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六章 人力资源,作为社会中的主角, 人既是经济发展最终要满足的目标, 也是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2,引子:人多力量大的哲学含义,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经常谈到:人多力量大。 人多了是否力量就大? 这可以从两角度考察。,3,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基本固定,要增加社会财富,除了缓慢的技术进步外,就要依赖劳动投入的增加。这时候的劳动投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劳动,人多力量大的命题是完全正确的。,即使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多力量大的命题还大量存在。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侵略者,不但要掠夺殖民地的物质资源,还大量
2、掠夺劳动力,为他们从事一些艰苦的劳动。 所以过去的异族侵略,多采取安抚和愚民政策,统治和剥削失败者。,4,从内在本质分析。,人多是力量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非充要条件。 高素质的人多了,力量肯定大。同样素质的人,多了总比少了强,这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一切。 进一步的认识,可以分析一下一个假设:如果全中国的9亿农民现在都是大学本科毕业,中国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要做到人多力量大,必须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要不断的培育、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5,本章提要,本章是全书的重点。 本章首先介绍了著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然后对人口转折理论、人口
3、生育理论进行了分析。接着对于就业和劳动力充分利用、促进就业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在本章第三部分,对于本书的重点二元结构和劳动力迁移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必须掌握的有 刘易斯模型; 费一拉模型; 托达罗模型。 本章的最后一部分对人力资源开发、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重点分析, 还介绍了教育方面的有关问题。,6,第一节 人口理论,在整个20世纪,世界人口经历了急剧的增长。 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16亿 1950年上升为25亿 1987年突破50亿, 在20世纪末,世界人口突破60亿。 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100亿,而到21世纪末,全球人口数将接近地球承载能力的极限:300亿。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
4、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性增长的结果,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7,一、马尔萨斯人口论,英国 马尔萨斯 (Malthus,R.T.)。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给了人们一个明确的认识和警示,不能不顾经济发展条件而盲目鼓励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8,1. 两个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从这两个公理出发,马尔萨斯又引出两个级数。 假定与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的能力相比,人口增殖力是无限的巨大。在无所妨碍时,人口会以几何级数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如按2
5、%的增长速度估算,到260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1000万亿!那时平均每人仅有0.5 m2的地方!到公元4000年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达到光速,即30万人/秒!因此,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9,2. 自然的人口法则,(1)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力量的阻止。 (3)这些抑制与那些遏止人口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10,3. 人口陷阱,马尔萨斯把这种由于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客观地制约人口数量的思想称为“低水平均衡人
6、口陷阱”,简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Population Trap)。 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速度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除非投资规模增长能够提高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由于人口增长有自然的极限,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因此,在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有一个“人口陷阱”。 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 落后国家要摆脱“人口陷阱”,不外乎两条,或者是大规模投资,使其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但这样做对落后国家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或者通过有效措施抑制人口增长。,11,4.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缺陷,
7、(1)许多前提和假设条件过于简单化,并不符合现实。 忽视或根本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的巨大力量,科学技术进步的力量足以抵消人口迅速增长所造成的阻力。 从理论上,科学技术进步对生产的促进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会高于人口增长率,致使人均收入可以逐步增长,避免陷入人口陷阱。 从实践上讲,有不少国家摆脱了人口陷阱,做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良性循环。,12,(2)马尔萨斯将人均国民收入看成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因素,好像人口的增长就是依据生活资料的状况决定的,这过于简单化。 当今发达国家的生活资料无疑是充裕的,而人口增长率却较低;许多发展中国家生活资料最困难,却是人口增长率高的国家。 实际上
8、人口问题还同社会经济关系、社会形态、民族习俗、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13,二、人口转折理论,所谓人口转折(Demographic Transition),是指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的稳定人口转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稳定人口。 由于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基本上都是由于死亡率的降低引起的。,14,1.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阶段,根据西欧发达国家的历史资料,将人口的增长区分为4个阶段,,15,(1)第一阶段: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人口增长率非常低。 (2)第二阶段: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居高不下,人口增长率急剧上升。随着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了
