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6894159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一树梨花一溪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树梨花一溪月2007 年高考作文大预测山东省宁阳第二中学 安学军 271411 从 2004 年到 2006 年,高考作文命题有了令人震撼不已的变化。 这种 变化源于两个因素:一是新课程标准的试点及全面实施,二是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从某种意 义上讲 ,两个因素也使得几百万人同论“坚强”,共谈 “假如”的繁盛 场景成为过去,千帆竞渡,万箭齐发成为必然。这也为作文命题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大的潜在与可能。那么,2007 年“ 新课标”形式下的高考作文命题将呈现哪些特点呢?纲目新:在“课标”层面上展延高中“ 新课标 ”规定:学生 “要负责地写作”,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

2、 “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 “要关注写作基本功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明确提出 “新 课标”写作目的是要学生能够“ 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因此, “新课标”版“ 考试大纲”规定:“ 能写论述类、 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达,一种灵活而宽泛的表达;但它是一种深刻而明晰的表述,是一种深合 “课标” 精髓的界定。这种“新”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某些“新”文体将登堂入室,闪亮登场。 “新课标大纲”“文学类”规定“石破天惊” ,将一种立足于阅读,着眼于素养,聚焦于发展,根植于打造“ 精神底子”的全新写作理念第一次以“考试大纲”形式呈现给全国考生,这既是对“课标” 实 施的积极回应与高度

3、认可,也是 对“ 文学类”表达的一种肯定;第二,“文学类”“实用类”“论说类” 三分法,首次界定了“实用” 及“应用”,世俗应用与精神追求,“文学表达”的“形而上”与应试作文的“ 功利化” ,社会应用的“广泛性” 第一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第三,高扬了“文体”地位,再次向考生 发出了“新课标”下的高考作文也是“ 规范”加“特色 ”,其 “倾听”与“倾诉” 的特征,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形式新:作文“形式大解放 ”这种“ 解放 ”将体现 在几个方面:一、作文命题由“ 一超独大”到“雁阵格局”再到“三足鼎立” ,2007 年高考作文将沿袭这种轨迹,即“主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三足

4、鼎立。这种演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与标志,没有 这种“演变”与超越,也就没有 2006 年高考作文的壮丽宏阔与锦色繁华;二、作文由强调“限制与 约 束” 的镣铐 式命题到钟情个性,倡导开放的“ 体验”式命题的回归;三、由对文体的高调强制到对“新文体”“新表达” 的理解宽容;四,作文命题由道德层面到工具载体再到工具人文的回归,其根本标志是“ 三自”的落实与开放。这 是高考作文形式上最具有 诱惑力的变迁。五、独字、词语、短语、句子争奇斗妍。六、地域特色与文化承传相映成趣。 综观 2006 年高考作文试题,可 谓地域文化交相 辉映, “自主”“统一”殊途同归。所谓“地域 ”“文化”是指命 题省份作

5、文试题的地域特色明显。如 “北京卷” 的“北京符号”, “上海卷” 的“紧握你的手”等都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色彩;同时“星星与星空”“乌鸦抓羊”“ 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 ”“雕刻心中的天使”“ 等待戈多” 等却是富有文化神韵。而所谓“自主”“统一” 殊途同归是指无论自主命题省份还是全国统一命题都将主题作文(材料作文)作为首发阵营和“主流题型” ,在作文形式上成功实现了高考作文形式上的整体“突围”。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轮新的作文革命。2007 高考作文形式也将是命题、 话题、主题三题辉映;文体、字数、表达各擅胜场的局面。内容新:五大主题乘势而起2007 年高考作文在内容主题上将延续 2

6、006 年趋势。即“由外而内”, “由道德而人文”“由群体而自我”,“由物 质而精神 ”,这种内容与主旨指向方面的演 变趋势具体表现在:第一、 “诗意地栖居”是 2006 年全国高考作文主 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 对自己生存理想与价值追求产生了某种焦虑。从史 怀泽的“敬畏生命”到西方的“ 过属人生活”,再到海德格尔“人虽然充满劳绩,但仍然栖息于大地之上”,到“环境友好”“和谐社会”,这种关注灵魂的充盈与丰满,聚焦心理的充实与快乐的命题指向非常明显。如全国卷一“乌鸦抓羊,全国卷二“读书材料”,山东“ 星星与空间”,江苏“人与路”、上海的我想紧握你的手、福建的“诸葛亮借箭不到十万枝”“

