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6941714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突破传统教学落实就业教学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在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案、教学辅助资料等方面所做的改革。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就业教育;案例教学;项目教学 2003 年国家建立了 35所国家级软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就是其中之一。我院以“学生学一门语言就能够精通一门语言”的思想来设置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软件开发技术 Delphi 方向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建立的。 1 课程设置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马上适应工作,我院在课程设置时就为学生就业做了充分的考虑,把工具作为教材来学习。Delphi 系列课程在设置上的原则是“面向就业,

2、源于岗位;强化实践,注重实施” 。整个 Delphi 工具分成四个环节,见表 1,并开设了相关的配套课程,如数据结构、数据库、软件工程、UML、软件测试等。 我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讲义、电子课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学生练习题等。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来自于软件生产企业的项目,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基本实现“零实习”的目的。我院制作了 5 本书的 PPT,共计 2000 页、电子讲义 1500 页、项目 7 个。 2 人才培养机制 我院探索“定单”式教育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确定培养规模,开发、设计实践性强的教育方案。通过 03 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映,同合作企业(广力

3、软件有限公司、千易有限公司、捷讯科技有限公司、华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修订了毕业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层次结构和1000 余个知识点。根据修订的大纲,我院编写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开发”共计 64 页的案例;重新调整和修订了原有的 Delphi 教学大纲的 61 个章节、新增加了实验大纲 50 个(共计 120 学时)、添加了 7 个项目案例。 另外在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知名 IT 厂商的认证证书,包括:Delphi6 Primary Programmer Certification、 Delphi6 Programmer Certification、Delphi6 Senior Progra

4、mmer Certification、Delphi6 Web Development Certification、Delphi7 Primary Programmer Certification、Delphi7 Programmer Certification、 Delphi7 Senior Programmer Certification、Delphi7 Web Develo pment Certification。 3 教学内容改革 我院根据对 Delphi工具知识点的掌握划分了四个不同的层次: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高级程序、Web 开发程序员,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学习不同的案例来掌握不同的

5、知识点。各阶段如表 2 所示。 另外,我院时时关注软件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例如,我院将教学内容从原来 Delphi 6.0 升级到Delphi 7.0,并关注 Delphi 2008 的发展趋势,同时相关的电子讲义、电子课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学生练习题、案例等也随之升级,还对辅助课程也加以调整。 4 教学方法改革 4.1 以学生为核心 我院开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互动式教学模式。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我院还组建了软件

6、协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交流、开发软件的平台,是课堂教育的有益的补充,另外还设立了学生讲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4.2 提高实践能力 我院提供两种实践形式:实验和案例教学。结合我院编写的案例,实践学时的比例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目的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使学生可以获得持续不断的企业级综合项目的场景体验。将课堂放在实验室里,可以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实践,在学期结束时要进行 20 学时的课程设计(项目开发) ,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实践 35 个项目的开发。学院可视化专业 Delphi 课程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对比如表 3。 4.3 课程实施过程灵活 我院

7、充分考虑了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学制对课程设置的不同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专业课程设置上按照“大树理论”与“木桶理论”进行布局。我院在教学广度和深度的取舍上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度,可以随着学期的推移和学生个体的情况,及时调整课程章节难点和重点,例如 03 级个别学生就没有学习 CORBA 章节,04 级个别学生加了 COM+部分的理论知识,05 级个别学生加了 Web service 知识。这样就能够培养出个体差异的学生,对个别爱好软件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 5 结束语 通过我院三年的努力,软件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毕业生进入软件开发的岗位达到了 61%,有的学

8、生还被微软研究院、 IMB 研究院、用友等专业化强的国际IT 公司聘用。根据对 03 级毕业学生(共 28 人,7 名女同学 )的跟踪调查,就业率 100%,目前从事开发的同学有 16 名。04 级毕业学生 21 人,女同学 2 名,其中 14 名走上软件开发的道路,其中有 80%的同学用上了 Delphi 工具开发软件(2007 年 4 月份统计)。 2005 年“四川省程序员设计大赛”03 级软件专业的钟伟获得三等奖、黄超获得优胜奖;2006 年“四川省程序员设计大赛”04 级软件专业的赵静获第四名、05 级邱韵获第十名;“2007 中国成都软件设计大赛”06 级齐建平荣获优胜选手称号。

