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6955284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年制教材11小儿推拿疗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4附 录一、小儿推拿疗法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易为患儿接受,用于治疗儿科的一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小儿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有的手法虽与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动作及操作方法却有所不同,采用的穴位也有与成人不同之处。(一)常用手法1.推法:用拇指面(正、侧两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选定的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直推法(图附1) ;用双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两端分开推,称分推法(图附2)。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选定的穴位上贴住皮肤,带动皮肉筋脉作旋转回环活动,称揉法(图附3)。治疗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3.捏脊法: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

2、对准食指前半段(图附4) ,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图附5) 。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两旁,算作捏脊一遍。此法多用于小儿疳积,故又称“捏积”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拢)面自患儿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处,称推脊法(图附6) 。此法适用于高热。图附1 直推法 图附2 分推法 图附3 揉法 215图附4 捏脊姿势 图附5 捏脊操作 图附6 推脊法(二)常用穴位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见图附7 及表附1。(1) 手部 (2) 背部 (3) 正面图附7 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表附-1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表穴名 位 置 主 治 操 作脾土 拇指罗纹面 泄泻、呕吐 用推法,推

3、200500 次大肠 自示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成 积滞、泄泻 用推法,推 100300 次一直线板门 大鱼际隆起处 胸闷、呕吐、积滞 用推法或揉法,操作50腹满、食欲不振 200 次三关 前臂桡侧边缘,自腕横纹直 外感怕冷无汗、营 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上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养不良 肘部,推 200500 次六腑 前臂尺侧边缘,自腕横纹直 发热、多汗 用推法,自肘部向下推至上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虚证忌用 腕部,推 100500 次天河水 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 身热烦躁,外感发 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热 肘弯处,推 100500 次七节 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泄泻、痢疾

4、、食积 用推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腹胀、肠热便秘 而上均可,推 200500 次龟尾 尾椎骨处 泄泻、脱肛、便秘 用揉法,揉 300600 次丹田 脐下 2 寸 少腹痛、遗尿、脱 用摩法或揉法,操作 35肛,小便赤少 分钟(三)几种常见病证的治疗举例1.外感发热:推天河水 300 次,推六腑 300 次,推脊 500 次,拿风池、肩井各数次。发热无汗加推三关 400 次。2.疳证:推脾土 500 次,推大肠 200 次,推三关 400 次,摩腹 5 分钟,捏脊 5 遍。2163.泄泻:推脾土 500 次,推大肠 200 次,摩腹 5 分钟,揉脐 3 分钟,推七节 300 次,揉龟尾 500 次。吐

5、乳加揉板门 50 次。4.脱肛:揉丹田 5 分钟,摩腹 3 分钟,揉龟尾 600 次,推七节 800 次。二、7 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高、胸围、头围正常值表附-2 中国九市城郊 7 岁以下正常男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95 年,均值)体重(kg) 身高(cm) 胸围(cm) 头围(cm)年龄组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初生3 天 3.30 3.27 50.4 50.3 32.7 32.7 34.3 34.21 月 5.10 5.08 56.9 56.5 37.6 37.5 38.1 38.02 月 6.16 6.20 60.4 60.0 39.8 39.6 39.7 39.

6、73 月 6.98 6.93 63.0 62.5 41.4 41.1 41.0 40.9 4 月 7.56 7.45 65.1 64.4 42.3 41.9 42.1 41.9 5 月 8.02 7.91 67.0 66.2 43.0 42.8 43.0 42.9 6 月 8.62 8.34 69.2 68.3 44.0 43.5 44.l 43.9 8 月 9.19 8.89 72.0 71.0 44.8 44.3 45.1 44.7 10 月 9.65 9.29 74.6 73.4 45.5 44.9 45.8 45.5 12 月 10.16 9.72 77.3 76.1 46.3 45.