7、等待戈多”“留空白”等作文命题都表现了一种对生命个体的倾情关怀,对考场上 “穷苦大众”的心灵抚慰,对普通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是 2006 年高考作文关注诗意生活,打破牢 笼生活,注重人们对日常生活超越的一种具体体 现,也是高考命题者对日新月异生活的一种激赏与赞许。这种对芸芸众生日常生活的超越,也必将成为 2007 年高考作文的侧重点之一。第二, “积极自我”“高峰追求”所谓“ 积极自我 ”的价 值取向, “对内”是承继中国儒家传统的“积极入世”精神,以 锻造自我品格,完善道德追求,谋取与主流社会相一致的利益。 “对外”则是契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及“自我实现” 理论,将人生看作一个不断进取的

8、光辉历程。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 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归属与爱的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五个层次。并且将“杰出人物”称为“ 自我实现”的人。本质上, 这种“自我实现”,的积极完美人生与我们伟大时代跳动脉搏互相呼应。这种理论强调对现实人生有“更有效的洞察力” ,主张人要与外界建立“ 更适意的关系” ;同 时, 马斯洛特别强调“ 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提倡人对“文化与环境的超然独立”。这种理论的实质是将“ 自我实现” ,将 “积极自我”当作人生追求的 “高峰体验”。2006 年全国卷一“乌鸦 抓羊 ”,陕 西卷的“ 乌鸦抓羊 ”,广东试题“雕刻心中天使”,上海试题“我

9、想紧握你的手”,天津的 “愿景”,浙江试题“生有所息与生无所息 ”等都是 对马斯洛人生理论的积极实 践,也是 对有价值有意义人生的深情呼唤,更是 对身处“超女靓男”夹缝中,在社会家庭学校多重压力下生存的莘莘学子以道义与情感上的支持,也是与国家民族腾飞振兴,追求卓越的时代“主旋律”相容相合。因此, 这种对现实人生的积极回应,对道德高尚与完善的自主追求,对建功立业 的极度期盼都是 2006 年高考作文 试题的亮点,也是 2007 年高考作文无法回避的现实命题。第三,尊重“普世”“贴近自我”所谓“ 普世 ”,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 “生存”“发展”“自由”“平等”“尊严”等价值体系。其核心内涵就是 对人

10、的尊重与关怀,对 自我的承认与鼓励,对苦难的同情与理解,对环境的焦灼与不安,对人类终极走向的强烈关注等等。罗素曾 经将对人类苦难 抱有深刻的同情作为“我为什么活着 ”的三大理由之一。所谓对人的尊重关怀,是指 对“人” 特别是对弱者自身命运的关切 为目的,对个体自我的接纳与容忍,对人格及心灵的呵护,对个体或群体尊严的敬重与维护, 对“ 自我”精神家园的独立与自由,对生命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变迁等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敏感与关注。 这一点,在 2006 年高考作文试题中表 现尤为突出。其立足点有两个:一是关注生命群体与个体的精神生活质量,二是关注“自我”的心灵完整与灵魂自由程度。如,重 庆作文试题“问”,

11、不仅可“ 问社会 ”,“问 人生”,更重要的是“ 问”“心灵”, “问” 灵魂, 问世间欢欣, 问苦恼灾难,深层是对人的灵魂与自我的关切。上海试题“我想握紧你的手”,既是一种深情的倾诉,也是一种心灵的渴望,其直向非常清晰与集中;福建试题在三个材料中用艺术“ 留白” 与“蓄势”的手法,将现实人生中的尴尬苦恼放置到文学艺术领域,借助想象空间释放,就凭借 这一点,上述几道作文命题将被列入最受 欢迎,最有价值的题目行列。因为,他们不仅表现了对考生物质世界的关怀与同情,更重要的是体 现了高考作文对心灵的抚慰与呵护。 这是最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最值得肯定的变迁。对中学语文教学, 对“ 新课标”的实施,对作文

12、“工具” 与“人文”的整合都是一种可贵的支持与赞赏。第四、理性思辨,渐行渐远2006 年高考作文给人一个突出感受就是,关系型 话题“旁落”,思辨类题目的“淡出”。有人 对此惊呼“作文乱套了”。其实, 这只不过是与人 们预设的作文试题反差太大而已。 2006 年高考“考试大纲”在“ 写作”条文上的调整与改变, 给人们对作文试题类 型及立意走向方面的判断增加了相应的迷惑色彩, “乱”只是人们迷惑的直觉感受而已。 综观 2006 年高考 试题,直接的关系型 话题几乎没有,只不过我们在江苏的“人与路”等试题上还能够窥见“ 思辨话题” 的影子, “理性”的表达渐趋朦胧, “思辨”大有 还给哲学的趋势,至