9、参 考 文 献本文出自:计算机毕业网 欢迎转载 1 马在强. 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初探J.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 2 严月浩,张益. 突破常规教育跨步进入 IT 名校J.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2). 3 马在强,严月浩. 以创业孵化教育为突破口培养高质量的 IT 人才J.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1). 摘要:本文针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结合计算机多媒体类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和特点,介绍了在多媒体类教材编写中如何设计和筛选出合适的案例。 关键词:多媒体;教材;案例;选择 1 引言 案例一词译自英文的 Case,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10、和古罗马时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问答式”的教学法,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学的雏形。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将问答积累的内容编辑成书,并将一个原理对应于一个例子,这些例子就是案例的雏形。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在国外的师范教育或教师培训领域,案例教学法得到广泛运用。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案例组织教学活动中,最具有影响的学校当推美国哈佛商学院,该校成功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培养出了大量杰出的工商界成功人士,才使得案例教学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在我国,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在计算机相关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建设特别是案例

11、化教材的建设有待完善。 2 案例化教材的优势 案例化教材的目标定位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特别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案例化教材的目标定位正是针对于当前在多媒体类课程教学领域的薄弱环节,与传统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的优势: 2.1 案例化教材有利于对传统概念的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灌输的方式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关注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哪些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案例化教材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要学会

12、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 2.2 案例化教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区别于一般的传统的教材,案例化教材通过对企事业单位中的实际项目或从中抽取出的模拟项目为研讨核心,体现了任务驱动和模拟实战场景的思路,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的环境,使其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实际问题和环境,以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和实际运作能力匮乏的缺陷。同时案例中隐含的理论问题被揭示出来后,会慢慢与原有的知识融合,成为已有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而且在实施比较复杂的案例时,会遇到一些突破学生

13、原有的知识范围、知识领域的内容,就迫使学生从角色的扮演中学会综合运用更多的知识和更加灵活的技巧来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提高实际运作能力,增加新的知识,弥补学习中知识片面的弊端。 2.3 案例化教材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学生获得的是背诵、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案例化教材通过案例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解答是开放的、发展的。通过案例教材,再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和实践,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解答,这样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后,就会获得

14、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 从目前各大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类教材来看,案例化的教材已经不少,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的案例教材并不多,原因一是作者对案例化教学把握欠缺,未能将案例的特点发挥出来,二是作者实践经验不足,案例选择不恰当,没有体现出案例教学的优势,三是案例的质量参次不齐,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 多媒体类案例化教材的现状 多媒体技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信息社会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课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应用类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并具备必要的多媒体信息制作与处理的应用能力。传统的计算机教材沿袭过去的出书 理

15、念:从基本知识开始,循序渐进的铺陈,再论述重点,这种安排有些僵化,往往偏重于基本理论的介绍而忽视其具体的应用。目前很多计算机多媒体方面教材介绍的软件版本偏老、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学生对此类课程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类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 现在很多出版社已开始着手于建设多媒体类案例式教程,对于一般侧重应用的本科教材和高职高专教材,以具体的应用案例组织知识点,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先不讲理论,只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应用了,再回头讲理论,理论也是够用为度。这种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具体应用的能力。从各大出版社已出版的多媒体类教材来看

16、,采用案例形式编写的教材,其销售量远远好于普通类教材。 目前很多教材以例子多自封为案例化教材,实为鱼目混珠。案例和举例在含义上有所相近,但在教学方式上二者有很大区别。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占有主要地位;而举例则是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教学中占有次要地位,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而举例则完全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行为。 4 多媒体类案例化教材案例选择要点 案例化教材中案例的选择是关键,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笔者最近编写了Flash CS3 动画设计案例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

