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橄榄岩 Dunite黄绿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几乎全由橄榄石构成,只有极少磁铁矿。橄榄石浅绿到浅黄绿色,粒状,大小多 0.5-1.0mm,最大可达 2mm,透明,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大于小刀。磁铁矿黑色或钢灰色,细小粒状,较自形,均匀散布,含量约 1%。辉长岩灰黑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均匀分布的辉石和斜长石构成。辉石黑色,粒状,大小 2-3mm 左右,可见正交的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 45%。斜长石灰白色,透明或微透明,板状,粒度与辉石相似,可见光亮解理面上呈玻璃光泽。含量约 55%。石英闪长岩灰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和少量石英构成。角闪石
2、黑色、柱状,柱长一般 2-3mm,最长 15m,横断面菱形,边长 0.5-1.0mm,柱面玻璃光泽,均匀分布,无定向排列,含量 30%。斜长石灰白色,钾长石浅黄或带淡红色,粒状,大小 1-2mm 为主,常见平整解理面,并显玻璃光泽。斜长石含量 50%,钾长石含量约 15%。石英灰白色或烟灰色,粒状,大小在 0.5mm 以下,油脂光泽,含量约 5%。花岗闪长岩浅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黑云母、零星榍石。角闪石黑色或墨绿色,短柱状,柱长 3-5mm,粗 1-2mm,纵向解理面玻璃光泽,横断面粗糙,含量约 15%。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 3-5mm,具光亮解理
3、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60%。石英无色或烟灰色,粒状,比长石细小,约 0.5mm 左右,局部聚集成都 3-4mm 的聚晶状,含量约 20%。黑云母黑色、板状,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或金刚光泽,含量约 5%。榍石褐黄色,四边形自形晶。花岗岩浅灰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黑云母、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等。黑云母黑色,板状,大小约 1-2mm,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 10%。角闪石黑色,短柱状,长约 2mm 左右,可见纵向的平整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5%。长石灰白色或浅肉红色,粒状或宽板状,大小 3-5mm 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55%。石英灰白色
4、或烟灰色,粒状,大小约 1mm 左右,有时聚集成团,油脂光泽,含量约30%。榍石褐黄色,平行四边形自形晶,粒度小于 1mm,磁铁矿黑色粒状,呈星点状分布。流纹岩暗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玻璃质结构。流纹构造,流纹主要由暗黑紫色条带显示,条带边缘呈过渡状,亦有少量拉长的气孔。气孔内壁粗糙。斑晶为石英和透长石,分布均匀。石英烟灰色,浑圆粒状,大小约 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 5%。透长石无色透明,自形板状,具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10%。基质紫红或褐红色,致密,暗紫色条带略显贝壳状断口 。玄武岩深灰褐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气孔杏仁构造。气孔圆或椭圆形,大小 2-8mm 左右,
5、内壁光滑,部分被充填成杏仁,含量约 15%。斑晶为橄榄石,呈墨绿色,较透明,粒状,大小 1-3mm,含量约 15%。基质深褐色,断口粗糙,小刀可以刻划,粉末灰白泛黄。安山岩暗紫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斑晶为角闪石和斜长石。角闪石黑色,长柱状,长 3-10mm,可见两组斜交的纵向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10%。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 1-2mm,可见闪亮的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8%。基质紫红色、土状、断口粗糙无光泽。火山角砾岩紫褐色,火山角砾结构,块状构造。火山角砾灰或灰黄色,部分浅褐色,呈各种炸碎棱角状,大小在 2-30mm 之间,以 10-20mm 为主,内部隐晶质,
6、硬度较大。无定向排列。含量约 60%。角砾之间为火山灰,整体呈紫红色,较粗糙,常见细小孔洞。深石榴石辉石麻粒岩灰色。粒状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辉石、斜长石、石英和石榴石构成。辉石黑色,粒状,可见细小闪亮解理面,含量约 70%。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与辉石相仿,含量约 15%。石英烟灰色,粒状,油脂光泽,含量约 5%。石榴石浅褐红或浅褐黄色,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 10%。纯大理岩白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全由方解石构成。方解石无色透明,直边镶嵌粒状,粒度均匀,大小 1mm 左右,解理发育,玻璃光泽,与稀盐酸反应强烈构造角砾岩斑杂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构造角砾、岩粉基质和胶结物
