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西方金丹术及其思维方式的比较09级化学班 魏*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及外国古代金丹术的发展史的回顾,从金丹术在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西方金丹术的比较等角度探索,并总结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化学学科发展的深远影响。关键词:金丹术,中西比较,化学发展,科学思想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学,今天不仅揭示了物质变化的秘密,而且创造了许多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人造物质,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古人所梦想的“夺天地之造化”的地步。然而古代使用化学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产生了神秘的金丹术炼丹术和炼金术。这样,化学就开始从生产中分化出来,以金丹术的原始形式出现了。中国是炼丹术的起源地。炼金术则最早产生于西方。到
2、八九世纪,中国炼丹术和西方的希腊化埃及炼金术传到了阿拉伯,形成了阿拉伯炼金术。继而又经阿拉伯把炼金术传播到了欧洲,形成了欧洲炼金术。1.炼丹术在中国1.1 历代君王对于成仙得道的向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炼金或炼丹活动的国家,中国在商朝时期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炼金术,到公元前 2 世纪的西汉时代已经相当盛行。西汉武帝刘彻(前 156前 87)曾召“天下怀协道艺之士 ”从事炼金活动。而西方直到公元后一世纪才在埃及出现,约比中国晚 500 多年。此外,中国也是最早撰写炼金著作的国家。公元 2 世纪东汉炼丹家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最古老的炼丹著作。到了唐代初期,炼金术发展达到了一个
3、高峰,影响到许多文人墨士也参与了活动。诗人李白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就有“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的句子;杜甫在先寄严郑公五首中则提到:“衰颜欲付紫金丹”;而白居易则曾钻研学习过魏伯阳的炼丹理论,说“授我参同契,其辞妙且微”,并曾亲自炼丹。他在炼药不成命酒独醉中说,“丹砂见火空,不能留姹女,争免作衰翁”。当时炼金术盛行的情况,可见一斑。 炼金术虽然是古人企图“点石成金” 或炼制“长生不老”药物的方术,然而都也是以古代物质理论和古代化学工艺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类化学实验”活动,从而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化学知识,并成为近代科学化学产生的前躯或基础,例如,现代的“化学” (Chemistry )一词就是
4、由“ 炼金术”(alchemy )一词演化而来。化学科学的产生也是如此。 公元 7 世纪,中国炼丹术西传至阿拉伯,8 世纪开始传入欧洲,并同西方炼金术结合在一起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化学,直至现代化学科学。因此可以说,中国不仅是炼金术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整个化学的发源地。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 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 。 修炼丹药本为道家之特有的一种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技艺,可以理解为其宗教修持之外的一种食疗辅助。黄老之术可上溯至春秋时代的老子。在中国的奴隶社会转入封建社会的时期,生产普遍获得了发展,其中酿造、制陶、采矿、冶金等工业都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生产的发
5、展,统治阶级不仅希望提高物质享受,而且希望长生不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炼丹术就应运而生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曾派人到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汉武帝本人就热衷于神仙和长生不死之药。这时炼丹术兴起来了,不仅是寻找自然界的长生不死之药,而且要炼制长生不死之药。到了东汉,炼丹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炼丹术家魏伯阳,著书周易参同契以阐明长生不死之说。他说“巨胜(胡麻)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取食之,寿命保长久。 ”继后,晋代炼丹述家陶弘景著书真诰。到了唐代,炼丹术跟道教结合起来而进入全盛时期,这时炼丹术家孙思邈,著作丹房诀要 。这些炼丹术著作都有不少化学知识,据统计共有化学