13、少把“理想”交还“哲学 ”是 2006 年高考作文 试题的一个有价 值的转向。 这一点,同样应引起我们在 2007 年高考作文复习备考时候的高度重视。第五,直面现实 力主参与这种“ 现实 ”在 2006 年高考试题中有了 别样的色彩,同 时也给我们 2007 年高考作文备考以启示。第一,清醒的位置与角色意识。比如“乌鸦抓羊”寓言就痛切表现了对俗世生活中人 们定位与追求的倾心关怀与呵护。而 “生无所息”“生有所息”更是对普通考生在人生追求过程中的两种状态的同情与理解。 对“三”字读解实际是对现实人生的别样体验与真切感受而已。 “走与停”,更是对人生体验与感受的真实表述。这种趋势仍然是 2007

14、年高考作文的“主调” ;第二、有所指向,含蓄表达。2006 年全国高考作文一大特点是直接揭示 现实问题与矛盾少,含蓄表达多。如全国卷二的“读书材料”,就是源于对网 络阅读的冲击而带来的忧虑,源于对读书风尚的变异对国民素养的影响的关切与焦灼;而“谈意气” 又何尝不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深沉忧虑呢?导言:揭开新课标作文之谜(写作)写作要求 :从新 课标高考的角度对该部分考点做一小结。1、与老课标的传承(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2、新课标背景下作文的特色3、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写好作文(问渠哪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从日常复习、 积累、到平时学校地区的考试训练再到高考考场,要求 贴近教学实际、讲 解

15、深刻、忌空洞)重磅出击话题作文决胜宝典写作要求 :1、找一个新课标作文中的重点进行深入的讲解3.作文命题新材料作文(全国卷两题为代表)(1)发散、 选择和限制结合(2)思辩性强:多元化、虚实转换、深刻与品味。 (3)贴 近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青年人自我的健康成 长。4.命题风格分类:严而实的已含有思想方向的宽而虚的只提供范围的。我以为只有两类,对审题比“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 的分类重要得多!5.反宿构、反浮华 、反低幼化,要有见识,有学识,有生活,有真情,有文才。(2)复习方法1.狠抓审题,必须过 关。A.话题作文:结合材料、 导语把握话题 含义。材料作文:把握材料的含

16、义。命题作文:品味题目,吃透含义。B.话题、材料、命题作文,都有已含有思想方向的和只提供范围 的。严而实的不增、不减、不改,把握题意,顺势而为;抓住关键词,一抓到底。宽而虚的明确概念,片中 选点,添词成句,确立中心。C.经常审题,切磋琢磨。2.研究立意,重视见识 。A.题意决定立意。从 题目开始,也许是必要的。B.立意必须准确、 鲜明、深刻。准确:合题意,概括成一句 话。鲜明:中心思想句位置突出首尾,重要处;注意反复。深刻:明确因果联系,注意价 值、意义。3. 运用材料,积累材料 丰富充 实。A.必须表现中心思想选材标准。B.不同文体, 对材料有不同要求。议论文:典型、简 明、分析, 陈述突出

17、要点。记叙文:具体生动,重点突出,设计描写。 (近年,历史故事比较好的多。为什么?)C.积累很重要, 调动 更重要。经常练习,积累经典材料,培养 调动材料的自觉性和能力。4.研究文体,提高表达。A.力求结构,严谨 合理,生 动。议论文:如, 总分 总、 对比、递进、破立 记叙文:如,倒叙、抑 扬、突 转B. 语言运用、表 现 手法丰富、生动。排、偶、问、叹、比、引 / 各种描写 / 叙议结合 C.追求意蕴、文化修养。材料有档次,说话 有文化修养。 典型事例能抓住、会说,典籍中的精妙内容、语言。名言警句能引用,会仿用。 (不白背诵)精彩段落会仿用,会改造。 (不白背诵)5.抓好构思,增加 训练列

18、提纲 ,修改提 纲。重磅出击:冲刺阶段与作文升华【要点诠释】高考是青年学子实现青春功业诗意理想的“人生第一课业” ,而高考作文题更是“天下第一题” ,关乎命运,决定成败,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古人将人生功业分为三大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左传 )有人为大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拟一联句云:“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立言者,作文也。“升华”是什么?“升华”是内容的“画龙点睛” ,升华是形式的“锦上添花” ,是使文章锦绣繁花,是使才情显露无遗。它是结构上的通体透亮,是表达上的花团锦簇,更

19、是形象的兰心惠质,是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 “鼻子一酸” 、 “心头一动” 、 “精神一振” ,更是考生与阅卷老师互动对话的“撒手锏” 。一句话,“升华”是指锦绣文章,表里山河,通体上下,阳光灵秀。处处有我:个性真情【考点指津】作文“升华”包括思想升华,铸就龙骨;个性展示,才情毕现;铺展形式,格调清奇。古人认为文章有“照烛三才,辉丽万有”之效。曹丕典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将写作同国家盛衰兴废相关联,将文章提升到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高度。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章是生命“华表” 。考场作文更是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考场上展露自己的“个性”才情是考生首先要