7、6 46.5 46.0 15 月 10.70 10.17 80.3 78.7 47.2 46.5 47.1 46.5 18 月 11.25 10.72 82.7 81.3 48.0 47.3 47.6 47.1 21 月 11.83 11.27 85.6 83.8 48.6 48.0 48.1 47.5 2.0 岁 12.57 12.00 89.1 87.O 49.4 48.9 48.4 48.0 2.5 岁 13.56 12.98 93.3 90.9 50.3 49.8 49.0 48.5 3.0 岁 14.42 13.85 96.8 94.3 50.9 50.5 49.4 48.9 3.5

8、 岁 15.37 14.67 100.2 97.6 51.7 51.3 49.8 49.2 4.0 岁 16.23 15.51 103.7 101.0 52.4 51.9 50.1 49.5 4.5 岁 17.24 16.29 107.1 104.2 53.3 52.7 50.4 49.8 5.0 岁 18.34 17.17 110.5 107.5 54.2 53.4 50.7 50.0 5.5 岁 19.38 17.99 113.7 110.4 55.0 54.1 50.9 50.3 67 岁 20.97 19.33 117.9 114.3 56.3 55.3 51.3 50.5 21721

9、8表附 -3 中国九市城郊 7 岁以下正常女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1995 年,均值)体重(kg) 身高(cm) 胸围(cm) 头围(cm)年龄组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 城区 郊区初生3 天 3.20 3.18 49.8 49.7 32.6 32.5 33.9 33.9 1 月 4.81 4.78 56.1 55.7 36.9 36.7 37.4 37.3 2 月 5.74 5.73 59.2 59.0 38.9 38.7 38.9 39.0 3 月 6.42 6.40 61.6 61.3 40.2 40.0 40.1 40.0 4 月 7.01 6.97 63.8 63.0 41

10、.3 40.9 41.2 41.0 5 月 7.53 7.37 65.5 64.8 42.1 41.6 42.1 41.9 6 月 8.00 7.81 67.6 66.8 42.9 42.5 43.0 42.8 8 月 8.65 8.37 70.6 69.4 43.9 43.4 44.1 43.7 10 月 9.09 8.72 73.3 72.1 44.5 44.0 44.3 44.4 12 月 9.52 9.23 75.9 75.0 45.2 44.7 45.4 45.0 15 月 10.09 9.60 78.9 77.3 46.1 45.4 46.0 45.5 18 月 10.65 10.

11、14 81.6 79.9 46.8 46.3 46.5 46.1 21 月 11.25 10.70 84.5 82.6 47.4 47.1 46.9 46.5 2.0 岁 12.04 11.49 88.1 85.9 48.2 47.9 47.4 47.0 2.5 岁 12.97 12.49 92.0 89.7 49.2 48.9 48.0 47.5 3.0 岁 14.01 13.39 95.9 93.5 49.9 49.5 48.4 48.0 3.5 岁 14.94 14.18 99.2 96.6 50.7 50.1 48.8 48.3 4.0 岁 15.81 14.94 102.8 99.9

12、 51.3 50.6 49.1 48.5 4.5 岁 16.80 15.84 106.2 103.2 52.1 51.5 49.4 48.8 5.0 岁 17.84 16.70 109.8 106.5 52.9 52.1 49.7 49.1 5.5 岁 18.80 17.53 112.9 109.5 53.6 52.8 50.0 49.4 67 岁 20.36 18.74 117.1 113.5 54.9 53.8 50.3 49.6 219三、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表附-4 常见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病 名 潜伏期(常见) 隔 离 期 接触者检疫期水 痘 1021

13、 日(1317 日) 隔离至全部皮疹干燥、结痂、脱 医学观察 21 日落为止,不得少于发病后 2 周麻 疹 621 日(1012 日) 隔离至出疹后 5 日,合并肺炎者 易感者医学观察 21 日,接受过延长隔离至出疹后 10 日 被动免疫者检疫 28 日风 疹 525 日(1021 日) 隔离至出疹后 5 日 不检疫流行性腮腺炎 830 日(1421 日) 隔离至症状和体征消失为止或发 医学观察 21 日病后 10 日 流行性感冒 数小时4 日(12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止或热退后 2 日 大流行期集体机构人员检疫 4日 猩红热 17 日(24 日) 隔离至接受治疗后 7 日 医学观察 7 日

