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6911239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180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董洪涛教授有效的药方 180 条作者:养生之家董洪涛教授 2010 年底出版了选择中医 ,于书中附了一些有效的药方,若能人人手中都有这样一份资料,遇到小病基本上可以无忧了。实在是方便之极。1、 乌梅冰糖汤 25 页(以下同)乌梅 15 克,冰糖 30 克,黄豆 30 克适应症:厥阴病。肝病。面色略青,面颊不华,鼻梁高耸,身体细瘦而高长。2、 回阳饮 28制附片 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肉桂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适应症:三阴体质,可补充身体的元气。3、 降血脂 108法半夏 10 克,陈皮 10 克,茯苓 15 克,山药 15 克,丹参 20 克,薏苡仁 20 克,生山楂

2、 20克,白术 10 克,泽泻 25 克,何首乌 15 克,车前子 15 克,桂枝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连用月余。4、 民间治癌验方 141取土鸡蛋一个,打开一个小口,放入去头足四肢的斑蝥一只,然后于火上烧熟鸡蛋。每天吃一只鸡蛋,吃时去掉斑蝥。5、 保胎止血方子 165炙甘草 6 克,生地 9 克,阿胶 9 克(烊) ,当归 9 克,桂枝 9 克,白芍 9 克,茯苓 9 克,丹皮 9 克水煎服,日一剂,温服。连服三剂,极效。6、 中风愈后不复发方 195防风,独活,秦艽,生黄芪,白芍,党参,茯神,白术,川芎,山茱萸,山药,肉桂,厚朴,升麻,丹参,水牛角,五加皮,防已,牛膝,石斛,地骨皮,

3、生甘草各 60 克,麻黄,制附片,远志,橘皮各 45 克,生姜 30 克,菊花 45 克,薏苡仁 120 克,生石膏 90上药共研粗粉,每次 60 克,纱布包,加天门冬 5 克,麦门冬 5 克,生地 10 克。水煎服,日服一次即可。7、 四逆汤 202、238制附片 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水煎,分两次或三次温服。适应症:帮助身体补充元气。增强机体阳气,加强防病保健作用。219制附片 10 克,炙甘草 10 克,生姜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适应症:年过六十岁者。保健康,预防慢性病,有病的可扶助阳气以治疗疾病。2388、 四逆汤加味 204制附片 10 克,炙甘草 10 克,

4、干姜 10 克,乌梅 10 克,冰糖 30 克,生龙骨 20 克,生牡蛎20 克水煎服,日服两次。适应症:冬至之时开始,一直服到立春为止。此方助阳气升发。9、 引阳气下归丹田方 205制附片 10 克,炙甘草 10 克,干姜 10 克,生龙骨 30 克,生牡蛎 30 克,白芍 20 克,山茱萸 30 克,黄豆 1 把水煎服,日服两次。适应症:高血压等阳气过升不降之人。从夏至一直服到立秋之时。10、感冒方 214桂枝汤桂枝 20 克,白芍 20 克,生姜 5 片,炙甘草 20 克,红枣 10 枚(切)每服药加入六碗水,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麻黄汤麻黄 20 克,桂枝 20 克,杏仁

5、20 克(打碎) ,炙甘草 20 克。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空腹时服用。大青龙汤麻黄 20 克,杏仁 20 克(打碎) ,石膏 30 克,炙甘草 20 克,桂枝 20 克,生姜 5 片,大枣10 枚(切)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汗出。葛根汤葛根 30 克,麻黄 20 克,桂枝 20 克,白芍 20 克,生姜 5 片,炙甘草 20 克,大枣 10 枚(切)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出。小青龙汤麻黄 20 克,白芍 20 克,干姜 20 克,桂枝 20 克,五味子 20 克,炙甘草 20 克,法半夏 20克,细辛 10

6、 克(后下)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 10 克,白芍 10 克,麻黄 10 克,生姜 5 片,炙甘草 10 克,大枣 4 枚(切) ,杏仁 10克(打碎) 。每服药加五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家腹喝一碗,服后会有汗。小柴胡汤柴胡 15 克,法半夏 15 克,黄芩 15 克,党参 15 克,生姜 3 片,大枣 10 枚(切) ,炙甘草10 克。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各喝一碗。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 20 克,细辛 20 克,后下,制附片 20 克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11、虚人感冒

7、 220小柴胡汤合桂枝汤柴胡 15 克,桂枝 20 克,白芍 20 克,黄芩 12 克,法半夏 15 克,生姜 3 片,大枣 6 枚(切),炙甘草 10 克,党参 15 克。每服药加六碗水,用大火煮成两碗。每三小时空腹喝一碗,服后会微汗。玉屏风散防风 30 克,生黄芪 60 克,白术 60 克。一服,共研成极细末,每日 2 次,每次 6 克,开水送服。参苏饮苏叶 10 克,杏仁 10 克,法半夏 10 克,茯苓 10 克,陈皮 10 克,前胡 10 克,桔梗 10 克,枳壳 10 克,生姜 3 片,大枣 5 枚(切) ,党参 10 克,木香 10 克,葛根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

