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 声现象考点透视1.课标要求A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 产生和传播的条件。B了解 乐音的特性。C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D.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 应用。2.中考调查考试地区考试年份 分值 考 查 内 容武 汉 07/08 2/3 城市“ 禁呜 ”减小噪声的途径 /城市 “禁呜”及蝙蝠发出超声波等黄 冈 07/08 3/3 减小噪声的途径、超声波牙刷/音频 声音探测仪接收声波宜 昌 07/08 5/4 振动发声、识别音 调、控制噪声 /声音 识别,真空不能传声咸 宁 07/08 4/2 传声需要介质、声音识别与设计实验 / “闻其声知其人”的道理十 堰 07/08 2/2 降低噪声
2、措施/识别声音的音色荆 州 07/08 2/2 释“震耳欲聋.隔墙 有耳.掩耳盗铃.耳熟能详” 成语/振动与发声等仙潜油 07/08 2/4 “B 超 ”与次声波/声波与电磁波区别.“ 扩声设备”的扩声作用恩 施 07/08 4/4 物体发声与空气传声、声速大小 /灌 暧水瓶时音调及产生,地震波襄 樊 07/08 2/2 歌声在空气中传播/有关声现象的识别(音色、减小噪声,超声波等)黄 石 07/08 3/2 声音传播、音 调与超声波 检查/声叉振 动小球实验荆 门 07/08 2/4 吸音技术应用、振动传递能量 /声音 产生的原因孝 感 07/08 2/2 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产生与传
3、播3.命题导向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声学内容以“知道” 、 “认识” 、 “了解”的层次为主,所以本单元内容的命题题型主要是填空题和选择题,偶尔出现富有新意的实验探究题和材料解说题。因此要注意控制试题难度与深度的复习。() 本单元命题内容虽然所占分值不高,但是声学作为物理知识内容的一部分及其声音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主要工具等因素,决定了它在中考卷中不可缺失的地位;()近年来,许多地方的试题以“图片展示”和“实际应用”的形式作为声现象的命题新特点,从感受和体验的角度,重点考查声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应引起重视;() 在探究方面,利用转换法探究声的产生条件,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是
4、探究性试题的命题形式,注意把握;() 超声波的应用、噪声控制及声纳(回声)测距等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命题点,因为它能紧密而广泛地联系实际,是考查学生对本章内容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常考不衰的命题点。中考链接本章重点知识梳理1、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条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是物体发声的共同特征。(2)声源:能_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都可以产生声音。2、声音的传播:(1)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要靠_。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固体、液体2和气体都是介质。(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_中传播最慢。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_m/
5、s。(3)回声:一切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产生的一种_射回来的现象。3、声音的特性:(1) 音调:表示声音的_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_ 有关。(频率是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高音调就高,声音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声音听起来低沉。(2) 响度:指声音的_。响度与发声体的_有关,还跟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幅大,响度就大,反之亦小。(3)音色:指声音的_。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有关。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噪声:是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危害:噪声成为四大污
6、染公害之一,降低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类身体健康。(3)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_;在传播过程中_;在人耳处,防止进入人耳。简称:控源,截流,掩耳。5、声的利用:(1)超声波:高于 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2020000Hz(2)利用声音获取信息:A. 利用声纳探测距离;B.利用 “B 超”进行医疗诊断。(3)利用声音传递能量:A. 超声波碎石;B.超声波清洗;C.次声波武器。专题 1 知识梳理答案:1.(1)振动,振动 (2)发声 2.(1)介质 (2)空气,340 (3)反 3.(1)高低,快慢(频率) (2)大小,振幅 (3) 品质 4. (1)无规则
7、,妨碍 (3) 产生 阻断命题解密【范例一】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是本单元的主要的考查内容。请看下面考题。 (2008 南京)如图 1-1 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 lm误区警示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不要误以为“ 振动的物体就一定能 发声”。如正在飞行的蜜蜂和蝴蝶,人耳能听到蜜蜂翅膀振动声(约 300Hz),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 为蝴蝶翅膀每秒只振动五、六次,并不发出声音。2. 声音不能在没有介质的地方传播,因此真空不能 传播声音,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传播速度不能与光的 传播速度相混淆。(声音的 传 播速度不仅与介质种类有关,还 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但它与声音的频率和响