6、药物六十多种,还有许多关于化学变化的记载。1.2中国金丹术的主要原理及成果我国古代的炼丹活动(以锻炼身体为主的“内丹”除外) ,涉及自然科学的许多不同领域,主要可分火法和水法两种:火法:主要是带有冶金性质的无水加热法。炼丹术最早的研究材料可能是丹砂,就是红色硫化汞,这种研究用的就是火法。红色硫化汞一经加热就会分解出水银(汞) ,水银和硫黄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加热使它升华,就又恢复红色硫化汞的原状。所生成的水银,是金属物质却呈液体状态,圆转流动,容易挥发,显得和寻常物质不同。所有这些现象都使古人感到神奇,因此炼丹家一直想利用这些物质制成具有神奇效用的“还丹” ,又称“神丹” 。东汉魏伯阳的周易
7、参同契很生动地描写了水银容易挥发、容易和硫黄化合的特性,并且讲到在丹鼎中升华后“赫然还为丹”的过程。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金丹篇把这些活总结为一句:“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这些说法当然都是他们从长期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到了唐代,陈少微九还金丹妙诀所载的“销汞法” (用汞和硫黄制丹砂法) ,已经相当精确细致,汞和硫的分量有一定的比,加热有一定的火候,操作有一定的程序,最后达到“化为紫砂,分毫无欠” (紫砂就是丹砂)的结果。这样的方法,和近代化学相比可说已经差不太远。关于汞和其他金属形成汞齐的作用,古人在炼丹实践中早就注意到了。魏伯阳所谓“卒得金华,转而相亲,化为白液、凝而至坚” ,说的就是
8、汞的这种作用。他们制成的汞合金,除锡汞齐以外,还有金、银、铅等金属的汞齐。不难理解,古代炼丹家研究汞的这种反应,也是为了寻求一种能“点”水银成黄金的“神丹” 。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这种想法是不能实现的,但是他们的实践却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火法炼丹的另一重大成就,是单质砷的制备。葛洪抱朴子仙药篇记载了六种处理雄黄的方法,最后一法是用硝石、玄胴肠(猪大肠)和松脂“三物炼之” ,雄黄(As2S2)和硝石(KNO3)同炼,可收集到三氧化二砷(As2O3) ,再先后用含碳的猪大肠和松脂炼两次,就被还原成为纯净的单质砷。这是世界最早的制备单质砷的方法,比公元十三世纪日耳曼的炼金家大阿尔伯图斯(约1
9、200 1280)制取砷的方法早九百年。 水法:古代炼丹家对于金石药,一方面要把它们炼成固体的丹,另一方面又要把它们溶解成为液体。因此他们在溶解金石药的长期实践中,对水溶液中的复杂反应也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性知识。 水法炼丹处理药物的方法,大约有下列几种:化(溶解,有时也指熔化) ,淋(用水溶解出固体物的一部分) ,封(封闭反应物质,长期静置或埋于地下) ,煮(在大量水中加热) ,熬(有水的长时间高温加热) ,养(长时间低温加热) ,酿(长时间静置在潮湿或含有碳酸气的空气中) ,点(用少量药剂使大量物质发生变化) ,浇(倾出溶液,让它冷却) ,渍(用冷水从容器外部降温) ,以及过滤、再结晶等。
10、用水法制备药物,首先要准备华池,就是盛有浓醋的溶解槽(有时用缸、盆等代替) ,醋中投入硝石和其他药物。硝石,古书中原作“消石” ,因为它能“消七十二种石” ,在我国炼丹术中非常重要。它在酸性溶液中提供硝酸根离子,起类似稀硝酸的作用,所以许多金属和矿物都可以被它溶解。我国古代炼丹家有意识地在醋酸中加入硝石,按近代化学的观点来看,这是把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统一起来加以运用,在化学史上是一种创造,就是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种有用的方法。水法炼丹并不是千篇一律都使用醋和硝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有制取硫酸钾的方法:用热水溶化朴硝和硝石,取澄清的混合溶液加热蒸发,使它浓缩,然后在小盆中用冷水
11、从外部降温,经过一宿的时间,溶液中生成的硫酸钾就慢慢结晶出来。这是利用溶解度不同制取药物的方法,也是化学史上的一项创造。 水法炼丹的另一发现,是水溶液中的金属置换作用。炼丹家早有金属互相“转化”的理论,他们为了制作“药金” ,梦想找到使某种贱金属转化为黄金、白银的方法,从很早的时代就注意到溶液中金属互相取代的现象,以为那就是金属的“转化” 。西汉的淮南方毕术已经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硫酸铜。晋代葛洪进一步观察到,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外变而内不化也。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把实验扩大到硫酸铜以外,发现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或碱式硫酸铜)的性质和曾青相似,可以用来“合” (制造)
12、“熟铜” 。这说明炼丹家先后作了很多实验,对金属置换现象作了最早和相当细致的描述;但是由于受到时代条件的限制,他们还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这一发现后来得到发展,成为湿法冶金胆铜法的起源。 中国炼丹家至迟在公元 8 世纪的唐代就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火药,首次实现了人工化学爆炸。在 8 或 9 世纪成书的 真元妙道要略中已经明确提到,“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这可能是人类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中国能够最早发明火药的原因在于中国炼丹家经常用硝石(KNO3)、硫黄和木炭等物质,为火药的发明创造了前提条件。其中强氧化剂硝石的引用是发明的关键。 1.3小结炼丹术所追求的目的是荒诞