9、,死亡率因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而逐渐下降。 (3)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减慢,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这一阶段大致反映了20世纪初到50年代期间的人口增长情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社会保障制度的日臻完善,出生率开始下降,并且出生率的下降幅度大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 (4)第四阶段: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低。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都基本接近极限,低出生率伴随低死亡率,人口变动逐渐趋于稳定。,16,2.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折模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折模型与西欧。 由于科
10、学的进步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药费用降低,加之国际的援助,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已经灭绝,从而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并不是建立在国内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在脱离国内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从外部嵌入的,是在国际援助下医药卫生和保健事业发展的结果。,17,在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如新加坡、韩国、泰国、斯里兰卡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出生率开始下降,因而这些国家处于人口转折的第三阶段甚至已进入第四阶段。 在大多数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贫困、收入水平较低,占主导地位的仍是陈旧的经济结构、低下的
11、生产力水平和传统的生育观念,因而仍保持高的出生率。高出生率和下降的死亡率使人口增长过快,基本上处于人口转折的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出生率分两类情况:,18,三、人口生育的微观理论模型,19,1. 生育理论,孩子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在发展中国家,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而使消费者(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智的选择。 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 DC f(C,Y,Px,T) 式中: DC 表示对孩子的需求量, C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 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 Px 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 T 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
12、。,20,(1)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是指养育孩子的预期成本减去预期收益。其中: (1)预期成本包括: 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是指母亲抚养和照料孩子所放弃的工作机会,如果母亲不生养孩子而把这些时间用来工作,将会获得收入。 孩子的养育费用。指养育孩子所花费的一切支出,包括衣、食、上学等的支出。 (2)预期收益包括: 孩子在未成年之前为家里劳动带来的收入。 孩子将来对父母的赡养费。这一因素对孩子需求的影响是反向的,即孩子的净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就越小。,21,家庭收入水平与对孩子的需求增加,这种正向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孩子的价格不变。如果价格上升,既定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没能力养育更多的
13、孩子。 父母的生育观不变。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同时增加,父母的生育观也会变化。这必然产生以孩子的质量代替孩子的数量的趋势。 因此,收入增加会引起对孩子需求的增加是一个与现实不符的假设。,(2)家庭收入水平,22,2. 生育理论的应用,(1)发达国家出生率的迅速下降。原因: 传统的大家庭纷纷解体,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 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 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同时孩子在未成年前没有机会为家庭赚钱,导致养育孩子的净成本增加。 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多子多福,无后为大的
14、传统观念已不存在,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23,(2)发展中国家情形完全不同。,孩子低成本、高收益,造成人口出生率长期居高不下。 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因而,孩子成为资本品,预期收益较高。 孩子大多是家庭劳动力的来源,有些很小就参加各种生产劳动,为家庭增加收入。特别在农村,这种现象更普遍。 孩子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惟一依靠; 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少,就业机会少,即使就业,收入也很低,还不如在家生儿育女。母亲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 人民的生活水平低,孩子的抚养费和教育费用也比较低, 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有些生产劳动文盲
15、或半文盲即可承担,所以很多家庭并不打算让孩子上学。,24,人口出生率的微观理论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过高并长期居高不下,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停滞不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国家越穷,人口越多;人口越多,国家越穷。这种经济与人口的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几乎成为了一种客观规律。 如不迅速扭转经济落后的状况,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过度增长的境况。发展中国家农村出生率高、城市出生率低的差异。 在现代化的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居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大,对子女偏好较小,因而出生率低。 在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小,对子女偏好较大,因而出生率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突出地
16、表现在农村地区。,25,第二节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26,一、劳动力利用不足,1. 劳动力利用不足的表现 (1)公开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一些人不愿接受能够得到的就业机会而造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可做的劳动者。 (2)就业不足:指实际工作时间少于他们能够并愿意工作的时间。 (3)职业损伤。有些人由于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条件而受到伤害,从而不能全日工作。 (4)不生产的工人。指工作小时较长,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本,生产率极低,产出甚至还不能补偿生活需要。,27,(5)表面上有工作但又利用不足,伪装的就业不足,许多人表面看来全日在工作,但实际上