14、 白 喉 17 日(24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咽拭子培养 2 次 医学观察 7 日阴性为止或于症状消失后 14 日百日咳 221 日(710 日) 隔离至发病后 40 日或痉咳后 30 日 医学观察 21 日流行性脑脊 17 日(23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3 日或发病后 7 医学观察 7 日髓膜炎 日流行性乙型 421 日(1014 日)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隔离在有防 不检疫脑炎 蚊设备室内脊髓灰质炎 335 日(514 日) 隔离期不少于发病后 40 日 集体机构儿童检疫 35 日病毒性肝炎 甲型 1540 日 隔离自发病日起不少于 30 日 密切接触者检疫 40 日(34 周) 乙

15、型 26 月(60160 日)细菌性痢疾 数小时7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连续 3 医学观察 7 日(24 日) 次阴性为止阿米巴痢疾 4 日1 年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粪便检查 3 次阴 不检疫(714 日) 性为止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 4 小时3 日(18 小时)葡萄球菌 0.56 病人集中隔离治疗 不检疫小时(2.53 小时)肉毒杆菌 2 小时10 日(1236 小时)嗜盐菌(副溶血弧菌)199 小时(620 小时)伤 寒 540 日(714 日) 隔离至体温正常后 16 日为止;或 医学观察 25 日症状消失,停药 3 日后大便培养连续 3 次阴性止副伤寒 215 日(68 日) 同伤

16、寒 医学观察 15 日220续表附-4病 名 潜伏期(常见) 隔 离 期 接触者检疫期霍乱副霍乱 数小时7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连续 3 医学观察 5 日,并大便培养3(13 日) 次阴性止,或自发病日起至少 2 周 次阴性 流行性斑疹 521 日 彻底灭虱,或体温正常后 12 日解除 彻底灭虱,医学观察 15 日伤寒 (1014 日) 隔离 恶性疟 715 日(12 日) 不隔离,住室内应防蚊、灭蚊 不检疫疟疾间日疟、 1020 日 不隔离,住室内应防蚊、灭蚊 不检疫卵形疟 (1315 日) 长潜伏期原虫可达 6 个月以上) 三日疟 1445 日 不隔离,住室内应防蚊、灭蚊 不检疫

17、(2130 日) 流行性出血 460 日 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不检疫热 (714 日) 布氏杆菌病 3 日1 年(14 日) 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 不检疫钩端螺旋体 328 日(10 日) 隔离治疗至痊愈为主 不检疫病 112 日(34 日) 隔离治疗至淋巴结肿完全愈合,菌 医学观察 9 日,接受过预防 检 3 次阴性为止 接种或血清者检疫 12 日肺鼠疫 数小时3 日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痰液培养 3 次阴(13 日) 性狂犬病 10 日1 年以上 病程中隔离治疗 不检疫,被可疑狂犬咬伤后注(1299 日) 射疫苗四、计划免疫程序表附-5 计划免疫程序免疫制剂名称 接种对象 接种方法及剂量

18、 初种和复种时间 免疫期 备注卡介苗 初生婴儿及 皮内注射每次 O1m1 初种:出生 2448 小时 34 年 结核菌素试 复种:34 岁、78 岁验阴性儿童 1112 岁(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脊髓灰质炎减 2 足月龄7 先服 I 型糖丸 1 粒, 初服:2 足月龄婴儿 3 年以上 切忌用热开水毒活疫苗 足岁 间隔 1 月后再同时服 加服:1、2、7 足岁时剂 吞服、型各 1 粒 量同初服百日咳菌苗白 3 足月龄 皮下注射 0.250.5 初种:3 足月龄婴儿 如 5 足月龄开 221喉类毒素破伤 4 足岁 ml 共 3 次,每次间隔 复种:第 2 年、4 足岁 始全程,则首次风类毒素三联 1