8、度无关)3.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能传声。不要误以为其它星球都没有大气 层。如土星、火星的大气层主要是 CO2。即使在月球地面上,若有振动,人也可能感觉到声音,因为固体也可以传声。4.不要误以为音乐都不属于噪声,即使 优美的音乐干扰了别人的休息和学习,对别人来说它也是噪声。5.在一般条件下,声音在空气中 传播时它的频率不变、 传播速度 稳定,但声音的响度(振幅)会随着距离增大而变小,因为能量在传播中会损 失衰减。医生使用听筒是减少声能在传输中的损失;如果用喊话筒喊话,则是集中声音的能量,并没有增大声源的响度。图 1-13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
9、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 解答思路试题没有直接去考“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而是让考生通过图文介绍的实验过程进行细细的体验,才能理清 “拴叉绕线插耳撞击听声”,然后水到渠成地回答出金属叉子“振动”发声,从实验的连接过程不难发现振动是通过“线和手指”传到耳朵的。试题的实践性很强 。答案振动,线和手指(固体)【命题变化】变化 结合地震命题,考查声音在何种介质中传播效果最好。(2008 镇江)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救援现场,废墟下的被困人员往往用砖块敲击周围物体求救,这是利用 传
10、声效果比气体好. 【答案】固体变化 要注意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这样的命题有:(2007 天津)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答案】AC变化 将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电磁波知识整合起来考查,是近年声学部分考试题目的一个热点。(2008 仙潜油)下列关于声波和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波和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人耳能感觉声波和电磁波的存在 D移动电话发射的是声波和电磁波【答案】B变化 打
11、破常规命题,是命题人的创新手段。如果敲击发声体产生不正常的振动,原来学习过的声音产生的条件还有效吗?回答是肯定的。这类题会干扰人的正常思维。(2006 桂林) 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敲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 )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答案】 A【范例二】声音特性是介绍乐音的三要素,中考对这一问题的命题频率也是较高的。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试卷中都有这类相关的题目。(2007株洲) 宋祖英和汤灿都是湘籍著名歌唱演员。当她们表演女声二重唱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她们的声音来,这主要是因为她们的歌声有不
12、同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音速 解答思路这道题考查的重点是声音的特色,既体 现了新 课标对乐音三要素“了解”的层次要求,又紧密联系了生活实际 。首先要区分 乐音三要素,第二要能识别生活中声音不同的特色,是因为不同发声体有可能出 现相同的响度和相同的频 率,但它 们的音色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声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此。答案A命题变化变化 结合“扩音设备”的功能,进一步检查考生是否把握声音三要素的实质。4(2008 仙潜油)学校召开大会时,使用扩音设备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改变声音的音色C加快声音的传播速度 D保护学生的听觉器官【答案】 A变化 关于“模
13、仿声音”的命题。(2008 聊城)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解答思路】 在声音的三要素中,只有音色才能代表某种乐器或动物发声的主要特征,因此如能模仿它的音色才能达到“惟妙惟肖”。 答案音色变化 关于弦乐调整问题的命题。(2007 扬州)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 而发声,小明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传到我们耳中的。【解答思路】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而同一个物体振动的频率又与物体振动部分的长短和物体的张紧程度有关。如琴弦越 长,它的振 动频率越小
14、;若琴弦 张得越紧,它的振动频率越高。答案振动,频率或音调,空气或介质【范例三】噪声污染己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关注环保是现代人的意识。防治噪声的污染问题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防治噪声是新课程中考命题的热点。(2007 宜昌) 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解答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对噪声的防治,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场景。如果对照“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分析每个选项,除了 “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只起监测作用)D 答案外,A、B、C
15、 三项都能防治噪声。但是,应注意到题干要求是“ 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则只有答案 B 正确。答案B 变化 全面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的准确判断.(2008 桂林)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思路】 A“消声器” 为阻断作用,B“禁鸣喇叭”为控源作用,C“吸音” 也为阻断(减弱)作用,D“带耳罩”为了掩
16、耳。答案D变化 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防治噪声污染的具体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考生应在生活中注意多观察了解,从综合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2006 武汉)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 热岛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答案】 B 变化 从人们细微生活中的防噪措施中命题,反映当代人的科学素养。(2006 临汾)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A使盆更
