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4 15.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现象的是(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台风过境6.从材料中可知,此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A.隆冬季节 B.盛夏季节 C.初春季节 D.仲秋时节7.下列灾害具有渐发性特征的是(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热带气旋8.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A.震中 B.震级 C.震源 D.震波9.泥石流和滑坡发生的不同条件是( )A.地势起伏大 B.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C.植被覆盖较差
2、D.短时内有大量水流【选做题】10.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 题。材料一:2002 年 11 月初,意大利 发生 5.4 级地震,印度尼西亚发生 7.5 级到 7.7 级地震,巴基斯坦先后发生 5.5 级地震,日本 发生 5.7 级地震和美国阿拉斯加 发生 7 .9 级地震;前后共造成至少 48 人死亡。材料二:2002 年 11 月 1 日继埃特纳火山 10 月 27 日喷发后,火山附近的卡塔尼亚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地震。材料三:2002 年 11 月 6 日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为 2003 年 6 月三峡工程开始下闸蓄水创造了条件。专家认为三峡水 库 350 亿立方米的蓄水诱发 地震不
3、可避免,但不会 诱发灾害性地震。因为三峡大坝建在一个完整的花 岗岩岩体上,且按抗 7 度烈度设防,远超过其实际发生的基本烈度。材料四:我国国土资源部专家预测:长江中游尤其是长江三峡地区,汛期在强降雨和水位快速升降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较多的 边坡可能失稳从而产生滑坡灾害。(1)材料一所示国家都处在世界两条主要地震带上: 和 。其中日本和美国位于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 带,意大利和巴基斯坦位于 带,而印度尼西亚位于这两条地震带的交界处。(2)前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世界上地震的三种类型:构造地震、 和 。(3)构造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一般是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壳活动地带,日本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 和最大的
4、大洋板块 之间。意大利处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4)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指( )A.5 级以下地震 B.3 级以上地震 C.5 级以上地震 D.3 级至 5 级地震(5)地震烈度的大小同 和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同时还与 、地质构造和 有关。(6)有关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烈度C. 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D.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一个烈度1. 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No.03编写:臧祥传 审核:冷丽丽 时间:2013.11.19 班级:_ 姓名:_【学习目标】1、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以及孕育它们的
5、自然圈层;2、图文结合,简述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3、通过地图分析,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预习案】【知识自主探究】一、地质灾害 (一)地震 1、构造地震的成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 .,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2、构造地震示意 通过读图(1.13) ,了解以下基本概念:(1)震源:(2)震中:(3)震源深度:(4)震中距:(5)等震线:3、震级与烈度(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注意: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 震级一般而言,5 级以上的地震会
6、造成 ,7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 。(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注意:一次地震,可以有 烈度。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 、 、 和等有密切关系。4、世界主要地震带: ,是地震易发区。 地带和 地带是世界主要地震带(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成因:是 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 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 、 较大、 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7、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2)发生条件: 、具有丰富的 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 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3)危害: 二、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4 1(一)病害 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 病、 病、 病、 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 病、 病、 病、 病等。2、病害发生的原因: 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3、危害: (二)虫害和鼠害1、虫害的常见类型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
8、的是 。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 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2、鼠害及危害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等。三、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灾害带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致灾因子 受灾体特性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板块交界处多火
9、山、地震多海啸;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北纬 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近热带、副热带海洋台风风暴潮;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探究案】知识点一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探究:1、地震中的震级与烈度的关系?2、地震灾害的特点?3、滑坡与泥石流的成因与危害?知识点二 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问题探究:1、生物灾害的成因?2、虫害和鼠害等的危害随堂练习:1、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B.地震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烈度越高,释放的能量越大C.地震、火山喷发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山区D.人类对植
10、被的破坏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当,是泥石流和滑坡发生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2.我国地震和地震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 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 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3.下列地质灾害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导致的有( )日本神户地震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云南东川的泥石流 长江东段滑坡A. B. C. D.4.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A. B
11、. C. D.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内部是以生 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数量的 稳定为平衡标准的,一旦失衡则会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据此回答 58 题。5.生物灾害包括( )病害 虫害 鼠害 赤潮 旱灾 荒漠化A. B. C. D.6.诱发生物灾害的直接因素有( )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气候干旱 水灾频繁 台风多发A. B. C. D.7.引起虫害和鼠害的有害生物的特点有( )繁殖快 适应能力强 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 天敌少A. B. C. D.【拓展案】1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
12、点测到的震级不同C地城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2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 )A.太阳重力能 B.地球的内能 C.重力能 D.潮汐能3. 下列四在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2 3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煴:无焰的微火)据此回答 4-5 题。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 B.蝗虫 C森林火灾 D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