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锚杆基础施工说明1. 锚杆基础概况锚杆基础通过锚杆与下部岩土的粘结特性来承受上部杆塔荷载,它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地基土承载能力的原状土基础形式,能显著减小基础尺寸和基础埋深,大量降低工程材料量,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施工弃土,提高施工安全保障,在总体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锚杆基础型式如下:2施工中的锚杆基础:2. 锚杆基础的施工说明(1)锚杆基础施工应按照如下工序进行:场地平整钻孔锚筋埋设及锚固砼浇制二次压力灌浆上部承台基坑开挖上部承台砼浇制(埋设地螺) 。(2)锚杆孔采用机械钻进,在钻孔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报告核对塔位地基条件,包括岩土层的岩性、分层厚度。如发
2、现与地质勘探报告不符的情况,应立即报告设计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锚杆施工前,先分腿钻孔核对地质条件,再继续锚杆基础施工的工艺。(3)钻孔质量要求: 为保证钻孔质量要求,锚杆钻进应根据岩性选用合理设备和钻进方法。成孔质量要求:3(a)锚孔直径允许偏差:0mm +10mm。(b)锚孔深度允许偏差:不应小于设计值,但也不宜超长100mm。(c)锚孔倾斜度允许偏差:小于 1%h(h 为设计锚孔深度) 。(d)锚孔间距允许偏差:15mm 。(4)钻孔完成后,将锚筋置于孔内居中,锚筋周边与孔壁距离应均匀。锚筋底部定位环可参照施工图要求加工或采取其它有效定位居中措施。(5)锚固砼采用 C30 细石砼,
3、细石粒径要求 58mm。由于各地地材差异较大,锚杆施工前,应选用当地水泥、细石、以及沙进行锚固砼配合比实验。砼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孔洞内砼的流动性,塌落度一般要求为 160180mm。同时应按水泥重量的 35%添加膨胀剂。向锚杆孔内灌入砼时,应分层人工(钢钎)捣固,分层高度5 分钟方可视为注浆完成。当灌浆压力不能稳定时,以单腿注浆水泥用量达 300kg后通知设计院工代处理。灌注用纯水泥浆,标号为 MU20,水灰比宜4为 1:1。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不得使用已初凝的浆液。(7)锚杆固结和二次灌浆完成后,进行承台开挖和施工。本工程上部承台采取掏挖施工模式。注意下部掏挖嵌入
4、岩层的深度应500mm。如承台开挖出现与设计地基条件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工代处理。承台砼设计标号 C25。承台施工要求见相关基础规范。(8)锚筋杆体质量要求:序号 检查项目 检验内容和合格标准1 长度 单根1.5%L 总长度不小于设计值2 断面尺寸 不小于设计值3 弯曲度 2.5mm/m, 锚筋在孔中弯曲度较大,杆体可能贴壁,弯曲度应有最大量控制4 外观质量 锚筋两端面应与轴线垂直,无毛剌;锚筋没有裂纹、折叠、离层和结疤等缺陷。5 力学性能 满足设计要求(含连接套)锚筋检验应在原材料进场后锚杆施工前完成。本工程设计的单根锚筋最多一个接头,且接头必须放在上部承台混凝土中。每批次锚筋应作一组(每组三
5、根锚筋,含接头)拉力试验。(9)锚杆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养护一定时间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免扰动混凝土,降低混凝土强度。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 天。(10)锚杆完成、承台开挖后,浇制承台砼以前按规范要求抽取一定比例的锚杆进行单锚抗拉验收试验。单根试验分组由设计根据地基条件和锚杆型式确定,由现场监理根据分组要求随机指定,单根锚5杆试验抗拉力由设计规定。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承台浇制。若试验不满足要求,应及时通知设计方加大试验采样密度,并采取基础方案调整措施。(11)基础施工应按照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执行。(12)施工时地质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请及时反馈设计,以便及时处理。(13)锚杆钻孔遇到地下空洞时或锚杆锚固砼浇制过程中细石砼流失严重时,应该及时通知设计处理。(14)施工时必须有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可靠措施,成孔后必须及时浇灌,避免水和杂物浸入基坑及软化或风化孔壁。(15) 当基础基面的岩石直接外露或上部覆层厚度小于 200mm时需施工岩石基础混凝土护面。基础护面因按实际塔位地形顺坡施工,不得专门开挖施工基面。护面采用 C10 砼,厚度为 100mm。(16)承台外露尺寸一般不大于施工图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