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69503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9年高考真题分类精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重庆卷12.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6 分)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 分)(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答案】(1)借代、反问。(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 ”“滔滔”“有些蝶飞 ”“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辽宁卷(二)古代

2、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糸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8 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 分)9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 分)【答案】8.(6 分)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 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第闪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答出三处“月”所写不同景象,给 3 分 tw 出所写景象的作用,给 3 分。意思答

3、对即可。9.(5 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情。是对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句句关情。答出思乡之情,给 2 分;答出以景寓情,给 1 分;具体答出景与情的关系,给 2分。意思答对即可。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

4、,并加以说明。(4 分)答: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 分)答:【答案】(1)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解析】(1)要看准题目要求,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进行“说明”。所谓“暗写 ”就是没有直接写影子,但仔细分析诗句,却能仿佛看到影子。“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影子,不符合要求。过桥人似鉴中行, 过桥的人好像在镜 子中行走,因 为水面上倒映着人影、 桥影,是暗写人影(或

5、桥 影);莫放修芦碍月生,不要让修长的芦苇阻碍月亮升起,表明作者的看月亮的视线被芦 苇挡住, 处在芦苇的影子中,暗写月影(或芦影)。( 2)文中问 怎 样 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 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 结合诗歌解释分析。【赏析】张先( 9901078)北宋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佑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 尝 知安陆,故人称 张安陆。治平元年(

6、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九。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 壮阔,气势不凡。此 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 鉴。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 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 ”二字。一切都是那 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颔联写得非常细 致。水面 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

7、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 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 颈联照应题面“ 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 进一步深化。末 联回应 “积水涵清”,以担心芦 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 们想起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 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8、归 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 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应该说,此诗“浮萍破处见山影 ”也一样精彩。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湖南卷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14.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 分)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 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澡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青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9、 5 分)秦诗之理趣_元词之情趣_(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 “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_。(2 分)【答案】(1)秦 诗 之 理 趣 _作 者 阐 述 了 季 节 更 替 , 风 物 变 化 乃 自 然 之 理 , 认为 春 天 固 然 美 好 , “留 春 ”的 痴 心 儿 女 对 春 逝 无 需 遗 憾 , 夏 天 深 幽 的 树 荫 也 足以 怡 人 。元 词 之 情 趣 作 者 用 “绿 窗 犹 唱 ”“花 落 ”“莺 无 语 ”“烟 中 树 ”“暮 ”“疏 雨 ”“梦

10、 ”等 词语 刻 意 营 造 春 逝 之 氛 围 ,用 “留 春 ”“问 春 ”“寻 春 ”等 传 达 出 他 对 春 逝 的 怅 惘 意绪 。( 2) 点 绛 唇 一 词 起 句 与 结 句 颇 有 艺 术 特 点 。 起 句 “醉 里 春 归 ”深 婉有 致 , “醉 里 ”可 见 作 者 沉 迷 于 春 景 , 但 “春 归 ”却 明 确 点 出 “春 去 也 ”之无 奈 , 奠 定 了 全 词 的 基 调 。 结 句 “梦 里 寻 春 去 ”语 淡 情 浓 , 表 明 作 者 不 思 春 逝 ,着 意 到 梦 中 寻 觅 春 天 的 踪 迹 , 正 可 见 ( 现 实 世 界 中 ) 春 逝 之 无 可 挽 回 , 起 结回 环 , 结 句 更 凸 显 此 词 蕴 藉 的 特 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公务员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