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一、基本概念(考点 41)P197-200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1)优点: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震抗冲击性能好,防水性好,对不规则平面的适应性强。(2)缺点:是费工、费模板,施工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影响大。2、单向板( 1)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主要)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对单向板,对 l2/l13 的的四边支承板按单向板计算。四边支承板按单向板计算。当当 2 l2/l1 3 时,宜按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如按单向板双向板计算,如按单向板计算,则需注意在长跨方计算,则需注意在长跨方向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向配置足够
2、的构造钢筋。 ( 2)单向板肋形楼盖中,次梁的间距决定板的跨度;3、梁板经济跨度:单向板:1.72.7m;次梁:47m; 主梁:58m。历年试题 79-80:79(2006 名词解释题)单向板【答案】 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只在一个方向弯曲或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主要在一个方向弯曲的板称为单向板,对的板称为单向板,对l2/l13 的四边支承的四边支承板按单向板计算。当板按单向板计算。当2 l2/l1 3 时,宜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如按按双向板计算,如按单向板计算,则需注单向板计算,则需注意在长跨方向配置足意在长跨方向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够的构造钢筋。80(2008 填空题)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楼盖中,板的
3、跨度由_的间距决定。【答案】次梁【解析】83-84 考察对单向板概念的识记与理解,见教材 199 页。二、按弹性理论的计算(考点 42)P201-2071、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1) 单向板可取单位板宽单向板可取单位板宽( b=1000mm)进行计算)进行计算( 2)板和次梁的支座无论是墙)板和次梁的支座无论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 3)梁或板相邻计算跨度相差)梁或板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不超过 10%时,可作为等跨计算;时,可作为等跨计算;( 4)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计算,中间跨均以第三跨代表。2、荷载(1)荷载传递路径单向板肋形楼盖,楼面荷单向板肋
4、形楼盖,楼面荷载的传递路径为:单向板载的传递路径为:单向板 次梁次梁 主梁主梁或框架梁或框架梁 柱或墙柱或墙( 2) 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活荷载的不利布置a)如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还应在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b)如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外,还应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历年试题 81-82:81(2006 单选题)图示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计算 C 支座截面负弯矩最大值(绝对值)时,活荷载应布置在( )A1、3、5 跨 B1、2、4 跨C2、3、5 跨 D2、4 跨【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对 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原则的应用活荷载的不利布
5、置原则的应用,见教材 203 页。82(2008 简答题)计算连续梁各截面最不利内力时,活荷载应如何布置?【答案】 活荷载应按以下原则布活荷载应按以下原则布置置a)如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还应在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b)如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或最大剪力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外,还应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c)如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 ,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左右相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解析】本题考察对 活荷载的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原则的识记不利布置原则的识记,见教材 203 页。3、内力包络图、内力包络图( 1)概念:将恒载和各种最)概
6、念:将恒载和各种最不利活载产生的内力叠画在同不利活载产生的内力叠画在同一张坐标图上,这一叠加图的一张坐标图上,这一叠加图的最外轮廓线就代表了任意截面最外轮廓线就代表了任意截面在任意活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在任意活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最外轮廓线所围的最大内力。最外轮廓线所围的内力图称为内力包络图。的内力图称为内力包络图。( 2)目的:作内力包络图的)目的:作内力包络图的目的,是用来进行截面选择和目的,是用来进行截面选择和钢筋布置。钢筋布置。4、折算荷载、折算荷载(1)计算简图没有考虑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转动的弹性约束作用。(2)计算中为了考虑次梁对板及主梁对次梁的弹性约束影响,采用增大永久
7、荷载和减小可变荷载的办法,以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荷载。(3)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荷载不得进行折算。(4)主梁荷载不进行折算。历年试题 83-84:83(2007 填空题)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内力时,若板或次梁支承在砖墙上,则不应使用_荷载。【答案】折算【解析】本题考察对 折算荷载折算荷载的识记与理解的识记与理解,见教材206 页。84(2008.1 名词解释题)折算荷载【答案】现浇楼盖计算简图没有考虑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转动的弹性约束作用。计算中为了考虑次梁对板及主梁对次梁的这种约束影响,采用增大永久荷载和减小可变荷载的办法,即以折算荷载代替实际荷载。【解析】本题考察对 折算荷载折算荷载 的的识记
