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永兴实验中学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1 (2010宿州)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2 (2010三明市)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A 模拟实验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4 (2010孝感市)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
2、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5(2010咸宁市)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树龄 360余年。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量法 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6 (2010长沙市)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
3、比较法 B模拟实验法 C调查法 D科学推测8. (2010枣庄市)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 2 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 2 份,在甲瓶中放入 1 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 2 瓶 中同时放入 5 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 2 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A.甲 B.乙 C.均明显减弱 D.不确定9 (2010莱芜市)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B在探究 CO2
4、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2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12.(2010苏州市)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13 (2010莱芜市)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 CO2,必要的实验
5、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14 (2010莱芜市) (5 分)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2)制定并实施计划: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
6、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317 (2010湖北恩施)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 20ml 的清水和 20ml 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 A、B、C 三个烧杯中。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 A、B、C 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 ,都静置浸泡 5 分钟。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周围溶液浓度(%)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溶液体积(ml) 19.5 22.6 2
7、4.4据实验回答问题: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A 组清水体积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 ,原因最可能是: 。从 A 组和 B 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从 B 组和 C 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该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吸水。19 (2010乐山市)探究与思考:(每空 2 分共 10 分)4下面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具体步骤请回答有关问题:把盆裁的灭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的正面和背面均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4 个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丢掉黑纸;将剪下
8、是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由绿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并记录结果。(1)该实验中有无对照实验 (填有或无)(2)实验过程中,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在步骤中酒精的作用是_ 。(4)该实验结束后,你观察到的结果是_ 。(5)该实验除了证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 _ 。20 (2010长沙市)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组别 甲 乙 丙 丁1用医用注射器将适量某物质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创口封闭。用医用注射器将等
9、量清水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创口封闭。用医用注射器造成鸡卵钝端创口后封闭,不注入物质。不作任何处理。实验处理2 将以上四组鸡卵分别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 21 天左右,统计孵化率。请回答:(1)实验处理 2 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 、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2)如果丙组与 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 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 。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 (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 )鸡卵的孵
10、化率。523.(2010三明市) (8 分)某学习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 A、B实验步骤 A 缸 B 缸步骤一 500 毫升池塘水 500 毫升池塘水步骤二 水温 25 水温 25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 1 只步骤四 加入 10 克蝌蚪饲料 加入 2 克蝌蚪饲料步骤五 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 不加甲状腺激素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_ _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2)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2 分)_。(3)实验设计改进后,A 缸和
11、B 缸是一组 实验,变量是 。本实验应重复进行 12次,取几次的平均值,目的是 。(4)实验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 缸蝌蚪比 B 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中,观察到 A 缸蝌蚪提前变成青蛙,但青蛙只有苍蝇大小。在养殖业中,有人为了获得高产,将动物激素添加到家畜、家禽的饲料中。你认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填字母)A.任意添加激素,提高产量,利国利民B.任意添加激素危害人体健康C.经常食用这些家禽及家畜的肉、蛋、奶可以强身健体24 (2010.威海市) (6 分)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
12、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6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
13、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 2 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 2 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5.(2010宿州) (5 分)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
14、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甲 0.06% 土壤浸出液乙 0.03% 土壤浸出液丙 0.06% 蒸馏水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
15、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你分析原因是 。26.(2010宿州) (7 分)实验探究,分析回答:陈光同学家因为饲喂观赏小鸟而养着黄粉虫。黄粉虫原是粮仓中的害虫,发育过程类似于家蚕。黄粉虫幼虫营养价值极高。陈光是一个善观察、爱动脑、勤动手的同学。他在饲养中发现,铺在养虫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于是,他把黄粉虫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只喂麦麸和菜叶,乙组加喂塑料餐盒片。观察发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盒于是他又对乙组黄粉虫的粪便做了静电、燃烧、浸水等实验,发现其粪便不产生静电吸附、不可燃烧、不漂浮,并产生腐败臭味。(1)该实验的对照组为 。(2)陈光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 (2 分)7(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写出相关的结论: 。 (2 分)(4)陈光的实验结果,能为我们解决哪些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提示?(2 分) 。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