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与第二章,是本课程的重点,是全书的基础。本章的学习目的:学习把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实践观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教学学时:总学时:1012学时。其中: 第一节:45学时;第二节:45学时;第三节:2学时。,本章的教学要点、关键词,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键词 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方法,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2、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中,首要的是对世界本质问题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实践观点,论证了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物质性,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成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对世界本质问题探索的最高成果。,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一 、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一
3、)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Philosophy), 给人类以智慧的科学。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的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的一系列观点的总和)。,世界观的形成,标志着一定个人、社会集团或阶级、一定的社会基本生活的总值的确立,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精神支柱的作用世界观具有社会历史性(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以普遍概念的逻辑体系来把握现实,阐述对于整个世界(包括对自然界和社会,对人、人的意识和行为)的总的认识和理解,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4、。,学科性质具有总结性、抽象性、思辨性 研究对象包含自然领域、社会领域、思维领域在内的整个世界 任 务揭示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最普遍规律哲学同时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在哲学内容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 在哲学对象上实现了革命性变革 实践性、科学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成为其区别于以往哲学的基本特征。,总之,以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不仅使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哲学发展史上完成了巨大的变革,而且这种变革为哲学的继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哲学基本问题世界两大类现
5、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Question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提示:哲学史;现实世界与人类实践; 哲学派别或路线分类),世界是什么?本质问题世界怎么样?状态问题(哲学的“两个对子”)人对世界怎么样?能动性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能动改造世界与 被动适应世界,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辩证
6、法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1、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一元论”“多元论”“二元论”最终走向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一元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人类对世界本质探索的最高成果,(1)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914,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从恩格斯列宁),(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社会的产物(起源)劳动和语言一起,推动了人类意识的产生。恩格斯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
7、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存在根本缺陷:,科学的实践观是实现从旧世界观向新世界观转变的关键实践把人及人的意识和客观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结起来,是实现意识和物质、社会和自然对立统一的中介与基础。因此,只有从实践观点去看世界,才能真正理解自然、社会的客观实在性,也才能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
8、能动作用。(在这个关节点上,旧唯物主义却忽视了,唯心主义也不可能给予真正解决) 唯物史观的创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第3章祥解),(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1、世界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物质的存在,都是物质演化的表现和结果。,世界上物质形态及其结构、特性的无限多样和千变万化,只能从物质自身来说明。物质是自身永远存在和无限发展的最终的唯一原因。物质的种种特性,都以物质的客观存在作为基础和载体,是物质自身固有的,不可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现代科学物质观的关系?物质、意识与信息的关系?,Questi
9、ons,2、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统一,(1)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观)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存在,将导致形而上学;设想有非物质的运动存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渗透、包含。承认相对静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失误额定和区分事物的重要依据,是测量和计算事物的尺度。只有承认绝对运动前提下的相对静止,才能避免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观),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割性(时、空的客观性) 时间、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无限性和由现行的辩证统一 一切以时间、地
10、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世界的物质统一以物质形态的差别性、可变性为前提,不是机械的呆滞的统一,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社会运动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是否承认世界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与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区别。 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实践观,不仅解决了社会的物质性问题,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
11、物质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最基础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实践集中了人的社会本质实践是对象化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显示基础。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总之,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成果(形式)。 如果说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那么,唯物主义辩证法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灵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锐利武器。学习、掌握、运用辩证法,力戒形而上学!,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观)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正因为有了联系,事物才能存在和运动,才有了其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性。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首要观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性:,客观性:事物本身固
13、有。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决定联系的客观性。割裂事物的联系形而上学;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坚持了联系观上的唯物论。普遍性:“普遍联系之网”与“网上纽结”,联 想 ?,树木? 森林?部分?整体?,多样性: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联系的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趋势。 条件性:只有尊重条件,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 具体性:由事物的具体性及其联系条件的具体性所决定。条件变化将引起联系的变化,表明了联系的可变性、历史性。,坚持: 系统观点 全面观点 整体观点 开放观点,1、发展的概念:联系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联系的展开。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变化,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其实质是新
14、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陈代谢)。,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是因为:第一,它适用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它扬弃了旧事物,并添加了新内容。,2、发展的特性:,客观性 普遍性 条件性 过程性 规律性,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联系观点,总是从联系与运动中观察事物;形而上学总是在绝对对立中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 辩证法把世界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形而上学把事物看成是绝对静止、永恒不变的,认为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数量的增减或者场所的变更。 辩证法主张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矛盾(