19、3 个月 时各加强 1 次 加强在 3 足岁续表附-5免疫制剂名称 接种对象 接种方法及剂量 初种和复种时间 免疫期 备注麻疹减毒活疫 8 足月龄以上 皮下注射 O.35m1 初种:8 足月婴儿 46 年 丙种球蛋白注射苗 的易感儿童 复种:小学一年级学生 以上 后至少间隔13月才能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流行性乙型脑 1 足岁以上 皮下注射 2 次,间隔 7 初种:1 足岁开始 1 年炎灭活疫苗 儿童 10 天,学龄前儿童 加强:次年,小学一、四全程和加强均为 0.5ml 年级各加强 1 次小学生为 1.0m1伤寒、副伤寒 疫点周围人 皮下注射全程 3 次,每 每年加强 1 次,连续 3 1 年

20、可采用皮内注甲乙三联死菌 群(2 岁以上 次间隔 710 天,剂 年(加强剂量为 26 岁 射法,剂量均 苗 儿童) 量 26 岁 O.2 ml、 0.4ml,714 岁 0.6ml, 为 0.1ml,加强 0.4ml、0.4ml,714 15 岁以上 1.0ml) 时每年 1 次,连 岁 0.3 ml、0.6 ml、 续 2 年. 0.6ml,15 岁以上 0.5 ml、1.0 ml、1.0ml 霍乱死菌苗 疫区儿童 皮下注射 2 次,间隔 每年加强 1 次,(加强 36 个 要求在流行前710 天,剂量 6 岁以 剂量为 6 岁以下 0.4ml, 月 1 月完成下 O.2 m1、O.4m1

21、,7 714 岁 0.5ml,15 岁14 岁 0.3 m1、0.6 以上 1.0ml)m1,15 岁以上 0.5 m1、1.0ml流行性斑疹伤 疫区儿童 皮下注射全程 3 次,每 每年加强 1 次,加强 1 年 寒死疫苗 次间隔 510 天,剂量 剂量为 14 岁以下 0.614 岁以下为 O.30.4 0.8ml,15 岁以上 1.0ml 、0.60.8 ml、 ml0.60.8ml,15 岁以上0.5 ml、1.0 ml、1.0ml狂犬病死疫苗 被狂犬、疑 肌内注射全程 10 针, 和狂犬病血清似狂犬的动 即被咬伤后 0、1、2、 40u/kg 联合应物咬伤、抓 3、7、10、14、20

22、、 用(将抗血清伤者 30、90 天各 1 次,每次 先作过敏试验,1 支疫苗 再于伤口滴注,局部浸润注射, 剩余的血清可肌内注射)可提222高预防效果。伤口及早处理冻干流行性脑 与患者密切 皮下注射 0.5ml 1 年左 作应急接种用脊髓膜炎多糖 接触的 3 右 的制剂用稀释体菌苗(A 群) 14 岁儿童 液稀释 续表附-5免疫制剂名称 接种对象 接种方法及剂量 初种和复种时间 免疫期 备注精制白喉抗毒 与白喉患者 皮下或肌内注射 3 周 可和白喉类毒素 密切接触而 10002000u 素 0.5ml 分别锡克反应阳 注射,达联合预性的体弱儿 防作用。注前先作过敏试验精制破伤风抗 受伤后有发

23、 5 年内未经破伤风类毒 3 周 可和破伤风类毒素 生破伤风可 素全程免疫者,皮下或 毒素 0.5ml 同能者 肌内注射 15003000u, 时分别注射,伤口严重者加倍量 注前先作过敏试验 五、儿科常用临床检验正常值表附-6 小儿各年龄血液细胞参考值(均数)测定项目 第 1 日 27 日 2 周 3 月 6 月 12 岁 45 岁 814 岁红细胞(10 12/L)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45有核红细胞 0030.10 003010 0 0 0 0 0 0网织红细胞 003 O003 0015 0005 0005 0005 红细胞平均直径 8086 77 73 7