17、加美观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5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D增强其散热性能【答案】 C【范例四】声波的利用。这类试题是将声学的有关知识进行运用,包括解释现象、分析论证以及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应用的了解。(2006 镇江)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解题思路 试题取材于三峡大 坝工程建设,很自然地渗透了情感价值的教育。根据超声波的定义,振动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为超声波,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原因是“频率太高
18、”,答案 C 正确。变化在医学上,医生利用 “切脉” , “听诊” , “叩诊” , “超声波”等多种声学方法获取病人体内是否患病的信息,也经常成为命题材料。(2005 泰州)如 图 1-2, 医 生 正 在 用 听 诊 器 为 病 人 诊 病 . 听 诊 器 运 用 了声 音 ( 填 “具 有 能 量 ”或 “传 递 信 息 ”) 的 道 理 ; 来 自 患 者 的声 音 通 过 橡 皮 管 传 送 到 医 生 的 耳 朵 , 这 样 可 以 提 高 声 音 的 (填“音调”或“响度” ). 【解答思路】 听诊器是医生获取病人体内信息的常用工具,它有利于声音传输而减少通道的能量损失,但不会改
19、 变声源本身所发 声音的频率、响度和音色。【答案】传递信息,响度 变化 声纹锁在生活中应用。(2008 厦门) 如图 l-3 是一种新型锁 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答案】 C变化 用于解释生活中“吸音技术”的命题。(2008 荆门)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采用蜂窝状的材料,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答案
20、】 A【范例五】科学探究既是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学习的内容。在中考试题里,命题人不失时机结合本单元的探究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非常必要的。(2004 上海)图 1-4 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度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度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解答思路】 本题用生动的图文、最少的文字考查学生对声音的某一方面的探究。命题短图 1-4图 1-2图 1-36小精悍,立意明确。吹管能发声,是管内空气柱振动的结果。空气柱的长短决定它振动频率的高低。【答案】 C.变化 考查探究过程中的“分析获得的实验信息
21、,得出实验结论” 。(2005 黄冈)如图 1-5a 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 b、c 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图 d、e 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a b c d e【答案】 响度大,振幅大;d;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变化 考查探究方案的设计。(2005 咸宁)小敏和小晖跟爸爸去钓鱼,他们来到湖边跑来
22、跑去并大声谈笑,爸爸说:“你们俩把鱼吓跑了,我怎么钓啊?”鱼儿是怎么被吓跑的呢?小敏猜想:鱼儿离人较远,可能听到人的吵闹声被吓跑了 .小晖猜想:鱼儿没有耳朵,可能看到晃动的人影被吓跑了 .请你针对他俩的猜想,各设计一种方案,验证他们的想法是否正确符合就地取材,现场实施原则.方案一:方案二:【答案】方案一:人离远点或躲起来,大声叫喊或突然击掌,观察鱼儿是否有反应方案二:人站在水边,突然向鱼儿挥手或用鱼杆在水面上空晃动,观察鱼儿是否受惊水平测试专题 1 声现象 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08 宜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某人的声音的A 响度 B音色 C音调 D
23、 频率 2. (2008 黄石)如图 1-6 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3.(2008孝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图 1-5图 1-67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4.(2008 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右表提
24、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 A蝙蝠 B海豚C猫 D大象5.(2008 武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蝙蝠的视力很差,它通过接收自己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物体C.弹拨的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6. (2007 河南)如图 1-7 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
25、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8. (2008 宿迁)如图 1-8 是 08 春晚节目逗趣中的一个画面, “狗叫、鸟鸣及手影” ,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手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演员模仿的是动物叫声的音调D居民家中电视机收到该节目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9.(2008 襄樊)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我们能区分不同
26、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10. 如图 1-9 所示,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 ”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 1A. 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二、填空题11.(2008 哈尔滨)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播的 12.蛇是没有耳朵的,它是怎样“听”到外面世界动静的呢?科学家发现,如果蛇
