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勤工俭学论文:论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意义【摘要】新时期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了我们有力的支持。本文重点论述了高校勤工俭学在一些困难学生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以及对图书馆发展的特殊意义。 【关键词】勤工俭学 困难生 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转变,高校已实行收取学费制度。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教育体制逐步国际化的必然趋势。这给普通经济水平的家庭带来了一定压力,低收入家庭更是不堪重负。实践证明, 勤工俭学是缓解学生家庭经济压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完成学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而高校图书馆给学生
2、勤工俭学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1 高校图书馆引入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1 勤工俭学体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等学校实践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勤工俭学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将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已及将来的就业和创新创业提供帮助。 1.2 勤工俭学是我国教育方针在高校实践的体现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论述这一方针时指出,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实践证明,目的明确,管理完善的勤工俭学 ,通过“工”“ 学”结合,实现“教”“劳”结合,是新时期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实践。 1.3 国外高校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引入勤工俭学提供借鉴和支持 国外高校图书馆使用大学生的做法值得中国同行借鉴,尤其在美国, 高校图书馆学生工的总数平均达工作人员总数的 28.86。美国高校图书馆大量引入了学生工是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的,美国高校图书馆界认为图书馆大约 1/3 的工作是技术性的,如选书、编目、参考咨询等;2/3 的工作是非技术性的,
4、如上架、整架、装磁针、补书、搬运和打扫卫生。美国高校图书馆大量使用学生工承担繁重的和重复的非技术性工作。学生酬薪按小时计算,起薪是法定最低工资约为 美元/ ,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做法既缓解了部分学生经济压力,又减轻了图书馆人员不足的压力。 2 勤工俭学对解决高校困难生问题有主导意义 鉴于奖励、贷款和减免学费等帮困方式的弊端及实施难度 ,勤工俭学不失为既扶贫又扶志、既助学又育人的积极措施 ,应当作为高校帮困的主导方向。有关部门已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资助在校困难生的政策,各高校纷纷制定安排困难生参加学校勤工俭学的具体措施,其中安排到图书馆进行勤工俭学是一重要内容之一。 我校图书馆因教学科
5、研需要,延长了开馆时间, 原有的工作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量的需求,馆领导和学生处从勤工助学的角度考虑大胆从学生中招聘了一批名品学兼优的来图书馆工作。这些困难生根据他们的课余时间分成中午班、下午班、晚班和周末班,分别被安排到图书馆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等三个部门工作,以每小时 8 元的工资标准给他们以工作补助。每个学生每月可以有 120 元至 160 元不等的工资。这一举措同时解决了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和配合图书馆改革工作的两个问题。直接实现在校园参加了社会实践,将是他们大学生活中一份宝贵的人生财富。 3 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进行勤工俭学的特殊意义 高校图书馆引入大学生勤工俭学除了缓解学生经济压
6、力,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外,还对图书馆工作和学生自身品德修养也有着特殊作用, 是其他岗位勤工俭学所不能替代的。 3.1 图书馆是勤工俭学学生汲取知识的海洋 图书馆的勤工俭学生活让学生汲取知识更是如鱼得水。老师传授给同学们文献分类、书目查询的相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上架、整理图书等。琐碎的工作, 却磨练了他们做人的耐心;搬书倒架的顺序是不能出错的 ,这又锻炼了他们的细心。工作的经验促使学生广泛的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等各方向的书籍,更加贪婪的汲取知识, 使自己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3.2 勤工俭学学生的信息反馈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勤工俭学的学生是
7、沟通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 他们本身是读者,另一方面他们又为读者服务。作为读者,他们要遵守规章制度; 作为服务者 ,他们了解各种规章制度,在读者面前必须以身作则,这样就起到了模范带头和宣传作用。他们还可以将其他学生对该服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使工作人员意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便于进一步提高部门的服务质量。 3.3 勤工俭学能培养学生爱馆和爱书的文明风尚 勤工俭学的学生通过打扫卫生、整理书架、补书等劳动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于是他们自觉地爱书、护书,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文明借阅。我馆有一位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说 :“以前, 我随手丢书,拿了书随便乱放,现在通过自己劳动体验
8、到工作人员整书的辛苦 ,我再也不会随手丢书了,不仅这样,我还把我的体会告诉同学,同学们也表示以后要文明借阅,做文明读者。”的确,自从引入学生勤工俭学后 ,我馆的书整齐多了,同学们借阅习惯比以前好多了。可见这对培养学生做文明公民的品德是多么有意义。 3.4 勤工俭学让馆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服务和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提高 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一些部门人员缺编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任务重 ,压力大,馆员只得穷于应付借还、上架、整架等简单的劳动,而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高层次服务。这样无疑是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勤工俭学学生的加盟,使馆员从一些单纯的重体力中适当解脱出来,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层次服
9、务中,从而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馆员勤勤恳恳, 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耐心细致的良好品德往往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5 勤工俭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高校图书馆通过吸引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他们是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人 ,而不是被管理的对象 ,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总之,大学生在高校图书馆参加勤工俭学 ,既扶贫又扶志、既助学又育人 ,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品德修养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对图书馆服务和各方面工作有特殊意义,应该长期坚持并完善勤工俭学机制。 参考文献 1 高立平 .大学生勤工助学透视J.安康师专学报,1997,(1):91-93. 2 郑玮,马小红.论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科学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2003,(6):98-101. 3 郑彩莲 .高校” 勤工俭学” 的现状和前景J.中国青年研究,2002,(6):77-79. 4 王祝伟 ,李怀民.勤工助学是解决高校困难生问题的主导方向J.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2). 5 王芳.风景这边正好展眸图书馆改革J.图书馆通讯 ,河南大学图书馆主办,20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