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_。A、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90100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与事物以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的_。A、 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90122B、 相互否定和相互斗争的关系 C、 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 D、 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3.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_。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90124B、 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 C、 前者是直接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D、 前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坚持认识来源于书本 4.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
2、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_。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0077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5. “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这是_。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0119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6. “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 _。A、 质量互变规律 90121B、 否定之否定规律 C、 对立统一规律 D、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7. 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_。A、 阶级斗争 90111B、 生产
3、劳动发展 C、 宗教信仰的变迁 D、 政治制度的演变 8.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树林”是_。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0091B、 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9.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_。A、 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90102B、 不懂得意识的能动性 C、 不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10.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是指_ 。A、 无产阶级 90078B、 体力劳动者 C、 知识分子 D、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11.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_。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90105B
4、、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新的量变 D、 事物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12.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90101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D、 坚持世界的统一性 13. 客观真理是_。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状况 90110B、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 对人们有用的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1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这一观点的含义是_。A、 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90093B、 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
5、 C、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15. 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表现是能够_。A、 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90083B、 通过指导实践自觉地改选客观世界 C、 反映事物的外表、现象 D、 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 16. 哲学是_。A、 关于如何使人变得聪明的学问 90086B、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C、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7. 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映,这是_。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90079B、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 一切可知论都承认
6、的观点 18.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_ 。A、 意识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90120B、 意识是客观精神与主观感觉的产物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19.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_。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 90108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20. 科学技术_ 。A、 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90112B、 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诸要素组合成统一的整体 C、 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 是构成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7、 2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_。A、 客观实在性,因为它是事物共同具有的特性 90087B、 规律性,因为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 可知性,因为它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D、 运动,因为它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在运动中存在的。 2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_。A、 时间的顺序性 90099B、 时间的不可逆性 C、 时间的相对性 D、 时间的间断性 23. 认为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是_。A、 唯物论 90107B、 唯理论 C、 诡辩论 D、 经验论 24.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为制造的”的观点,实际上是_。A、 唯心主义的观点 9008
8、4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2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_ 。A、 它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 90095B、 社会意识的性质 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国家政权的性质 26.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解答是_ 。A、 划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 90098B、 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标准 C、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标准 D、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27.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_。A、 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90125B、 社会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不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 C、
9、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如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2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关系是_。A、 前者与后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90113B、 以前者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C、 前者与后者并行不悖 D、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的解决 2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的实质是_。A、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 90104B、 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C、 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0. 在唯物主义看来,人们对鬼神的观念是_。A、 人脑主观自生的 90088B、 人脑对鬼神的反映 C、 人脑对客
10、观事物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D、 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 31. 真理是_。A、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90092B、 人们普遍接受的经验的组织形式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 D、 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2. 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是_ 。A、 世界的运动与发展问题 90076B、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C、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 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3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本质在于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0109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结构 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34.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A、 个人
11、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90094B、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C、 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D、 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35. 时间和空间是_。A、 物质的唯一属性 90082B、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 人们用来整理认识材料的先天认识形式 D、 是人们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36.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_。A、 基础 90103B、 前提 C、 必要条件 D、 必要环节 37.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 ,这是_。A、 宿命论的观点 90114B、 机械论的观点 C、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8.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
12、决定作用的是_。A、 地理环境的优劣 90123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社会风气的好坏 D、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状况 3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_。A、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位移 90089B、 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C、 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变化 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40.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是随着_。A、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90080B、 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C、 社会精神文明提高的程度而相应变化的 D、 产品分配关系的改革而改变的。 41. 辩证否定的重要特征在于_ 。A、 承认肯定就不能有否定 90106B、 承认否定就不能有肯定 C、 强调否定
13、的实质在于扬弃 D、 承认事物的发展是肯定与否定的相互一致 42. 自然科学属于生产力的范畴,是因为_。A、 它是对自然界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90085B、 它能把生产力系统中的诸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C、 它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D、 它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 43. 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_ 。A、 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多少 90115B、 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值 C、 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D、 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4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0081B、 它们是整体和部
14、分的关系,即哲学包含所有具体科学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衡量具体科学正确与否的尺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45. 哲学是_ 。A、 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90116B、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C、 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D、 玄而又玄的学问 46. 矛盾问题的精髓在于_。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90090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 C、 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D、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问题 4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_ 。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90097B、 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D、 一切被压迫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_。A、 劳动人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0117B、 被剥削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D、 一切被压迫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9.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与物质关系的是_。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90096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90118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关系问题 C、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