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4做一块卵石.doc

上传人:hskm5268 文档编号:6949046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做一块卵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4做一块卵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4做一块卵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题 4 做一块卵石 主备人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使用人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2、推理想象卵石的形成过程。教具 1.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塑料杯、碎砖2.教师准备: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或录像;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三角洲图片板书设计4 做一块卵石温度影响风化作用 水的影响植被影响 修改与补充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师:(出示课件展示卵石图片。 )同

2、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卵石。师:看到这些卵石你能猜一猜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吗?(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生猜测。二、合作交流,获得新知:1、做一块卵石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你能自己做一块卵石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带盖的塑料杯、碎砖、锤子、水,你想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块卵石。生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生汇报交流实验方案生分组实验。 (师进行适时地指导,提示学生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注意安全)师:你们是怎么实验的,为什么这样做,实验的结果3怎么样?实验告诉我们什么?生交流汇报:(生:我们用锤子把砖块砸碎,发现砖块上有锋利的棱角,这时我们把这些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瓶中,把瓶盖拧紧,用力摇晃,发现碎

3、砖块的棱角没有了,有的碎砖块便成了圆形的。生:我发现碎砖块在水的冲刷作用下,并且相互碰撞,棱角渐渐就变没有了。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石子在冲刷、摩擦、碰撞的过程中慢慢地失去了棱角。 )2、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么形成的?师:(播放河道上、中、下游石头的变化录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同学们看到这些资料,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生:我发现河流上游石头大、不规则;下游个头小、偏圆;下游是沙滩。)师:为什么河道各个部分的石头状态不一?(生:我认为这是水的搬运作用,河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有很大的力量,水的这种力量把石块从上游搬到了下游。)师:那河道中的石头从哪里来的?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

4、。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猜测。 )生汇报各种猜测结果。师:(师播放岩石风化现象的视频资料。 )看到这些你想不想自己设计实验来知道冷热因素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酒精灯、页岩、燃烧钳等材料,你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猜想,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生讨论交流汇报实验方案。学生动手探究,教师指导。生汇报探究结果:(生: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观察,并且反复做了几次。1生: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 )师小结:岩石破碎的原因,是因为温度、水、植被等各种自然力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发生了变化。

5、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生分组讨论(师播放卵石形成的视频资料。 )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海里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四、课后小问,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对卵石有了全面的认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卵石吗?你还想把卵石用到什么地方?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动手做模拟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获得的经验进行类比推理,引导

6、学生进行活动。在“做一块卵石”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根据试验材料制定实验方案,然后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进行卵石的制作,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亲历卵石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初步明白卵石的成因,为学生突破下一环节的难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学生通过类比推理比较容易地总结出大自然中卵石的成因。另外,课件形象直观的特点在突破难点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教学“研究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这一环节的时候,我精心挑选准备了质地松散的页岩。这样,学生在反复加热、冷却的过程中,就能够很容易地观察到实验结果,形成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整堂课,我用“交朋友”的形式贯穿始终,将这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 “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是“交朋友”这个教学形式的点睛之笔,加深了学生对卵石这个“朋友”认识,也是对整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