27、将头贴在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蝙蝠 1000Hz120000Hz海豚 150Hz150000Hz猫 60Hz65000Hz大象 1Hz20000Hz1-7图 1-9图 1-88地面上,它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灵敏地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传声去“监听”敌人或猎物所发出的任何细微的_. 13.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 100m 宽的林带可降低 2025 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 中降低噪声的。 14.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蝙蝠在飞行时会
28、发出 波,如图 1-10 所示,这些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就能准确判断空中目标的位置。这种方法被科学家称为“回声定位原理” 。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系统,利用它可以判断海洋深度、敌方舰船和水中鱼群的位置等。15.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 。从声学角度来讲,前者是使声音_增大,后者是要较好地保持原声的_. 三、实验与探究题16.(2008济宁) 在图1-11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同学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17.如图 1-12 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 一手机拨打罩
29、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可见电磁波_在真空中传播,声音_在真空中传播。(填“能”或“不能”)。 18.(2008 恩施)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1 )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2 )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瓶内水引起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的振动引起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1
30、9. (2008 常州)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手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l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 1-13(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10 cm 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 1-13(乙)所示,则 AOB 是该光路的(入射角反射角) 此时耳图 1-10图 1-11图 1-12图 1-139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_(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
31、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弱)于玻璃板四、综合应用题20. 假如气体不能传声,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21.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22.地震资料介绍:北京时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在四川汶川 县(北纬 31 度,东经 103.4 度)发生震级为里氏 8 级的强烈地震,造成人 员和财产巨大损失,重 庆、武汉、杭州等地也有震感。地震时震源的振动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分 别约为 3.4km/s 和 5.6km/s。震
32、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如图 1-14),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地区的人们会感到地面“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会感到地面在“左右摇摆”。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1)请你分析造成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原因是什么?(2)若地震时测出纵波和横波到达震中的时间差为 2 秒,那么,震源到震中的距离是多少?专题 1 声现象 测试题参考答案一、1.B 2.C 3.C 4.D 5.B 6.A. 7.A 8.C 9.C 10. D 二、11.琴弦的振动,空气 12.固体或大地,振动 13.无规则振动,传播过程 14.超声,反射,声呐 15.响度,音色三、16.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17.能,不
33、能 18.(1)音调越来越高;(2)可能是由于暖水壶壁振动产生的或可能是水在下落过程中振动产生的、或可能是水下落时与瓶内空气摩擦引起空气振动产生的或其它合理的猜想 19.(1)空气 (3)入射角,能 (4)强四、20.(1)世界一片寂静,每个人像变成了聋子。 (2)在一般情况下,无法用语言交流。 (3)我们可能象聋哑人一样,需要学习手语交流。21.(1)医生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2)使用“B 超”诊断病情;(3)超声波金属探伤;(4)超声波培育种子;(5)利用声呐测距离22.(1)当纵波到达地面时,由于波动传递的能量巨大,能使地面房屋和山体的地基上下振动,造成地基松散甚至塌陷,如果再加上横波左右振动摇摆,凡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或山体(特别是松散部分)都可能会因左右晃动而垮塌。尤其是震中地区波动能量最大,损失最严重。(2)设纵波的波速为 v1,它从震源传到震中时间为 t, 横波的波速为 v2,设震源到震中的距离为 s. 则有:纵波传播:Sv 1 t 横波传播 : Sv 2( t+2) 联立求解得 S17.3km. 震源震中图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