8、12、中风 224急性期生半夏 15 克(打) ,生南星 15 克(打) ,生附子 15 克(打) ,木香 10 克,蜂蜜 150 克,三七 10 克,桃仁 10 克(打) ,生姜 30 克(切) ,红花 10 克,全瓜蒌 10 克,薤白 10 克,黄酒 30 毫升,石菖蒲 30 克。水煎服,日一剂。同时每天用麝香 0.5 克,分两次用药液冲服。一服药煎两次合一起,分三次喂下。恢复期:续命煮散麻黄 45 克,川芎 45 克,独活 45 克,防已 45 克,生甘草 45 克,杏仁 45 克,肉桂 30 克,生附子 30 克,茯苓 30 克,升麻 30 克,细辛 30 克,红参 30 克,防风 3

9、0 克,生石膏 75 克,白术 60 克。上药共研细末,每天取 14 克,纱布包,加生姜 50 克,再加 1000 毫升水,煮成 500 毫升,分 3 次服。日日不断,至少连服十日。恢复期:培元固本散加减方三七 10 克,琥珀 10 克,细辛 10 克,五灵脂 10 克,水蛭 10 克,全虫 10 克,蜈蚣 2 条,地鳖虫 10 克,血蝎 10 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 5 克,温水冲服,日两次。13、肝郁脾虚方 228先用炮姜 20 克,炙甘草 20 克,水煎服,日服两次。五服后,用制附片 20 克,干姜 20 克,炙甘草 30 克,水煎服,服至病好为止。适应症:女性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10、14、使人聪明方:孔圣枕中丹 229九节菖蒲 30 克,炙龟板 30 克,远志 30 克,生龙骨 30 克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次取 3 克,用黄酒冲服,学生可以温水冲服,日三次。作汤剂时,龟板和龙骨可各用 15-30 克(先煎) ,其他两味可各用 10 克左右。并可随症加味。15、便秘方 231肉苁蓉 10 克,当归 40 克,制附片 50 克,厚朴 40 克,枳实 20 克,生大黄 20 克,炒莱菔子 90 克,桃仁 10 克,陈皮 20 克,柏子仁 10 克,杏仁 10 克,火麻仁 10 克,党参 30 克,升麻 10 克,干姜 10 克,生甘草 10 克,细辛 10 克,乌梅 20 克,芒

11、销 20 克,白术 40 克上药一料,共研粗末,每次取 20 克,加生姜 3 片,水煎服。只煎一次即可,分两次服。并常服附子理中丸以扶脾气。适应症:便秘、降血脂、降血压。无便秘的可减少生大黄和芒硝用量。16、痛经方 232小茴香 15 克,炮姜 30 克,元胡 30 克,五灵脂 60 克,川芎 60 克,蒲黄 90 克,肉桂 30 克,赤芍 60 克,丹参 90 克,制附子 30 克,香附 60 克,当归 90 克,益母草 90 克上药共研粗末,每次取 50 克,加米酒 100 毫升,水适量煎服,日两次。经前一周开始服药至经来停药。下个周期亦如此。17、不孕不育药酒 234生黄芪 15 克,党

12、参 15 克,当归 9 克,枸杞 15 克,川芎 9 克,白菊花 9 克,女贞子 9 克,仙灵脾 9 克,首乌 9 克,熟地 9 构,牛膝 9 克,杜仲 9 克,巴戟天 9 克,锁阳 9 克,制附片 9 克,茯苓 9 克,肉苁蓉 9 克,木瓜 9 克,桑螵蛸 9 克,白术 9 克,黄精 30 克,桂圆肉30 克,红枣 120 克,黑枣 120 克,远志 9 克。用法:米酒 10 斤,浸 10 天后开始服用。每次一小杯,日两次。夫妻同服。18、温经汤 235是治疗女子不孕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子。可温暖子宫,治宫寒不孕,月经后期,经量偏少为主要适应症。吴茱萸 5 克(开水冲洗七次) ,红参 10 克

13、,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阿胶 10 克(烊) ,生半夏 10 克(开水冲洗七次) ,生姜 3 片,麦冬 12 克,当归 10 克,川芎 6 克,白芍 12 克,丹皮 10 克。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分三次服。必须在行经期服药,三五剂后,经净而止,以后每月皆如此照服。19、排毒散 236川芎 30 克,白芷 30 克,生甘草 30 克,茯苓 30 克,当归 30 克,肉桂 30 克,白芍 30 克,生半夏 30 克(先开水冲洗 7 次,再晒干备用) ,陈皮 60 克,枳壳 60 克(炒) ,麻黄 60 克,苍术 240 克,干姜 40 克(炒) ,桔梗 120 克,厚朴 40 克,生附

14、子 30 克。用法:肉桂、枳壳另研粗末,其他药物共为粗末,用慢火炒一遍,等药粉的颜色稍变化即可出锅。冷后加入肉桂、枳壳末拌匀。每次取 20 克,用纱布包好,加生姜 3 片,加 1000毫升凉水,慢火煎成 400 毫升。日服 2 次,早晚饭后各服一次。适应症:排出阳明表里的毒素。祛湿浊,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预防中风以心脑血管疾病。有解表、温中、除湿、祛痰、消痞、调经功效。气候变化比较大时,周围有人感冒时,先服此方预防。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胃中积冷,痰湿内停,气机不畅,出现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畏寒畏风,项背拘紧,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妇女月经不调、气血不和、心腹疼痛、痛经、经来乳胀、头痛身重等症