17、87111261049,以下简称教程) ,根据在编写过程中的一些想法,来谈谈如何选择多媒体类案例化教材的案例: (1) 案例首先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现在很多案例化教材注重案例库的建设,案例的数量虽然上去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收效甚微,因为过多的案例耗费教师在备课环节的精力,同时在教学中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集中反映同类问题的共同本质和特点,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同样或类似事件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达到举一反三或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程第一章,我选择了“雨夜探宝”这个案例,这个案例很典型,制作过程中涉及了大部分的动画技术,让学生对各种动画技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8、(2) 案例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果选择的案例比较简单,流于形式,没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分析和研讨,学生感觉看一眼就会,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此类的案例过多,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浮躁的现象。如果选择的案例难度太大,超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在尝试二、三次之后做不出来的话,就很容易丧失信心,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对教学不利。案例本身如果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形成见解纷呈、观点不一的案例教学应有的氛围,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讨,从而在较高层次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选择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是看起来无从下手,但掌握了相关内容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的案例比较合适。在教程第四章

19、,我选择的“小池”这个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制作过程较复杂,学生完成这个精美的案例之后,会有一种成就感。 (3) 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教材案例的应用范围不宜太广,应针对具体的某一知识点或原理展开,案例的突出部分或是特色部分要为所介绍的知识点和原理服务,使学生对案例有深刻的印象,通过案例能深刻理解知识点和原则的内涵。另外一个层面的含义是指案例化教材使用的对象应确定,选择的案例是针对于本科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或是中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背景不同,能力也不同,对于案例的理解和应用的效果都会有所不同。在教程第四章,针对遮罩层的概念,我选择了“黑夜偷窥”这个案例,让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遮罩层的作用,

20、很受学生的喜爱。 (4) 案例大小应合适: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类的课程,选择的案例大小要求会有所不同,例如软件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化教材,一般会精选一至二个软件工程的大型案例,全书围绕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工作来讲述,案例则会从头至尾贯穿于教材之中。对于多媒体类课程教材使用的案例,笔者建议尽量避免选择使用大型的案例,因为对于刚开始学习的学生来说,大型案例在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如果涉及的知识点和原理过多,学生很可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很难从中找出学习的重、难点。同时教师每次授课的时间有限,选择大小适中的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和原理不多,这样更容易突出授课目标,从而不容易偏离授课内容,比较容易达到预期的

21、效果。 (5) 案例要新:教材使用的案例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一方面案例化教材必须快速反映客观现实,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与时代进程合拍,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案例化教材,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多媒体类课程涉及的相关的软件发展很快,新的版本出现了不少新的功能与技术,同一个案例在不同的版本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所以对案例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程第八章,我选择了“奥运倒计时”这个案例,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有兴趣。 (6) 案例应具有启发性:过于直白的案例会减小学生的思考量,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选择的案例不仅要反映某一

22、知识点或原理的涵义,同时还要有新意,能够启发读者和研究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开拓新的思路,只有这样的案例化教材才能更好地为案例教学服务。在教程第四章,我选择了“原子的世界”案例,介绍了二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这个案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补间动画这个概念,启发了学生的思路。 5 结VP 技术模拟多相非匀质材料零件加工运动学仿真 关键词:多相非匀质材料; 模拟机床 摘要: 多相非匀质材料,是指通过最优化配比相同或者不同源属的物质得出的具有优异性质的材料,由于该材料对于加工过程有着苛刻的要求,对于这类型加工工序的预先模拟显得分外重要。本文详细论述了我们科研小组针对计算机模拟多相非匀质材料运动学加工的

23、仿真过程,并且尝试分析了在仿真过程中所遇到 的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今后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VP Simulate Multiphase Inhomogeneous Material Machining Kinematics Simulation Sun Yao,Liu Biao,Ni Shiwei (East China University,ScienceTechnology College,Shanghai200051,China) Abstract:The multi-phase non-homogeneous materials is the optimal ratio by t

24、he same or different source material derived from nature with excellent material,as the material for the process with stringent requirements,for this type of pre-processing process simulation be very important.This paper describes our research group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of multiphase non-homogene

25、ous materials processing simulation kinematics, and t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solutions in Simulation process.As a basis exploration for future. Keywords:Multiphase inhomogeneous material;Simulation tools 一、引言 多相非匀质材料,即是一种通过最优化配比相同或者不同源属的物质得出的具有优异化学或者物理性质的材料,用来满足各种社会生产中的各种特殊需求。为了制造