20、考虑的问题。古人常用“锦绣文章”和“花团锦簇”比喻文章写得好。考场文章高人一筹,作文富有“个性”才情,才会成为考场一道“别样”风采!那么文章“个性”对于写好考场作文乃至满分作文有什么意义呢?所谓“个性”就是使阅卷老师它实质是指作文真情体验,能够展示自己的才情的独特个性, “秀”出自我的个性魅力。文章才情的显现主要体现在文章内容方面。展现自己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考场作文就是一个才情展示的模板,因此应将自己最深厚的阅读积累,将自己的对生活的理解展现出来。如 2006高考作文隽永守护 ,小作者引嵇康、司马迁、 诗经 、 楚辞来说明观点,并用“双膝跪地的朝圣者”类比,既展现了个性

21、又表现了底蕴,是成就满分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展示自己对生活思考和感悟,袒露思想的深刻与独到。如 2006 高考满分作文我只要一条缝隙 ,小作者凭借自己对“空白”的独特理解以及对于缝隙的独特认识,使本篇文章脱颖而出。展示自己哲理情蕴。如 2006 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作者引用开心辞典中答题台答题的情景,巧妙地切合了题意:人生并不一定要走到最辉煌的顶峰,关键是要享受走的过程,走走停停也是一种良策。使得文章既丰瞻厚实,也富含哲理,辨证而又全面,令人耳目一新。显露自己自然而真实的生活理念状态和正常的写作水平,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考场作文必然是平时作文水平的自然显露。如 2006 高

22、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小作者巧设情境,在平凡而动人的细节描写中,传达了这样深刻的理念:真情莫过共握手!这完全得力于平时的观察与一种“妙手”的偶得。【佳作展示一】 愿 景 永远的希望,永远的目标 天津一考生我不知道今生命运如何,刚刚迈出的四分之一旅程,实在不可估算。但愿景告诉我,命运并非上天安排,只能握在自己手中。要获得幸福拥有辉煌,就得去耕耘去铸造,就得左右自己,做命运的主人!我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几多挫折,尽管年少,但陷进泥泞遭风袭雨的经历已让我领教世间变幻。但愿景指点我,命运的坎坷是上帝亲宠,只有在这艰辛多舛的险滩上留下足迹才能有资格欣赏明月的缤纷色彩,才能自豪地宣告:我的生活不乏味!

23、我不知道摔倒之后能不能站起来,稚嫩的双肩还常常让父母用亲情慰藉抚摩,但愿景正视我,就此躺下激情之火就会熄灭,拼搏之路就会中断,只要还有一盏信念之灯闪光,就没有理由成为生活的懦夫,命运的俘虏。成功之神青睐无畏的勇士,并亲传衔取橄榄枝的秘笈:打破心中封冻的冰河!我不知道耕种了是否有收获,心想事成的梦境一直停驻在枕间。但愿景启迪我: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种下的是希望,播撒的是活力,希望让生活充实多彩,活力为心田驱除杂草荒芜,总以为世间的温暖全来自太阳,其实心头的种子会传送出神奇的能量!我不知道面对抛来的鲜花与掌声我会不会沉醉,荣辱得失的喜悲已让我领教人性的玄奥。但愿景点化我:荣誉

24、,声名,如同鸦片,取用适量为良药,沉于其中销骨积毁,魂魄无存。它不过是一个暂时小憩,一次修补调试的喘息。人在征途,不是归人,只是一个踌躇满志的过客!我不知道捧出了真诚是否会赢得友情。利来利往的市井俗媚把千年文明染上污渍。但愿景教导我:坦诚的价值似足色的黄金,永远不会贬值,与它为伴,付出的是踏实自信,获取的是纯洁温馨,知己的定义是坦荡中的愉悦,理解中的幸福。任何功利的迎取应和,留给你的只能是隐隐作痛的悔过。我不知道投入了真情是否会赢得芳心。玉壶冰心的清高曾将我驱至孤独清冷的窘地。但愿景祝福我:机遇垂青时要迅速出击,展示自己魅力的座右铭是“勇敢尝试” 。果断让你不悔,执著给你幸运,敢爱敢恨成就一个