15、状都可服之。20、冬天补肾膏方 244开路药:党参 20 克,白术 15 克,炙甘草 10 克,肉豆蔻 10 克(打) ,砂仁 10 克(打,后) ,生山楂30 克,神曲 30 克,炒麦芽 30 克,木香 10 克,生姜 5 片,陈皮 10 克。用法:五服,水煎服,日一剂。吃完后胃口大开,即服膏方。膏方:黄芪 150 克,党参 125 克,仙茅 100 克,锁阳 75 克,桑寄生 75 克,白术 150 克,牛膝 75克,制附片 12 克,肉桂 45 克,杜仲 75 克,狗脊 75 克,核桃(打碎)75 克,覆盆子 75克,菟丝子 75 克,五味子 45 克,仙灵脾 75 克,蛇床子 75 克

16、,韭菜子 60 克,川续断 75克,桑螵蛸 75 克,制香附 75 克,沉香 30 克,当归 75 克,陈皮 75 克,女贞子 75 克,枸杞子 75 克,炒谷芽 120 克,生龙骨 120 克,炒麦芽 120 克,神曲 120 克,川芎 75 克,桂枝 60 克,吴茱萸 25 克,薏以仁 120 克,金樱子 75 克,芡实 75 克,麦冬 120 克,玉竹180 克,生牡蛎 120 克,龟板 100 克,鹿茸 25 克。做法、用法、禁忌见书。21、九火汤(因天气变化而服保健方)247乌梅 10 克,冰糖 20 克,黑豆 10 克,黄豆 10 克,绿豆 10 克,红小豆 10 克,白扁豆 10

17、 克,薏以仁 10 克,白豆蔻 5 克,杏仁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多加水,久煮成稀粥。适应症:暑月三伏常服方。也可热极则木气疏泄失根,易致呕吐、恶心、食欲下降,小便不利,神昏而中暑等症状时服用。22、加味麻黄汤(夏季当热反寒之保健方、夏季感冒风寒之方)249桂枝 10 克,炙甘草 6 克,麻黄 10 克,生姜 30 片(切) ,大枣 10 枚(切) ,白扁豆 10 克,制附片 10 克,杏仁 10 克。水煎服,日一剂。适应症:预防夏季天热而突然变冷而生病。禁忌:感受湿邪或热邪,舌苔黄厚,高热不退,则此方万万不可滥用。23、乌梅固本汤(冬季打雷或大风或起雾或天暖之保健方)250乌梅 15

18、克,黑豆 20 克,绿豆 20 克,黄豆 20 克,冰糖 30 克,杏仁 10 克。三服,水煎服,日一剂。24、胆固醇偏高生山楂 20 克,葛根 20 克,决明子 30 克。如有寒证,加制附片 10 克,干姜 10 克,桂枝 15 克。可扶阳而不伤正。水煎服,日一剂。服用一月余。25、附子中毒解毒方 302能解附子毒的中药包括甘草、蜂蜜、绿豆、防风等。温水冲服两小勺蜂蜜,数分钟至 3 小时内即可化解。李可解毒方,可任选其一生大黄 30 克,防风 30 克,黑豆 30 克,甘草 30 克,蜂蜜 150 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 30 克。竹叶 30 克,水煎两次,合在一起,浓缩成 200 毫升,放凉

19、服下。生姜 15 克,甘草 15 克,金银花 15 克,水煎两次,合在一起,每 6 小时服一次。两次服完。有人用此方抢救生川乌中毒,12 小时完全恢复。中毒轻症直接冲服蜂蜜水。26、当归羊肉生姜汤 309羊肉 100 克,当归 10 克,生姜 15 克。适应症:适合于各种虚寒性体质的人群。是标准的补阳滋阴好方子。27、肩周炎 312生姜 100 克,桑枝 50 克,透骨草 20 克,鹿角胶 20 克,桂枝 30 克,水煎服。姜及汁装入纱袋,敷于患处,临睡前敷止,每次 7-10 小时。31328、地瓜保健方 314地瓜、糯米、芡实。扶助阳气,促进肾脏气化,减少夜尿。地瓜 300 克,苹果 300

20、 克,蜂蜜 50 克。少许水慢煮。断奶后的婴儿可经常服用。29、葱豉汤 320大葱白 4 根,带根须更好,淡豆豉 30 克,生姜 10 片,黄酒 30 毫升。用法:葱白、淡豆豉及生姜加水 500 毫升煎沸再入黄酒一二沸即可。适应症:发散风寒,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等症。30、神仙粥大葱白 4 根,高粱米 100 克,生姜 10 片,白糖适量,食醋少许。用法:米与生姜煮至米熟,再加葱白、白糖煮十余分钟,入食醋稍煮即可。适应症: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等症。风寒、风热感冒都可用此粥。高粱米可用大米或小米代替。31、肾炎方