26、这种特殊属性的材料,特殊的加工工艺应运而生。这些工艺通常都会涉及到复杂的混合的铺层生产技术。 由于多相非匀质材料对于加工过程有着苛刻的要求,其加工的高成本高风险以及对于加工工艺的精细控制,对于这类型加工工序的预先模拟生产就显得分外重要。通过计算机模拟生产工艺的整个过程能帮助相关生产厂商及早了解整个生产工序的步骤,直观地观察产品的制作过程进而发现生产工艺上可以做出的改进 ,便于商业展示以及其他各种目的。高级建模语言的广泛使用,特别是 Web3D 技术的出现,对于这类生产的仿真过程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事实上,现代计算机技术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数种甚至数十种 Web3D 高级建模语言用于进行运动学

27、模拟仿真。 (一)多种 Web3D 建模语言的比较 VRML: 只需要标准插件;易于学习、使用;文件小,以代码进行传输 ,网络传输速度较快。复杂建模的功能较弱,浏览插件使用相对较复杂。 Cult3D:具有逼真的三维质感且文件小,网络传输速度快,浏览器使用方便。客户使用需要授权,并支持相应费用。 OpenGL: 独立硬件,独立于窗口系统,是专业图形处理、科学计算等高端应用领域的标准图形库。在网络上传输的是图像,传输速度慢,无法满足多用户异地实时协作的要求。 Java3D:封装了OpenGL 和 Di-rectX,一次书写可跨平台使用,以代码进行传输 ,网络传输速度快。编写、调试相对和复杂,目前国

28、内使用不是很广泛。 而这其中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的出现使得我们有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工具,来实现对于这一 类生产仿真的诉求。 (二)VRML 简介 Web script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一种网络上使用的三维形体和交互环境的场景描述语言,具有分布性、多媒体集成、交互性、平台无关性等优点。通过VRML 自带的插补器和传感器,可以实现较简单的计算机动画和交互。但是对于一些高级应用,仅仅依靠 VRML 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应用 VRML 与 Java 的交互,就可

29、以有效地弥补 VRML 本身的一些不足,增强 VRML 的动画效果和交互能力。 围绕 VRML 与 Java 的交互,在目前的技术领域已经存在几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 ,首推 EAI 交互和 SAI 交互两种方式。基于 EAI 的交互方式 ,EAI(External Authoring Interface)即外部编程接口,该接口由一组关于浏览器操作的函数组成,通过这些函数的调用,外部程序就能影响 VRML 世界中的物体。 EAI 是浏览器中 VRML与 Java Applet 的中介,这为客户端功能扩展以及提供更强大的动态交互性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一些实时交互功能不必依靠服务器就可以在客户端实现

30、,也为 VRML、Java Applet 及 html 文件在同一网页中的嵌套提供了技术支持。而 SAI 偏重于虚拟场景内部处理,在浏览器内部对场景的节点进行访问;而 EAI 主要用来提供与外部环境相互通信的能力 ,从 VRML 浏览器外部获取场景节点和事件结构。基于 EAI 的交互关系如图 2 所示。利用 EAI 包提供的 Browser 类和 Node 类,可以完全不用 Script 节点和 Script 类及路由等方式而直接由 EAI 外部程序操控 VRML 世界中的各种节点,极大地丰富了 VRML 的功能。但是该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只能通过Java 小程序来控制 VRML 世界。 二、

31、模拟仿真实验 (一)模拟机床的创建过程 1.学习了解 SolidWorks 机床模拟图。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作者获得了 SolidWorks 制图生成的常规机床模拟图,借助 SolidWorks搭建的 3D 机械机床图像,全面了解机床运动以及多相非匀质材料零件加工过程的原理。该方针图像由机床支架、加工台、喷绘台、研磨器、激光雕刻台五部分构成。机械机床的这种构成,能够满足使加工台自由实现空间三维坐标X 轴、Y 轴、Z 轴方向的运动,在喷绘台中填充物质,在研磨台研磨物质,实现物质的细致化均匀化 ,并在激光雕刻台对于零件加工达到需要的形状。 2.使用 VRML 建模。 利用 VRML 实现模拟机械

