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

上传人:jw66tk88 文档编号:6900336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体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历史必修 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 商周制度与西周封建1.分封制:(1)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2)分封种类:同姓亲族是主体;功臣;姻亲;一些古国后裔。(3)影响(作用):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扩大了疆域。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还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3)影响(作用)

2、: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特权有利于凝结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把家与国密切结合在一起。第 2 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公元前 221 年)(1)特征:权力高度集中(2)内容:中央: 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地方: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不能世袭。 )(3)巩固措施: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4)影响:秦代开始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 2000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影响。第 3

3、 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1.西汉(1)时间:汉武帝(2)措施:实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 设置刺史,监督地方2.隋唐:三省六部制(1)确立的时间:隋唐(2)三省的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执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2(3)作用: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3.北宋(1)中央:(分割丞相权利,将相劝一分为三)行政中书门下军政枢密院财政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4.元朝:(1)中央: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2)地方:实行“行省”制度。5.明朝:(1)明太祖:废除丞相,皇帝亲自掌管六部。至此,丞相制度彻底

4、废除。(2)明成祖:设置内阁,加强了皇权。6.清朝:设立军机处(1)时间:雍正皇帝(2)评价:军机处能迅速处理文书,简化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6 课 雅典的民主政治:1地理环境:古希腊半岛山多地少;三面环海,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2城邦国家:特点:小国寡民影响:统治人口较少且居住集中使民主制度成为可能。总之,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希腊独特自然条件和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历史条件的产物!3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机构 产生方式 性质或职能公民大会 成年男子均可参加 最高权力机构,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

5、人会议 抽签产生 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民众法庭 抽签产生 日常司法机关(2)特点:人民主权(含义:即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全体公民集体掌握国家权力。)轮番而治(含义:即指公民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 )4评价:(1)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雅典民主也有历史局限性,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奴隶、外邦移民、妇女没有民主权)第 7 课 罗马法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31罗马法的起源(1)罗马法的开端十二铜表法(2)内容:保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3)意义:十二铜表法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

6、,因为有了成文法就要按律量刑。这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2.罗马法的完备(1) 罗马法的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3.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在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资本主义法治的发展深受罗马法的影响。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 8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利,国王”统而不治”,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发展完善:(1)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3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7、担任,是实际最高行政首长。第 9 课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确立:1787 年,制宪会议在美国费城举行,核心人物是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经过反复讨论,制订了1787 年宪法 ,确定了美国的共和制政体。2.内容:(1)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利,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2)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驶,三者之间互相制约,分权制衡。(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3.意义:根据 1787 年宪法,美国成为一个总统制共和国,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第 10 课欧洲大陆的政体

8、改革1.法国议会制总统共和制国家(1)1875 年法国颁布了1875 年宪法标志着法国确立了共和制政体。(2) 1875 年宪法规定:立法权规议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2.德国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1)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4(2)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3)德意志帝国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皇帝仍然保留很大的权力,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重点问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比较项目 英国 美国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行政首脑 首相 总统立法机构 上议院、下议院 国会行政首脑与立法

9、机构的关系 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总统和国会分权制衡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 12 课 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18401842 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大门,进行商品倾销。(2)直接原因:中国人的虎门销烟。3.1842 年南京条约(1)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进出口中国的货物要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2)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

10、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18561860 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5.1860 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了圆明园。6.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大门,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部分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兴起了“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由此起步。第 13 课 太平天国运动:1.过程:(1)金田起义: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2)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称“天京” ,并定都于此。(3)1856 年,太平天国内

11、部发生严重内讧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5(4)1864 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重要文献:(1)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做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的理想社会。评价: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B. 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脱离了社会现实,无法实现。(2) 资政新篇:提出者:洪仁玕。地位: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存在问题:未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并没有实行。3.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 14 年,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2)颁布的天