8、识记,见教材 206 页。5、弯矩剪力计算值危险截面在支座边界处,实际应取支座边界处的弯矩值和剪力值作为计算内力。三、内力塑性重分布(考点 43)P207-2101、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的意义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截面按极限状态设计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又能符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2、塑性铰(1)概念:梁在受拉钢筋屈服以后,弯矩增加极少的情况下,截面相对转角剧增,截面产生很大的转动,好象出现一个铰一样,称之为塑性铰。(2) 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a) 理想铰不承受
9、弯矩,理想铰不承受弯矩,而塑性铰能承受一定的弯矩,其值而塑性铰能承受一定的弯矩,其值近似等于极限弯矩;近似等于极限弯矩;b) 理想铰可以任意转动,理想铰可以任意转动,而塑性铰仅能绕弯矩作用方向转动;而塑性铰仅能绕弯矩作用方向转动;c) 理想铰的转动是任意理想铰的转动是任意的,而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的,而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d) 理想铰集中于一点,理想铰集中于一点,而塑性铰有一定长度。而塑性铰有一定长度。历年试题 85-86:85(2008 名词解释题)塑性铰【答案】略【解析】本题考察对塑性铰 的的识记与理解识记与理解,见教材 209页。86. (2008.1 填空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
10、铰与理想铰的不同点之一是:理想铰可沿任意方向转动,而塑性铰只能绕_方向转动。【答案】 弯矩作用弯矩作用【解析】本题考察对塑性铰 的的识记与理解识记与理解,见教材 209页。3、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1)概念:塑性铰出现以前,连续梁的弯矩服从弹性的内力分布规律,塑性铰出现以后,结构计算简图发生改变,随着荷载的增加,内力分布与按弹性理论获得的结构内力分布有显著不同, 结构内力将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塑性内力重分布。(2)以下情况不能考虑内力重分布a)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b) 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c) 受侵蚀气体或液体作用的构件。历年试题 87:87(2009 简答题)什么是钢筋混
11、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哪些钢筋混凝土构件不应考虑内力重分布?【答案】略【解析】本题考察对内力重分布 的识记与理解的识记与理解,见教材 210 页。四、调幅法(考点 44)P210-2151、弯矩调幅系数 eaM2、应用调幅法的设计原则(1)应采用塑性性能较好的HRB335 级和 HRB400 级钢筋。(2)应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C20C45。(3)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应满足:0.1 0.35(4)调幅系数 不宜大于 0.2历年试题 88:88(2006 填空题)采用弯矩调幅法计算等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内力时,弯矩调幅系数 不宜超过_。【答案】0.2【解析】本题考察对
12、调幅系数 的识记与理解的识记与理解,见教材 211 页。五、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考点 45)P215-2221、板的计算和构造(1)板的内拱作用:对于四周与梁整体相连的单向板,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弯矩可减少 20%,其他截面则不予减少。(2)板的受力钢筋a) 连续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弯起式和分离式两种。b) 弯起式配筋锚固较好,整体性强,用钢量少,但施工较复杂,工程中应用较少。c) 分离式配筋锚固稍差,耗钢量略高,但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方便,是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配筋方式。(3)板的构造钢筋a) 分布钢筋: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布置的分布钢筋,放在受力筋的内侧。b)
13、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c) 与承重砌体墙垂直的附加负筋:承受由于支座处的嵌固作用产生的负弯矩。d) 两边嵌入砌体墙内的板角部分附加负筋:承受由于板角支座处的嵌固作用产生的负弯矩,承受由于收缩和温度影响产生的板角拉应力,防止产生裂缝。历年试题 89-90:89(2009 单选题)对四周与梁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其中间跨跨中及中间支座截面的计算弯矩可减少( )A10 B15 C20 D25【答案】C90(2007.1 简答题)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单向板时,在什么情况下可对板的弯矩进行折减?为什么?【答案】对于四周与梁整体相连的单向板,由于板的内拱作用,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
14、弯矩可减少 20%,其他截面则不予减少。【解析】89-90 题考察对板内力计算 的理解的理解,见教材 215页。历年试题 91-92:91(2006 简答题)对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在两边嵌固于砌体墙内的板角处,应布置板面附加钢筋,该钢筋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承受由于板角支座处的嵌固作用产生的负弯矩,承受由于收缩和温度影响产生的板角拉应力,防止产生裂缝。92(2007.1 单选题)对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单向板,下列钢筋中,需通过计算配置的是( )A垂直于次梁的板面钢筋 B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钢筋C嵌入端部砖墙处的板面钢筋 D沿板长跨方向布置的分布钢筋【答案】A【解析】95-96 题考察对单向
15、板配筋的 理解理解,见教材 216页。2、次梁的计算和构造1)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2)次梁可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调幅法进行内力计算。3、主梁的计算和构造1)跨中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2)主梁可按弹性理论进行内力计算;3)主次梁相交支座处,次梁负筋放在主梁负筋上面;4)集中荷载作用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历年试题 93:93(2009 填空题)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与主梁支座的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将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_。【答案】上面【解析】95-96 题考察对主梁配筋构造的 理解理解,见教材220 页。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楼盖(
