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雪天安全行车十项措施1尽量避免在雪地上泊车,因为在雪地上起动会很困难。如果必须在有雪的下坡泊车,前后要留有足够空间,以便于驶离车位。在冰雪路面上停车时,应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处停放,不得紧靠建筑物、电线杆或其他车辆,以防侧滑时碰撞。如果有太阳,尽量把车停在阳光可照到的地方,这样可以使车辆易发动。2. 雪后驾车时,起步不要过猛,以适应冰雪路面,避免驱动轮打滑。若驱动轮打滑,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铲除车轮下的冰雪,以提高附着性慢抬离合缓给油。雪地操控比较通用的技巧是慢抬离合缓给油,换挡后转速降低,不要大油门加速,否则轮胎会因打滑空转。3上下坡加倍小心。上坡时,必须与前车保持加倍的距离,用低挡大油门
2、一下冲上去,中途不宜换挡。低挡车轮转速低,不易打滑,另外扭力大,避免上到半截儿力量不够停坡上做坡起或溜车。万一爬坡时轮子因地上结冰而打滑,则可在车轮前后撒些沙子或铺上毛毡,增大摩擦力。必要时,也可利用工具将地上的硬冰打成一条条横沟,以避免车轮打滑。下坡时,须平稳地换至一挡,利用低速挡降低车速行驶。4.路面有积雪时,路况难辨,此时上路应根据路标等判明行车路线,沿着道路中心或积雩较浅处通过。向侧滑方向打方向盘。遇到车辆侧滑时,正确操控方向盘可有效避免甩尾或原地调头。应顺着侧滑方向轻打方向盘,待车身回正后,再轻踩刹车减速5. 雪天行车,首要是慢,遇到情况时要提前刹车,当发现和前车的距离在缩短,不管什
3、么原因马上收油减速并将脚放刹车踏板上准备刹车,千万别有侥幸心理,麻痹大意。要避免超车,若情况特殊非超车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的路段,不得强行超车。需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把稳方向盘,慢转慢回,尽量加大转弯半径,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转猛回,以防侧滑横甩。 6. 除了要停车的时候,千万别摘挡刹车,不论有没有ABS。挂着刹车可以借助发动机的减速作用更快地降低车速。而没有 ABS 的车,摘挡刹车很容易导致轮胎抱死,如果前轮抱死则对行进方向失去控制能力,车会向惯性方向移动,那时候操纵方向盘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后轮抱死,车则会横向甩尾,方向更没法控制。即便是挂着挡
4、刹车,也不要一下将刹车踏板踩死,逐渐加力。假如踩死刹车不松脚,不摘挡车轮依旧会抱死且发动机有可能因车轮抱死被“憋”灭而失去动力,更加无法控制。 7.如果速度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可以直接减挡并刹车:比如挡位在 4 挡,先将右脚从油门踏板松开放在刹车踏板上,左脚迅速踩离合,迅速将挡位换到 3 挡,遇紧急情况可以直接从 4 挡换到2 挡甚至 1 挡,然后抬离合,离合器切合后右脚踩刹车踏板,但不要一下踩死,如果感觉车轮抱死,立即松开刹车踏板再踩,力度依旧是逐渐增加。带 ABS 的车也可以直接减挡,不同的是当车速降低到比较慢的时候可以踩离合后(为防止发动机憋灭)一脚踩死刹车(仅限车速慢时)其余就让 AB
5、S 去处理吧。 8.雪天行车,对油离配合比较熟练的驾驶者,在结冰路面上单人驾车起步的时候可不加油(电喷车),慢慢抬离合,车可以自己起步,电脑会根据负荷自动调整,输出更大扭矩。加油起步由于车轮和路面的附着力小,车轮有可能空转,反而不容易起步。而且由于有差速器,两个前轮驱动力并不完全一致,车移动方向会向驱动力大的车轮相反的方向跑偏,由于本能反应,驾驶员会反打方向,这时车会左右窜动,不好控制方向。 9.把后窗除霜器打开,后窗结雾阻碍中后视镜视线,不好判断后车情况。雪天行车变线时先观察欲变线车道前方车辆距离,确认后打转向灯并多看相应方向后视镜,确认后方车辆无危险再变线。雪天行车前检查雨刷和玻璃水是否正
6、常。车顶的雪在溶化后会从风挡流下来,可以用雨刷刷干净。在泥泞路上行驶,前车甩起来的泥点会溅到前风挡,喷玻璃水用雨刷刷干净以保持良好视线 10、雪天行车要多加小心的,但也不要盲目紧张。精神紧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因为慌乱或呆滞失去反应,无法迅速处理情况。放松心情,减速行驶,行驶中注意前方和三个后视镜,并注意左右两侧的车辆,做到心里有数。强冷空气侵袭时的健康防范措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当强冷空气侵袭时,还常常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这种低气温环境,可以大大削弱人体防御功能和抵抗力,从而诱发各种疾病,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有几种看似小小的健康问题,防范不好也会引起大毛病。下面一组应对策
7、略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鼻子出血鼻子出血的现象在冬季最容易发生,这就是医学名词里说的“鼻衄”。气候干冷时,鼻腔黏膜也变得干燥脆弱,很容易受伤而导致小血管破裂。如果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流鼻血的情况则较为紧急。尤其是一些抗高血压的药物会使末梢血管扩张,导致出血量相当多。应对策略:轻微的出血可采取让患者半坐卧或侧卧位,头部稍向前低的姿势,改用嘴巴呼吸来保持气道通畅,并以手指压迫鼻翼止血,约 10 分钟左右流血量多自然减少或停止。多量或快速的出血,尤其是合并高血压或其他病症,往往需要紧急请医生帮助。呼吸疾病天气变冷后,最先经受考验的要数呼吸系统。有些人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比较常