32、运动学仿真时有多种建模方法,可以在 VRML 代码中通过基本形体节点来建模,也可以使用其它建模软件中建模后转化为 VRML 文件。作者在仿真实验中 ,是通过 SolidWorks2008搭建的 3D 机械机床,然后进行转换建 模,进而完成模拟机床的 VRML 图像搭建。相应步骤为 :在 SolidWorks2008 中,根据零件设计尺寸,将已经得到的SolidWorks2008 机床的模拟图,进行输出转换,选择转换方式为 VRML97。其中,VRML 的默认单位是米,为了下一步装配方便统一单位设置,更改单位为厘米。 3.模型优化。 文件大小、文件质量是影响网络传输、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使用 V

33、RML 实现模拟机械运动学仿真的一个优点就是数据量小,可以整合到网页中,并且 VRML 特效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而作者所创建的 3D 机床图,在使用到 SolidWorks2008 的 SLDASM 文件时,文件大小为 230KB,而VRML 图的大小仅为 151KB。因此,为尽可能减少数据量,提升视觉效果,作者对复杂模型应进行优化。下面将谈一下两种优化方式。 (1)在 3DS MAX 中优化。 选择模型,在 3DS MAX 修改面板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优化工具,在保证机床外观无太大损失的情况下,增加优化面板上的面阈值和边阈值,可减少机床的点、线、面,减少数据量。并且在3DS MAX 软件中

34、通过光线的设定,场景素材的添加,达到坚强视觉效果的功效。 (2)在 VrmlPad2.1 中优化。 使用 VrmlPad2.1 打开 Vrml 文件,在工具中选择代码,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删除注释,整理代码格式,3DMAX 清理 ,删除无用命名等功能,优化文件。并且可以根据 VRML 语法规则,自己修改文件,增加修改相应的内容。作者在此,添加了背景Background,视角 Viewpoint,修改了 Appearance 属性,达到增加视觉美观的功能。 以上是两种模型优化的方法的效果图,通过这两种方法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文件数据量。达到优化的效果。其中,3DS MAX 优化的结果中,添加场景会照

35、成大量数据量,在网络传输以及网页加载过程中,会造成一些滞后问题。而使用 VrmlPad2.1 优化对代码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场景修改需要自己对于代码进行编辑。经过反复优化尝试,实验结果为:原始文件大小为 151KB,3DS MAX 优化文件大小为 1320KB,VrmlPad2.1 优化文件大小为 109KB。根据项目的客观要求,作者最后采用的为 VrmlPad2.1 优化文件作为模拟机床的原型。 (二)模拟机床的运动仿真 1.JAVA 与 VRML 的交互。 在已经成功创建的 VRML 图的基础上,需要实现利用 VRML 模拟机械运动学过程仿真,而利用 VRML 模拟机械运动学过程仿真

36、,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目前的技术领域已经存在几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方案分别是:1.在 VRML 文件中 ,使用利用 VRML 的 TimeSensor(时间传感器)节点和OrientationInterpolator(方向内插器 )直接控制运动。2.利用 EAI 数据接口,实现 JAVA Applet与 VRML 虚拟场景之间的相互通信,达到模拟机械运动学过程仿真的目的;EAI 接口包含浏览器脚本接口的全部功能,例如查询浏览器状态,增删路由等,如果需要集成多种媒体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进行复杂的网络控制,多采用利用 EAI 接口的方法进行。 3.借助 SAI 接口的方法,利用 script 节点

37、、事件发生器、dff/use 命名规则和路由 route,连接 VRML 场景中对应的节点和域,实现 VRML 与 JAVA 的交互,并最终实现模拟机械运动学过程的仿真。 根据多项非匀质材料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学仿真的动态模拟需要,小组选用 EAI 接口技术,用DEF 关键字修改 VRML 视图中所有节点名称,通过 JAVA 对于 VRML 文件所有节点进行控制,实现模拟机床的运动学过程仿真。在搭建平台环境过程中,使用 JDKversion1.3 平台,添加cortonavrml 浏览览插件中的 classes、corteai 包,以实现 EAI 接口的调用功能,在理论完善的基础上,实现 JA

38、VA 与 VRML 的交互,完成运动模拟的仿真。 2.模拟机床的运动仿真。 EAI 接口连接运动节点 根据在之前通过 VrmlPad2.1 优化的模拟机床的原型,作者利用 EAI 接口技术,实现了 JAVA Applet 与虚拟机床场景节点相摘要:程序间的通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不论是聊天程序、还是文件传输程序,都离不开数据的传递。而现在,编写一个数据传输的程序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许多程序员每次在编写一个新程序时,都在从零开始编写程序间的通信部分,这就让我们把大量时间浪费在重复劳动上。所以很有必要把我们已经做好的通信部分模块化,这样,以后再编写相关部分时,只需把以前编好模块应用到新的程