25、真实完整的人生。愿景为我驱散心中的浓雾,愿景为我描绘一片湛蓝的晴空。那是我永远的希望,永远的目标【点评】有三个因素成就了这篇满分作文:一是真切细腻的情感体验。作者将饱蘸生活体验的苦辣酸甜注入字里行间,把对明天成败得失的关注与期盼,化作了人生竞技征程上的一个个驿站,仿佛让人倾听到了一支诗意盎然的“青春舞曲” ;二是整饬含蕴语言段落,使得文章既开合有致,又意蕴深远,既思辨浓郁,又精辟妙喻,特别是对“激情之火” 、 “拼搏之路” 、 “信念之灯”的激情描述便是一个缩影。三是复沓整齐的表现方法,使得文章既整齐大方又交错有致。读来朗朗上口,语势一气贯通,情感极为充沛。这三个因素,就是本文个性特征。就是本

26、文的升华“手筋”!【佳作展示二】我想握住你的手 上海一考生真情莫过共握手!题记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红的,一大束康乃馨,我惊呆了。那天,爸依旧是穿着那身泛白的工作服,头发很凌乱,或许外面风大。清早的雾水打湿了他的发尖,脸上似乎还带着风的痕迹,看起来比以前沧桑了许多。然而,我禁不住想笑,爸的样子笨拙而滑稽,他那一身装扮与他胸前一大束康乃馨极不相称。我总以为,鲜花该是有着某种浪漫和情调。爸朝我这边走来,我咧着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 “哦,醒了。 ”爸惊诧的表情让我知道我是多么爱睡懒觉。

27、 “嗯,可是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我还是有点狐疑。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 “昨天还和你妈商量着买什么,后来你妈说你喜欢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拣了几束新鲜的,只是店主将它包装得太鲜艳”爸停住了,他可能真的不习惯这种送花的场合。爸翻遍了抽屉终于找到了一个插花的瓶子,很脏。没等我说话,爸已放下了花一路小跑着出去。我端详着那一大束火红的康乃馨,竟不知怎么已被感动了。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妈的慌乱,爸的平静。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骑车太粗心。当时只记得一阵剧痛,腿再也拿不动了。医院的急诊室在四楼,电梯口挤满了人。我知道爸妈是担心我病情严重才决定上

28、急诊室。爸背着我急匆匆地爬楼梯,一路上没歇过。伏在爸的肩上,我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脸上的汗珠。爸的身体很单薄,可背我的时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力量。四楼,我不知那长长的楼道有多少阶,也没有目睹爸将我送进急诊室后的气喘吁吁。那绝不是一段好走的路爸捧着花瓶进来了,脸上是憨厚的笑。那一刻,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人说,朴素的爱却是最伟大的。我恍然明白,其实爸从来没有给过我富丽堂皇的爱。我和他的故事没有影片上的轰轰烈烈。我的童年,他的爱是交给了三月里高飞的风筝,黑眼睛的小鲫鱼点点滴滴地用温暖包围我长大。不知何时,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个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左边、右边、向上、向下。我静静地凝望他,感受满屋里

29、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来。微妙的情感里,康乃馨也懂得为我流泪。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 【点评】 本文个性表现在以下三点:文章有沙石之细。既文章在平凡而动人的细节描写中,传达了“真情莫过共握手”的理念。如, “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 ”场景逼真细腻有层次。故事从一个细小场景切入:父亲手中拿了一大束红红的康乃馨来医院看“我” ,样子笨拙而滑稽,当“我”问老爸“您这花是给我的” ,这一问,爸反倒有点紧张,两只手不停地换着拿花,脸上泛起了红晕,慌乱地点了点头。接下来

30、就是老爸交代为什么要买花,将插花的瓶子洗好插上花, “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顺序” , “我”被感动着, “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 。暗示给读者,老爸将“我”的手轻握,传遍“我”身的是亲情。是亲情让我们共握手。生动逼真的心路历程。“我”的思想变迁,老爸的情感变化,都表现了这一点。同时,文章场景单纯却立意高远,情节集中而不乏波澜,语言简练朴实却内涵丰富,一些细节描写尤为出色。升华与凝华:思想鲜活【重点诠释】巴尔扎克曾说过“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那么,被称为“当代最壮观的人文景观”高考作文呢?我们有理由发问:是什么铸就“天下第一题”内在风骨?巴金先生说:“写作是欲望的表达” ,更是一种交

31、互对话的方式:考生用自己文章与隐藏在文本后面高考作文命题者阅卷者进行一种隐形的对话。在高强度与高限制的场景中,考生在与“世界”进行着沟通,交流着思想,互通着情感,宣泄着情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联邦军队司令尤利塞斯辛普森格兰特将军说过:“需要是伟大的爆发” ,考场文章就是要以“伟大的需要”作为载体,加以升华和表现的。横槊赋诗,曹操文才武略,勇立潮头,其胸襟气度令人景仰, “超女” “靓男” ,眩出风采,秀出自我,令人心向往之。同样,高考作文从不排斥对现实热点焦点关注,对于生活的深度开掘,对于时代的真诚拷问。自然,这种关注与拷问,这种表现与“亮相” ,应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内容新颖,时代感强;第二,