16、200 题)一、填空题(共 48 题).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次梁 主梁 柱 基础 地基。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求 配置钢筋。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和 塑性计算法_ 两种方法。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2/L1_2_时为_单向板_;当L2/L1宜超过 0.25;C.弯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一般应超过 0.35,但不应超过;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15、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要
17、求时,应增设( )来抵抗剪力。 ( B )A.纵筋 B.鸭筋 C.浮筋 D.架立钢筋.16、承受均布荷载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使: ( B )A.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 B.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C.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17、按弹性方法计算现浇单向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进行计算,这是考虑到 (C )A.在板的长跨方向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C.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少活荷载布置对跨中弯矩的不利影响18、求连续梁跨中最小弯矩时,可变荷载(活载)的布置应该是 ( B )A.本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B 本跨不布置
18、活载,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C.本跨及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19、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调幅截面的相对高度 有关, 增大,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应满足 ( C )A. B. C. D. bb35.035.020、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 ( C )A.考虑到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考虑到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小活荷载隔跨布置时的不利影响21、连续梁(板)塑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 C )A.必须采用折算荷载 B.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位置 C.截面受压区相对高
19、度 35.022、整浇楼盖的次梁搁置在钢梁上时 ( B )A.板和次梁均可采用折算荷载 B.仅板可以采用折算荷载C.仅次梁可以用折算荷载 D.二者均不可用折算荷载23、雨篷梁支座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 ( B )A.弯、扭相关 B.剪、弯、扭相关 C.弯、剪相关 D.弯、压、剪相关24、为了设计上的便利,对于四边均有支承的板,当( )按单向板设计。 ( D )A. B. C. D. 21l12l312l312l25、弹性方法设计的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但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相差10%,仍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 )计算。 ( C )A.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 B.两
20、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小值 C. 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D. 无法确定26、两端搁置在墙上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 等于 ( A )lA. B. C. D. )(为 板 厚hln)(2为 板 厚hlnnnll05.127、一端搁置在墙上,一端与梁整浇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 取 ( B )A. B. C. D. lnlnnl)(205.1均 为 板 厚hlln28、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进论计算时,计算跨度 一般可取( A )lA.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板或梁的净跨 C. D. nlnl.取 n05.129、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
21、,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取 ( C )A. B. C. D. 2abln2hbln两 者 中 取 小 值和 2allnn2.bln(其中 边跨净跨度,b板第二支座的宽度,a边支座支承长度, 板厚)h30、对于多跨连续梁,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 取 ( C )lA. B. C.取 D. 2ln1025.nnlbl中 较 小 值和 nnlbl025.1nl025.131、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D )A.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B.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 g/=g+ ,折算活载 q/=22C.对于
22、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 g/=g+ ,折算活载 q/= 4143D. 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32、关于塑性较,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C )A.塑性较不能传递任何弯矩而能任意方向转动 B.塑性较转动开始于 Ia,终止于 IIIaC.塑性较处弯矩不等于 0 而等于该截面的受弯承载力 Mu D. 塑性较与理想铰基本相同33、对于“n”次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 )个塑性铰,最后将因结构成为机动可变体系而破坏。 ( B )A.n-1 B.n C.n-2 D. n+134、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 B )A. B. C.
