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来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黄世林-大医精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药救治CCTV7 和平年代导视:血液疾病,令人望而生畏,一张小小的中医药方真的能妙手回春?十万方经,浩如烟波瀚海,65 年苦心孤诣揭示出多少奥妙精髓?和平年代第 1743 期:为您讲述黄世林:大医精诚。主持人 1: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和平年代。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异常的恶性疾病,也是世界医学界正在努力攻克的难题。在中医上,白血病被称为“血癌”。而今,这个听起来就让人生畏的疾病,通过中医治疗,也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说到这里,您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一张小小的中医药方,真的能治愈世界医学界都难 以攻克的血癌吗?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
2、大连市解放军第 210 医院,让 79 岁高龄的老中医黄世林,为您答疑释惑。(解说):眼前这位慈祥的老人就是黄世林,每个周一、周二,他都要亲自带着学生进行大查房。前来找黄世林看病的患者来自大江南北,大都慕名而来。今年,黄世林已年近八旬,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是他仍然舍不得患者,舍不得研究了一辈子的中医事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黄老”。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名叫娄宇欢,今年 6 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春节过后,母亲带着欢欢再一次从老家吉林赶到大连,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早晨,医生再次为欢欢做了骨髓穿刺检查,如今,大家正在焦急期待着骨穿的结果。2011 年 9 月,一直健康、活泼的欢欢突然持续高烧,母
3、亲带着女儿辗转长春、沈阳、北京等地四处求医,但是欢欢的病情始终未见好转。一次偶然的机会,欢欢的母亲听说大连有一位老中医,能够通过中医治疗白血病,她便带着女儿找到了黄世林。人物名片:黄世林,1933 年出生,1947 年入伍,从医 65 年。现任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技术一级、文职一级。2007 年 8 月 30 日,在首次举办的军队国医名师评选中,黄世林获得了“国医名师”的光荣称号。(解说):1947 年,年仅 14 岁的黄世林,从家乡河南清丰县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卫生员,跟着老军医学起了针灸。1949 年,黄世林跟随部队途经贵州山区时,很多官兵染上了疟疾。而此时黄
4、世林的药箱中,除了几根银针之外,没有任何药物。看着病中的战友,他决定用手中的银针来试试。也就是这几枚小小的银针,治好了战友们的疟疾,也让黄世林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8 年,从抗美援朝战场凯旋而归的黄世林,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在求学的 6 年时光中,从中医经典到名家医案,从系统的中医理论到浩瀚的十万经方,黄世林对中医学有了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1964 年大学毕业后,黄世林来到了解放军第 210 医院,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军医。1981 年,一名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6 岁小姑娘,深深触动了黄世林的内心。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她就是我单位的,就是我们内科的一
5、个主治大夫的孩子,那个时候那个白血病治疗,包括国内外都没有什么特效的办法,眼看着(孩子)最后离开了人世,小孩最后高烧不退,眼睛出血,鼻子流血,没办法。因此那个时候我就立志在血液病方面,在中医方面做些工作。(解说):此后,黄世林便开始了他在中医治疗白血病的道路上,漫长而又艰苦的求索。(解说):每次看到欢欢,黄世林就会想起 31 年前,那位年仅六岁,被白血病夺去生命的小姑娘。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治医师 孙锋我们最初的时候第一次查骨髓的时候,原始(淋巴细胞)加幼稚淋巴细胞,也就是我们称的肿瘤细胞占 88%。(解说):在治疗的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期”,黄世林为欢欢制定了一边服用中药,
6、一边进行化疗的治疗方案。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治医师 孙锋我们采用了解毒康白颗粒,中药加上化疗的治疗方案。我们中医讲要身体的正气,固护身体的正气,这样可以尽量地杀死白血病细胞,而又不损伤身体的正气。所以我觉得这个方案对于欢欢来讲还是非常有效的。(解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欢欢的骨穿结果显示:骨髓中的肿瘤细胞已经下降到了 20%,大家感到了一丝希望与欣慰。而此时,恰逢临近新年,脸上刚刚露出笑容的欢欢,突然间又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治医师 孙锋我们医生也观察到孩子这几天突然地就不愿意说话了,跟她妈妈也交流了之后,我们也跟黄老商讨了一个共
7、同的治疗方案,黄老也是针对孩子这个情况,想我们能不能不让孩子在医院里,还能够让她得到一个更好的一个治疗。(解说):最终,黄世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欢欢和妈妈回到吉林老家,和家人一起欢度新年。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治医师 孙锋但是这个期间又不放弃治疗,仍然带着一些口服药,这个方案仍然是以我们的中药为主。同期:娄宇欢的母亲 王凤(我)觉得心里挺高兴,家人也是,我亲戚,我姐啥的他们都说,就是过年的时候回家说,大伙都说这孩子不是好了,这都好这样了。(解说):欢欢的身体一天天好转,黄世林也颇感欣慰。欣慰之余,他常常回想起 31 年前,研制中药“复方黄黛片”的艰难历程。(解说):80