32、尊重学生,用语亲和;第三,高屋建瓴,去“像”存意。这些都是考场作文与现实对接,与生活同步的根本途径与主体内容。作文与生活外延相同,对生活的感悟与真情,是思想;对自我的认识与体察,是思想;对生活的冷暖感受;就是情感;对“自我”情感的表白与释放;是个性;是思想;不人云亦云,就是创造,就是思想。对历史的洞穿与透视,就是文化底蕴,就是思想。其实,作文只有四个字:真、情、理、我。写出生活的“本真”,宣泄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分辨出繁茂芜杂事物表象下“真理” ,展示出一个有个性丰韵的“自我” 。只有这样,才叫思想充沛,神完气足。【技巧诠释】1、要学会向日常生活,向平凡而又丰富的生活要思想。因为,普通人在生活中

33、感悟、发现、认识甚至只是一个闪念,也都闪耀思想的光华:君不见,在鲜活的场景中,在哀婉的故事中,在热切的目光里,在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中,在河南青年纵身一跳的矫健身影里,我们都发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这种发现就是思想。2、向重大的热点难点冰点要思想,要看法。现实生活中困难与矛盾的聚集中,使得国际问题、国内问题交织而出。这种人人都要高度关注焦点和热点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的思想。如“反贪腐” “天价月饼” “宝洁公司产品召回” “朝鲜核试验”等。3、向“历史”要思想。 “历史”本身是一座含金量很高的“富矿” 。难以计数的历史传说,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扑朔迷离的历史事件,神秘莫测的历史之迷:不仅仅是我们取之不尽

34、、用之不竭的“素材库“,而且也是我们思想形成和发育的“沃土” ,很难设想,一个历史知识贫乏的人会是一个思想丰富,见解深刻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觉地向中国史学典籍要营养,向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典籍要思想,要意蕴的习惯,是高考作文训练中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高考作文的取胜之道。4、向文学形象要思想。文学是靠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果说思想是内容的核心的话,那么, “形象”就是“思想”的载体。富集、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历来就是作者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首选载体。没有思想就没有文学形象,同理没有底蕴丰厚的文学形象,思想也一定是惨白贫乏的。【佳作展示一】 走停之瞬 左晋恒 走走停停,看人潮拥挤,爱了

35、,哭了,散了都是回忆。 题记回忆,是过去一路走来的手札,也许在我们的不断前行中,时间会让它消失贻尽,但是有些记忆我们不能奢望完全忘怀,只能尽量在回忆时不那么悲伤人们往往习惯于行走,亦或是停留,然而在这习惯中却获得了太的禁忌。(一)走古时, “走”为“跑” 。奔跑,让人体会着风从耳畔溜过的轻快;奔跑,让人感受着暂忘繁琐世事的轻松;奔跑,亦让人脸颊上的细小血管膨胀,像盛开了两朵烂醉的花。熙熙攘攘的城市,穿梭着忙碌的人们,工作的使命感,像一条沾着火焰的鞭子抽打着灵魂,不安分地动着。忙碌的人们像是被抽起来的陀螺,无法再停下来他们么有驻足赏景的闲情,他们仿佛也找不到任何放松自己的理由。但是更多的,他们在

36、逃避,为了不再因停留而触景伤情,他们选择继续朝前走,走得越快越好,走得越远越好,孰不知,真正的伤情,又何需触景呢?(二)停失去才会懂得珍惜,往往在这时,人们才希望能永远停住那些逝去的岁月,而与其在无法寻回的时候,缅怀凭吊,不如在拥有时,沉溺至死。有时,幸福的降临;机遇的召唤;朋友的等待总会让人们驻足于前进的路上,为了享受幸福带来的喜悦;机遇带来的挑战;朋友间的温暖有时,自欺欺人的停留与徘徊总显得让人无奈,也许旧去的岁月是石棺,里面睡着你们死去的感情,也许亦是你始终不愿面对的感情,而你却一昧地停止不前,即使事实的真相已经让你心如死灰(三)走走停停为了躲开痛苦,人们会选择走,即使明天是未知的方向,

