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与脑关于同脑异体连体婴儿的思考据国外媒体报道,加拿大四岁女童塔蒂安娜霍根和克莉丝塔霍根是一对极为罕见的“头颅连胎”连体婴,出生时脑袋相连,共用一个大脑,她们不仅能体验到对方的身体与心理感受,还能通过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令全世界的医学专家都惊讶不已。塔蒂安娜和克莉丝塔似乎还能体验到对方的感受。费莉西亚说:“如果其中一个受伤,另一个也会感觉到,如果你教训姐姐,那么妹妹也会哭。” 但是,她们的性格不同:克莉丝塔是个霸道的小女孩,而塔蒂安娜更听话,无论克莉丝塔想去哪儿,她总顺着姐姐的意。费莉西亚说:“塔蒂安娜更听话。大多数时间,姐姐叫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克莉丝塔更不讲理,我觉得她有点霸道。”本博觉得
2、这是一个理解心脑功能以及性格决定等复杂生命现象的难得机会。中医的五脏六腑与西医解剖的五脏六腑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了解中医学的“ 心” 以前,必须跳出现代西医解剖学的“心”的思维限制,在古代的黄帝创造了“五藏学说” 。 “五藏学说”是把人体的能看得见的功能活动、物质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划分为五个系统,就是心(火、小肠) 、肝(木、胆) 、脾(土、胃) 、肺(金、大肠) 、肾(水、膀胱) ,并配以六腑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整体描述五个系统各自的功能和他们之间在生理病理的相互影响。而脑是奇恒之府之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总称为奇恒之府。奇恒,异于平常之谓。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贮藏阴精
3、的器官,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其中除胆为六腑之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O、神 神:元神、识神、欲神元神:灵感直觉 识神:逻辑思维理性理智思维欲神:眼耳鼻舌身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 ) ,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称“元性” 、 “真性” ,因其不是思虑之神(即意念活动 ),故表现如婴儿不识不知而又具备感觉、灵动的状态。老子所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专气致柔能婴
4、儿,涤除玄览能无疵,爱民治国能无为,天门开阖能无雌,明白四达能无知, ”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动状态。 “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 。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质性日彰,元性日微,结果欲神将掩盖元神,此乃“气质之性胜本元之性”;若杂念纷坛则元神即退,摒除杂念则元神即现,此乃“念止神即来,念动神即去” (养真集 )一般人先天元神为后天识神所蔽,昼思夜梦如云遮月,因而元神隐退,识神常日主事。若能静定归一、无思无念,识神自然隐退,元神真性显现,此即佛、道两家之所谓见性。一、脑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
5、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 “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 (医学入门 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 ) ,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 五脏生成 ) 。脑的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 (本草纲目 ) ,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 ):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 “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 ) 。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
6、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2.主精神意识: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灵枢本神 ) ,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 (医林改错 ) 。 “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 (类证治裁卷之三 ) ,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
7、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 ) 。 “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医林改错 ) 。脑实则神全。 “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 , “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 , “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 (医易一理 ) 。二、心心者,君主之官,为人体生命之总司,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素问.痿论 说“心主身之血脉 ”,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是血液运行的隧道,血是运行于隧道中的液态物质。心主血脉是指-心有主管全身的血在脉中运行的功能。血在脉道中运行靠
8、的是什么动力呢? 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心藏血脉之气”这个气就是“心气” ,这个心气(动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是先天就有的(也可以说是天生的,是人类千万年不断进化而来的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动力”)很抽象的东西。中医学的“心”不但包含了现代解剖学的心,还概括描述了比现代解剖学的心脏还要复杂、抽象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久经实践和对比得出的,相当于现代的唯物辨证法。所以古人就把它划分为一个相对的系统(五个系统之一) ,供后人参考学习和完善。机体的血、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管道中循环不休,维持生命的活动,直至某些原因导致这个循环发生障碍停止运转,生命就完全终结。2. 主神志:心主神明。神,是人
9、体所有生命活动的体现,同时包含了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三、心脑相通“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 ) 。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 “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 脏腑 ) ,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可从心论治,或心脑同治。四、脑与五脏息息相通神虽分属于五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志,虽然五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而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肾精充盈,髓海得养
10、,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肾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五脏是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五脏(别忘了元神一般处于被屏蔽状态,有名无权哦。只有得道高人例外),脑的生理病理与五脏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亦从脏腑论治,其关乎于肾又不独责于肾: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与其他四脏无关。对于脑的病变,也不能简单地仅仅责之于肾,而与其他四脏无关。五、脑死亡与心死亡由心与脑的关系可以发现,鉴定生死时,脑死亡比心死亡的标准更合理。虽
11、然说“哀莫大于心死 ”但心死人不一定死哦。甚至有“人心死,道心生” 之说。呵呵,开玩笑了。中医古籍上记载人溺水一日甚至数日,虽然心跳停止,但依然可以救治活命,也说明脑是生命的主宰。(见: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溺水急救方 2)具体到这个连体婴儿,如果一个婴儿的心脏停止跳动,那也只是她这一部分身体“失去知觉 ”,但依然有苏醒的可能。而如果脑死亡了,那两个人就都没了。由此可见,中医不是不重视脑,而是太重视脑了。六、小结所以,关于这对同脑异体,性格各异的姐妹,我觉得,很像产自一气的阴阳二气。虽是同根生,但禀性各异,元神相同而识神不同而已。实在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正如老子所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