23、D. b35.0b35.035、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 C )A.30% B.25% C.20% D. 15%36、用弯矩幅法计算,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 MA、M B与调整后跨中弯矩 MC,应满足 ( C )A. B. 22ocBAM 220cC. D. 0cBA 0cBA37、在单板肋梁楼盖设计中,一般楼面板的最小厚度 h 可取为 ( B )A.50mm B. 60mm C. 80mm D. 没有限制38、对于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C )A. 间距 s70mm B. 当板厚 h150mm,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C.当板厚
24、h150mm,间距不应大于 1.5h,且不应大于 250mm D.当板厚 h150mm 时,间距不应大于 1.5h,且不应大于 300mm 39、对于连续板受力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 B )A.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络图确定B.连续板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可在距离支座 处 弯 起或 在处 切 断 10,6nnllC连续板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缘不少于 的 距 离 处 切 断或 nl34D. 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弯起式或分离式40、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钢筋 ( C )A.每米板宽内不少于 4 根 B.每米板宽内不少于 5 根C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
25、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0% D. 按承载力计算确定41、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面积和间距应满足 ( B )A.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5% B.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10% C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15% D.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 20%41、 规范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条错误的 ( C )A.钢筋间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6mm 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 ( 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71l边跨度)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
26、出墙边的长度不应于 41lC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32D.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42、 规范规定,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配置板面附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 C )A.板面附加钢筋间距不大于 200mm 且与梁肋垂直 B. 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6mm C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21D. 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缘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 41的ol43、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和构造,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D )A.承受
27、正弯矩中截面,次梁按 T 形截面考虑B.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T 形翼缘位于受拉区,则应按宽度等于梁宽 b 的矩形截面计算C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D. 不论荷载大小,次梁的高跨比 ,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和变形验算148lh44、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D )A.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 T 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C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弯矩钢筋上面 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
28、时 ho=h-35;双排钢筋时 ho=h-604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板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 D )A.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内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计算B.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受剪验算C板的计算宽度可取为 1m,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截面设计 D.对于四周与梁整体连续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的弯矩可减少 10%,其它截面则不予减少46、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板、梁时,下面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D )A.对于均布荷载和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的多跨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分别按计算lQG
29、Mlqgmom)(,)(2B. 确定连续梁剪力设计值时,各跨应取各自的净跨 计算nC若梁、板两端均支承在砌体上,其计算跨度 应取为 1.050lnlD.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当跨度相差不大于 15%时,计算跨内弯矩时取各自的跨度值,而计算支座弯矩则相邻两跨的平均值计算多项选择题1、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D )A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B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C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沿横向布置主梁,房屋空间刚度较差,而且限制了窗洞的高度。D梁格布置尽可能是等跨的,且边跨最好比中间跨稍小
30、(约在 10%以内) 。2、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加以调整。 ( ABD )A跨度 B荷载 C剪力值 D弯矩值3、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关于计算简图的支座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B )A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B对于两边支座为砖墙,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的主梁,若 时,可将梁视作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进行内力分51梁柱i析,否则应按框架横梁计算内力。C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 20%,可作为等跨计算。D当连续梁板跨度不等时,计