37、但只求行走的步伐能带走未知的伤害;为了享受幸福,人们会选择停留,哪怕幸福的表象下是包装华丽的炸弹,但也只愿幸福在这一刻能来得更猛烈些。孰不知,其实痛苦是幸福的一部分,遗忘了痛苦,也会淡忘幸福走和停是辨证的两兄弟,无论是“停”遇上“走” ,还是“走”遇上“停” ,除了两眼泪汪汪,他们也许会争吵,会谦让,最终还是会携手奔向明天 【点评】【佳作展示二】北京的符号 周驰是什么将这古都从睡梦中惊醒?是什么将这支离的碎片从历史中拯救?是什么见证着这美丽首都的发展就是他,一个红色掌印中的舞者,舞出了这日新月异的北京,舞出了这充溢着古老文明的北京的符号中国印。独木桥正如人们所说,上帝总是会公平的创造出世间的万

38、事万物。当一个屡遭变故的北平被上帝所造时,拉洋片、前门楼子这些京味文化也随之降临。可曾想,北京也就是从那时体现出了他的勃勃生机,开始了他的漫漫长路。当时的北京,就像是正行于独木桥上,一步步的发展着。红色的绸带恰经此飞越,引领北京进入了下一个黎明。高速路由独木桥到高速路,这也许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立交桥、地铁站,一个个过去的空想成为现实。我并没有赶路,而是路在驱赶我,北京的成长也将在 2008 年得到验收,北京人的成长,也将从此加速前进。你是否还能忆起三年前的非典,人们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共抗非典。隔离区内的一个眼神,隔离区外的一句问候,处处都体现着北京人的团结。霎时,北京人变得自觉了,随地吐痰的

39、不见了,乱扔垃圾的不见了,人们之间的争执不见了,好的习惯正从此逐步养成。碧落固然美丽,但若没有白云为其点缀,那也只能称之为残缺的美。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北京人的进步,一件件小事,一次次交往,一句句对话,都影响着北京的风貌。奥运的红印就此产生,力量的代表见证着北京的进步。路上的环境,由我们来保持;古都风貌,由我们来保护;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由我们来创造。北京的家训,由我们来遵守;北京的遗迹,由我们来继承;北京的发展,由我们来见证就是这样,北京人的不断进步,引领着北京的不断发展。 摩登城舞动的红绸将我们带进摩登城,跳动的“京”字将我们的文明延续2008 年的北京,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2008

40、年的北京,是一个承载着数亿中国人梦想的时代;2008 年的北京,是一个要接受新北京,新奥运检验的摩登城市。到那时,北京的文化要由我们来展示,北京的风貌要由我们来维持。我们作为北京的主人,该以怎样的行动来迎接外国贵宾呢?舞动的“京” ,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要像北京的符号那样,以红似火的热情来表现北京,代表北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建新北京,共迎新奥运。北京,加油吧! 【点评】敷点成文:铸就龙骨【重点诠释】所谓铸造考场作文的“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

41、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所谓“精华语段”就是考生在考场这个高限制条件下,借助重点语段让阅卷老师认识自己、赏识自己的媒介或途径,也是考生展示个性才情的模板。唐代著名诗人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可以说,它就是朱庆余向张籍展示个性才情的巧妙做法。最终朱庆余得以“一曲菱歌敌万金” ,高中进士,留下了千古佳话。相传,大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曾经呈给当时文坛领袖顾况看,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便笑说:“长安米贵

42、,居大不易。 ”当他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连忙改口说:“居天下又有何难?”促成顾况态度转变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可以说,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全诗的“精华语段” ,也是白居易“秀出自己”的“模本” 。【技巧点拨】第一、构筑作文的“龙骨”整体结构。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 。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所谓“中通外直” ,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

43、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第二、所谓“内容”优化,就是对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主要是指对文章所举事例或材料的整合和运用。这种优化和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归纳方式。常用的方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用“由此可见”“从中可以看出” “不难发现”等词语摆明自己的观点,亮出自己的思想,对文章所列举事例进行延伸分析,使文章有叙有析,有梯度,有层次。二是反面推理方式。即用“试想一下” “如果不是这样” “假如不”等形式,对所列举事例作简要分析,这种分析是以逻辑上的“假设”和语法上的“让步从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因而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令人耸容动情。第

44、三、设置段首句或分论点。我国古典诗歌极品诗经在结构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 。我们不妨也借用一下,即我们考场作文文章主体部分的每一段开头都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开头;或者是用相同的语段开头;或者用展示分论点的方法,将文章的内容呈现给阅卷老师。同时为了避免“三段论”的嫌疑,最好用四段文字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予以清晰、直观、有层次和富有条理地展现出来。这样,文章就会有条分缕析的效果。第四、设置主旨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总文理,统首尾,定予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以至于“辞附会意,务总纲领” 。大意是,行文具篇,起承转合,都应该完全统摄在主题之中,文章各个部分都应该充分地表