8、 年代初期,黄世林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心得,很快便找到了中医治疗白血病的理论依据。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中医有一个叫张从正的,我就记住他的理论,他说“治病先祛邪,邪去正自复”,就是你治病就是一定要祛邪,当然它主攻啊,得祛邪,就是他那个观点在白血病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解说):中医的十万经方,浩如烟海,想要准确地组成一个药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最终,黄世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选择了一味带有毒性的药材-青黛。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可是光青黛不行,我得给它(寻找一味)配合起来能够效果好一点(的药材)。(解说):这时,黄世林尝试着将青黛
9、与雄黄这两味均带有毒性的药材配合起来使用。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后来的试验是雄黄和青黛在它合用的时候,它的疗效又增加到 4 倍到 6 倍,这时候我就有依据了。(解说):中药的组方原则是“君、臣、佐、使”,雄黄、青黛这两味君药确定以后,在其它配药的选择上,黄世林也是煞费苦心。由于白血病患者往往正气虚弱,所以黄世林在药材中加入了具有补气、滋阴效果的太子参。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因为我自己都观察骨髓,病人的骨髓它是淤滞的大量的白血病细胞,骨髓的微循环也是扩张也是变形的,所以因此就是最后我选择了一个丹参。(解说):药方的组合确定好了,但是新的难题
10、又随之而来。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院长 王晓波因为从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的结果看,不同产地,不同工艺,它的毒副作用和临床疗效就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就提示我们确立好它的工艺,搞好地道高材,就是原材料的筛选,是这个处方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解说):王晓波从 1985 年走进医院的第一天起,就成为了黄世林的学生。为了筛选、甄别出地道的雄黄药材,他们多次来到雄黄的产地湖南省常德市。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院长 王晓波为了真正地找到这个毒性小,符合要求的药材,必须到山的背面,就背坡而且有流水的地方,这地方的雄黄一个是品质高,一个是质量好。(解说):筛选、甄别后的药材,经过系统的工艺制作后,终于有
11、了雏形。为了确定药品的安全性,黄世林和王晓波决定在自己身上做药物试验。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给病人要吃,你得负责任,我们现在医院的王晓波院长他都带头吃药,测定那个雄黄血液的含量。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院长 王晓波我是第一个做药物动力学试验的志愿者,服药以后第一个要验证它在体内的过程,所以需要抽血 48 次。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他吃完以后,一个小时抽一次血,一个小时抽一次血。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院长 王晓波72 小时之内来做砷含量的测定。单剂量一次用药以后,腹泻好几次,就胃肠绞痛,这个也确实是很难受。(解说)就这样,三天,五天,十天
12、,黄世林一刻都不肯放松,漫长的等待之后,六年来呕心沥血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1986 年,“复方黄黛片”研制成功,它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2011 年,“中药复方黄黛片制剂”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不仅为黄世林赢得了“国医名师”的荣誉,也为许多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期:患者 刘守贤我从出院到现在已经 14 年了,出院的当年我就步入工作岗位,从开始进来这个危重病人,到缓解,到康复,到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多很多的患者像我一样。我们见着黄老就像见到我们的亲人一样,特别发自内心特别感激他。(解说):像刘守贤一样对黄世林心怀感激的患者数不胜数,小欢欢就是其中的一位。(解说):
13、欢欢的骨穿结果终于出来了,显示的数据再一次让大家兴奋不已!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治医师 孙锋我们再次复查骨穿的时候,这时候骨髓里面的肿瘤细胞已经降到了 5%。(解说):随着欢欢病情的逐步好转,黄世林把她的治疗方案也调整到了第二个阶段“巩固治疗期”。同期:解放军第 210 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 黄世林还是常规的化疗加中药,一般的给她治疗两周,中间停一个月,再治疗两周,根治的办法她需要 6 年到第 7 年,一般三年以后,我们 4 个月到 6 个月来治疗一次,一般 5 年以后我们一年治疗一次就行了。(解说:)欢欢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脸上也渐渐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用自己的方式为黄爷
14、爷送上了一份祝福与感谢。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解说):私下里,欢欢和黄爷爷还有一个小小的约定:等她病好的那一天,黄爷爷会带着她好好逛逛美丽的大连,看看辽阔的大海。(解说):在大连生活了 48 年,黄世林深深爱上了这片大海。不仅仅因为大海的壮美与神秘,更是因为祖国的中医学就犹如大海一样浩瀚、深远,令他心驰神往。工作之余,他经常和学生们来到海边,一起感受大海的辽阔与美丽。黄世林一生结缘中医,感悟中医。在学生们的心中,黄世林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一道足迹,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编导手记:在黄老的办公室,随
15、处可见他粘贴的各种便签,上面记录了许多重要的药方和患者的情况。黄老对我说,他要天天看,日日背,把中医学的精髓和患者的情况全都记在脑子里,而我觉得,这些不仅仅铭记在黄老的脑海中,更深深镌刻在他的心灵深处。主持人 2:27 年过去了,黄老与学生王晓波心有灵犀,亲如父子。如今,黄老即将迎来他 80 岁的寿辰,王晓波将为黄老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宴会,并且他还为黄老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幅对联:清风溪月人高远,万里江河大医情。虽然只是一副小小的对联,但也是黄老一辈子解读中医,感悟中医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我们也为黄老送上一份美好的祝福:祝他身体健康、平安幸福,也祝愿他在中医治疗白血病领域攻克更多的难题!(当期编导:荣嵘)好,感谢您收看和平年代,再见!文章来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