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炭疽病是辣椒上的主要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蔓延快,危害时间长,常造成较大损失。现将其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症状黑色炭疽病:果实、叶片病斑褐色,生黑色小点,果实破裂,叶子脱落,茎及果梗干燥时裂开。黑点炭疽病:成熟果实受害严重,病斑小黑点较大,色更深,潮湿溢出粘质物。红色炭疽病:果实病斑圆形水渍状凹陷,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二、病原:病原均为半知菌亚门的真菌刺盘孢属的黑刺盘孢菌,引起辣椒黑色炭疽病。病斑上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周缘生暗褐色刚毛,有 24 个隔膜。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 从刺盘孢属的辣椒从刺盘孢菌
2、,引起黑点炭疽病。分生孢子盘周缘及内部均密生刚毛,内部刚毛特别多,刚毛暗褐色,有隔膜。分生孢子新月形,无色,单胞。 盘长孢属的辣椒盘长孢菌,引起红色炭疽病。分生孢子盘排列成轮纹状,无刚毛,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 三、侵染循环 炭疽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越冬,也能以菌丝潜伏在种子内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发病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多从寄主的伤口侵入。而辣椒盘长孢菌还可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 四、 发病条件温暖多雨 病菌的孢子萌发、侵染要求 95%以上的相对湿度,发育温度为 1233,最适温度为 27,如果相对湿度低于 70%,则不利发病。高
3、温多雨时发病,夏季雨量大的年份受害重。植株根系发育不良 辣椒的根系发育不良致使植株生长衰弱,是发病的重要因素。辣椒根系的根量少,入土浅,对环境条件敏感,冷热、旱涝都会影响根系发育。凡不利于辣椒根系生长发育的栽培条件都能促进发病,如栽植过深、地温低、中耕不及时、肥料不足或施用氮素化肥过多,以及栽植密度过小,枝叶不能封行,使土壤温度过高等都能造成根系衰弱,病害发生严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早而重,往往成为发病的中心。品种、成熟度和机械损伤 品种间和成熟度不同的果实间具有抗病性差异。一般成熟果实易受害,幼果很少发病。果实受日光灼伤或机械损伤可加重炭疽病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连续多
4、年实行种子处理和轮作可不发病或发病少。在发病重的地区的防病增产办法除实行轮作和种子处理外,应着重采取促进根系发育的栽培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和实行种子处理。消灭种子上的病菌,要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温汤浸种:用清水洗净种子,然后用 55温水浸种 10min,再移入冷水中冷却,催芽播种。或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浸种 1 小时消毒后播种。轮作与选地 进行 23 年轮作,辣椒不能连作,也不能与茄子、番茄等作物连作。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加强栽培管理,多施腐熟有机肥、增施高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可淋施根补力,生根改土,提高植株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果实采收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结合深耕促使病菌死亡。防止日灼和机械损伤 定植密度以成株期枝叶相接又不拥挤为原则,达到防止果实日灼和通风透光的目的;田间操作避免碰伤果实。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康宝 50%咪鲜胺锰盐;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等。每隔 5-7 天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