31、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计算。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连续梁、板的跨数应按( )确定 ( ABD )A对于各跨荷载相同,其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将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来代替。B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C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五跨来计算内力。 D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BC )A对于 n 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 n+1 个塑性铰。B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 “屈服” ,并不是结构的破
32、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可利用。C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D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E第一个塑性铰出现到结构破坏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小。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ABD)A钢筋种类 B配筋率 C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截面尺寸 E构件的承载能力7、对弯矩进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B )A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级或级钢筋。采用强度等级为 C20C45 的混凝土。B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20%。C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能太大,即 bhx0D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 MA、M B
33、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 MC之和,应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 M0的一半。E、考虑内力重分布,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应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面积增加 10%。8、对下列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 ABD )A预应力结构 B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C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D二次受力叠合结构三、是非改错题(共 46 题)1.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属于间接荷载,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2.现浇框架结构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 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边框架梁和中框架梁均取 I2I 0。 ( )3.塑性铰线的位置遵
34、循一定的规律,所以一块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4.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5、现浇板式楼梯在计算梯段板时,可取 1 米宽板带或以整个梯段板作为计算单元。 ( )6、现浇梁式楼梯中的平台梁,除承受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自重外,还承受梯段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 )7、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 ( )8、不论楼板的支承条件如何,只要其长短边比值 l2/l1150mm 时,不宜大于 1.5h,且不宜大于 250mm。连续板中配筋形式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沿墙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主梁处板上部构造钢筋和板
35、内抗冲切钢筋。13、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板的计算简图。答:计算中,取 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故板截面宽度 b=1000mm,为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多跨板,为简化计算,将次梁或砖墙作为板的不动饺支座。因此,多跨板可视为多跨连续梁(板宽度b=1000mm)。按弹性理论分析时,连续板的跨度取相邻两支座中心间的距离。对于边跨,当边支座为砖墙时,取距砖墙边缘一定距离处。因此,板的计算跨度 为:l中间跨 ;边跨(边支座cl为砖墙) 22balhlnn其中 为板支座(次梁)轴线间的距c离; 为板边跨的净跨;h 为板厚;bnl为次梁截面宽度;a 为板支承在砖墙上的长度,通常为 120mm。对于等跨连续板,当实
36、际跨度超过 5跨时可按 5 跨计算;不足 5 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14、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次梁的计算简图。答:次梁也按连续梁分析内力,支承在主梁及砖墙上,主梁或砖墙作为次梁的不动铰支座。作用在次梁上的荷载为次梁自重,次梁左右两侧各半跨板的自重及板上活荷载,荷载形式为均布荷载。次梁的计算跨度:中间跨 cl;边跨(边支座为砖墙) 205.12blbalnn其中 为支座轴线间的距离,次梁的cl支座为主梁; 为次梁的净跨;b 为主n梁截面宽度;a 为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通常为 240mm。对于等跨连续梁,当实际跨度超过 5跨时可按 5 跨计算;不足 5 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15、说明单向板肋梁
37、盖中主梁的计算简图。主梁的计算简图根据梁与柱的线刚度比确定,一般结构中柱的线刚度较小,对主梁的转动约束不大,可将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这时主梁仍可按支承在柱或砖墙上的连续梁分析。当结构中柱的线刚度较大,即节点两侧梁的线刚度之和与节点上下柱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小于 3 时,应考虑柱对主梁转动的约束,此时应按框架进行内力分析。主梁上作用的荷载为主梁的自重和次梁传来的荷载,次梁传来的荷载为集中荷载,主梁自重为均布荷载,而前一种荷载影响较大,后一种荷载影响较小,因此,可近似地将主梁自重作为集中荷载考虑,其作用点位置及个数与次梁传来集中荷载的相同。主梁的计算跨度: 中间跨 cl;边跨(边支座为砖墙) 2
38、05.12blbalnn其中 为支座轴线间的距离,主梁的c支座为柱; 为主梁边跨的净跨; bnl为柱截面宽度; a 为主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通常为 370mm。16、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板的计算跨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按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板内力时,计算跨度按下表取用。支 承 情 况 板的计算跨度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 净跨长 nl两端支承在砖墙上 ahln一端与梁(柱)整体连接,另一端支承在砖墙上 2ln注 表中 h 为板的厚度;a 为梁或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17、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次梁的计算跨度是如何确定的?答:按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梁内力时,计算跨度按
