经节特别大。它已经开始有能力“领导”全身的行为了。不过,这种领导行为的功能还是非常有限的。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螃蟹的脑神经节和腹神经节的联系切断,动了这一手术的螃蟹变一个劲地吃摆在它面前的食物,吃到最后,它的胃被涨破而撑死。而没有动过这种手术的螃蟹是绝不会干这种“自取灭亡”的傻事的。这类动物已经有视觉、嗅觉和味觉,行为也很复杂。例如,蜜蜂建造的六边形蜂房非常精致,好像是经过
32、精确计算似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蚂蚁通过神经节的协调作用,居然可以背起比自己重 50-60 倍的食物。真可以算得上一位“大力士” 。蚂蚁也很“精明” ,私心杂念也很重要,当蚁王用触须发现蚁窝的蚂蚁进到窝里以后,会毫不留情地把它逐出或杀死。尽管这类动物的某些行为如此乖巧,但这些都属于本能行为。动作相当呆板、千篇一律。如前所述,蜜蜂建造的蜂房可算是精致,以致可使不少建筑家感到惭愧的程度,然而蜜蜂只会“建” ,不会“修” 。当人们把蜜蜂的蜂房捅破后,蜜蜂并不去补挖它的破洞,而仍然在那里装蜜,就像它的房子还是完整无损的一样。在地球史上,无脊椎动物开始繁衍于六亿年前的寒武纪,到五亿年前的奥陶纪以后开
33、始出现了脊椎动物。所有脊椎动物身体的背侧,都有一根神经管,其前端发展成脑,并分化为延髓、脑桥、小脑、间脑和前脑。愈是高等的脊椎动物,其间脑和前脑(尤其是大脑皮层)发展得愈好。大脑皮层的出现,意味着脑摆脱了它与其它感觉器官的直接联系。动物不仅能对直接作用于它的事物的各种特性。下面,谈一谈脊椎动物心理的物质基础脑。大家吃鱼的时候会发现,鱼脑很小很小,只占全身重量的 1/300,或更少一些。鱼类基本上没有大脑皮层。但是与无脊椎动物相比,鱼类的嗅觉、视丘和小脑有了较大的发展,这和它的生活环境有关。鱼类依靠嗅觉能使其发现远距离的食物,视觉的发展则使它能去捕捉食物。鱼在水里的活动是非常活跃的,因此作为调节运动中枢的小脑很发达,起着重要的联合中枢的作用。正因为鱼类的大脑两半球很不发达,所以去掉鱼类的大脑并不影响它的运动和取食。实验证明,虽然鱼类发展水平相当低,但是鱼也可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可以训练鱼在敲鱼缸时,游向喂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