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类型旋毛形线虫.ppt

  • 上传人:pw17869
  • 文档编号:6923513
  • 上传时间:2019-04-27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47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旋毛形线虫.ppt
    资源描述:

    1、旋毛形线虫,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简称旋毛虫,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osis)对人类危害很大,重度感染可致人死亡。旋毛虫还可感染多种动物,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一、形态,1成虫 细小线状,前细后粗,无色透明,雌雄异体。雄虫约1.41.6 0.04 0.05mm;雌虫约为3.04.0 0.050.06mm。消化道有口、咽管、中肠、直肠及肛门组成。咽管约占体长的1/31/2。除在咽神经环后略膨大外,均为毛细管状,膨大部分后段背侧的咽管系4555个单层串珠状排列的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其分泌物具有消化功能和较强的抗原性。两性

    2、成虫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一、形态,成虫,1成虫 两性成虫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雄虫体末端有两枚形似钟状的交配附器。雌虫卵巢位于体后部,输卵管较窄,子宫较长,其前段内含未分裂的卵细胞,近阴门处的后段含幼虫。阴门开口于虫体前端1/5处。,囊包幼虫,2.幼虫 刚产出的幼虫称新生蚴,大小约为1246m。成熟幼虫长约1mm,尾端钝圆,头端较细,卷曲于梭形或近圆形的囊包之中,也称囊包幼虫,在幼虫周围的囊包多呈梭形,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大小约为0.250.50.210.42mm,囊壁较厚,分内、外两层。一个囊包内通常只有12条幼虫,个别囊包有67条幼虫。,二、生活史,二、生活史,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同寄生

    3、于一个宿主体内,无外界发育的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则必须更换宿主。成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在横纹肌细胞内。除人以外,许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本虫的宿主,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方式: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或猎获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方式。腌肉、酸肉、腊肠、香肠、“涮火锅” 、“生拌牛肉” 、“ 凉拌狗肉”。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虫的肉屑和鼠类。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感染后的第5d7d,雌虫开始产出幼虫,排蚴期可持续416周或更长。此间,每一条雌虫可产幼虫约为100020

    4、00条。成虫一般可存活12个月,有的可达34个月。 幼虫多侵入血液供应丰富、活动较多的肌群,如:隔肌、舌肌、咽喉肌、胸肌、腰大肌、肱二头肌及腓肠肌等。 如无宿主转换的机会,半年后自囊包的两端开始钙化,幼虫随之死亡。但有时钙化囊包内的幼虫也可存活数年,甚至长达31年。,三、致病性,旋毛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是幼虫期,其致病作用与食入囊包的数量及其活力,幼虫侵袭的部位及宿主的机体状态,特别是与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1. 侵入期(肠型期) 自幼虫在小肠由囊包脱出至发育为成虫的阶段。由于幼虫和成虫侵害肠黏膜,尤其是成虫以肠绒毛为食,可引起肠道广泛性

    5、炎症,主要病变位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甚至形成浅表溃疡。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程一周左右自退。,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指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由于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用,引起所经之处的炎症及超敏反应。,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病人可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如过敏性皮疹、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发热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部分病人可出现眼睑及面部浮肿、结膜充血等症状。重者可有全身浮肿,局灶性肺出血、肺水肿、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肌炎等;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

    6、可出现非化脓性脑膜脑炎和颅内压增高等多种神经及精神症状。,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幼虫大量侵入横纹肌后,引起肌细胞变性、肿胀、排列紊乱、横纹消失,虫体周围肌细胞坏死、崩解,肌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肌炎的改变。,2. 幼虫移行期(肌型期) 病人出现最突出的症状为全身肌肉酸痛、触痛、压痛,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疼痛明显。部分重症病人有咀嚼、吞咽、动眼、发音及深呼吸障碍等表现。严重感染者可因心肌炎、心衰、毒血症,或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其中心肌炎是急性旋毛虫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3. 囊包形成期(恢复期) 由于幼虫的刺激,导致宿主肌组织由损伤到修复,促使囊包形成。随着

    7、囊包的逐渐形成,肌组织的急性炎症消失,患者的全身症状日渐减轻,但肌痛症状仍可持续数月。重症患者可呈恶病质或毒血症、心肌炎,亦可因并发肺炎、脑炎等而死亡。,四、病原学诊断,旋毛虫病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仅依据临床症状及时作出准确诊断较为困难,常常出现误诊或漏诊。因此,对曾有生食或半生食肉类史,有群体发病特点,并伴发热、浮肿、肌痛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应考虑作本病的进一步检查。,病原学诊断,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吃剩的肉,经压片或切片镜检幼虫2. 免疫诊断皮内试验 简便易行,在感染后第二周阳性率可达90%,敏感性高。但病后5年或更长时间,部分病人仍可呈阳性反应。

    8、环幼沉淀试验 有助于轻度感染的早期诊断,一般在感染后第3周末开始呈现阳性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适用于急性期病人的早期诊断,流行 旋毛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但以欧美的发病率为高。此外,大洋州、非洲及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流行。我国自1964年西藏地区发现人体病例后,相继在云南、内蒙、东北三省、天津等17个省、市、自治区有人体感染的报告。有的造成局部流行和暴发流行。,旋毛虫病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自然界已发现150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可感染旋毛虫,成为本虫的保虫宿主,其中感染率较高的动物有猪、犬、猫、鼠、狐等。猪的感染主要因吞食含有旋毛虫囊包幼虫的肉屑

    9、或鼠类。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则是通过相互残食或因吃了含有活幼虫的动物尸体而感染。,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或猎获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方式。暴发流行与食肉习惯有密切关系,发病人数中吃生肉者占90%以上,也可由于烹调过程中的温度未达到足以杀死肉块或肉片深层的虫体,食后被感染,如吃腌肉、酸肉、腊肠、香肠、煮饺、“过桥密线”等如加温不够,亦可引起感染。此外,切生肉的刀或砧板如污染了旋毛虫幼虫,也可成为传播的因素。,东北是旋毛虫病流行较重的地区,已发现有犬、猫、熊、猪、羊等动物感染。其感染率也比较高。主要是因吃了生的或半生的肉类,如用猪肉“涮火锅”及 “烤肉串” 或“生拌牛肉” 、“ 凉拌狗肉”等而感染旋毛虫。,【防治原则】 加强卫生教育,改变食肉方式,不食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狗肉或猎获物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加强肉类检验、禁止未经检验的肉类上市也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改善养猪方法,实行圈养,保持猪舍清洁及使用熟饲料,以防猪感染;扑杀鼠类、野犬等保虫宿主,以减少传染源。,治疗本病首选丙硫咪唑,不仅能驱除肠内早期幼虫,还能杀死成虫、移行幼虫和肌肉中的幼虫。临床疗效确实,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此外,甲苯咪唑和噻苯咪唑也有较好的疗效。为防止或减轻因虫体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对重症患者可同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作辅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旋毛形线虫.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692351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