39、下表取用。支 承 情 况 梁的计算跨度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 净跨长 nl两端支承在砖墙上 a05.1一端与梁(柱)整体连接,另一端支承在砖墙上 2.ln注 表中 h 为板的厚度;a 为梁或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18、什么叫弯矩调幅法? 答:弯矩调幅法就是在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包络图基础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构件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加以调整。19、弯矩调幅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答:具体计算步骤是:(1)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2)以弯矩包络图为基础,考虑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按适当比例对弯矩值进行调幅;(3)将弯矩调整值加于相应的塑性铰截面,用一般力学方法分析对结构其他截面内力的影响;(4)绘制
40、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包络图;(5)综合分析,选取连续紧中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6)根据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进行配筋计算。截面弯矩的调整幅度为: eaM 1式中 为弯矩调幅系数; 为调a整后的弯矩设计值; 为按弹性方法e计算所得的弯矩设计值。20、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答:若支座负弯矩调幅过大,则塑性铰形成前只能承受较小的荷载,而在塑性铰形成后还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这就会使塑性铰出现较早,塑性铰产生很大转动,即使在正常使用荷载下也可能产生很大的挠度及裂缝,甚至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允许值。因此应控制弯矩调幅值。21、使用弯矩调幅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
41、弯矩调幅法进行设计计算时,应遵守下列原则:(1)受力钢筋宜采用延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 C20C45 范围内选用;(2)弯矩调整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应超过 0.35,也不宜小于0hx0.10;(3)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 一般不宜超过 0.25;(4)调整后的结构内力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5)在内力重分布过程中还应防止其他的局部脆性破坏,如斜截面抗剪破坏及由于钢筋锚固不足而发生的粘结劈裂破坏,应适当增加箍筋,支座负弯矩钢筋在跨中截断时应有足够的延伸长度;(6)必须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要求。22、使用弯矩调幅法时,为什么要限制?答:因为 为相对受压区高度,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塑
42、性铰的转动能力。时为超筋梁,受压区混凝土先b破坏,不会形成塑性铰。 时为b适筋朵,可以形成塑性铰。 值越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大,因此要限制 ,一般要求 。35.023、设计计算连续梁时为何要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确定截面内力最不利活荷载原则是什么?答:活荷载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活荷载对内力的影响也随着荷载的位置而发生改变。因此,在设计连续梁时为了确定某一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的影响,即如何通过对活荷载的作用位置进行布置,找到计算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因此,须对活荷载进行不利布置。24、确定截面内力最不利活荷载布置的原则是什么?答: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
43、荷载。求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即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应布置活荷载,而在左右相邻各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再隔跨布置。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再隔跨布置。求某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在确定端支座最大剪力时,应在端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25、什么是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答:将几种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图绘制在同一个图上,形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络线形成的图形称为内力包络图。也就是梁各截面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无论活荷载如何布置,梁上各截面的内力都不会超过内力包络图上的内力值。由此种内力确定的梁的配筋是安全的。26、
44、哪些结构不宜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答: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作用严重的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不宜采用塑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27、什么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由于受拉钢筋屈服,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产一定的塑性转角。在弯矩增加极少的情况下,截面相对转角剧增,截面产生很大的转动,好像出现一个铰一样,称之为“塑性铰” 。28、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有那些?答: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有:(1)钢筋的种类,采用软钢作为受拉钢筋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较大;(2)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而混
45、凝土的极限压应变除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外,箍筋用量多或受压纵筋较多时,都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3)在以上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受拉纵筋配筋率对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29、塑性铰有哪些特点?答:与理想的铰不同,塑性铰不是集中在一个截面,而是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铰区长度,只是为了简化认为塑性铰是一个截面;理想铰不能传递弯矩,塑性铰能承受弯炬,为简化考虑,认为塑性铰所承受的弯矩为定值,为截面的屈服弯炬,即考虑为理想弹塑性;理想铰可以自由转动,塑性铰为单向铰,只能使截面沿弯矩方向发生转动,反方向不能转动,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其转动能力与钢筋种类、受拉纵筋配筋率及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等因素有
46、关。30、简述用机动法计算钢筋混凝土四边固定矩形双向板极限荷载的要奌及步骤。答:首先根据板的支承情况假定破坏机构,根据外功与内功相等建立功能方程,从多种可能的破坏机构中找出最危险的塑性铰线分布,求出所能承受的荷载最小值。31、按弹性理论计算肋梁楼盖中与次梁的内力时,为什么要采用折算荷载? 答:在确定板、次梁的计算简图时,分别将次梁和主梁视为板和次梁的铰支座,在这种假定下,板和次梁在支座处可以自由转动,而忽略了次梁和主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作用,这将使计算出的内力和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采用折算荷载的方法来考虑支难的转动约束作用。32、按弹性理论计算肋梁楼盖中与次梁的内力时,折算荷载如何计算?答:采用增大恒载并相应减小活载数值的方法,考虑由于支座约束的存在对连续梁内力的影响。此时的计算荷载称为折算荷载,折算荷载值为:楼板: ; 次梁:p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