8、见的冬季传染病包括流感、风疹、麻疹,还有比较少见但更致命的流行性脑脊膜炎、腮腺炎、出血热等,都与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关。气候的变化是对肌体免疫力的第一次考验,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封闭的室内空气不经常与外面流通,那么疾病很可能会频频光顾。应对策略:不要因为怕冷就一下子穿上很厚的衣服,也不要整天缩在空调房里享受空调制造的温暖。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动起来,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爱上运动的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用再穿成个球也能出门了。当然,进入流感高发的季节,注射流感疫苗也是对健康必要的保护。皮肤干燥皮肤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在冬季
9、来临的日子里,皮肤的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汗腺、皮脂腺的分泌明显减少,还有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这样的现象以下肢部位最明显。这与人们洗澡的方式有关。有人唯恐洗不干净,习惯像夏天那样用浴皂和热水反复搓洗,皮肤表面的油脂被反复冲刷,皮肤干燥的状况也就越来越严重。还有一些皮肤病本身就在秋冬季节多发,比如银屑病(牛皮癣)、遗传过敏性皮炎和鱼鳞病等,病情也会因皮肤干燥而发作或加剧。应对策略:冬季里,爱清洁的你更要讲究洗澡的章法和频率,洗澡次数不要太频,一天一次就够了,而且最好不要用香皂洗澡(因为香皂一般呈碱性,容易让皮肤表层的 PH 值失衡),水温也不要太高,尽量用含
10、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洗过澡后应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膏,例如凡士林。手脚冰凉到了冬天手脚冰冷的女性大有人在,即使在室内也必须得穿戴整齐,否则,就要冷得牙齿打架。这是因为神经末梢距心脏比较远,天冷后血管收缩造成血液供给不足导致的。再加上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缩手缩脚是再自然不过的秋冬反应。如果说怕冷还算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的话,那么如果你冷到手指或脚指头,甚至感到麻木或刺痛,那么,就该寻求医生的帮助了。应对策略:平时不要吸烟,避免摄入过多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乐等等,多吃性温热的活血食物,多穿保暖的衣服,多做伸缩手指、手臂绕圈、扭动脚趾等暖身运动,避免长时间固定不动的姿势和精神集中,尤其是持
11、续使用电脑达 7 小时以上。当然,如果能让自己在秋风瑟瑟的季节动起来,更是一种最自然且效果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关节疼痛有关节炎的膝盖就跟气象台一样,天气一变冷,膝盖先知道。一般来说,当日温度变化在 3 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相对湿度变化大于 10%以上,感到关节痛的人就会明显多起来。关节附近多是肌腱、韧带等血管分布较少的组织,本来血液供给就相对不足,再加上四肢经常地暴露在外,所以更容易散失热量,使关节僵硬而疼痛不止。应对策略:平时除了注意肢体保暖外,更可利用护膝、护肘等用品。有规律地进行运动,可以强化腿部的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游泳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也可依据天气预报,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祛湿措施。情感失调冬季一到,情绪出现问题的机会也渐渐增高。这与日照时间的缩短有关。因为冬季日短夜长,日照明显减少,失去了阳光强度的抑制作用,大脑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开始增多,同时引起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水平下降,从而使人感到情绪低沉,精神不振,浑身懒散。这种表现是季节性情感失调综合征中的一种,又称“冬季抑郁症”。季节性情感障碍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抑郁的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应对策略:除了参加心理辅导,一定的抗忧郁剂药物治疗外,光疗可以作为有效辅助疗法。在萧瑟的冬季里,让自己多晒太阳非常必要。阳光不仅能晒干抑郁,还能借助阳光合成体内的维生素D,对补钙也一样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