24、1 72 (m)血红蛋白(g/L)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139红细胞压积 O53 043 034 037 037 O40 04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fl) 35 34 29 28 29 30 31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032 O34 033 033 032 033 034白细胞(10 9 /L) 20 15 12 12 11 8中性粒细胞 065 040 035 031 036 0.58 0.550.65嗜酸与嗜碱粒细胞 003 005 004 003 002 002 002淋巴细胞 020 040 055 060 056 034

25、 223030单核细胞 007 012 006 006 006 006 006未成熟白细胞 010 003 0 0 0 O 0血小板(10 9/L) 150250 250 250300表附-7 尿检查正常参考值测定项目 法定单位 旧单位蛋白定 性 阴 性 阴 性定 量 40mg/24h 40mg/24h糖定 性 阴 性 阴 性定 量 28mmo1/24h 05g/24h 比 重 10101030 10101030渗透压 婴儿 50700mmol/L 50700mOsm/L儿童 3001400mmo1/L 3001400mOsm/L氢离子浓度 00132umo1/L 4580pH(平均 10m0

26、1/L) (平均 60)沉 渣白细胞 5 个/HP 5 个/HP红细胞 3 个/HP 3 个/HP管 型 无或偶见 无或偶见Addis 计数白细胞 100 万/12h 100 万/12h红细胞 050 万/12h 050 万/12h管 型 05000/12h 05000/12h尿液化学检测 尿胆原 672mol/24h 4mg/24h钠 95310mm01/24h 2271g/24h钾 3590mmol/24h 1435g/24h氯 80270mm01/24h 2896g/24h钙 2510mmol/24h 100400mg/24h磷 1648mmol/24h 0515g/24h镁 2583m

27、mo1/24h 60200mg/24h肌 酸 008206mmol/24h 1536g/24h肌 酐 011O132mmo1(kg24h) 1215mg/(kg24h)尿 素 166580mmo1/24h 1536g/24h淀粉酶 80300Uh(somogyi 法) 64U(温氏)22417羟类固醇 婴儿 1428mo1/24h 0510mg/24h儿童 28155mo1/24h 1056mg/24h17酮类固醇 2 岁 35mo1/24h 1mg/24h212 岁 352lmo1/24h 16mg/24h表附-8 小儿脑脊液正常参考值测定项目 法定单位 旧单位压 力 新生儿 290780P

28、a 3080mmH 20儿 童 6901765Pa 70180mmH 20细胞数红细胞 2 周 67510 6/L 675/mm32 周 0210 6/L 02/mm 3白细胞(多为淋巴细胞) 婴 儿 02010 6/L 020/mm 3 儿 童 O1010 6/L 010/mm 3蛋 白定性(Pandy 试验) 阴 性 阴 性 定量 新生儿 2001200mg/L 20120mg/d1儿 童 400mg/L 40mg/dl糖 婴 儿 3949mmo1/L 7090mg/d1儿 童 2844mmol/L 5080mg/dl 氯化物 婴 儿 111123mmo1/L 111123mEq/L儿 童

29、 118128mmol/L 118128mEq/L 表附-9 血液生化检验正常参考值测定项目 法定单位 法定旧 旧单位 旧法定总蛋白(P) 6080g/L 01 68g/d1 10白蛋白(P) 3454g/L 01 3454g/d1 10球蛋白(P) 2030g/L 01 23g/d1 10蛋白电泳(S)白蛋白 055061 100 55%61% 001 l球蛋白 004005 100 4%5% 001 2球蛋白 006009 100 6%9% 001 球蛋白 009012 100 9%12% 001 球蛋白 015020 100 15%20% 001纤维蛋白原(P) 24g/L 01 020

