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知识及基本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熟悉现代教学技术,掌握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和物理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人才。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教育理论,接受物理实验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从事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设计、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2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运用能力;3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多
2、媒体技术和网络教育技术;4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5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物理学发展的新成果,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三、主干学科:物理学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 :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基础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实验、中学物理教学法。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暑期) 、生产实习(分散)等。六、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电子线路实验等。
3、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总体安排表物理学(师范类)专业 单位: 周实 践 教 学学年学期理论教学暑期实践教学教学见习生 产 实 习教 育实 习毕 业 论 文入 毕学 业教 鉴育 定军事训练公假考试寒暑假期1 16 (0.5) 2 1 2 4一2 17 (2) (1) 1 2 63 17 1 2 4二4 17 (2) 1 2 65 17 (1) 1 2 4三6 15 2 1 2 67 9 8 1 2 4四8 9 8 0.5 1 0.5合 计 117 4 2 2 8 8 1 2 8 14.5 34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物理学(师范类)专业 单位:周学 期课程编号 项 目 周数 学分1 2
4、 3 4 5 6 7 80020003 军事训练 2 2 20720101 教育见习 2 2 20720102 教育实习 8 8 80720103 毕业论文 8 8 80720104 社会实践(暑期) 4 (2) (2)0720105 生产实习(分散) 2 (1) (1)合 计 26 20 2 (3) (2) (1) 2 8 8理论课教学安排表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类型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必修课)总学分其中实验学分 1 2 3 4 5 6 7 8备注(学分分配)0021001 形势与政策课 (2) 1 1 1 1 1 1 1 10021002 军事课 (2) 20121005
5、 师范生基本技能训练 2 2022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0221004-5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和“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概 论 6 3 3 3,30221002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022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30521001-4 综合英语 12 3 3 3 3 3,3,3,30521005-8 英语口语(含网络学习) 4 1 1 1 1 1,1,1,10621001-2 高等数学 10 6 4 6,40821007 大学化学 3 30921001 教育学 3 306210010 概率与数理统计 II 2.5 3092100
6、2 心理学 3 31021001-4 体育 4 2 2 2 2 1,1,1,11221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2.5 0.5 31221002 C 及 C+语言与程序设计 3.5 0.5 4通修课合 计 63.5 1 18 21 12 9 9 20712101 基础物理* 5.5 60712102 基础物理* 4 40712103 基础物理* 4 40712104 理论力学* 4 40712105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4 40712106 电动力学* 4 40712107 量子力学* 4 40712108 数学物理方法* 3.5 40712109-11 普通物理实验* 4 3.5 3 3 3
7、1.5,1,1.50722112 近代物理实验 2 1.5 3学科基础课合 计 39 5 6 7 11 11 12专 业 选 修 课 30.5 2 3 4 4 17 7 4 3,4,4,14,3.5,2校级公共选修课 6 2 2 2公共选修课院级公共选修课 6 2 2 2实践教学 20总 计 165 8 29 28 29 22 23 21 7 4理论课教学安排表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选修课)总学分其中实验学分 1 2 3 4 5 6 7 8备 注(学分分配)0713113 中学物理教学法* 3 30723134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1.5 1.5 32
8、421004 现代教育技术* 2.5 0.5 30723114-5 大学物理专题研究 2 2 2 1,10723116-7 大学物理实验研究 1 1 2 2 0.5,0.50723135 物理学史 2 40723136 物理教育文献选读与写作 2 41123005 工程图学* 3 30723118 电路理论基础* 4 40723119 线性电子线路 4 40723120 数字电路和逻辑设计 4 40722206 电子线路实验 I 1 1 20723216 计算机网络基础 3 0.5 40723228 Visual Basic 语 言 及 程 序 设 计 2.5 0.5 30723121 For
9、tran 语言 程 序 设 计 2.5 0.5 50723122 固体物理学 4 40723123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2 20723124 电动力学 2 40723125 量子力学 2 2专 业 课合计 48 5.5 3 4 10 3 21 17 8注:1带*课程为本专业学位课程,学生必须修读;2带*课程为必选课程;3以上课程至少选修 30.5 学分。0724001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20724002 线性代数 2 20724004 专业英语 2 20724005 现代物理与高科技 2 20724006 文献检索 2 20724008 天文学 2 4院级公共选修课合 计 12 2 2 2 2 2 4注 : 以上课程仅是本专业开设的院级公共选修课,学生选院级公共选修课至少 6 个学分。另选修校级公共选修课 6学分,其中至少选修 2 学分艺术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