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经济生活复习,考点: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4.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考点1 供求影响价格,1. 价值和价格,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供求影响价格,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会形成两种市场状态卖方市场:A.定义: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买方市场:A.定义: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表现: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1.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2.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A.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B.该商品的价值量C.该
3、商品的供求关系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考点2 价值决定价格,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可见,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每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短,单位商
4、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所以,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本身价值、供求关系、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如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采取粮食保护收购价政策;对关系国计民生商品的最高限价)、纸币的发行量、市场调节的固有弊端(如热钱炒作、哄抬物价)、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商品的新鲜程度等等也会引起物价涨跌。,扩展: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误区一 物以稀为贵,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它的价格下降甚至低于价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甚至高于价值。
5、从商品供求关系引起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角度来看,认为“物以稀为贵”是正确的。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它的价值决定的,商品的贵是由于它的价值大。供求关系只是影响而不是决定商品的价格,不能说物品稀少它的价值就大。从价值决定价格的角度看,认为“物以稀为贵”是不正确的。,误区二 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有意义,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但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误区三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商品数量,同时商品价值量相应减小,因此
6、商品价值总量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这有利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者想多营利就应该A.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B.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
7、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3.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_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A.2 B.4 C.8 D.16,考点3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注:价值规律内容的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是从生产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形成、决定(商品生产的规律);“商品交换
8、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从流通领域的角度讲商品价值的实现(商品交换的规律)。生产决定交换,二者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讲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问题。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相互交换,只有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才能体现平等原则,商品交换才能正常进行下去。,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等价交换的含义:价格与价值相符(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双方商品价值量相等)等价交换如何实现-在动态中实现: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长期交换过程来看,商品平均价格与本身的价值仍然是一致的,说明商品交换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
9、现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到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来。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只适用于商品经济活动,但不能作为人们活动的一切行为准则。,对“等价交换”的理解,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惟一可能的表现形式。,3.供需与价格的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少,商品价格升高;商品的供给量多,则商品的价格会下降。商品的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影响供给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的生产目标是
10、利润的最大化即生产者供给的数量取决于他能否获得最大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几项:所供给商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生产者的技术水平、生产者的预期等。,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所以价值决定价格。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市场形成价格”,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市场形成价格”后,价格反过来又影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当某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因为获利极大,就会刺激生产者竞相参与或扩大此产品的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于价值。,近年来我国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为了抑制房价
11、涨幅,政府可以选择的措施有A.增加商品房用地的供给B.扩大商品房需求C.规定商品房价格D.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考点4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
12、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替代商品定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商品定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
13、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注意:两种互为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A.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B.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C.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D.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
14、件不变时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 B.C. D.,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考点5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
15、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注意:单纯的价格调节,往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国家要搞好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的缺陷),2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总之,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生产经营者应当自觉遵循价值规律,时刻关注价格的变化,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供给量增多。正由于此,生产者应当及时把握市场走向,或在涨价前增加供给量,或在降价前减少供给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称“价格是市场经济旋律中的最强音”。,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