21、320蘑菇 100 克,大葱白 4 根。煮至蘑菇熟透,吃蘑菇喝汤。可以温通肾阳,是肾炎的有效食疗方。经常吃这个食疗还可以预防老年性痴呆。32、和胃补虚的食疗方 321葱白 5 根,大枣 20 枚,白糖适量。适应症:和胃安神,可治疗心气虚弱所致的失眠多梦,胸中烦闷,体虚乏力,健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33、治疗胃脘痛的方子大葱白 20 根,带根须更好,新鲜橘皮 200 克,小米两把,白酒 30 毫升。加水适量一起煮至水熟,喝汤即可,能快速温胃止痛。34.常服西药的人停服西药后,用 200 克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剂,先服一两天,把西药的毒素可中和一部分。 (再用中药。 )35.素体阳气不足,

22、或者因病阳虚,或者久耗真阳之体,均可以小剂量四逆汤常服。5436.附子理中丸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肥胖处方。10337.首乌片对降低血脂效果明显。10938.肿瘤病人放化疗之后,可以服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加附子黄芪,都会有极好的效果。13139.三阴体质的人可以经常灸关元、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可扶足正气,防病于未然。或服用四逆汤、附子汤、或附子理中丸等。15040.按摩一下肝经诸穴,特别是太冲、阴包、期门等穴,对疏通肝经气血十分有益。15041.芍药甘草汤可止痛。15642.降压一般取四关、鼻尖的素髎、曲池、足三里、风池等穴43.颈椎病一般常用葛根汤,或者麻黄加葛根汤。其中要重用葛根至少到 30 克

23、以上。16344.感冒1 服神仙粥.2 拔罐.3 针刺合谷、大椎等穴.4 葱豉汤.16445.妊娠反应取内关、足三里、印堂、攒竹等穴,一般一两次即愈。病症比较重的,还可以刺络风府、哑门诸穴加强止呕效果。16446.艾灸伤口局部,可以极大地加快伤口的愈合时间,并且能不留伤口愈后的瘙痒不适。16547.阳虚型高血压灸关元和中脘有奇效。16148.温经汤是治疗女子不孕的一个非常实用的方子。23549.食欲不振,饭量很小,身体瘦弱:手指缝的四缝穴,用三棱针刺一下,挤出一两滴透明的液体即可,往往针一次即有效。一周一次,三五次就可以了。25150.一医案中患者右腿关节突然疼痛不能弯曲,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熟

24、地,二剂而愈。25252.带状疱疹:取红蓖麻叶捣烂炒热外敷百会。26253.急性哮喘发作,取三个耳穴针刺。针入即止。26454.温中止呕降气通肠:萝卜籽加生姜数片,煎水喝之。26655.排病反应出疹子桂枝汤加三七。29656.针灸止头痛:刺合谷、曲池,或配合刺络放血法。29757.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31058.黄连、没药、白芍、白头翁等的酒浸或水浸液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4459.四关:合谷与太冲。255适应症:1、各种痛症;2、各种精神疾患;3、失眠;4、郁证。四关是调整左右气机升降平衡的。60.百会穴。261适应症:补阳,潜阳入阴,降阳,升阳,祛风散邪。百会穴可配合足三里或昆仑,使亢

25、阳下降。如精神病,失眠,高血压,中风等。61.关格症 265格症上不通,不能进食;关症下不通,不能大便。所谓天气不降,地气不升,内关外格,上下不通所致。六腑以通为顺,肠气不通,不通则痛。62.服药后汗从手心脚儿透出,是阳气渐旺,有祛邪外出之象。269汗出是阳气通畅的一个标志。27063.以知为度:270知就是病人服药后的感觉。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痛减,或感觉通体舒服。64.肾四味:枸杞子,酒泡菟丝子,盐炒补骨脂,仙灵脾。27065.灸:灸法是回阳助阳补阳的最好的一个方法。从每个月来说,月初的八天最好。273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时节是灸关元最好时机。274灸关元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使

26、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养少阴潜藏之阳气。275秋天是保健灸的好时节。秋分时节可灸足三里以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275灸后忌喝茶至少一日。275不应时的用灸,则可能耗阳伤阴。275春天就可以开始用灸。春分时了灸曲池还可以预防红眼病。275对于久病患者,最好足三里,关元,能有灸疮,可以永保健康。27666.凡各种过敏病患,如各种皮肤病、哮喘、感冒者,皆当忌喝牛奶。30667.萝卜 310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瘀解毒,清凉止渴,利大便等功效,还有顺应身体适应自然变化的妙用。白萝卜煎汤可治伤风感冒。310萝卜、生姜、蜂蜜,水煎服,治咳嗽、哮喘;311煤气中毒头晕、恶

27、心,服白萝卜汁。311白萝卜汁和藕汁混合服下,治吐血,便血。31168.生姜 311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生姜吃法 3121、 晨起含水量姜片;2、喝生姜大枣汤(生姜大枣红糖) ;3、生姜粥(生姜大枣大米) ;4、生姜红糖鸡蛋汤(生姜红糖鸡蛋) 。69.雾霾天气当如何保护自己呢?一则忌户外锻炼,忌盲目运动;二则雾霾属寒湿邪气,自呼吸而入,最易伤损肺阳,故需温养,适当加衣以避免受寒;三则试服温运肺阳、兼化寒湿诸方,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我琢磨可用细辛、五味子、干姜、麦冬、百合、莱菔子之属。若有咳嗽不适,又可加枳壳,桔梗以升降肺气。70.有些小