12、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追求。(3)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第 14 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1.18941895 年,中午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2.1895 年马关条约:(1)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等给日本赔偿日军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重庆等地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设厂。(2)影响:列强侵略势力侵入中国内地。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赔款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日本的胜利极大的刺激了西方列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1900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4.1901 年辛丑条约:(1)内容

13、:赔偿各国军费白银 4.5 亿俩。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之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参加义和团运动的官员。(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使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第 15 课 辛亥革命1.同盟会的成立: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6(1)时间:1905 年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2)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发展为“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1911 年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民国的建立:1912 年 1 月 1

14、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4.1912 年 3 月,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2)地位: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5.1912 年 2 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6.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7.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 16 课 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1)

15、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1)第一阶段: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各大学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五四运动开始。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 (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运动中心:北京(2)第二阶段:运动中心: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罢工”斗争,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罢课、罢工、罢商) ,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结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之下,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

16、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条约。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7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宣言宣告了无产

17、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3)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时间:1871 年(2)性质:第一个工人政权 (注意: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4)最大的经验:巴黎公社给国际工人运动留下的最大的经验是暴力革命。第 19 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十月革命的背景:(1)19 世纪

18、60 年代,沙皇俄国进行了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但是改革不彻底,到 20 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3)一战期间,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 (十月革命的导火线是“一战” )(4)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2.十月革命的经过:(1)二月革命:1917 年 3 月(俄历二月) ,俄国工人市民发动武装起义控制了首都,沙皇被迫退位。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激发了民众的不满。(2) 四月提纲的发表: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式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战争。(

19、3)七月流血事件:1917 年 7 月,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4)十月革命:1917 年 11 月 6 日(俄历十月)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攻占“冬宫”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5)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工人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举行,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8大会宣布:一切权利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退出一战。选举、批准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的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3.十月革命的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它使俄国

20、在短时间内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第 20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 年)(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成立: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3)影响: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2.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年)(1)开始:1924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了三

21、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之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在全国展开。(2)高潮:1926 年,国民政府正式出兵北伐,打击目标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3)失败:1927 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3.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领导者:周恩来、贺龙、朱德、刘伯承等人意义: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2

2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井冈山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红军长征(19341936 年)(1)原因: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由于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 年被迫开始长征。(2)遵义会议: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9时间:1935 年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内容:A.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B.改组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回到中央领导岗位。意义:红军扭转了长征初期

23、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3)长征结束:1936 年红军主力会师,长征结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4.抗日战争:(1)全面抗战的开始: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也是中国全面抗战的标志。(2)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 年,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3)抗战经过: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用大屠杀、细菌战等残酷手段残害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即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组织的五次大会战),也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有力配合,打

24、击日本侵略者。1940 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 100 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史称“百团大战” 。(4)抗战胜利:时间:1945 年 8 月 15 日意义:A.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的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B.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C.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5.解放战争:(1)开始:1946 年 6 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2)重点进攻: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转变策略,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3)战略反攻:1947 年 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25、4)战略决战:1948 年 9 月至 1949 年 1 月,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被消灭。(5)1949 年 4 月 21 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6)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六、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 21 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开国大典(1)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

26、要 10(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指导思想:1956 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作为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我国是一个统

27、一的多民族国家,机遇这一国情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各民族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确立: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次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1954 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4)五大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省级自治区。(5)意义: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第 22 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1)19661976 年,十年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教训: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平凡“文革

28、”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2)在平凡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7 年, “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 年,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先后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 ,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4)基层民主选举,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第 23 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1)198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于谈话,阐述了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29、 。(2)80 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3)1982 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这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1(4)1984 年, “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原因:根本原因: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日益完善。(2)港澳回归: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回归。(3)意义:港

30、澳的回归洗刷了民族的百年耻辱,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港澳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运用的结果,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2)80 年代以来,两岸在通邮、通航、通商方面的限制逐渐放宽。(3)1992 年两岸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4)2005 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统一。4.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和平统一为主,但不承诺放弃使

