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托 起 生 命 的 希 望XX 医院重症医学科事迹材料Xx 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 ICU)成立于 XX 年,现有在职职工 人,平均年龄 岁,科室人员中有硕士研究生 人,本科以上学历者 人,是一个以青年职工为主力、充满朝气的科室。全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用青春热血和无私奉献谱写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生命赞歌,一个又一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患者在 ICU 获得新生。青春在平凡岗位上闪光一、苦练技术,争创一流共建工作业绩ICU 是综合科室,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没有过硬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敏捷的反应能力,那就根本无法胜任ICU 的工作。为此,科室坚持每周业务学习。强化“ 三基三严”训
2、练,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应用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是个个熟练精通。为了提高自己的整体业务水平,全科大部分医务人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教育,科室人员综合实力在院内均名列前茅。为了提高服务理念,每做一项操作都要求作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病人,我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从而让每个人都注重了细节管理。由于 ICU 是无陪 护病房,这就意味着病人的所有生活护理都要由我们护士来做:洗脸、洗脚、梳头、喂饭、大小便的处置、翻身、叩背、肢体按摩等等。ICU 的护士们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沉重的责2任,每天不停的奔波于病人之间,像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从生死攸关的抢救到病人的生活护理、心
3、理护理都倾注了大家大量的心血。二、真情服务,打造“人性化服务”新模式ICU 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执行的是 24 小时监护无陪护制度。为了给病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充满亲情的危重病人救护空间,ICU 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坚持“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细节,从提高技术、关心患者、满足患者情感需要着手:患者出入科室,外出检查均有护士全程陪护,快速准确地抢救,温馨、仔细、周到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对于清醒患者,护士会详细告知室内外的环境和主要的医疗措施,减轻其孤独、恐惧感;对于昏迷的患者,护士会给家属及时传递患者的治疗信息,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对于语言交
4、流受限的患者,护士们通过多种非语言的交流来了解病人的需要,比如说用图板、笔和纸进行交流,或根据患者的表情、手势、口型来判断他们所要表达的意图,或者是制作了一些直观形象的图片,如冒着热气的茶杯为口渴,痛苦的表情为疼痛,一碗米饭表示饥饿等等;对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他们的心理、生活压力特别严重,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一句亲切的告知,都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面对没有家属,受伤严重的“三无” 病人,除了积极抢救、治疗护理外,大家还凑钱为病人买生活用品、食物等,并积极联系公安部门寻找亲人。32009 年冬天,ICU 收治了一例 5 岁的过敏性休克的小患者。来科时患儿已呼吸心跳停止,全
5、身皮肤严重紫绀。医务人员立即给患儿实行了抢救,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按医嘱用药、尽早脑复苏终于,患儿生命体征渐趋于稳定。但是几天过去了,患儿始终处于昏迷状态,还时有抽搐现象的发生。这让大家心情十分低落。为了让患儿尽早好起来,医务人员与家属积极沟通,得知患儿喜欢画画,便让其家长买来画笔,孩子不会画,医务人员画,边画边交流。就这样,医务人员每天都与她这样交流。终于有一天,患儿睁开了她的小眼睛,虽然无神,但这就是进步,大家为此都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孩子一点点在进步,妈妈从天天哭泣到天天探视时的笑逐颜开。到现在,孩子已完全康复,未留下任何的并发症,近期已去上学。患儿的妈妈逢人便说:“
6、是人民医院监护室救了我女儿的命,救了我们全家。 ”三、面向社会,展示良好形象XX 医院重症医学科深化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不仅表现在加强业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的本职工作,更加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汶川、玉树抗震救灾中,全体医护人员踊跃报名,积极参加医疗救护队,全科人员除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捐款外,还自发为灾区儿童捐款 3000 多元,白求恩的救死扶伤和南丁格尔的无私奉献,在他们身上被最朴实的诠释出来。扶贫济困,救死扶伤,已成为重症医学科的工作常态,5 年来,他们累计为家庭贫困的患者捐款捐物达 3 万余元,充分展示了科室医务人员的良好精神面4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建科 5 年来,ICU 共收治病人接近 2000人次,无一例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病人满意度在 95%以上。2008 年,重症医学科被评为县“青年文明号” 、市“巾帼文明岗”,2009 年被评为市首批“ 护理示范病房”、市“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市“ 护 理工作先 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