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 5 千为结婚买房 离婚后还不起房贷租房新结婚时代先买房还是先安家?房子与婚姻,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先结婚还是先买房,困扰了不少年轻人。幸好,不少年轻人正从这种困扰中走出来。日前,本报联合大渝网进行的“新结婚时代”住房情况调查显示,在受访的 8162 名网友中,虽然有 47.37%的人仍选择“先买房,后结婚” ,但更多的人选择结婚后再买房,这个比例达 52.63%。为何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婚姻并不一定建立在有房的基础上。26 岁的林玲,2002 年毕业后,和男友就一直租房住。林玲和男友在一起 8 年了,去年领结婚证前,两人还为买不买房
2、纠结了好久。相依相惜房子就在心里“之前想一定要买房后才结婚,才有家的感觉,现在不那么想了。 ”林玲说, “男友父母在农村,我爸妈也在外打工,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 ”去年 6 月,男友所在公司从沙坪坝区搬到璧山工业园区,林玲辞职后到璧山重新找了工作。 “还好没买房子,不然就得两地分居了。 ”林玲告诉记者,听说男友公司不久会搬回沙坪坝,男友公司搬来搬去,没买房就没有牵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感情而不是房子,如果买房,我们都难承受几十万的首付,还是先租房让生活轻松一点好。 ”林玲说,两个人相依相惜,她觉得房子就在心里。与林玲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30 岁的王澜是公务员,经济条件不错的他也没有考虑买房。“
3、我和女朋友准备月底去领证,婚后打算跟父母一起住。 ”王澜说,他和女友都是重庆人,他父母在渝北有一套 120 平方米的三房,而女友家在渝中区也有一套三房, “我们觉得可以轮流住父母家,也方便照顾老人,完全没必要再去买房” 。结婚不一定买房,似乎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本报联合大渝网进行的“新结婚时代”住房情况调查显示,52.63%的网友表示结婚不是必须买房。其中,33.06%的人选择先租房,19.57%的人表示可住在父母家,结婚后根据经济条件再买房。构筑爱巢房子不是关键33 岁的张晓(化名)在江北一公司任行政主管,结婚前,她买了套 100 多平方米的住房。她老公到重庆工作还不到两年,没有买房。去年,
4、两人结婚后,就住在张晓的房子里。http:/ ”记者调查发现,由男方买婚房的观念正在转变,超过 30 岁结婚的女性由于自身实力较强,如果有住房,都觉得没必要再买房。本报联合大渝网的调查显示,37.14%的人表示,夫妻双方共同购买;31.99%的人由父母资助购买;由男方出资购房的占 28.88%,由女方购买的仅占 1.99%。同时,在婚房的署名上,66.42%的人选择写夫妻双方名字;22.59%的人表示写男方名字,6.16%的写女方名字,还有4.83%的写上了父母名字。网友“左岸之花”去年买房时,就向父母借了 10 万。他表示:“还钱给父母的压力要比被银行追债小很多。 ”房价高了选择离城居住29
5、 岁的张艺珊结婚两年了,今年年初才开始准备买房。张艺珊告诉记者,因为她和老公都在渝中区上班,最初打算在渝中区买房。 “但很多楼盘都是 8000 多元/平方米,我们觉得有压力。 ”她说,最后他们选择在渝北买房。 “均价7000 元多一点,套内差不多 100 平方米,总价比在渝中区买便宜了近 10 万元。 ”张艺珊表示,省下的钱都够装修了,交通现在也比较方便。记者调查发现,交通便利在选房中的关注度提升,这是受房价和观念的影响,年轻人已接受了“离城居住”的方式。距离城中心远无所谓,只要交通便利就行。本报联合大渝网的调查显示,77.74%的人认为房价太高了。在挑选住房时,房价成了网友率先考虑的因素,有
6、 43.86%的网友选择此项。42.38%的人表示会优先考虑地段和交通。离婚后还不起房贷租房住29 岁的李坚(化名),2008 年就在南岸区买了一套房,但如今却在租房住。 “有家也住不起。 ”李坚无奈地说, “当初就是为结婚准备的,今年离婚后,我一个人根本承担不起每月3000 多元的房贷。 ”他介绍,他每月工资 5000 多元,水电费、物管费、电话费等固定费用在 1500 元左右,再加上饭钱等其他开支,每月最多能剩下 2500 元。最后,他将房子以1500 元/月的价格出租,自己则花 500 元/月与朋友租房住。本报联合大渝网的调查显示,在房贷占家庭收入比例一项上,23.34%在两成以下,31
7、.18%是三成,14.08%为四成,还有 31.40%则高达五成以上。浦发银行8.360.97%股吧 研报理财师黄彦表示,房贷比例占家庭收入三成或以下比较合适,超过三成就会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有了孩子后,孩子的支出大概占家庭收入的三成。一旦超过五成就彻底成为房奴,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http:/ 。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都觉得有了房子才有归属感,才具备安家落户的条件,“但年轻人微薄的收入不足以负担高额的房价,客观条件促使他们在结婚时只能选择租房或住在父母家中” 。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远离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方居住,年轻人虽然上下班会多花些时间,但那里房价低
8、,对收入不高的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男方买房的传统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表示,主要原因还是男女方共同承担,可以减轻购房带来的压力。中国社科院教授刘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友观念的转变是一种好的现象。现在保障性住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比重较小,如果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有一个合理的比例,让公民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获得相符合的住所,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社会上住房形成的压力和社会焦灼情绪。分析不能承受却坚持买房或成感情负担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表示,目前,年轻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女方父母希望女儿将来能够生活幸福, “从这一点上来说,女方买房或者夫妻双方共同承担买房是社会的大趋势,但
9、相比于房子,他们更看重的是感情质量。 ”周小燕认为,美好婚姻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要同心,婚姻是双方爱情、亲情的融合和升华。目前,年轻人在结婚买房问题上的选择,反映出当代青年男女“重感情,轻物质”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时双方的处理态度是衡量美好姻缘的另一个要素。周小燕表示:“年轻人正视现实、同甘共苦,在面对爱情和住房消费时回归理性,选择租房或住在父母家,这是社会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另外,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双方关系也是构成美好婚姻的一个要素。如果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买房,就需要有一方让步,才能让婚姻在宽松、平稳的气氛下运行。不过,周小燕也表示,经济基础是美好婚姻的保证,让婚姻有良性发展的预期。但如果没有能力仍坚持买房,可能因为买房带来的经济压力,让双方产生矛盾,对感情是很大的伤害。当然,买房的压力也可能有积极的一面,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同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