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讲学稿的几点体会吴林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一年来,在本校教改思想的指导下,在东庐中学讲学稿的基础上,我们试用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有学科特点的“讲学案” ,我们受益匪浅,体会如下。一、精编“讲学案”讲学稿的编写应体现集体的智慧,经过备课组同仁对教材的认真分析讨论后,由一位教师写出粗稿,经备课组讨论后加以修改,再该后方可印发给学生使用。讲学稿的编写不可草率、随意,否则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讲学案是教与学的合一,所以在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所以我们设计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
2、预习、课堂学习、课堂拓展、课堂小结等环节,做到“深刻预习、自主学习、精减补习”,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既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二、合理的使用1、课前检查根据各班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前检查:早读课当堂检查;课前几分钟由小组长检查;科代表全收老师全改。2、学生自主学习具体指导学生进行每个环节的自学,上课积极主动进行学生的探讨环节。3、教师精讲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基础差的学生对讲学稿的内容仍不清楚,再耐心进行指导,这样循序渐进的指导使他们对讲学稿的各个环节很清楚了4、学生精练一课时的知识点讲完,由学生自行总结,不清楚的再点拨,之后进行当堂练习。对于当堂练习的
3、题目,也根据当课时的课时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批改。如果课时内容难度较大,实行全收全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果课时内容难度不大,可实行由同学互改可抽改,当堂点评,全收检查。三、管理“讲学案”讲学稿的管理也要严格。讲学稿是一页页的单页纸,不易保存,不易管理,即使统一要求,可是学生的水平不一样,学习习惯有差异,所以问题总会有的。课上有的学生忘带讲学稿、有的学生把讲学稿当作试卷,学过就扔。只靠教师的说服教育效果有,但不一定是最好。所以我们实行定期检查,每隔一定时间后,将“讲学案”全收检查,使学生养成经常整理的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适应,遗漏的现象就会减到零。四、优点1、 有利于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
4、习惯。上课的前一天将讲学稿发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按讲学稿的课前准备要求做好课前预习,这对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2、 有利于诱导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问题激发矛盾,引导探究,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矛盾,教师的作用在于利用讲学稿的有效设计诱导学习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进入探究的学习状态3.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集中精力积极投入学习.通过对课堂的有效管理,利用讲学稿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讲学稿,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要多动-动脑、
5、动手。4. 讲学稿的编写与使要注意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学法指导,“既重结论,又重过程。”通过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自我学习与探究的能力能更好地得到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一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五、使用误区1把讲学稿理解为题海战术。教师在备写的时候把讲学稿备写为习题集,在教学运用把讲学稿当作复习题在课后使用。练习题的设计得教师经过反复排查筛选,得到其中最精炼的少量习题在此出现供学生巩固检查学习情况。绝非题海捞针,大练特练。2把讲学稿作为课堂的全部。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双手攥着一份讲学稿,时刻不离,按照讲学稿上备写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进行宣读式教学。这种教学让课堂变得非常的呆板,死气沉沉,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教师也教的极没有兴致。3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使用讲学稿成为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