15、内因论);形而上学否认事物“自己运动”,把外部矛盾看作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外因论)。是否承认矛盾、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二者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二、事物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有三大基本规律和一系列基本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唯 物 辩 证 法,基本 规律,基本 范畴,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量变之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 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 可能与现实,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它给人们提供了人们认
16、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反映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的属性又分别被称为斗争性和同一性,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观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本性及其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因而是对客观情况的真实反映。,(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具有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具有相对性。
17、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3)坚持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统一。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夸大统一性而否认斗争性(“矛盾调和论”);二是片面夸大斗争性而否认同一性(“斗争哲学”,导致斗争绝对化、扩大化)。 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互相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精神。但是,和谐不否认矛盾,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其本质在于协调多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
18、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发展。,和谐的氛围是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准备(积蓄力量)。 当今社会主义新阶段中,尽管存在大量矛盾,但以非对抗性矛盾为主,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有了新内涵、新含义”用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二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动力作用有了新变化和谐起着主要的动力作用;三是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有了新发展和谐是斗争的目的,斗争是和谐的手段。,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即指矛盾的绝对性、无条件性和共性。两层含义: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时不有)其二,每一事物发展
19、过程中从始至终存在着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即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三层含义:一是指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指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三是指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同的解决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A、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实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区别,不能混淆。绝对性、无条件性,另一方面,二者相互统一,不可分割。首先,它们相互联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无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同时
20、,特殊性又总是同普遍性相联结,不存在和普遍性截然分开的特殊性,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任何现实事物(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其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对性、有条件性、可变性,B、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非常重要!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掌握其辩证关系,是理解矛盾学说以至辩证法的关键。“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 这一辩证关系原理,还体现了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性。它体现了获得真理性认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认识必须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基本秩序和反复过程。若不以特殊性为起点或者不以普遍性为指导,认识就是残缺不全、本末倒置的。,这一辩
21、证关系原理,是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之一。相应的工作方法是这一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和灵活运用。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二)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1、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及把握质的意义 质一事物无别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由事物矛盾特殊性所产生。 质与事物直接同一(客观性)。质是属性的根据,属性是质的表现(内在性)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质;同一事物不同发展过程或阶段有不同的质(多样性) 。,把握质的意义:质是人们正确认识、区分事物的基
22、础和根据。若不能在质上对事物作出科学的定性分析,就将陷于失误、甚至诡辩,表现为是非不明、敌我不分、黑白颠倒。,(2)量及把握量的意义 量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水平、速度,以及构成事物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一切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的总和)。 量是事物固有的规定性,但不直接同一(客观性)。 有相同的量,不一定是相同的事物。量是多样的,可用各种各样的计量单位、尺度表示 (多样性),把握量的意义:量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考察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精确化。若不能对事物作出科学的定量分析,就难免带有盲目性、模糊性。,(3)度及把握度的意义 度事物保持其质(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23、限度、幅度、范围)。 度体现了质和量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度的统一体中,一方面,作为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质和量互相对立,不能等同。另一方面,质和量相互依赖、制约和包含。量以质为基础,量中有质,质规定量的范围,无质即无量;质以量为必要条件,质中有量,并通过量表现出来,无量即无质。 关节点度所规定的(事物保持其质的)界限(极限)。度即两个关节点之间的区间。坚持适度原则!,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它们在内容上、运动特点上、变化的范围上都互相区别: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或排列位置)的变动,是在不改变原质下的不显著变化、渐进的过程,是事物在度的范围
24、内的变化,体现事物变化的连续性、渐进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对原有度的突破、超越,体现事物变化的间断性(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2)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新质在数量上的不断增加)。,量变产生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量变质变量变),如此循环往复,就构成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间断性)的统一、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
25、一。因此,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就要防止、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庸俗进化论和激变论(灾变论)。,质量互变规律为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既要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盲动主义,又要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保守主义。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人们在工作中,不但要有不断进取的革命精神,而且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1、辩证的否定观任何一种事物内部都同时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否定在哲学上是指一种事物被另一种事物所取代的现象,辩证否定观不同于形而上学否定观,它的基
26、本内容是: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2、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相互排斥、对立。它们分别表现了事物两种相反的属性和倾向,不能等同。另一方面,它们相互统一。表现在:第一,相互依存。任何具体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第二,相互渗透。二者虽有原则界限,但相互贯通和包含。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第三,相互转化。二者的界限不是绝对和凝固的,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各自的对立面转化。“物
27、极必反”、“居安思危”、“乱极则治”等。,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事物的辩证发展需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才能形成一个周期。周期事物从产生到灭亡之间的历史过程。即事物发展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第二次否定(否定之否定)更加必要。,(2)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在方向上、趋势上:事物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螺旋式发展的首要特征。因为:第一,事物发展新陈代谢规律所决定。第二,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第三,社会领域中事物的前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总是
