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摘要:生物课程标准中“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生来说,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忽视的。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关键词:中学生物 科学素养 培养提高 目前是一个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革命,在改变我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好的和坏的。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面临各种各样的污染,生物的,化学的。而此时,人们的态度往往是不能正确对待,究其原因,往往是科学素养不高所致
2、。因此科学素养己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阶段应该是为将来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中学生物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实施“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课程标准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改革的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新课程理念,对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一定的科学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科学素养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但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必须
3、通过生物教学与学生自身的需要结合起来协调一致才能真正达到目的,笔者认为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提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生活中的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生物、从生物走向社会,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学习生物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生物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如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全球气温的升高,灾害性气候的增多等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人利用生物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
4、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模具制造观音像的珍珠,实际上人为可做到的,而不是象有些人所说是神物,是神灵显灵;辨别死、病猪肉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生物。关注自身,关注周围人群与环境,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作为普通生物的一分子,他必然会表现出相应的生物现象与生物特点,注意自身的变化,探讨自身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使每个人更能体会到生活与生物的紧密联系,在此同时,通过探究生活中的生物,生物现象,生物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学生还可以加强和他人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爱,这从另外一个方面提高了他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渗透生物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 随着自
5、然科学的发展,生物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生物己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临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培养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物前沿知识,使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实践证明,在课堂上,随时注意向学生介绍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和前景,最能够吸引和教育学生。如在绪论课中,可向学生介绍世界及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特别是要介绍在世界未来十项热门高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遗传工程和仿生学的最新成果。在遗传工程方而,目前对于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比较深入,进展也较快。生物细胞已被作为“微型
6、工厂”用于生产各种“高附加值的物质”,诸如抗菌素、抗癌物质、香料、激素和酶等,基因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以基因为靶子的药物研制将成为医药开发的焦点;已可将抗灾害和防病虫的基因植人马铃薯、棉花等作物的幼苗中。仿生学的深入研究,将制造人体许多部位(如假肢、人造眼等) 的替代物 生物科学确实发展迅猛,前景光辉灿烂。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的科学,是未来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谁在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方面争先,谁的经济就会扶摇直上,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激起他们探索生命知识的欲望,树立参与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远大抱负。如学习水时可向学生介绍纳
7、米技术在净水中的应用,介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等话题;学习原子结构时,介绍核武器的制造、原子的发现; 介绍核能的利用时,介绍核辐射对于生物的影响等,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及新问题,加强学生对现代生物知识的了解及价值的培养,这样既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又拓展学生的智力空间和思维广度。 三、利用科学史实,培养科学精神 生物科学史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新课标中强调“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充分利用科学史实,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科学家艰辛的劳动。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如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做
8、环球考察,虽历尽艰辛,但最终还是完成了巨著物种起源;李时珍为编写 本草纲目,花费了整整 27 年的时光。生物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家的合作精神,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科学界合作的典范。在生物学教材中,介绍了许多我国在农业、医药、生物学上的伟大成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点点滴滴做起,切实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之中。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从慢速度到快速度、从低要求到高要求、从扶着走到放手走的训练,在教学中适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逐步使学生的生物学得到稳步提高,从而带动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