28、儿莫名其妙出现面红身痒,或见湿疹,或见痒疹,哭闹不休。大人亦时见此病。按中医之理,阳气自下发动,温煦周身。若中气不足,则阳气浮于皮下而成此症。此时需补中气,敛浮火,则红痒自去。切不可因见痒而滥用凉药,伤损中阳,反成祸害。民国大医彭子益提出用冰糖糯米粥治疗,最适合小儿,良效。71.工作室病例:处方为竹茹 15,枳实 15,陈皮 10,茯苓 30,姜半夏 30,生姜三片,大枣30 切,黄连 6,厚朴 15,苏叶 15 后下五付。而这孩子只吃了三付,情绪稳定,厚腻舌苔不见,更惊喜的是没有任何胡臭味道了,其家人更是称赞不已。治病时若往往是被西医名词牵着的,而今董博又一次证实了,中医整体辩证的重要性。7

29、2.农历十月居于十二地支之亥位。其时为入冬,其地属北西,其星为勾陈,其气则敛藏。应之于人,则需适合天地以养阳气之深藏。亥时需补,其汤为勾陈汤。其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按此理推之,则亥前为紫宫,应于戌,为九月,其气重,其方紫宫汤;亥后为玄武,应于子,为十一月,其气渗,其方真武汤。73.奥地利.董红梅:小儿风寒感冒后干咳,配合一些食疗方子,屡试屡效。家中小女十岁每逢风寒干咳,服下即效。家中有小孩的父母不防一试。锅中放麻油一调匙加热,切三四片生姜,剁成碎末,鸡蛋一枚同时放进锅中,翻炒,趁热给小儿吃下。早餐服一次,睡前服一次。74.痛经,正痛时可针刺十七椎下,其穴在第五腰椎脊突下凹陷中,往往可针

30、入痛止;若效果不显,加针三阴交及承浆,亦可收止痛之功。若月经尚未到而痛尚未发作,可及时根据体质、病情服些汤药,亦可预防发作。可用之方甚多,亦可以小柴胡汤为主方,随症加入活血理气诸品。75.临床多见痛经患者,不少人会因身边朋友亦有痛经则误认为痛经是正常现象而不去医治。若痛经甚则可能有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或囊肿等病。中医治疗多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有人服中药后会出现月经量多,排血块正常现象,亦有量大,且现崩漏之象。可用傅青主老妇血崩汤当归,生黄芪,桑叶,三七养血76.深秋时节,萝卜上市。萝卜既是时令果蔬,吃起来又爽口,如吃水果。且萝卜能养生治病:吃油腻肥厚食物时吃点萝卜,可化气行滞;高血压、高

31、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风患者多属湿热痰浊内滞,萝卜最利降浊;腹胀、便秘吃萝卜能行气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红、耳鸣、头晕、痘痘等症,吃萝卜可降上浮之火。77.日近深秋,正萝卜上市时节。萝卜最助养生,其皮深绿而肉呈嫩绿色,口感甜脆多汁,带皮吃有微辣。山东人喜欢生吃萝卜,当成水果一样吃。经常食用萝卜可降气祛痰,清热解毒,排浊通便,健脾助消化,能降低血压、血糖、血脂。山东有这样的谚语:吃萝卜喝茶,气的大夫满街爬,形象地道出了萝卜的医用效果。78.大椎是一个常用且实效的穴位。穴居督脉,统领诸阳,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主一身之表。约而言之,其功有五,一则温阳解表以治感冒、发烧、咳喘;二则温经通络以止肩臂

32、诸痛;三则开窍安神以定痉厥;四则调和营卫以治虚人反复生病;五则固阳固脱以救厥逆。是为强壮穴,可针可灸,阳气宣通则无病不治。79.古人云:大椎疗五劳七伤,风劳食气。我自己体会,若是感冒发烧,马上取大椎穴艾灸,使周身温暖,一身汗出,而感冒即霍然若失。不论大人小儿若见高烧,都可则配合艾灸身柱穴,效果更好。凡身体虚弱,稍受风寒即感冒,都属虚人,因其营卫不固,表虚而邪气易侵。改善体质是治本之道,其法即可常灸大椎穴。80.定志小丸治忧愁不开心,健忘、眩晕(晨轻夜重) 、失眠。与聪明散相比,去龙龟加苓参,是去潜阳而加四君,脾经有支脉入心中,此补脾以养心。后人变化其方:远志 75、益智仁12、菖蒲 12,研细