31、用武力。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 24 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冷战”的兴起(背景)(1) “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2)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战略,把苏联看成是其称霸的主要障碍。(3)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大增,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4)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2.“冷战”的经过:(1)开始:1947 年,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上一切地方与苏联对抗,被成为“杜鲁门主义” ,美苏之间从此进入“冷战”时期。(2)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不久,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 ,即“马歇尔计划” 。 (目的:通过援助西

32、欧,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 )(3)苏联和东欧国家针对“马歇尔计划” ,1949 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4)高潮:1948 年,美苏“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柏林危机。(5)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军事上对西欧的控制,1949 年,美、英等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6)正式形成:1955 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至此,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23.“冷战”的影响:(1)美苏冷战,造成了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

33、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4)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第 25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联合的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但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和美苏相抗衡,于是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联合的过程:1952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宣布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迈出了欧洲联合的第一步。1967 年,欧共体成立。(3)影响:随着实力的总强,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

34、治上,他们也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不得不调整它的对欧政策。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1)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冷战”爆发后,美国由打击日本转而扶植日本,不但减免战争赔款,而且还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日本在美国占领期间推行民主化改革,为日本后来的经济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日本政府重视科技与教育,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日本经济腾飞的影响:经过恢复和调整,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3.随着西欧、日本的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

35、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第 26 课 新中国外交1.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新中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间:1953 年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3内容:在同临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平等;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 年,新中国第

36、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会议,发挥了重要作用。(4)1955 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亚非会议的成功。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 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70 年代的三大外交成就: 1972 年,中美关系的缓和1972 年,中日建交(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原因:A.70 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C.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 (根本原因)恢复:1971 年第 26 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2)中

37、美关系的缓和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 年 1 月 1 日,中美正式建交。意义:中美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我国建交的热潮。(3)中日建交日本在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受到极大冲击,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3.80 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推进区域化合作: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8、)1991 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2001 年,为促进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俄罗斯等六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 。第 27 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2.缓和与动荡并存: 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多极化趋势加强(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4行单边主义。(2)当今世界上,除美国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

39、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必修第二册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a a) 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到了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在某些地方一牛挽犁已经取代了耦犁(二牛抬杠)。2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a)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3中国古代农业

40、经济的基本特点(a b)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a a)长沙马王堆 1 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汉代的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唐代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 b)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如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商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汉代,冶铁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供风形式也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东汉初,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

41、置,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a b)唐代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和邢窑的白瓷(据说“天下无贵贱通行之”)相当著名。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在瓷器中名列前茅。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且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美术陶制品“唐三彩”曾风行一时。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窑闻名天下。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1 “市”在历代的发展(b c)朝代 “市”的发展情况秦代 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

42、器中汉代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相当严格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5六朝 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 草市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宋代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明清 商业区非常繁华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 “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a b)(1)含义:“重农抑商”是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2)目的:经济上,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政治上,是为了维护

43、政治上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影响:重农抑商, ,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推动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打击富商发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因之未能得到正常发育。2 “海禁”政策及其影响(a b), (1)含义:“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免受威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产生和存在的经济基础。(3)影响: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

44、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及影响(a b)(1)标志: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2)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a b) (1)产生时间: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 (2)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

45、、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另外,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以“官办” 、 “官督商办” 、 “官商合办”等形式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3)著名企业:1866 年,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1873 年,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_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b c) 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部门分布不平衡:绝大部分是轻工业,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则很少。 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

46、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的生产方式,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纲要 16它的产生和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 c) (1)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同时继续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商品销售和劳动力市场,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 、 “实业救国” ,以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初步发展的时间:18951913 年(或“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著名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

47、通创办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是这一时期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张謇被誉为“一代工商巨擘” 。5.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与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b c) 新增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和主要表现(a b)(1)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资竞争减弱,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

48、而掀起的抵制日货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2)主要表现: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企业。纺织业中心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西北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 c)抗战胜利后,美国的商品大量涌人,造成了中国外贸的大量人超,民族工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沉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a b) 1956 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a b) 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把中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过,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