13、的,所依据的理论也大部分是属于唯心主义和迷信的,这是它在流行一千几百年之后终于让位给本草学(就是包括制药化学在内的中国传统药物学)的原因。不过历代炼丹家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斗争知识的基础上,亲自采药、制药,做了种种实验,在炼丹实践中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研究,这就使得他们能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在化学方面,取得许多重大成就,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2.炼金术在古代西方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与西部的中亚、伊朗发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到了唐代,这种交流达到了新的阶级。当时的来往是沿着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路进行的。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是东西相对应的,构成了当时世界文化的两个中心。中国与阿拉伯之
14、间,使节、商人、游客互相来往,开展了频繁的贸易活动。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炼丹术和造纸术、医药学、天文学等一起传到了阿拉伯,并与希腊的炼金术相结合,构成阿拉伯学术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阿拉伯的炼金术与中国的炼金术有许多相似之处。除了炼制设备相似外,所用药物也大概相同。中国所用药物主要是硫、汞、丹砂、硝石、雄磺等,阿拉伯炼金术用的也是这一些。阿拉伯人还把许多炼丹术药物的名称前都冠中国二字。如硝石,他们称为“中国雪” 。阿拉伯的炼金术家同中国的炼丹术家一样,一般都长于医术。当然也有些不同,中国的炼丹术家追求的是制造长生不死之药。阿拉伯炼金术家追求的是制造黄金,发财致富;但又不仅仅是追求黄金,还具有相当浓
15、厚的学术气息,因而作出了不少重大的化学发现。阿拉伯早期有名的炼金术家比尔伊木海扬(721-815) ,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医生,著有物质大典 、 七十书 、 炉火术 、 东方水银 。在这些书里,他指出金属可互相转换,把水银称作重女,说她能起死回生,又能将铜、铁、铅等变成黄金。他最早应用蒸馏方法制出硝酸、硫酸,并将硝酸和盐酸混合制成王水。据说他还制造过碳酸铅,从硫化物中提取过砷和锑。他十分重视实验,并且说:“谁不作研究和实验,则他就一事无成。术士们感到高兴的不是因为有了大批材料,而仅仅是因为得到了完善的实验方法。 ”其后阿拉伯著名炼金术家,医生拉泽(860-933) ,研究炼金术有很大的发展。他把已
16、知的物质分为植物性的、动物性的、矿物性的和衍生物。又把矿物性物质再分为挥发性精英、金属体、岩石、矾土、硼砂和盐。使用的仪器有用风籍、坩埚、勺子、铁剪子、烧杯、蒸馏器、沙浴、水浴、漏斗、焙烧炉和天平等。后期的炼金术家、医生阿维纳森(980-1037) ,其阿拉伯姓名有“中国之子”的含义,以表明他对中国炼丹术家的崇敬。他的著作甚丰,其代表作为医典 。在医典中作者提出了对矿物、金属形成和金属成分的看法。他把无机矿物分为石、可熔物、硫和盐四大类。按照他的见解,石生于水,再受干素的作用而生成的,明矾和硇砂是含有土和火的盐,金属是由硫、汞及决定金属本性的杂质所组成。阿维森纳否定金属可以相互转化。他说,炼金
17、家能够得到的只是金属的合金,或能使金属带有贵金属的颜色。他的医典 ,后来译成拉丁文及其他欧洲文字,长期在欧洲传播着,影响较为深远。 3.东西方的比较与其不同取向综观东西方的炼金术,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与神秘主义有着深厚的渊源;都致力于“点石成金”-把贱金属变为贵金属;以及“长生不老”-关注药剂保健延年的功效;都与哲学思想,特别是揭示世界构成与运行的学说密不可分等。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炼丹术很早就使用古希腊和埃及所不知道的硝石和砌砂,阿拉伯和波斯不但也使用这些药物,而且硝石在阿拉伯和埃及都叫“ 中国雪 ”,在波斯叫 “中国盐”。此外,阿拉伯和波斯炼金术家都在七种金属中列入“ 中国金属 ”或
18、“中国铜”。这可以说是中国炼丹术传人中亚和埃及的铁证。至于阿拉伯语称炼金术为 al-kimiya,有人说 kimiya 是汉语“金液”两字的古音,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唐宋两代我国和中亚来往频繁,尤其是宋代和大食(阿拉伯帝国)海上贸易十分发达,福建泉州是重要贸易港口之一,泉州话到现在读“金液” 两字的音还是 kim-ya。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了有这样一些显著的不同:从原始动机来看,东方的术士们更注重丹药延年益寿的功效,因而着重强调了炼丹与求仙得道的关系;而西方术士进行炼金活动,主要动机是获得贵重金属,特别是黄金。这是东西方炼金术宗教化与实用化的不同取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后来出现了近代化学取代