33、末,每次 3 克,米酒冲服,日三次,连服百日。治心烦、失眠、烦躁不安,或睡眠太多,昏昏欲睡,精神不振,健忘等。81.定志小丸为孙思邈之方,治心气不定,五脏不足,惊悸,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善忘,朝瘥暮剧,或暮差朝发,狂眩。其方:石菖蒲、远志各 20 克,茯苓、党参各 30 克,研极细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散服亦佳。 审视瑶函用此方治近视。我临证以此方为主,加减化裁,改为煎剂,治失眠效果好。82.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亦随之下降,有的表现心神不宁,做事不能集中精神,失眠,甚则有人表现前一秒听到,后一秒即忘。说明心气不足,当养心补心。董师曾在选择中医提到用孔圣枕中丹,别名聪明散。近日董

34、师加以改进取名定志小丸,药为党参,茯苓,远志,石菖蒲水煎服,具有补心气,安神,益智之功。83.疣子或因风邪搏于肌肤而生,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其好发于手背、指背、头面以及颈项、背等部位。初则小如粟粒,渐至大若黄豆,突出皮表。可用外治法治疗此病。一方:把生南星研成极细粉末,稍加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二方:新鲜蒲公英叶绞汁外涂患处。亦可局部围针,针尖透过疣底部,有效。84.中药离我们并不远,有时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比如,我所住的小区里种着不少棕榈树,其棕皮纤维烧成炭即是棕榈炭,有收敛止血之功;南宁大街上处处是榕树,榕树须能治风湿骨痛、咽喉肿痛;荔枝好吃,其核却是不可多得的治疗睾丸肿痛的良药。

35、如此等等,不可胜数,在中医人的眼中,皆可随手取用,而收良效。85.医圣张仲景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小柴胡汤主之。 ”这段话形象深刻地描述了女性月经期的生理与病理状态。后人根据仲景的这段描述,用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各种与月经期相关的疾病,多收到良好效果。我的经验是,大凡到月经期即感冒发作的女性,于经前连服七天小柴胡汤,极效。86.生活中无处不能用中医,有时随手一两味中药,亦可收良效。曾与朋友晚上在我工作室喝茶,见其频咳,声高,有痰。即取药房里的海蛤壳百余克,开水泡代茶饮,其咳竟立减。海蛤壳味咸,能清肺热、化热痰、调气机,治此热邪痰结气闭之证,可收即时之效。我闻艾烟即易咽痒咽干,

36、自用藤茶开水泡代茶饮,立效87.有人从小便秘,数十年不解。若要预防大病,最需及时通便。通便中药极多,不只有大黄、芒硝等攻下猛烈之品,还有火麻仁、柏子仁等缓下之药。如何选方用药,需辨识年龄、体质与虚实,灵活掌握。比如老人便秘,只用苏叶、枇杷叶轻灵宣肺之品,即有提壶揭盖之妙用;而中年腹大酒多之人,大柴胡汤最有良效。88.平时无病之人,若要养生,一定要保证大便通畅。每天至少排出一次,且不硬。若欲保持大便通畅,一则少吃辛辣刺激之物;二则经常吃些仁类、籽类食物,如花生、核桃仁、瓜子等,多含油质,能利大便。萝卜下气,常吃能通腑利便;三则便秘者常自上而下按揉腹部,有利排便;四则便秘需早治,中药或针灸都效。8

37、9.中风病人一定要重视大便是否通畅。按中医理论,饮食中的精微被脾运化后,浊气自肠而排出。若便秘,则浊毒内郁,上攻于脑,影响神明,为患极烈。中风患者肾本虚于上,高风飘摇于上,若阳明不降,浊毒上攻,最易导致病情缠绵难愈。若已经有中风后遗症,平时可用莱菔子 15 克,煎水代茶饮,有清降阳明之功。90.我曾诊治一女病人,其百会穴能摸到一个略可容指的凹陷,表现为头晕、头顶冷痛,此为典型的吴茱萸汤证。肝经循行上达巅顶,若肝经虚寒,阳气不充,则阴寒收引,甚至能导致头骨凹陷。我常用此用量:吴茱萸 15 克,党参 30 克,生姜 15 克(切片) ,大枣 30 克(切开) ,水煎服。亦用治疗中寒腹痛、呕吐效果极

38、佳。91.不少年轻人平时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脾气,稍受刺激即不能控制情绪,眠差,舌边尖红,面色青白萎黄。我认为此属肝旺脾弱,火扰心神,常用小柴胡汤合栀子厚朴汤加味,效果满意。其方:柴胡 20,黄芩 15,姜半夏 30,党参 30,生姜五片,大枣15,生甘草 10,栀子 15,枳实 15,厚朴 15,黄连 15。92.小儿厌食,有虚有实。若见烦躁、易发脾气、好动、易惊、体瘦、大便干硬、睡眠不安等,是属肝旺脾弱,胃失润降。我喜用余国俊的舒肝滋胃汤:柴胡 10,黄芩 6,天花粉 10,白芍 12,枳实 10,乌梅 10,虎杖 12,黄连 3,连翘 10,沙参 12,冰糖 15。水煎服