17、他们所提供的劳务只需更少的时间就可完成。 隐蔽性失业,指有些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选择了非就业活动,比如,家庭主妇找不着工作而只好从事家务劳动,毕业的学生没有就业机会再继续上学。 提前退休,在许多国家,随着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反而下降。这主要是为了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8,2、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29,3. 劳动力利用不足的原因,供给方面: (1)劳动力迅速增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生率过高和死亡率过低。 (2)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也使城市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特别是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纷纷涌向城市现代部门寻求就业机会,加剧了这些部门的就业压力,也使农村宝贵的人才不断减少。 (3)家庭妇
18、女加入劳动力队伍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只要有适当的工作机会,她们会随时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降低劳动力的供给是很困难的,惟一有潜力的途径是降低人口增长率,减少劳动力供给,这是一个漫长过程。,30,需求方面,(1)城市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较低。 工业部门使用的是现代的资本密集型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刚性要素比例,不管要素价格如何变动,这种比例不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增加劳动就业,不能靠调整要素价格,而只能依靠更大的资本投资。失业是由于资本投资不足。 (2)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扭曲了要素价格,阻碍了要素的充分就业。 工会的压力、最低工资法、雇员的各种津贴、跨国公司的高工资政策等等,都倾向于把工人的实
19、际工资推到市场决定的均衡工资以上。而放宽折旧范围,低利率贷款,税收减免等一系列鼓励投资的政策,却导致了资本的价格低于市场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要素价格扭曲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鼓励现代工业部门使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技术。因为资本相对于劳动更便宜。,31,二、发展中国家就业战略,1.减少劳动力的供给 (1)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持之以恒,坚持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政策,如实行控制下的生育,提高婚育年龄、增加生育的间隔时间。 (2)通过增加教育时间,缩短劳动供给的时间。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劳动力的素质普遍较低。通过延长学习的时间,增加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等,既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又可以降低
20、劳动力在当前的供给数量。 (3)鼓励劳务出口。劳动力在国际间的流动有利于调剂劳动力余缺。发展中国家大量非熟练的剩余劳动力,鼓励他们到国外工作,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32,2. 增加劳动力的需求,(1)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消除要素价格扭曲。 (3)选择适宜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 (4)调整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提高教育投资效益,使受教育人才在规模上、质量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33,第三节 劳动力迁移理论,不发达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统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很高。因而,人口由传统农业部门流向现代工业部门,由乡村流入城市,成为经济
21、发展的标志和重要内容。 人口流动问题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4,一、二元结构理论,35,1、刘易斯模型,刘易斯(WArthur Lewis)威廉阿瑟刘易斯 (1915-1991) 生于美国。获诺贝尔奖年度:1979年。 父母均系安提瓜(Antigua)移民 。 Great Brita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J, USA,36,重要著作,经济计划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 Planning) 营运成本(Overhead Cost) 经济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22、经济发展面面观(Some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国际经济秩序之演化(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37,自传,我从来不曾想过当经济学家。家父原本希望我当律师,但他在我7岁那年就撒手人寰,所以在决定我一生出路的重要时刻,他已无从表达意见。 那是1932年,我获得路易斯(StLucia)政府的奖学金,可以选择进入任何一所英国大学就读。我不想行医,也不想当老师,所以我感到十分彷徨,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只有律师、医生、传教士与教师,是黑人青年能从事的工作。 我一心想成为工程师,但是当时的殖
23、民地政府以及制糖业却不可能雇用黑人工程师。至于家母,对我所作的任何选择都无条件地支持。事实上,如果不是她老人家,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38,1. 刘易斯模型,刘易斯(Lewis,W.)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部门,即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部门和农村中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 现代化部门生产规模大、生产和管理技术较先进,生产的动机是为了谋利,产品多在市场上销售。 传统部门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的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消费,产品很少在市场上销售,而且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农业人均收入低。,39,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投入要素是土地和劳动,没有资本投入,而土
24、地十分有限,随着农业人口的增长,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甚至为零。 他把边际生产率低下的那部分劳动力称之为“过剩劳动力”。这种情况下,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非常低,一般只能维持自身及家庭生活最低限度的需要。 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远比传统农业部门高,其工资水平也当然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40,41,42,OS代表农业部门的收入,OW代表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这种差异正如刘易斯指出的“看起来不像一个海滩,而像一个峭壁”, 正是这种工资差异促使传统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向现代部门流动,形成完全弹性的劳动供给。 WN1Q1代表最初阶段的剩余,因为一部分剩余用于再生产
25、,所以固定资本量增加了,因而边际劳动生产力线由N1Q1右移至N2Q2,劳动雇佣量则由L1增加到L2。现在剩余和工业部门的就业都增多了,继续再投资把边际劳动生产力线提高到N3Q3、N4Q4,就能使劳动雇佣量增加到L3、L4。 只要农业部门有剩余劳动,这个过程就能会继续下去,直到剩余劳动完全被吸收到现代工业部门中去,这个过程才会停止。,43,2. 费-拉模型,横轴为劳动量供给, 纵轴为农业产出, OCAB为农业总产出 OB为农业部门总消费 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故OB为最低生存费用消费线,叫做不变制度工资。,44,费景汉和拉尼斯把过剩劳动力分为两部分,向现代工业部门首先转移的是第一部分L2L