39、序中即可。 关键词:UDP;模块化;C#; 通信 Communication Module Based on UDP Gao Hao,Yang Gu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rogram is a commonplace subject,either chat program,or file transfer procedure,is inseparable from the data transfer.And now,write a da

40、ta transfer program is not so difficult However, when programmers writing a new program, they often code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s from scratch.These make us waste time on repeated labor.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modularize the communication part.When we code the relevant parts ,we can just apply t

41、he module to the new program. Keyword:UDP;Modularization;C#;Comunication 一、概述: 接下来,将编写一个采用 UDP 协议的通信模块,它负责接受、发送和处理数据。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以处理诸如消息传送、文件传送等事务。 二、UDP 模块的具体实现代码 : public partial class UDPSocket : Component private int localPort = 11000; private IPEndPoint ServerEndPoint = null; /定义网络端点 private U

42、dpClient UDP_Server = new UdpClient(); /创建网络服务,也就是 UDPSocket private System.Threading.Thread thdUdp; /创建一个线程 public delegate void DataArrivalEventHandler(byte Data, IPAddress Ip, int Port); public event DataArrivalEventHandler DataArrival; /在控件中定义一个事件 private string localHost = “127.0.0.1“; private

43、bool active = false; public bool Active get return active; set active = value; if (active) OpenSocket(); else CloseSocket(); protected void Listener() ServerEndPoint = new IPEndPoint(IPAddress.Any, localPort); if (UDP_Server != null) UDP_Server.Close(); UDP_Server = new UdpClient(localPort);/创建一个新的端

44、口号 UDP_Server.Client.ReceiveBufferSize = 1000000000; /接收缓冲区大小 UDP_Server.Client.SendBufferSize = 1000000000;/发送缓冲区大小 thdUdp = new Thread(new ThreadStart(GetUDPData); thdUdp.IsBackground = true; thdUdp.Start(); private void GetUDPData() / while (active) /将获取的远程消息转换成二进制流 byte Data = UDP_Server.Receive

45、(ref ServerEndPoint); if (DataArrival != null) /利用当前控件的 DataArrival 事件将消息发给远程计算机 DataArrival(Data, ServerEndPoint.Address, ServerEndPoint.Port); Thread.Sleep(50); public void Send(System.Net.IPAddress Host, int Port, byte Data) IPEndPoint server = new IPEndPoint(Host, Port); UDP_Server.Send(Data, Da

46、ta.Length, server); private void OpenSocket() Listener(); private void CloseSocket() if (UDP_Server != null) UDP_Server.Close(); if (thdUdp != null) /如果自定义线程被打开 Thread.Sleep(30); /睡眠主线程 thdUdp.Abort(); / 关闭子线程 这样,一个基于 UDP 的通信模块就基本实现了,但是它还不具备任何实际的功能,既不能传送消息,也不能传送任何数据。接下来将为它实现简单的文件传输功能来说明它的使用方法。 三、简单文

47、件传输功能的实现 该示例程序采用 C/S 架构设计。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采用一个 UDPSocket 来处理通讯方面的需求。DataArrival 事件将负责处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业务逻辑。当 UDPSocket 接收到数据时,将引发 DataArrival 事件,从而引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进行不同的处理。 服务器端代码: private delegate void DataArrivaldelegate(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private void udpSocket1_DataArrival(byte Data, Sys

48、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DataArrivaldelegate outdelegate = new DataArrivaldelegate(DataArrival); this.BeginInvoke(outdelegate, new object Data, Ip, Port ); private void DataArrival(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udpSocket1.Send(Ip, Port,Data); 客户端代码: 接收文件 private void DataArrival(byte Data, System.Net.IPAddress Ip, int Port) ClassMsg msg = new ClassSerializer().DeSerializeBinary(new System.IO.MemoryStream(Data) as ClassMsg; FileStream fileStream = null; try string filePath = Environment.CurrentDirectory + “ + msg.FileName; if (File.Ex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