39、,自觉效果满意。亦有脾胃气阴两虚者,则需另方调理。93.曾治某孕妇已孕 4 个多月,半夜忽发右侧腹疼痛难忍,一夜未能入睡。晨起去医院检查,未见异常。病人怕服西药,要求中医治疗。处方:金银花 100 克,煎水 1 碗;地榆 30 克,薏苡仁 15 克,用水 5 碗,煎成 1 碗。把 2 碗药液混合,上午服一半,睡前服一半,尽剂而愈。足月产一胖儿。对于孕妇诸症亦可用针灸,多可速效。94.不少人过完长假后出现精神不适,表现为:上班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与效率不佳,进而导致忧郁、焦虑等症状。有些人会出现肠胃机能障碍(食欲减退、肚子不舒服) 、头晕、酸痛、失眠等问题。此类患者多属小柴胡汤证:柴

40、胡 15,姜半夏 30,生甘草10,大枣 30 切开,生姜五片,黄芩 15,党参 10。95.经常闻及父母述其小儿脾气大,喜哭喜闹,甚则饭不香,便秘,甚是苦了带小儿之人,但苦之余想想何因?是否对小儿宠溺交加或常期给小儿服消食开胃药?久则脾失健运发为此症,中医辩为肝旺脾弱,当疏肝健脾,滋胃降逆。董博喜用余国俊舒肝滋胃方连梅丸加减,且配合决明子 30 炒香,冰糖 30,泡开水代茶服用。96.近日诊治一小儿,反复感冒,其母亲认为体虚,一直给以人参、燕窝等补品及各种保健品。需知小儿养生,在于保持“三分饥与寒” ,让小儿吃虚损病人才能服的补品,只会导致越补越虚,越补病越缠绵。年轻的妈妈要注意:小儿最忌滥

41、补。平时清淡饮食,调理一下肠胃,并吃几付柴胡桂枝汤,渐可恢复其营卫平衡。97.数年前朋友妈妈做了胆囊结石手术,术后总有胁痛,医生检查未见异常,认为有精神问题,甚至其家人亦认为病人因精神紧张而痛。朋友来信问中医是否有办法。我处以四逆散加金铃子散:柴胡、枳实、白芍、生甘草、川楝子、元胡各 10 克,结果一剂即效,三剂而诸痛霍然若失。术后留瘀,气滞作痛,此方因此神效。98.因每天工作时需反复与病人交流并解释病情,经常觉得口干舌燥,且说话无力。我自拟一药方,作为平时保健之用,自觉效果满意,愿与大家分享。其方:藤茶一小撮,乌梅两粒,开水泡代茶饮。乌梅味酸,能养阴津,并收敛肺气,古时说书之人每于休息时即闭

42、口含乌梅一粒,可保肺气不虚。藤茶回甘,有利咽之功。99.我常用乌梅两粒、藤茶一小摄,开水泡代茶饮,便于说话多时能保持肺气充足,咽喉不干。此方亦可用于教师、演讲者等需持续说话的网友,另外平时若觉咽干口燥,亦可用此方缓解不适。治疗咽部不适,或用胖大海代茶饮,或用桔梗、生甘草煎汤服,或用诃子口含生津,其各有适应症。但若欲收敛肺气,乌梅最好100.朋友父亲因高血压而突然中风,症见眩晕、左侧肢体活动略差,伴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诊脉辨证,处以小续命汤、张大昌朱雀汤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药数月,诸多不适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畅,就一直不停地服了下去。一般来说我主张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药轻

43、,缓缓图攻,亦可久服。101.某病人患鼻炎十余年,反复治疗未效。自述某西医建议手术,并说手术也不包好。病人因此而心灰意冷。观其面相,呈悲观面容。查其脉,右寸沉软。此中气不升,土虚而金弱,脾虚而鼻窍不通。处以补中益气汤合千金苇茎汤,合苍耳子散,再合玉屏风散加减。鼻炎缠绵难愈,若能对证施方,配合针灸,多能速效。102.古人助产方:用于胎前产后,腰胯疼痛。胎前数服,胎滑易产;产后数服,能去败血。产后可代生化汤。我建议初产妇多可服之,以助产滑胎而减少疼痛。白芍 6,川芎 4,枳壳4,陈皮 5,莪术 3,香附 6,大腹皮 6,当归 6,苏梗 4,炙甘草 3,米酒 30ml,陈醋10ml,生姜三片,大葱白

44、三根。空腹服,并忌油腻生冷饮食。103.临床处方是需要灵机的。有时百思不得其解,有时却如昙花一现般神机灵动。我的一位学生的母亲体瘦、易饥,食则腹胀,诊为充血性胃窦炎。未服西药,学生自拟一药方,让我斟酌。我说:不需如此复杂,只用平胃散即可。三剂而愈。现再思此证此方,仍觉有如神来之笔。平素闲玩中医,百般思悟,时能福至心灵。104.该女学生其弟媳,曾患胃痛,饿则加重,稍食亦胀痛,自去做胃镜,诊为多发性胃溃疡。曾叠进半夏泻心汤、丹参饮、小建中汤,皆乏效。因思我曾建议用平胃散治其母亲胃胀痛神效,因处此方,五剂而愈。平胃散能燥湿健脾,消胀散满。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 。后世诸多运脾健胃方剂多从此方扩展演变