26、3,叫零值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尽管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由L3减为L2,但农业的总产出不变。 随着L2L3部分劳动力外流,农业部门形成一部分剩余产品AB,这恰是不变制度工资水平上形成对流入工业部门就业的那部分劳动人口的粮食供给。,(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一个阶段,45,(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阶段,继零值劳动力之后,非零值劳动力L2L1向工业部门转移。 农业总产出开始发生变化,这时农业部门所提供的剩余产品数量,不可能与工业劳动力的增加同步,逐渐无法在不变制度工资水平上满足工业部门的农产品需要。 农产品价格上涨,促使工业部门提高工资,工业部门的无限
27、劳动供给结束。 由于在超过L2点后,整个粮食供给短缺,所以L2点被称为粮食短缺点。,46,(3)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个阶段,农业劳动力减少到L1点以后,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开始大于不变制度工资,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不再取决于不变制度工资,而是由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决定,这意味着农业商业化了。 L1点被称为商业化点。 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过了L1点,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47,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Todaro,M.P.)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对刘易斯、费景汉和拉尼斯的理论提出了批评意见,创建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48,1. 托达罗
28、模型的背景,托达罗认为,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释放出来,促进了工业化,也促进了城市化。 尽管城市中的失业和就业不足现象在不断加剧,仍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 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不论城市中失业状况如何,准备流向城市的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49,2. 托达罗模型的内容,农民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城乡现实的收入差距,还不如说是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无论已经开始流动的人口,还是准备流动的人口,都是把农村的现得收入,与如果进入城市后找到工作机会的预期收入作比较,再决定其行为。 影响农民预期的因素有两方面: 一是城乡实际工资的差异估计有多大; 二是在城市找到工作机会的可能性有多大。在
29、比较城乡现实工资差异的同时,还需要权衡进入城市后有多大风险,会在多长时期内处于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态。,50,城乡收入的差距将逐渐扩大,这将引起大量农民盲目流入城市,而且流入的数量远远大于工业的需要,托达罗估计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将会有2至3个农民流入城市。因此,城市创造的新的工作岗位愈多,失业问题反而愈趋严重。 托达罗认为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不能单纯指望工业扩张,而应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府应当改变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增加农业投入与发展科技,在农村扩大就业机会。此外还要取消人为造成的过大差距,例如政府应取消规定的最低工资法和限制工会的权力等。,51,第四节 人力资源开发,发展中国家的人力
30、资源, 从量上说是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从质上说是劳动者的素质差,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52,一、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Theodore W. Schultz 西奥多舒尔茨 1902年生于美国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Chicago, IL, USA 1902 - 1998,53,1. 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非物质资本。 舒尔茨(Schultz,T.)认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尤其应当对人力资本予以高度的重视。 如果发展
31、中国家的人的能力不能同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的协调关系,如果物质资本的增加离开了人力资本的增长,要想取得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长足发展是不可能的。缺乏人力资本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限制其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至少和物质资本一样重要,舒尔茨从3个方面说明了这一点。,54,2. 人力资本的构成,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和受教育时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所形成的资本。 人力资本实质是人力投资在劳动者身上的凝结,具体体现为人的工作智能和技能。 人力资本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 量是指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有用工作岗位上的数量; 质是技艺、知识、工作熟练程度、管理水平等等。,55,3.
32、 人力资本的来源,正规的初等、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支出;人力投资的主要来源是教育投资。 保健设备和服务的各种开支; 在职训练; 厂商所组织、举办的成人教育训练,特别是在农村推广教育,也是人力投资的一项内容; 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支出; 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 提高企业职工劳动能力方面的投资。,56,4.教育投资,教育不是消费活动和福利开支。 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投资,显然增加了无形的积累。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各国人口的先天能力是趋于平衡的、相近的,但后天获得的能力,各国却大不一样。各国人口质量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后天的能力,是教育的结果。 舒尔茨指出,当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33、正是人力资本量不断增加的结果。从长期看,教育投资比物质投资会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而持续推动经济发展。 资本积累的重点应当从物质资本的积累转向人力资本的积累。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只有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率是递增的,教育投资比物质资本收益率高的情况将持续下去。,57,5 . 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计算某一阶段教育的收益率,其具体方法是:先测定不同学历的毕业生所得收入之差,算出各教育阶段的毕业生的收入差额,这一差额与该阶段的教育费之间的比率,即是该阶段的教育收益率。 计算人力资本的成本要加上学生在上学期间放弃的收入;对教育的收益要进行长期的计算。讨论:当前,上大学合适否?,58,二、教育,1.
