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医学影像学重点(下).doc

  • 上传人:hskm5268
  • 文档编号:6932490
  • 上传时间:2019-04-27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4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学影像学重点(下).doc
    资源描述:

    1、医学影像学重点整理33.肝脏为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的器官,前者占血供 25%,后者占 75%。34.肝海绵状血管瘤的 CT 诊断标准(“早出晚归” ):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灶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并不断向中央扩展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成等密度或高密度。CTA 可见供血血管增粗,瘤内血窦形成管状结构。35.肝细胞癌 CT 对比增强过程呈“快进快出”征象。小肝癌:直径不超过 3cm 的单发结节,或 2 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 3cm 的结节为肝癌。36.肝硬化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和酗酒。CT 表现:早期肝脏增大,晚期缩小右叶增大和左叶萎缩或尾叶萎

    2、缩,肝各叶大小比例失常;肝轮廓显示凹凸不平,边缘波浪状;肝门肝裂增宽。肝实质密度减低,平扫与脾脏密度接近。脾脏增大,腹水形成37.在扩张的胆管内,高密度的结石周围环绕低密度胆汁,形成所谓“靶征” 、“新月征” 。38.急性胆囊炎原因:结石梗阻、细菌感染、胰液返流病理:胆囊黏膜充血水肿,胆囊增大,囊壁增厚X 线表现:胆囊增大,有时可见气体影。CT 表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增强双环影,黏膜高密度,浆膜低密度,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或渗液,囊壁内可见气体影。39.慢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缩小,胆囊壁增厚,有硬化、钙化。40.急性胰腺炎CT 典型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略低,可为弥漫性,也可为局限性,

    3、胰腺周围炎性渗出使胰腺轮廓不清,临近肾前筋膜增厚。渗出多时网膜囊、肾前间隙可见积液,液体积聚在胰腺内形成假囊肿。脓肿是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为局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气体是脓肿的特征。41.慢性胰腺炎CT 特征表现是胰腺走行区有钙化灶及结石形成,常呈斑点状致密影,沿胰管分布。胰内外假性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密度,CT 值接近水的密度。42.胰腺癌(胰腺肿大伴肿块)CT: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或不规则性增大平扫呈低密度,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常不增强或强化不明显其他:胆道梗阻,胰腺管扩张,血管浸润,周围侵犯,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腹水胰管、胆管扩张可形成“双管征” ,此为胰头癌的常见征象。43肾细

    4、胞癌(肾癌):CT 目的:范围、厚度、侵犯情况、转移性,不用于早期(早期用胃镜)44.肾盂癌(看看)45.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平滑肌、血管和脂肪组织构成。CT 示肾实质内边界清晰的混杂密度肿块,内有脂肪性密度灶(瘤内脂肪成分)和软组织密度区(血管和平滑肌组织) 。增强检查,脂肪性低密度区无强化,血管性结构明显强化。46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也称为“10%肿瘤” ,即约 10%肿瘤位于肾上腺外,约 10%肿瘤为多发及约10%肿瘤为恶性。二、超生1声波在人体组织中衰减的一般规律:骨骼(或钙化) 肌腱(或软骨) 肝脏 脂肪 血液 尿液(或胆汁)组织中含胶原蛋白和钙质越多,声衰减越大。2超声回声的

    5、类型:无回声(囊肿、胆汁)低回声(皮下脂肪)中等回声(肝、脾实质)强回声(结石、钙化,伴声影)高回声(不伴声影)3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特点:血流方向朝向探头,显示红色;血流方向背向探头,显示蓝色;出现湍流时,显示为红蓝混合甚至呈现五彩镶嵌。4、超声诊断仪的基本结构:探头、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扫描电路、显示器和记录器。5超声伪像:混响(子宫节育器)多次内部混响(子宫节育器)声影后方回声增强(囊肿)6囊肿的超声表现内部为无回声,包膜薄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回声失落,或前后壁回声增强。7肝炎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肝脏形态失常,通常右肝缩小,左肝和尾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

    6、呈结节状;门静脉主干和左右支可见扩张;可同时出现脾肿大、门脉系统扩张及腹水;彩色多普勒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或双向。8.原发性肝癌的超声分型:巨块型(5cm) 、结节型(25cm) 、弥漫型(2000(长) 75(长)PDWI 2000(长) 25(短)3. 各种组织 特点 T1WI T2WI脑灰质脑白质脑脊液含水多,较长 T1 T2含水少,较短 T1 T2长 T1、长 T2较低较高低较高较低高头皮 大量脂肪 高 高板障 脂肪/造血 高 高内外板/脑膜乳突/鼻窦肌肉无游离氢质子无氢离子长 T1、短 T2无/低无/低较低无/低无/低较低血管 流空效应 无 无4.DW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急性期脑梗死)5.MR 的优势:多方位、多参数扫描软组织分辨率高(检 查关节)无骨伪影,对颅底 结构显示清晰无需造影剂,既可 诊断心脏、大血管病变无损伤检查6.脑脓肿(环状强化) 7.脑膜瘤信号特点:等 T1、等(或稍长)T2 信号,多有宽基底贴于硬脑膜。8.血肿时间 成分 T1WI T2WI超急性期 24 小时 氧化血红蛋白 等信号 高信号急性期 13d 脱氧血红蛋白 低信号 低信号亚急性期早期 37d 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 高信号 高信号亚急性期晚期 12w 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 高信号 高信号慢性期 2w 含铁血黄素环 低信号 低信号9.急性期脑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学影像学重点(下).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93249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