45、而来。105.去年曾为某孕妇拟一首助产方,后听闻该孕妇属头胎,平时极端怕痛,且小儿胎位不正,呈坐位,经某医手法复位后,只服一剂,竟然顺利顺产成功。其方:生地 15,川芎 10,当归 30,党参 15,白术 30,茯苓 10,枳壳 10,白芍 30,炙甘草 30。于感觉欲生产时,或生产不畅时服用。提供此方,希望更多的孕妇选择顺产。106.临证用方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症对病选方,比如前额痛用选奇汤、胆囊炎用大柴胡汤、肠梗阻用承气汤等;另一种是对证用方,比如吴茱萸汤治虚寒性痛经、葛根芩连汤治湿热型糖尿病、茵陈蒿汤治湿热内滞的崩漏等。这两种用方思路都有针对性,且都有良效。因此,从事中医临床需重视辨病、

46、辨证两种用方思路。107.小儿肝旺脾虚,最大的表现是厌食,伴有烦躁、易怒、哭闹、睡眠不安、便秘、渐瘦、精神不振、面色青白等。需舒肝扶脾,滋胃降逆,则诸症自消。其方,可考虑用四逆散、小柴胡汤、连梅汤,为辛苦酸甘之法,辛以散肝之郁,苦以泻心之火,酸以敛肝之阴,甘以养胃之津,多可速效。若配合挑刺四缝穴亦有良效。108.小儿最容易出现肝旺脾虚。因此,不能只用健脾养胃、运化消食诸方,还要考虑疏泄一下肝郁。可在方中加四逆散,再加乌梅、黄连,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可缓解肝旺化火之征。脾气虚可用四君,或者用七味白术散,或者六和汤,都可随证选用。诸药合以冰糖,则酸甘化阴,能防肝火伤阴之弊。109.今日

47、居然遇到好几个需要用大柴胡汤的病人,其表现或上腹部按之满痛;或便秘、口苦;或心口窝痞硬而吐。其病情或高血脂,或高血压,或肥胖,或胆结石、或胰腺炎,或胆汁返流性胃炎,但见其证属少阳阳明,则一概用此方,根据症状加味化裁。我用大柴胡汤,以大便通畅为度,不必过泄。若过泄停药即可缓解。110失眠其病机:阳不入阴,火浮于上,干扰神明。可考虑用黄帝内经提供的半夏秫米汤,凡因邪实而致失眠,都可与此方配合,能提高疗效。其方:姜半夏 60 克,高粱米 60 克,水煎,于睡前温服。南方可用薏苡仁代替高粱米,亦有良效。再者:百合、苏叶、夏枯草、夜交藤,此四药皆有引阳入阴之性,治失眠良效。111苍术为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

48、,其甘温辛烈,最能燥胃强脾,升发胃中阳气,又能总解痰火气血湿食六郁,消肿满、辟恶气,其功极多。古人有用苍术浸水后去渣浸曲酿酒,能治诸般风湿疮、脚气下重。若图省事,亦可直接用苍术泡酒饮之,当能治疗中风痿痹、关节肿痛、肢体活动不利诸症。唯需脾虚湿滞者用之方佳。112.治大病重症,需考虑用仲景原量,往往疗效显著。数年前曾治朋友奶奶剧烈腹痛,面如红妆,烦躁,胸口烦闷,诊为急性胰腺炎。生地 250 克,生大黄 20 克,炙甘草 30 克,大枣20 枚(切) ,柴胡 10 克,黄芩 10 克,木香 30 克,莱菔子 10 克,枳实 10 克。药后病人自述:胸口咕咕跳动,随即豁然通畅,一剂而诸症霍然若失。1

49、13.某三岁女孩每天上午八点至十点半发烧,服强的松则退烧,不服则下午四五点又发作,持续半年。目前强的松已服至 200 余片,渐而出现全身长黑毛,后背尤其严重,几成猴子。病人家属说本来皮肤白皙,现却面色晦暗,精神不振。此邪正交争于少阳,上午阳气升发,与邪交争,发为高烧。暂且处以柴胡桂枝汤加味。114.今日得知病人服药数付而发烧消失,再未复发。病家感叹:半年来反复用西药,吃得孩子都快不行了,还不如吃几付中药,效果如此迅速。其方:柴胡 30,黄芩 20,姜半夏 30,党参 15,生姜 3 片,大枣 30 切,生甘草 10,桂枝 20,白芍 20,生石膏 50,羌活 10,白芷 10,后下。三付。因颈硬,加葛根 15 克。与诸同道分享。115.有人问,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病越来越高发,对于此类病症有什么饮食调理建议?除适当运动、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之外,我推荐此类病患都可常服葛根。可以用葛根泡酒服(我在微博里已经推荐过) ,不能喝酒的则可以用葛根代茶饮,或者,葛根打粉冲服亦好。葛根清降体内脂浊,是养生佳品。116.昨日急诊一女病人,素体脾胃虚弱,因吃火锅小龙虾引起腹部绞痛,痛不可忍。病人相信中医,不肯去挂水。此食浊邪热内滞,胃肠降浊失司,大便闭滞而作痛。急针尺泽、委中、足三里、中脘诸穴,其痛稍减,再处方:赤芍 10,红藤 30,桃仁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