7、构成。角砾颜色杂乱,灰、红、褐、黑不一,外形多为不规则棱角状,大小混杂,以 2-30mm 为主,成分有安山岩、花岗岩、石英斑岩、绿泥石片岩和其它隐晶质岩石,含量约 75%。岩粉基质呈隐晶状,较致密,断口呈瓷状,含量约 10%。胶结物为硅质,呈灰白色,硬度大于小刀,含量约 15%。糜棱岩灰深灰色。糜棱结构。假流纹构造。由碎斑和碎基两部分构成。碎斑呈眼球状,大小不一,长轴约 2-40mm,定向排列,部分拉长呈条带或条纹,整体呈假流纹状。内部由浅色矿物长石、石英构成,含量分别为 50%和 30%。碎基主要是暗色岩粉状微粒,很致密,剥开面上可见细小白云母平行碎斑边缘分布。碎基含量约 20%。矽卡岩暗灰
8、绿,暗灰褐等斑杂色。粒状等粒或不等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榴石、辉石、绿帘石等,常含黄铁矿,分布不均匀,含量变化较大。石榴石淡褐红色,粒状,断口油脂光泽。辉石墨绿色,较大颗粒可见两组正交解理。绿帘石黄绿色或深蓝绿色,粒状,玻璃光泽。黄铁矿金黄色,自形粒状细砾角砾岩暗褐绿色。细砾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角砾全为变质细砂岩碎块,呈暗灰绿色,近等轴状,圆度很差,尖棱状,大小极不均匀,可从粗砂过渡到中砾,最大约 40mm,以 5-20mm 为主,其中角砾呈多泥颗粒支撑,含量约 60%。角砾间被砂泥质混基充填,其中砂粒成分与角砾相同,含量约 10%。胶结物为泥质,呈略红褐色,土状,硬度小于小
9、刀,含量约 30%U灰石英杂砂岩白色,风化后呈暗褐红色。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分选、磨圆中等,含量约 80%。粒间杂基含量约 20%。砂粒几乎全为石英,仅少量长石和岩屑。石英灰白烟灰色,表面略呈毛玻璃状,油脂光泽,含量约 75%。长石淡褐或浅肉红色,岩屑黑色,总量小于 5%。杂基灰白乳白色,局部淡褐黄色,略显粉状。UU长石砂岩淡灰褐色。中粗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砂粒以次角状为主,分选较差,含量约 85%。粒间胶结物约 15%。砂粒成分主要是长石、石英和少量白云母。长石浅肉红色或淡褐色,可见少量解理面,大多反光很弱,含量约 50%。石英灰 烟灰色,略透明,泛油脂光泽,含量约 30%。白云母银白
10、色片状,强玻璃光泽,大小达 1-3mm,含量约 5%。胶结物灰白色,较致密,略有粉末状感觉。岩屑杂砂岩灰色,略带绿色色调。中细砂状结构。纹层状构造。砂粒分选较好,磨圆中等到差,多次角次圆状,含量约 75%。砂粒间为泥基,含量约 25%。碎屑成分为岩屑和石英。岩屑色深,多深灰、黑灰,部分紫红或略带深绿,均暗淡无光泽,含量约 40%。石英烟灰色,微透明,油脂光泽,含量约 35%。泥基粉状或土状,浅灰或灰白色,略显红色色调。U粉砂岩 暗灰褐色。泥质粉砂结构。纹层状构造,层面上有流痕构造。粉砂成分为石英,粒度极细,含量约 75%,整体泛微弱油脂光泽,断口粗糙。泥质略褐红色,分布不均匀,有呈纹层状集中趋
11、势,平均含量约 25%。生物碎屑泥晶灰岩黑色。生屑泥晶灰结构。块状构造。由方解石质生物碎屑和泥晶构成。生物碎屑以腹足为主,多自形低矮螺旋壳,壳壁较薄,房室部分完整。壳体大小以 10-15mm 为主,风化面上略突出,可见壳体由极细方解石晶体构成。另有腕足和弧形或毛发状生物碎片。生物碎屑总含量约 30%。泥晶黑色,致密,含量约 70%。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板岩(1) 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2) 原岩主要是泥质岩、粉砂岩或者中酸性的凝灰岩,经过轻微变质,原岩矿物成分基本无重结晶作用或者只少部分重结晶,主要是脱水、硬度增高(3) 外观:致密、隐晶质,矿物颗粒细,肉眼难鉴别,有时板理面上有少量云母、绿
12、泥石等新生矿物千枚岩(1) 具有典型的千枚状构造的浅变质岩(2) 原岩泥质岩、粉砂岩或者中酸性凝灰岩,经过低级变质作用形成,变质程度比板岩稍高(3) 矿物:原岩矿物成分基本上已全部重结晶, 主要由细小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钠长石等新生矿物组成,若原岩中FeO较多,可以出现硬绿泥石、黑云母,(4) 细粒鳞片变晶结构,颗粒平均30%粒状矿物常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量长石,长石1mm(3) 矿物:长石(钾长石斜长石 )石英50长石25%片状和柱状矿物为云母、角闪石、辉石,可含特征变质矿物若长石少,石英增加则过渡为片岩(4) 原岩泥质岩、粉砂岩、砂岩和中酸性岩浆岩、火山碎屑岩,(5) 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变粒岩(1) 含 长石、石英较多(70) ,且 长石25%云母或其他暗色矿物较少(3.6g/cm3石英岩(1) Q85的变质岩。(2) 由石英砂岩或硅质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3) 矿物成分:除Q外,可含少量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等(4) 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条带状构造大理岩(1) 碳酸盐岩矿物(方解石、白云石为主)50的变质岩。(2) 原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或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3) 矿物成分:可含少量蛇纹石、透闪石、透辉石、金云母、镁橄榄石或硅灰石等特征变质矿物(4) 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