30、4g/dl 10 1-抗胰蛋白酶(S) 1525 100 150250mg/d1 001C-反应蛋白(S) 681800g/L 1 681800ng/d1 1225免疫球蛋白 A(S) 1402700mg/L 01 14270mg/d1 10G(S) 5165g/L O1 5001650mg/d1 10M(C) 5002600mg/L 01 50260mg/dl lO补体 C3(S) 6001900mg/L 01 60190mg/d1 10铜蓝蛋白(S) 0204g/L 100 2040mg/d1 001转铁蛋白(S) 24g/L 100 200400mg/d1 O01铁蛋白(S) 7140g

31、/L 1 7140ng/m1 1红细胞原卟啉 089mo1/LRBC 5626 50g/d1 0017续表附-9测定项目 法定单位 法定旧 旧单位 旧法葡萄糖(空腹 B) 3355mmol/L 18 60100mg/dl 0056胆固醇(PS) 2852mmol/L 387 110200mg/d1 0026甘油三酯(S) 023124mm01L 8854 20110mg/d1 O011血气分析(AB)氢离子浓度 3550nmo1/L - 73745pH -二氧化碳分压 476kPa 75 3545mmHg 0133 二氧化碳总含量 2028mmol/L 1 2028mEq/L 1氧分压 106

32、133kPa 75 80100mmHg 0.133新生儿 6090mmHg氧饱和度 091097mo1/mo1 100 91%97% 00106085(V) 60%85%标准重碳酸盐 2024mmo1/L 1 2024mEq/L 1缓冲碱 4552mmo1/L 1 4552mEq/L 1碱剩余 -4+2mmo1/L 1 -4+2mEq/L 1婴儿-7-1mmo1/L -7-1mEq/L二氧化碳结合力(P) 1827mmo1/L 224 4060Vo1% O449阴离子间隙 716mmo1/L 1 716mEq/L 1血清电解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S)钠 135145mmo1/L 1 13514

33、5mEq/L 1钾 3545mmo1/L 1 3545mEq/L 1氯 96106mm1/L 1 96106mEq/L 1磷 1318mmol/L 31 455mg/d1 0323钙 2227mmo1/L 40 88108mg/d1 025镁 0710mmo1/L 243 1824mg/d1 0411锌 107229mo1/L 654 70150g/d1 0153铜 126236mol/L 6355 80150g/d1 0157铅 145mo1/L 207 30g/d1 0048铁 90286mo1/L 558 50160ug/d1 0179铁结合力 4572mo1/L 558 250400g

34、/d1 0179尿素氮(B) 1864mmo1/L 28 518mg/d1 0357肌酐(S) 44133mo1/L 00113 0515mgd1 884226氨(B) 2958mo1/L 17 50100g/d1 0.588总胆红质(S) 3.4171mo1/L 0059 0210mg/d1 171直接胆红质(P) O5034mo1/L 0059 00302mg/d1 171凝血酶时间(P) 1520s - 1520s -凝血酶原时间 1214s - 1214s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S) 35s - 35s -抗溶血性链球菌素 O - - 500U -血清酶脂肪酶 18128U/L 1 18

35、128U/L 1 续表附-9测定项目 法定单位 法定旧 旧单位 旧法淀粉酶 35127U/L 1 35127U/L 1-谷氨酰转肽酶 532U/L 1 532U/L l谷丙转氨酶(赖氏) 30U/L 1 30U/L 1谷草转氨酶(赖氏) 40U/L 1 40U/L 1乳酸脱氢酶 60250U/L 1 60250U/L 1碱性磷酸酶(金氏) 106213U/L 1 106213U/L 1酸性磷酸酶(金氏) 728U/L 1 728U/L 1 肌酸磷酸酶 5130U/L 1 5130U/L 1血清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25100g/L l 25100Pg/m1 l皮质醇(空腹 8am) 138635nmo1/L 00362 523g/d1 2768pm 为 8am 值的 50%C肽(空腹) 052g/L 1 052ng/m1 1胰岛素(空腹) 724mU/L 1 724U/L 1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 1240nmo1/L 651 80260ng/d1 0.0154甲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