28、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在道路、途径上:事物发展是曲折的、反复、波浪式的。因为:第一,内外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次完成。第二,事物发展的一个又一个周期中,肯定和否定的不断交替,显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就呈现出时起时伏、时高时低、时快时慢等不平衡状态。(“之”字形)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和倾向:“直线论”和“循环论”,4.掌握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求人们对肯定或否定必须作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人们把革命的坚定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提倡和发扬革命乐观主义、革命
29、英雄主义精神。 它为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提供了客观根据,要求人们必须正确对待新生事物。,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现象与本质 形势与内容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 可能与现实,(一)现象和本质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现象: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之间的外部联系,是事物本质的外在(多方面的)表现。“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假象也是客观的)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一事物的各种必不可少的要素和内部联系,使现象的依据。,现象和本质作为客观事物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为人们提
30、供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二)形式和内容揭示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内容: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合(包括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决定的事物特性、成份、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注重内容,发挥形式的(反)作用!,形式和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其体现的矛盾运动规律是:形式与内容基本适合不适合新的适合。,(三)原因和结果揭示普遍联系着的事物的先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哲
31、学范畴因果联系具有因果相继性、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特点。承认这些,就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同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反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决定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鼓吹非决定论(如休谟:”心理习惯;马赫:“思维的创造物”;康德:“整理自然界的一种先验思维形式”)或者目的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是神、上帝按一定的目的安排的)。,原因和结果既相互区别、对立(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绝对星和相对性的统一),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妆化。恩格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此地是结果,在彼时彼地是原因,反之亦然。”分析掌握事物之间因果联系及时认识事物的
32、必要条件,又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思维方法,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要条件。,(四)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哲学范畴,是对因果联系认识的深化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发展趋势。 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客观性,也是哲学上两条路线斗争的原则问题。列宁:“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等,这是唯心主义。”,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和对立(原因、地位、作用上均不同)
33、,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无离开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也无离开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现象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偶然性依赖于必然性,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和相互转化(内部原因和外部条件变化)。 形而上学否认二者的辩证关系,将二者割裂、对立起来。其一是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导致宿命论;其二是非决定论(只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导致不可知论。 透过偶然性掌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获取自由!,(五)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发展过程的哲学范畴现实性是指现在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的客观实在(与“现存”有区别)。可能性是指包含在事物内部
34、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把握可能性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二者相互区别。可能性指事物矛盾双方斗争和发展趋势还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实现;现实性则标志着矛盾双方的斗争取得了结果,是矛盾的解决,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其次,二者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已现实性为基础和根据,依赖于现实性,并在条件具备时转化为现实。另一方面,现实是以可能为前提,并有可能转化而来,是充分展开并实现了的可能性。同时,新的现实又包含着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不断转化的过程(根源在
35、于内部矛盾性,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 掌握可能性相现实性转化的规律,促进现代化是以发展!,四、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本性),即各种客观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元素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恩格斯:“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所以,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只是
36、表现形式上不同。 唯物辩证法是两者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只有“按辩证法办事”,才能应事而变,顺势而为,才能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毛泽东:“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主要有:归纳与演绎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相互联
37、系和补充的,一方面,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另一方面前者发展了后者。,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规律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性:客观性具体性层次性,(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自然规律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二者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通过自身的实践,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与社会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使两类规律共同发挥更有利于人类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作用。 二者之间的区别:自然规律是盲目的无意识的,而社会规律则需要通过有目的的
38、人类的实践活动实现。自然规律的作用形式完全相同,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永远也不会重复。社会规律比自然规律复杂得多。,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一)意识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人工智能永远也无法取代人类意识。因为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人工智能无情感、意志以及非理性因素; 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性把握
39、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把事情弄糟。其次,在尊重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3.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依据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理来分析社会的发展,表现出社会发展是社会历史趋向和历史主体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历史规律对社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在这一作用下,社会可能存在多种客观的趋势和可能,主体则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抉择其中一条道路。,主要思考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阐释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联系实际说明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的意义。主要阅读文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列 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问题、辩证法的要素 3、毛泽东:矛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