34、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 (1)教育投资大幅度增长,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很低。左表是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2)入学人数增长迅速,但辍学率高。 拉美100个小学生中有60个退学。在亚洲和非洲,小学辍学率分别为54%和20%。,59,(3)教育与实际严重脱节。,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制大多是照搬发达国家的,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分析本国的经济文化条件和具体国情,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不完全相符。 从教育结构来看,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投资偏好于高等教育,而忽视了扫盲和基础教育。扫盲、基础教育等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应该投以较多的资金和精力。 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投资
35、严重不成比例。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教育费用比是88:1。这就是说,在发展中国家,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教育费用可以使88个适龄儿童受一年的初等教育。 在有些非洲国家,这个比例更高达283:1。在教学内容上,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同样脱离实际的需要。,60,发展中国家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应该与农村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但是中小学教育很少向学生传授农村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农村学校成了孩子和父母心目中通往城市丰厚薪水职业的途径,而不是培养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的基地,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对大批新型农民的需求。 大学教育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学
36、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安排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很少考虑到这种教育体制是否符合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特点,造成许多毕业生学非所用或毕业即失业。,61,(4)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发展中国家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使得一些即使是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也只能找到低一级的工作,而雇主们也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更高的劳动者从事本来可以由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从事的工作,这种现象就称为“教育过度”。 由于“教育过度”又使受过较低层次教育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日益降低,就业更难了,他们为就业所迫,又要追求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人们的这种需求又迫使政府增加各级学校教育。 结果是每一次教育的扩大,不是缓和
37、了劳动者的就业矛盾,而是导致了新的一批受教育者的失业。这种由于教育的扩张超过经济发展需求而产生的受教育者的失业就称为“知识失业”。,62,(5)智力外流现象严重。,智力外流是指发展中国家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完成学业后流动到别的国家,为别的国家服务。 一是使发展中国家损失了本国投入的大量人力资本。在发展中国家,教育成本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负担,教育等级越高,国家负担的开支越大。当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才迁往国外,对于迁出国来说是大量的人力投资付之东流。 二是减少了发展中国家关键性专门人才的供给,阻碍了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高级专门人才若留在国内进行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不
38、仅可以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而且会带动、培养出一批技能较高的劳动者。,63,隐性智力外流,即人虽留在国内,思想却流向了国外。 这些人不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思考本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上,而是把眼光转向国外,热心于研究发达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和赞誉,并以此作为衡量自己价值的标准。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把这种外流称为“内在的智力外流”。这种内在的智力外流比明显的人才外流危害还要严重,因为他的一切消费均为国内供给,却不为国家办事。,64,2. 人力计划理论,人力计划理论:根据一国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比例来计划该国的各种教育发展比例的理论。 发展中国家本来就比较穷,教育投资很有限,
39、而现在投资效率却很低,尤其是知识失业和智力外流,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犹如雪上加霜。 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使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实行经济计划,某行业在什么时候要有什么样的发展,那就可以预测出计划期内对受过某一级别教育劳动者的需求量,根据这种需求可以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增长计划。这样既可以避免人才短缺,又可以避免知识失业和人才浪费。,65,人力计划理论的核心是对人力需要进行预测。预测的方法就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来确定行业结构变化,计算各行业的就业量。由此确定就业的职业结构,再把职业需求转换成教育需求以确定教育体系结构。 一般情况下,随着技术的进步
40、,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因而尽管某一行业发展了,但劳动力的需求并未相应要求增加。 在现实中也不存在惟一的教育职业关系,有些职业所需的技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并非一定要通过教育机构培训。,66,3. 教育成本收益分析理论,(1)教育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教育费用支出; 社会或政府提供的公共费用 个人或家庭提供的私人学费。 隐性成本是指学生因上学而放弃的收入。 (2)教育收益。 经济方面的收益; 个人收益是指通过接受更高的教育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社会收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技能,使人们具备或提高发明创造能力,从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扩大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非经济方面的收益,比如教育会使受教育者有较高的道德风范,社会责任感提高等。,67,复习思考题:,1. 试述人口转折理论的主要内容。 2. 造成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利用不足的原因何在? 3. 试述二元经济中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式。 4.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5. 发展中国家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