19、了古老的炼金术,而大陆彼端的中国的术士们,却在对神仙世界的痴迷中离科学越来越远。制备药剂的容器上看,中国的炼丹术注重于器皿的外形精致与表现的含义,因而常常给这些容器冠以奇怪而神秘的称呼,例如“太一神炉”,悬胎鼎”, 神室”等等。而且这些容器多为密不透风的陶瓷,妨碍了对化学变化的观察。而且东方术士的炼丹房里,也缺乏像天平,烧杯这样的量器,这使得他们的技艺始终无法突破经验主义而有所发展。而看看西方术士的实验室,玻璃量器被采用,天平和数学方法被引入,从而使炼金术向科学方向发展成为可能。4.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西方科学传统的影响哲学传统的不同是构成中西方科学传统差异的思想基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世致用”
20、的功利性表现的十分显著,重视对事物总体性把握,偏重于经验体悟性的直觉思维,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学、医学领域颇有建树,但在逻辑学和数学等基础理论学科上没有深入研究,这些都对以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与之相反,西方自然哲学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就关注自然,体现出科学研究的非功利性,通过对自然哲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基础理论的探索研究,不断孕育和培养了科学理性精神,锻造了科学思维工具,对近现代科学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价值追求的不同是构成中西方科学传统差异的内在动因。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围绕一个真诚原则。真诚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关系原则,儒家学说的传统就是从追求真诚起步,强
21、调如何做人的道理,这是价值判断,属于道德范畴。这种礼仪教化的真诚性原则,使得我们更多的在乎别人怎么想、统治阶级怎么看,而不去追究事实是什么、真理是什么,从而不可避免的将一切学问和知识引向道德目标。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了严重“官本位”思想,“重官轻儒”、“重政轻技”,却始终未能形成尊重科学与创新、尊重人才和知识的社会氛围。而西方传统的价值取向则是关注自然、追求真理,不断研究自然规律的真实性,以经验为基础、实验为手段、逻辑为方法来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这种非功利性的科学研究取向使得西方科学在继承古希腊科学理性精神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是从“真实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就是重要的科学
22、精神。行为取向的不同是构成中西方科学传统差异的现实内容。中国传统观念重整体性,关注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因此思维内向含蓄,依赖性强,不善于显露个性,缺乏自我意识,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思维模式则是重分析性,关注事物之间的差别界限,求异求变,创新力强,富于竞争性。西方社会这种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行为模式带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烙印。整个西方社会受基督教宇宙观影响很大,认为人是上帝子民,每个人都具有最高的内在价值和尊严。如果个体没有相对独立性和自由,不能理性思考问题,则一切科技创新和进步都无从谈起。治理结构的不同是构成中西方科学传统差异的外部条件。西方社会各人在平等原则上组成团体,张扬个性。中国传统社
23、会按照道德伦常、名分地位,各行其是、各尽其责,靠“人伦关系”维系推动,而人的价值就是他的等级价值,所以中国人重名声、名份、地位,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看法,自我意识缺乏,注意力常放在别人身上。皇权主义、专制主义、人治、官本位、宗法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级对一级绝对的控制和压迫,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和官场潜规则网。高度集中的皇权专制使得此后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长期一元化,严重抑制了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发展。5结语在古代的中国与西方,金丹术似乎总与神秘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就像宇宙中无限深邃的黑洞,吸引着我们不断的质问与探询。穿过历史的漫漫荒原,拨开重重疑云,透过袅袅的青烟与熊熊的炉火,我们却隐约窥见了科学化学的精魂。古代金丹术对化学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张家治主编,化学史教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2】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3】赵匡华 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盖建明,道教金丹术何以未能衍化出中国近代化学。科学与宗教,1996:61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