45、现作者的创作意旨。所谓“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语本出自史记屈原列传 ,本意是指屈原在诗文中多次表达了自己兴复楚国的决心。笔者在这里借用,是指在行文过程特别是即将或已经出现偏离题意的情况时候,用主旨或关键句在文中多次强调和凸显主旨的方法。这种“技巧”的要旨是将文章主旨句和关键句放置在文章的关键地方,予以强调,以彻底解除考场上由于高限制条件而产生的紧张感从而导致偏离题意的后顾之忧。【佳作展台一】 中国应该向“亮剑精神”亮剑 其善 一曲亮剑 ,红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无人不谈“亮剑” ,亮剑精神可谓是响彻中华大地。民族主义精神瞬间升华,网络媒体到处充斥着亮剑,对日本、对美国、对台湾,对一切所谓非我族类

46、的阵营亮剑,真是不亦乐乎啊。在这一阵革命热情的背后,暴露了一些人什么样的心态?让我们仔细揣摩一下。 有些人可能会问,西汉初年,几代明君都不敢对匈奴反抗,还和亲力讨匈奴欢心,是懦夫行为;汉武大帝毅然亮剑,打垮了匈奴,是大汉民族的骄傲。其实这些人是只观其表,不见其中。高祖立汉初期,华夏历经几十年战火,国力衰弱,军力更是不敌匈奴。整体上匈奴有机动力十分强大的强兵,单兵上匈奴兵是茹毛饮血的强悍之士,汉军是吃粟米的,匈奴单兵对汉朝单兵以寡击众并不在下风。面对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式,而且高祖还在白登被围过,身知匈奴军队的厉害。高祖还是英明,不与匈奴纠缠,让人民休养生息,苦炼内功,发展生产,蓄劲以图富国强兵;为

47、了麻蔽和稳住强悍匈奴,忍辱负重,和亲卫国。整个国策就是一条漫长的曲线,然而在当时客观条件下,只能曲线救国。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国家蓄劲,以后的文景之治,将来汉武大帝的亮剑打垮匈奴。到了汉武帝的亮剑之时,已不再是所谓的亮剑精神,而是必胜之剑。所谓的“亮剑”精神是明知是死,也要一搏的匹夫之勇,是孤注一掷的赌棍之气。而汉武帝的亮剑所亮的不再是手中之剑,而是大汉王朝几十年来蓄劲带来的强大国力,前世几代君王的蓄劲,成就了汉武帝的功业。因此有些人说汉武帝打垮匈奴,靠亮剑、靠尚武,这无异于把汉武帝比作武夫、赌徒,完全是对汉武帝的莫大亵渎,这些人思想是极其盲目幼稚的。 古有越王勾践承受亡国之耻,但他没有逞匹夫

48、之勇而愤然亮剑,而是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献西施于吴王,还主动给吴王养马。这一切就是为了卧薪尝胆,十年蓄劲,最终富国强兵,打败了吴国。越王勾践所思也是一条漫长的曲线,然而就是这个曲字,反映了越王勾践策略之理智、性格之坚忍、柔中之刚勇,此乃曲线救国之真谛。韩信忍受一个屠夫小儿的胯下之辱,够屈辱的了。但他不和痞子亮剑,而是苦读兵书,不学匹夫之勇,而学万人敌,积极蓄劲,成就韩信一代伟男儿。最后韩信成了楚王,见到了当年的屠夫小儿,更不和他亮剑了,以仁义宽恕了他。韩信就是一个“曲”和一个“恕”字,成为历史佳话,使他成为中华历史上男儿中的男儿。 联想到当今社会,我们到底要不要亮剑精神?现在崇拜亮剑之风甚猛,

49、很多人都支持它。有些人高声叫嚣对日、对美,乃至对华夏兄弟民族和台湾同胞亮剑。这充分暴露了这些人急功近利,不理性务实的心态,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能力的莫大自卑,只好用无耻的意淫来逃避自身现实中的逆境。一股“亮剑”精神给一批修炼精神胜利法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原子弹,虽然这批人只是一部分。但社会影响极坏,混淆视听,使我国在国际上四面竖敌,国内加剧内斗,破坏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我看应该向他们自己,向所谓的亮剑精神亮剑,当然这时的“亮剑”不再是所谓的“亮剑”精神,而是对他们自身的理性剖析和有责改之。所谓的亮剑精神必须唾弃之,从而高举蓄劲精神,哪怕是忍辱负重,对敌示弱。只要国家真正在蓄劲,实力迟早会赶超强国,对于个人,人人只要恪敬职守,也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就是为国蓄劲,也就是爱国。最后,要想战胜对方,就不要在精神上虚无地诋毁对方;而要在现实中增强自身实力超越对方。 (中华网 2006-10-0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